在共和国铁路建设史上,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中铁二十局集团这支伟大、英雄的队伍,足以让世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青藏铁路从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分两期建成。其中第一期从西宁至格尔木全长814公里,1984年5月建成通车;第二期从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2001年6月30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
在青藏铁路第一期建设中,中铁二十局集团前身——铁道兵第十师奉中央军委之命,曾三上青藏高原。第一次是1959年4月修建泉吉东至格尔木段,全长178.4公里;第二次是1962年11月,修建海晏至克土段,全长23.4公里;第三次是1974年3月至1983年12月,修建哈尔盖至希里沟和柯柯至连湖段,共396.43公里。也就是说,青藏铁路一期施工,中铁二十局集团三上青藏线,共担负了598.23公里的施工任务,占青藏铁路一期814公里的73.49%。时间跨度从1959年3月至1983年12月,共计25年。
这期间,中铁二十局集团最引以骄傲和自豪的是修建了关角隧道。关角隧道位于青海天峻县关角山垭口,全长4009.89米,轨面海拔3679.86米。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之一,是二十世纪高原最长的隧道。1960年和1975年,历时3年多,他们还两上风火山,配属科研单位进行青藏铁路高原冻土施工试验,修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无铁轨的高原冻土路段。
青藏铁路建设,四上四下,历尽千辛万苦,历经半个世纪,这条被人们称之为“天路”的高原铁路,终于在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在近半个世纪的青藏铁路修建中,共和国竟然4次都选中了中铁二十局集团这支英雄的队伍,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此举,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无比神奇、千古传颂的佳话。
那么,让我们再看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吧:
青藏铁路二期从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中铁二十局集团在青藏铁路二期修建中,一举承揽了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的施工任务。
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坐落在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隧道轨面海拔4905米。该隧道2001年10月12日开工,2002年10月19日胜利贯通。
中铁二十局集团打通了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铁道部当日发来贺电。电文说:“欣悉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这是青藏铁路建设者向党的十六大的献礼,铁道部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日夜奋战在风火山隧道的全体建设者致以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中铁二十局集团精心组织,依靠科技,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创造了优异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全体建设者大力弘扬‘开路先锋’精神和新时代火车头精神,冒严寒,抗低氧,连续奋战,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展示了工人阶级的新风采,谱写了拼搏奉献的新篇章。”
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党和国家给了中铁二十局集团参建员工极大的关怀和荣誉:
风火山隧道成功突破高原冻土难题和“神舟”三、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并圆满返回等被评为“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风火山隧道制氧供氧系统研制与应用被评为“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04年,风火山隧道队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风火山隧道作为世界第一高隧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2005年,风火山隧道施工技术获得我国最高规格的科技大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2月9日,青藏铁路建设者获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特别奖。涌现出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接见,并在人民大会堂作先进事迹报告的况成明等一批典型代表人物。
这就是结论,这就是历史。整整半个世纪,中铁二十局集团本部没有离开过大西北。就是这支举世无双的钢铁队伍,四上青藏线,三上风火山,创下了共和国青藏铁路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奇迹!
建设青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牵动着共和国几代领导集体的心。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如今,青藏铁路已于7月1日全线通车运营,它标志着西藏无铁路的历史宣告从此结束!
当满载全国各族人民希望与梦想的列车驶向西藏,驶向拉萨之时,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为修建这条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做出突出贡献的建设者们,不会忘记中铁二十局集团为修建青藏铁路一期而永远长眠在雪域高原上的201名战友们。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在格尔木、拉萨两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向世界庄严宣告: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青藏铁路建设,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建成青藏铁路这一壮举,将永载共和国的史册。胡锦涛总书记还亲自为青藏铁路首趟旅客列车开通剪彩,并长时间向乘客们挥手致意,目送列车渐渐远去。
这一刻,二十局集团人等得太久、太久了。无论是参加通车庆祝大会的二十局集团的先进代表,还是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大会盛况的二十局集团的每一位员工,谁不为之激动不已!谁不为之热泪盈眶!谁不为之失声痛哭?!
青藏铁路啊,你终于贯通了!我们长眠在高原的战友和兄弟姐妹们,你们终于可以安息了……
中铁二十局集团,一部厚重的青藏铁路建设史,一支惊天地、泣鬼神、一支举世无双的共和国铁路建设的钢铁劲旅!
是啊,这支从军旅铁道兵一步步走来的队伍,为了建成青藏铁路,当年白发苍苍的军人,如今可安在?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又已白发苍苍。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矢志不移,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你们是无私的,你们是伟大的,你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如今,青藏铁路已全线通车,此时此刻,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这支队伍与青藏铁路的情感,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载2006年7月13日《开路先锋》报)
评述
2005年6月8日,作者踏上青藏线,再次对青藏线进行采访报道,此次报道,也是对青藏铁路建设的整个报道工作暂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写这篇带有思辨性的通讯,不得不回顾当年铁道兵那段难忘的岁月,回顾关角山、风火山。不得不联想2006年7月1日召开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的盛况,看到胡锦涛总书记专程前往格尔木参加庆祝大会。一幕又一幕,往事如烟,感慨万千。作者作为参加了青藏铁路一期修建、参加了当时世界海拔最高隧道关角隧道施工(当时作者任二营六连二排排长,担负关角隧道进口施工)的老铁道兵,此时此刻,不禁热血沸腾,热泪滚滚。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作者含着眼泪写完的,写着流着,擦干眼泪再写,流了眼泪再擦,就这样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办公桌上大大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和卫生纸。
难忘啊,青藏线!
难忘啊,那可亲可敬的战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