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局集团打造“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纪实
2003年3月19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表彰98家“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名列其中。
这一桂冠的获得,标志着该集团公司跃升到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踏上了一条新的腾飞之路。
构筑大集团发展格局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诞生在战火之中,有着辉煌的历史,在全国基建企业中享有盛名的二十局集团,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步履艰辛。
有专家断言:国内与国外的企业相比,差距在于管理;国内与国内的企业相比,差距仍然是管理。
不容置疑,自1997年以来,连续两年开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讨论,1998年以来,连续3年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尤其是以“六不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思维、新理论的推广,职工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热情喷薄而出,竞相迸发,二十局集团悄然巨变,揭开了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然而,放眼望去,在中铁建总公司系统而言,事实上二十局仍未摆脱落后的局面。
历史不会忘记,人们不会忘记,2000年1月18日,该局新任局长余文忠在“施政纲领”中有这么一段令人振奋的话:中铁建总公司领导要求二十局在短期内达到总公司系统中游水平,我和周书记的压力都很大。压力变动力,我们充满信心。我在工作中不想成为一个多余的局长,只想成为“年年有余”的局长。
事实也是如此。局长余文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的诺言。
二十局集团一年一个大台阶,其发展态势,犹如东方雄狮,锐不可当!
集团公司领导决策层目光聚集管理,以市场经济取向为中心,以转换经营机制为动力,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改革,全方位进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努力与国际接轨。
其一,创新管理理念。将企业管理融入市场观念和市场准则,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面向市场的科学决策机制,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断拓展管理领域,丰富管理内涵,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企业步入管理创新之路。
其二,实施战略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以跨越式发展为第一要务,在预测和把握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条件变化的基础上,适时提出并确定“三步走”战略,将每一步发展目标进行分解,化整为零,确保实现。企业以战略管理为主,调整组织结构,重新配置内部资源,强化经营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益性。
其三,转变领导体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依照《公司法》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逐步形成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其四,强化基础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将企业整个经营管理建立在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与此同时,不断充实提高基础管理工作,以岗位责任、任务目标、工作程序、行为准则为基础,建立起明确的程序和制度,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向标准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其五,深化配套改革。不断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全新的责权利体系。母子公司均建立了劳务中心,变企业安置为市场配置;以按劳分配为主,实行工效挂钩,收入与责任和贡献大小挂钩;编制内部成本定额和技术干部承包定额,在项目部实行浮动工资和技术人员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起了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果断推行资本运营,盘活资产、资源,成立集团分公司,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胆吸引投资,将西安医院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将卫生、教育系统等社会职能单位构建产业公司,为资本经营和剥离社会职能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其六,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加大人才开发培养力度,注重职工教育、专业教育和持续教育,加快人才集聚和启动“提高员工素质工程”。组建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了以子公司、项目部为主体,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协作为辅助,以高、尖、难、新工程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格局。通过实施先导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途径,开发应用了缆绳悬拼、悬灌、顶推架设桥梁、大跨度桥梁、深水桥梁、小半径变斜弯连续桥施工技术;长大隧道大断面掘进及多类围岩、溶岩、高浓瓦斯隧道施工技术;公路、铁路的软土路基、高原冻土路基施工技术。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攻关,研制成功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和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系统,经铁道部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强化项目施工管理贯彻国际管理标准
工程项目——效益的源头,形象的窗口,企业的命脉。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施工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
伴随着“三步走”战略的实施,该集团公司在项目管理上与时俱进,抓机遇,出新招,持续创新,使企业获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思想统一,瞄准项目管理出重拳。仅以2000年为例,就推出如下重大举措:
——出台《项目经理竞争上岗暂行规定》、《公开选举(民主推荐)工程队领导及管理人员暂行办法》、《招收农民合同制工人实施办法》等。新上项目经理一律竞争上岗,工程队队长、书记、总工、工会主席及管理人员一律公开选举,择优上岗。竞争机制引入项目管理之中,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项目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出台《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设备购置招标管理办法》、《外部劳务公开招标办法》。《办法》规定:所有承建项目有关主要物资及10万元以上的大批量物资、企业出资单台价格5万元以上机械和全部车辆的购置,必须依照有关法规,以投标招标形式实施。据2002年统计数字显示,集团公司所属工程指挥部、工程项目部通过招标采购物资134次,比市场价节约资金1780万元;购置设备340台(辆),招标70次,比市场价节约资金652万元;采购药品9次,比市场价节约资金116万元。仅2002年一年,三项之和节约资金竟达2548万元!
——出台《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评估办法》、《工程队定额成本核算办法》、《项目工程会计委派制办法》等。集团公司所属工程项目实行“一级管理、分级核算”。项目部为管理层,履行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财务收支、监督服务等职责;工程队(工班)为作业层,负责现场施工、直接费用控制和队伍管理。强力推行撤段强队,一级管理,减少中间层,强化作业层,子公司直管到队(项目),集团公司设立工程指挥部的项目,由工程指挥部直管到工程队,各子公司工程队不再设立项目部。
“一级管理,分级核算”的推行,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实施,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的伟大意义在于对项目管理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冲击,它给企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可观的经济效益。人的潜能与创造性的发挥,管理理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由此而产生的重大变革和重大影响,无疑是企业登上巅峰的一把“撒手锏”!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竞争,集团公司全面贯彻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积极熟悉和掌握国际通行规则,跑步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企业不断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并结合企业管理的实践,进行管理再创新,再发展,使企业朝着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迈进。
该集团在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认证后,于2001年开始实施9000标准转换,同时贯彻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党群工作、行政工作实施模拟贯标,编写程序文件,建立了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全方位、标准化地实施管理。2002年10月,同时取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张”认证证书,向社会展示了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增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无形资产。
逐鹿市场尽显英雄本色素质工程铸就世纪辉煌
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三步走”第一步如期实现,从2000年至2002年3年间,被公认为是该集团公司改革力度最大、经济发展最快的辉煌时期,以下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2000年至2002年,共完成企业总产值95.6亿元,承揽任务122.74亿元,实现综合效益6.6亿元,2002年末货币存量4.0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0.7亿元,净值7.5亿元(其中,3年新购设备4.2亿元),净资产6.12亿元。如果把2002年与1999年比较,完成产值增长64%,承揽任务增长78.5%,净值增长75%,净资产增长2.4倍,职工收入增长66%。
进入2003年,集团公司经营施工项目达170多个,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华东、华北、中原、西南、青藏高原,都有二十局集团公司员工们矫健的身影。
在承建的铁路、公路、桥梁、隧道、高层建筑等国家重点工程施工中,集团公司创建了一大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精品工程,积累和总结了一整套建设高、精、尖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和施工方法,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鲁班奖”、国优奖和“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等称号。
最令集团公司员工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是,该集团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两度承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关角山、风火山隧道,是全国唯一一家四上青藏高原、三上风火山修建青藏铁路的国家特级施工企业。
2002年10月19日,世界第一高隧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风火山隧道成功突破高原冻土技术难题,被评为“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制氧供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被评为“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二十局集团公司逐鹿市场,大显身手,创造了一项项奇迹,铸就着新世纪的辉煌!
二十局集团员工激情四射,志存高远,在新一轮创业中,尽显英雄本色!
一路凯歌的征途需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和团队精神,需要超出寻常人百倍的艰辛努力与付出。
强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弱化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的结果,在于各层次的管理者和员工们全身心致力于“三步走”战略。
当代企业之争,市场之争,说到底是人才之争。在当今,人力不再仅仅表现为生产成本,而成之为一切资源中最活跃的资源,是企业发展中的最宝贵资本。
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周玉成感慨地说: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的企业,必须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必须有高素质的、堪称一流的职工队伍。
——抓班子,带队伍,集团公司党委围绕主题,突出重点,改进、创新,独树一帜,硕果累累。
——被人们称之为“书记工程”的主题教育,是集团公司的一大特色。依据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一年一个主题教育活动,统称为“提高员工素质工程”。为使主题教育扎实有效,集团公司党委对每年的主题教育都超前精心筹划,有决定,有安排,有经验,有总结。2003年在全体员工中开展的“提高文明程度,提升企业形象”的“双提”教育,还精心编写了讲义,召开了教育准备会,在领导层和员工中引起很大反响。
——富有创新意识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年年有发展,年年上台阶,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条件的改善,不仅仅是人们思想境界、文明程度的提高,更向社会展示了二十局集团的良好形象。
——强有力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如春风化雨,似润物无声,凝心聚力,潜移默化。在解决和处理“法轮功”问题时,该集团经过拉网式的排查,结果表明,该集团1.5万余名员工,4222名党员无一人修炼“法轮功”。咸阳市委领导盛赞该集团:队伍分散,素质高强。
2003年,中铁二十局集团各级管理者的目光又瞄向新的、更大的目标,率领全员向全国一流企业集团的目标挺进!
(载2003年5月15日《开路先锋》报)
评述
企业生产经营搞上去了,各种荣誉也飘然而至。集团公司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称号,是一件令二十局集团人为之鼓舞和振奋的特大喜讯!谨写此文,旨在总结和回顾这段不平凡的艰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