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二十局桥梁隧道施工创优纪实
在全国建筑行业中,一个响亮的名字——昔日的铁道兵第十师,今日的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逐鹿市场,愈战愈强,为世人所注目。
铁路、公路、隧道、桥梁施工,全国建筑行业中排名第16位。在全国500家最大经营规模、最佳经济效益建筑行业排名第34位和第39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工程建设“鲁班奖”和省部级优质工程、科技成果奖40多项。1998年12月,顺利通过IS09000族标准质量体系认证,领取了进军国际建筑市场的“通行证”。
桥梁篇
铁二十局创下了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诸多奇迹。
1985年建成了我国最高空心圆墩的罕东铁路文中沟、白水河大桥;全长1979米,在16米深水中作业,采用水中墩钢套箱施工的沪杭复线34号特大桥;获国家优质工程的大秦铁路滦河特大桥;采用顶推法施工的上海成都路高架桥;采用挂篮悬灌法施工的三峡工程移民区甘井口大桥;朔黄铁路“优质样板工程”滹沱河特大桥、跨北同蒲铁路特大桥;西康铁路“精品工程”艾家河特大桥;洛三高速公路薄壁空心高墩,长50米、重140吨T型梁板制作施工的火烧阳沟大桥等。但最令铁二十局人引以自豪的,当属他们承建的南昆铁路天生桥二号大桥、苏州工业园区青秋浦大桥和南京纬一路高架桥。
(一)
天生桥二号大桥位于云南师宗县境内,海拔2100多米,为我国首座在高原修建的轻型薄壁板墩大桥。该桥长263.68米,高56米,最大跨度88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梁,采用梁部悬灌国际建桥新技术。该桥被铁道部列为南昆铁路新科技大桥。
承担建桥施工任务的是铁二十局三处,该处副处长、南昆铁路建设指挥长许良元任指挥长,李国华任副指挥长,局派遣科研技术开发总公司经理黄平西,副经理杨宝德,总工程师余量等19名桥梁专家成立大桥科研攻关小组,进驻施工现场,组织科技攻关。
大桥施工难度之一是56米高的双壁板墩,墩身上下两个横联,用钢筋52吨,4万多个焊接点,横联高1.6米,内有2个空心箱体,高0.8米,宽2.1米,钢筋间距只有3公分。焊接能手周希望、孟权望钻进箱体焊接,一丝不苟。素有“神捣手”之称的杨思权,宋树昌在捣固大桥作业中,创造了消除机制砂混凝土表面气泡的捣固方法,使捣固出来的大桥实实在在,棱角分明、光亮如镜,堪称一件精美工艺品。
该桥采用高空悬灌法施工,其“轻型斜拉式挂篮”的设计与应用,代表我国90年代建桥新水平。负责挂篮设计的年轻技术干部余量、王参军,行程万里先后走访了多家科研设计部门的专家教授,并到全国重点工程建设工地考察悬灌技术和工艺。他们自行设计制作的新型挂篮自重只有31吨,其重量仅为目前国内广泛应用于悬灌施工挂篮重量的一半。
1995年8月3日凌晨3点,大桥成功合龙。8月12日,铁道部南昆指挥部隆重召开天生桥二号大桥经验交流会,南昆铁路建设总指挥长刘德枢宣称,该桥是依靠管理、依靠科技的成功典范。铁道部桥梁专家组认定,该桥在国家建桥史上实现了新突破。
(二)
位于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连接沪宁高速公路的青秋浦大桥,长446米,宽45.5米,全桥14孔,主桥为4跨不等跨单箱双室变截、三向挂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梁,引坡长254米,匝道长919米。该桥是苏州市迄今规模最大、国内同类型桥面最宽、箱梁最薄的公路大桥,也是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的“窗口工程”。
该桥实施新加坡合同管理模式。为保工期,铁二十局一处副处长、苏州工程指挥长刘代文,党委书记张万超下达了按照“推倒法”组织大桥施工的动员令。从1997年7月至1989年4月,他们把全桥施工分为三个阶段,即“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层次分明,环环紧扣,目标常新,施工高潮迭起。
江南多雨,大桥施工期间雨天多达150天,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在钻孔桩施工时,还遇到了11号强台风的袭击。职工们戏称青秋浦大桥是“雨中桥”,是战天斗地的“胜利桥”!
大桥施工的组织指挥者陈学旺、白建伟、苗文怀,年轻气盛,敢打敢拼,带领参战职工攻难克险,日夜奋战。1998年4月24日,大桥胜利合龙。苏州市委有关领导及苏州市建筑工程单位领导赴现场参观考察,盛赞铁二十局是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铁军。
青秋浦大桥在人们心目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它向世人展示着铁二十局强大的实力。
(三)
如果说天生桥二号大桥和青秋浦大桥代表了铁二十局的形象,那么,南京纬一路铁路高架桥则更体现了铁二十局鲜明的特色和九十年代我国建桥新水平。
南京纬一路高架桥是连接长江桥和长江二桥的重要通道,属南京市头号“市长工程”,也是南京市“三年面貌大变样”的标志性工程。该桥全长843.54米,由主跨和东西引桥三部分组成,主跨为线型优美的3跨长250米(80+90+80)下承式系杆拱桥,桥面宽34米,雄踞全国同类桥梁之首。
该桥跨越三条地方铁路专用线和燕尧公路。科技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通过三向预应力完成力的体系转换,大桥拱脚焊接,精确度极高。大桥设计预算总投资1.056亿元,工期10个月,首次开创全局一个工程项目10个月完成投资上亿元一座桥的先河。
大桥总指挥是铁二十局三处副处长、38岁的李国华,他具有独特的胆识和超常的智慧。1995年8月,铁二十局局长邢福海把他从南昆天生桥二号大桥工地调往南京,担任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的指挥长。他一炮打响,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代表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新水平”的总体评价,领取了通往南京市政建设工程的“通行证”。于是,有了南京石门坎市政道路工程,南京纬一路跨铁路高架桥,与此同时,安徽天汊连接线、涟水市政道路、临喜公路工程项目也收入囊中,从而实现了项目的滚动发展,一举成为全局100多个工程项目中的佼佼者。
南京纬一路高架桥施工,记下了这样一组数字:1998年1月20日开工;4月5日完成钻孔桩施工;4月21日完成承台工程;5月31日完成墩柱工程;7月20日完成盖梁工程;10月9日完成全桥铺装工程;10月17日提前14天完成了我国最宽的系杆拱桥的全桥工程。
隧道篇
隧道施工,是铁二十局又一长项。
还在铁道兵时期,这支英雄的队伍就修建了全国海拔最高(进口高程3689米,出口高程3671米)、最长(全长4009.89米)的青藏铁路关角隧道。
1984年1月兵改工以来,这支素有“穿山劲旅”之称的铁军建成了我国上百座隧道。特别是最近几年,他们承建了一座座长、大、难、险隧道施工,诸如在全国最为著名的有南昆铁路天生桥瓦斯隧道、西康铁路堰岭、吕河隧道群,内昆铁路朱嘎隧道,广渝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使铁二十局威震四方。
(一)
全长2450米的天生桥隧道,位于南昆线西段云南省师宗县境内,地处圭山煤田,煤层密布,石质破碎,被列为滇东高原的高瓦斯地带。
1993年元旦,铁二十局三处副处长、南昆铁路建设指挥长许良元,率领精兵强将拉开了天生桥瓦斯隧道施工的序幕。
隧道进口、出口和两个斜井作业面迅速展开施工,光面爆破、围岩量测、喷锚支护、复合式衬砌、气密性混凝土封闭瓦斯等防爆措施一并付诸实施,使隧道掘进稳步向前。
担负2号斜井瓦斯区段施工的四队156名职工,在队长高兆华的带领下,展开了征服瓦斯的生死大决战。320米瓦斯地段要通过10个大煤层,瓦斯浓度要控制在1%以下。为确保施工安全,揭煤时使用超前钻孔,提前释放瓦斯,防止煤爆;购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瓦斯监报仪和监测报警器,对隧道任意点和各工序不间断进行瓦斯检测、预报。
DK657+019地段瓦斯浓度高达7.8%,瓦斯压力为1.2兆帕以上。煤层松散,坍塌不断。突击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搭起钢架支撑,放置高密度聚乙烯板,进行二次衬砌,顽强地进行开挖。为战塌方,1995年春节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职工们都是在洞子里度过的。
记住这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吧:1995年3月10日,我国第一座高原瓦斯隧道在南昆铁路率先贯通!
这是智与勇的礼赞,这是血与火的结晶,这是建设者们用心血浇铸的不朽丰碑!
(二)
铁二十局承建的另一座高瓦斯隧道是华蓥山隧道。坐落在已故伟人邓小平故里的华蓥山隧道,是我国目前在建最长的公路隧道。该隧道为分离式双洞单向行车公路隧道,右洞长4705.95米,左洞长4704米,两洞总长9409.95米,隧道集瓦斯、溶洞、溶水、溶泥、断层、岩爆、硫化氢、石油、天然气、高应力等九大施工难题于一身,堪称我国隧道地质结构复杂之最。
华蓥山隧道是广渝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被四川省列为全省“头号工程”和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担负该隧道施工任务的是全国三支隧道劲旅:铁道部隧道局、十八局、二十局。二十局打右洞,十八局打左洞,两军并驾齐驱。隧道东口为隧道局。
华蓥山隧道设计工期为34个月,1997年4月1日全面开工,将于2000年元月底竣工。铁二十局精选三处副处长梁荣挂帅出征,隧道自5月22日开工以来,掘进速度快,质量好,1997年,曾创下连续3个月掘进均突破150米的佳绩。四川两位副省长曾先后来这里视察,对铁二十局大加赞赏,并欣然挥豪命题:“华蓥山隧道”、“铁军雄风”。
1999年8月8日,随着一声地动山摇的闷响,由铁二十局三处承建的华蓥山隧道西口右线提前22天率先打到分界点,受到甲方20万元重奖。
在全国公路第一长隧华蓥山隧道施工中,铁二十局取得了隧道工程的11个“第一”,创下了高瓦斯隧道掘进2000余米无一重大事故、无一亡人事故的业绩。
(三)
铁二十局在西康铁路担负的17.5公里路段施工中,桥隧相接,仅隧道就有6座,总长达7717米。其中堰岭、吕河以其复杂的地质地貌被列为全线紧随秦岭隧道的二号、三号控制工程,15标段的早罗滚(早阳隧道、罗家沟隧道、滚滩一号、二号隧道)隧道群也是全线十大重点工程之一。
全长2535米的吕河隧道是全线闻名的“烂洞子”,出口和进口分别由铁二十局一、三处承建,在一处施工的1735米中,一、二类围岩就达1065米,岩质破碎软弱,遇水成泥,稳定性极差。一处副处长、项目经理徐广聚与技术人员“泡”在掌子面察看险情,组织科技攻关,结合新奥法特点,研究出一套对付软弱围岩的施工方案。为了制服涌水,年轻的总工程师冀胜利摸索出一整套治理方案,解决了水玻璃注浆的技术难题。
1998年6月,一处创造了在一、二类软弱围岩长大隧道施工中,单口月成洞108米,掘进131米的最高纪录。8月4日,由他们承担的1735米隧道施工胜利贯通。光面爆破,初期衬砌被树为西康全线“观摩示范”工程。
堰岭隧道全长3883米,与吕河隧道首尾相接,也是一座公认的“烂洞子”,洞内千陌岩、云母片岩、断层、渗水、石质破碎、一应俱全。
为决战决胜堰岭,铁二十局三处副处长、项目经理刘含金与其他领导一块研制了一套全新的施工方案:(1)严格按“新奥法”组织施工,采用“管棚法”、“台阶法”循序渐进,确保安全。(2)针对不同石质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3)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工程质量创部优、争国优。(4)在隧道洞口树起倒计时牌,以警示全体参战人员,确保按时贯通。
堰岭隧道施工,受到了铁道部、铁二十局西康铁路建设指挥部等各级领导的关注。大年三十,局党委书记周玉成从咸阳局机关赶赴堰岭隧道,看望并慰问战斗在这里的全体干部职工。
铁二十局三处不负众望,他们先后投入机械设备40多台达2000多万元。严格按照“新奥法”组织施工,贯彻落实IS09002系列标准,组织了以项目长、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堰岭隧道施工优质高效地运行。1999年2月21日(旧历正月初六),铁二十局承建的堰岭隧道出口段胜利贯通。
堰岭隧道自1997年4月开工以来,先后通过大小断层20多次300多米,战胜涌水、塌方数十次,并创造了隧道施工单口月全面掘进180米,成洞160米,平均月成洞130米的惊人记录。
(四)
全长5194米的朱嘎隧道,是内昆铁路最长的瓦斯隧道和全线第二长大隧道,也是全线九大重点工程之一。铁二十局二处与十八局从两头对打。1998年6月初,以二处副处长牟启明为项目长、尹家国为项目书记、李玉洁为总工程师的年轻精干的项目领导班子,奉命带领300多名职工进驻施工现场。6月30日正式开工,为全线开工最早的隧道。
朱嘎隧道岩石节理发育,围岩极其破碎,穿越煤层、断层、瓦斯、涌水、溶岩,堪称“地下迷宫”。特别是240米的煤系地层,990米的裂隙溶水,因含有大量瓦斯对施工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二处一上场便高定位,严要求,他们把目标瞄准在“创部优、争国优”上,决心以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为保证,全面促进隧道施工上台阶。
精干的队伍,精良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使隧道施工进度纪录不断刷新,创下了日掘进14米、月掘进270米,平导达300米的佳绩。他们征服了一次次涌水、断层、溶洞等突发险情,顺利通过240米的煤系地层,从未发生任何瓦斯爆炸和人身伤亡事故。衬砌内实外美,光洁平整。瓦斯隧道施工与管理在这里实现了新的突破。
对铁二十局承建的朱嘎隧道施工,铁道部有关领导在视察时都给予了高度赞誉。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王振侯总经理高兴地挥笔题词:“贯通朱嘎,扬威内昆,振兴二十局”。
如今,铁二十局这支无坚不摧的铁军,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万众一心,坚忍不拔,一往无前,开辟着更加辉煌、更加崭新的天地!
(载1999年10月22日《中国青年报》)
评述
这篇长大通讯,是对二十局近年来桥隧施工的一个系统总结。重点桥、隧名列其中,集中报道,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篇文章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市场经济报》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