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回望征程:王成忠新闻作品选集
10952300000117

第117章 智与勇的礼赞

——铁二十局五处新菏复线建设巡礼

二十局五处在新菏复线承建的82公里电力贯通线工程干得很漂亮,建设单位又以议标形式敲定该线新乡南北运转场联络线工程。两项工程造价4000万元。

铁二十局五处新菏复线工程指挥长李启喜一口气说出工程三大特点。其一,运转场联络线工程横跨新焦、京广外包线,与京广三线平行施工,上有电力架设线、毗邻连接网,下有通信、军用电缆线,全管区3.95公里,多从烂泥水塘中穿过。其二,横跨既有线,复线施工,这些都注定要与路局工务、电务、车务部门打交道,另外还有路外拆迁58户,外部环境并不宽松。其三,全管段有大桥2座、中桥1座、涵洞8座、土方13万方,其中朱召特大桥885.53米,金家营大桥386.52米。电力贯通线和运转场联络线都属短、平、快工程,工期都不足1年。

颇有大将风度的李启喜风趣地说:“我这里天上、地下、水里都有了,是陆海空三位一体大兵团作战哩。”

两项工程交错开工,指挥长李启喜与党委书记陈国权只好各把一方。运转场联络线工程自1998年1月22日上场后,李启喜主要盯在这边。好在他以前搞过站务,对行车、站务比较熟悉,但现在今非昔比,工程压力,责任压力,内外关系协调的压力一起袭来,他都默默地承受着。

铁二十局五处新菏复线工程指挥部一成立,就叫响了这样的口号:不等不靠,自行加压,主动出击,强攻硬上,争创一流。要求每一个员工提倡四种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主人翁精神,吃苦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精神。正是这个口号和精神,把干部职工的心紧紧地拢在一起,使其具有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面对繁重、艰巨的施工局面和复杂多变的路内外环境条件,李启喜思路清晰,决策果断,用他的话就是“三抓”:一抓源头。主要是协调外部关系;二抓人头。下管一级,抓住并用好关键、核心人物;三抓成本。精打细算,增收节支。

来指挥部第二天清晨,我们见到了刚从工地值夜班回来的局原副总工程师王永清。他如今已退居二线,是被邀请来一线的。

我们看到的“老总”,还是那样的作风: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工作第一,敢抓敢管,敢较真敢负责。我们在指挥部两天,看到他都在工地上值夜班,白天还要上工地,几乎是连轴转式的满负荷运转。

“有王总在场,我们就有‘主心骨’了。”指挥部的人都这么说。

6月10日,在副指挥长陈献合、办公室刘洪亮、派出所长苏本胜陪同下,我们来到工地现场,沿线徒步走完了全程,记下了这样一组数字:朱召特大桥钻孔桩156根,已完成92根;金家营大桥钻孔桩69根,已完成56根;路外拆迁58户,已拆迁28户;自今年2月进场以来,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边拆迁,边施工,不等不靠,强攻硬上,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在施工料场,一幅标语豁然映入眼帘:“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市场”!

铁二十局五处新菏复线工程项目部,不正是靠质量、信誉和人格的魅力,赢得了市场的拓宽和滚动发展的吗?

在项目指挥部办公室里,我们还看到新菏复线工程建设指挥部颁发的流动红旗。办公室的同志说,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线表彰大会上,他们还获得“优秀项目部”殊荣,指挥长李启喜荣获“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铁二十局五处逐鹿中原,如日中天。我们坚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载1999年7月11日《经济参考报》)

评述

李启喜同志原在二十局建工处工作,后调入二十局五处。到五处后,他的长处和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很快荣升为五处副处长分管经营工作,后来又下去干项目。

这篇通讯报道了新菏复线工程施工的进展情况,称其巡礼,皆素描也,即用简练的文字描绘出人或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