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建议班主任老师为住校学生组织过生日呢?2012年3月的一天,是我刚刚兼任高一年级61班班主任工作的。
第二天,中午,有几位同学要请假,说他们应邀为另一个班的学生过生日去。他们并未误课,是利用午休时间赴约的。然而,下午的课堂上,竟有两位同学支持不住地打瞌睡,原因是喝多了酒。第二天又有两位同学出现了拉肚子而耽误了两天学习。
又过了几日,一位家在农村的学生急急地找我要请假回去,说是向母亲要钱。他看到我有点迟疑不决怕不准他的假时,便委屈地诉说,早几天我就给家里打过电话要钱过生日用。父亲不但不同意还骂骂咧咧地说,小小年纪,过什么生日,讲什么排场!可我已经吃了别的同学的生日饭了,我过生日哪能不请呢?要不,同学们会说我小气,或者说我不出血。
学生们向我反映的另一件事,也很惊心动魄:某同学因家长不给钱而自己借钱过了生日。为了省出钱来还债,最近一段时间,他一天只吃一顿中午饭。那怎么能行?我急忙找到这位同学,并要借钱给他。谈话中,我觉得他已经醒悟,说他不该瞒着大人办这事。
学生过生日在外宴请同学这件事,几天来一直在我脑海里缠绕着。
于是,我走访了同年级的和不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们。他们也很头疼学生成群结队去饭店过生日。准假吧,怕出去万一出现不安全的事怎么向家长交代。不准假吧,学生有抵触情绪。谈论中,班主任们一是责怪学生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要钱就给;二是责怪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严格规定。
就此事,我又在家长中做了调查。经济条件好的家长说,没办法,孩子闹得不行,不给钱,人家就不去上学了;家境一般的家长反映,一顿饭吃掉了我们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孩子不替大人着想,又能怎么办呢;经济条件差的家长有点难为情,“我们没有给孩子长脸面,一桌饭大几百元,实在拿不出来。”
看来,中小学生过生日互相请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奢侈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怎么应对呢?我思考了良久。便把我从家长、老师、学生那里了解的情况讲给61班学生听。又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
班会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一个接着一个发言。副班长邢艳丽说:“过生日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不能忘记父母。”团支部书记贾基鑫说:“过一次生日,意味着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应该越来越懂事才行。过生日要向父母表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这次班会大家形成一个共识:过生日还是勤俭节约好,全家人吃一顿较好的饭菜,表示祝贺即可。班会上,我提出:有的同学的生日正好在节假日能在家里过,如果开学期间,住校学生的生日不在双休日那又怎么办呢?同学们异口同声,老师组织全班同学集体庆祝吧。
隔了几天,团组织委员麻晓慧对我说3月19日是他的生日,邀请老师为他筹划。于是我兴高采烈地与班干部们研究了怎么过法。
麻晓慧同学生日那一天,同学们把教室里清扫得窗明几净,桌凳摆放得整整齐齐,同学们喜气洋洋。庆典活动安排在了自主自习时间。当我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黑板正中“祝你生日快乐”六个大字,闪闪发光。教桌上一个黄色圆形大盘子里挺拔站立着20支蜡烛已经点燃。讲台下,三位服务学生正在为同学们发放喜糖。不一会儿,在主持人一声热情洋溢的“请”字下,主人翁麻晓慧同学微笑着快步走上讲台。这时,全班同学起立齐声合唱了《祝你生日快乐》,优雅的歌声飞荡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震荡着每个同学的心灵。
烛光慢慢地变化成一团火。十几位学生代表在热烈的鼓掌声中一个接着一个发言祝贺并提出了美好的希望。有的发言铿锵有力,有的发言温柔体贴,然而都充满了融融的同学情,浓浓的学子义。他们在祝贺同伴,也是在激励自己。
紧接着,在主持人示意下,室内顿时一片寂静。只见麻晓慧同学双手抱拳,慢慢地闭上了双眼,默默地许下自己的心愿。心愿——天机不可泄露。大家都在猜想:或许他在说,我18岁了,长大了,成人了。在家里,我要感恩父母一辈子,要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或许他在说,在学校,我要成为雷锋式的好青年;或许他在说,对社会,对国家,我要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或许他在说……
生日庆典结束了,同学们依然沉浸在遐想中。
这样为同学过生日,不但同学快乐,家长快乐,学校师长也快乐,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才提出了我的建议。
2012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