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忠诚教育
10933400000020

第20章 员工忠诚对待岗位(2)

职业责任是指行业和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对社会和他人所负的职责。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都对社会或其他行业担负着一定的使命和职责,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也对本职工作担负着一定的职业使命、职责和任务。职业责任往往是通过具体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能否履行职业责任,是一个职业工作者是否称职、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根本问题。

一般说来,责任就是义务,职业责任就是职业义务,这两个概念是相同的,但职业责任、职业义务与道德义务并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主要是指:都要求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必须敬业乐业、积极工作、努力完成自身职业所赋予的各项任务。它们的区别主要是:第一,职业责任、职业义务是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推动人们的职业行为。如果一个人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业责任与义务,就要受到政治的、经济的或法律的制裁。道德义务则是在人们的内心信念驱使下自觉履行的,虽然有时强大的社会舆论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作用,但这和外在的强制和政治、经济、法律的强制有着不同的性质。第二,履行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与得到某种权利或报偿紧密联系,而履行道德义务不是为了权利和报偿。在道德上尽义务,就是要自觉地做出有利于他人的、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当个人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就要牺牲个人利益以实现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所谓道德义务,就是人们自觉认识到的并自觉履行的道德责任,它高于职业责任与职业义务。

职业责任规定了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具体内容,是从业人员履行职业义务的依据。职业劳动者只有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把它变成自己内心的道德情感和信念,才能自觉自愿地从事本职工作,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使职业劳动者自觉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对本职和对他人所承担的职业责任,并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义务。

9.珍惜岗位的职业荣誉

职业荣誉就是对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及正确的主观认识。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社会用以评价劳动者行为的社会价值的尺度,也就是对劳动者履行职业责任的道德行为的赞赏和评价;另一方面是指劳动者对自己职业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良心中所包含的自爱和自尊心。

职业荣誉所包含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对某种职业行为的公认与褒奖,作为社会评价的尺度,是社会的舆论,是荣誉的客观基础;在个人意识中的荣誉的意向,则是社会评价的主观感受和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舆论把客观的评价转化为主观的意向。从客观方面说,荣誉是社会对一个人履行职业义务的德行和贡献的评价,是道德行为的价值体现或价值尺度;从主观方面来看,职业荣誉是职业良心中的知耻心、自尊心与自爱心的表现,它能使职业劳动者自觉地按照客观要求的尺度去履行职业义务,宁愿作出自我牺牲,保持尊严、荣誉和人格完美,也不愿违背良心,做出可耻、卑劣和损害人格的事情。

职业荣誉与职业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履行职业义务,也就谈不上职业荣誉。如果职业劳动者认真履行职业义务并做出了贡献,必然会得到社会的肯定与褒奖;社会的肯定与褒奖又反过来强化这种行为,促使职业劳动者更加认真地履行职业义务,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职业荣誉与职业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之所以强调职业荣誉,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把社会对于职业道德的客观评价转化为广大劳动者的自我评价。这样,劳动者就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业义务,全心全意做好工作,即使没有得到表扬,但内心却无愧地得到安慰与满足。

10.养成良好的岗位职业作风

职业作风是指职业劳动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在人们的职业活动中,职业作风作为一种习惯力量,支配着职业劳动者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一旦形成良好的职业作风,就能在其职业活动中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事,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一个职业集体有了优良的职业作风,就能互相教育、互相影响、互相监督、形成风尚,使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得到发扬,使不良的思想、行为、品质受到抵制。

职业作风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社会上各种职业都有自己的作风,作风都包含着道德的内容。职业作风是人们在长期职业实践中自觉地培养起来的。职业作风的好坏,决定于人们的思想和目标。确立了崇高的目标,在实践中就会形成优良作风;反之,如果思想上腐朽没落,必然产生腐败作风。

职业作风是一种巨大的无形的精神力量,对职业劳动者的行为影响很大。一个具有优良作风的职业集体,能够感召人们去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一个有许多缺点的人,加入这样的集体,可能会被改造过来,变得作风正派。相反,一个职业作风败坏的职业集体,也可能会把一个单纯或正派的人毒害成为一个腐化堕落者。

树立好的职业作风,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忠诚坦白、平等待人,发扬民主、团结互助。劳动者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既为社会、为人民提供了服务,实现了社会价值,从而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11.认清自己的位置

“认清自己的位置”就是在工作中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认为,一个人最初的定位是由进入工作初期学习到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的,但这是不稳定的。当工作经验与个人不断反省中获得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结合,才能达到自我满足补偿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定位。

在工作中,如果你是一名新到的员工,那么你就要重新审视自我动机、需要、价值观及能力,逐步明确个人需要与价值观、适合个人特质的工作,自我改善、增强自身才能,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我们对工作的定位通常有五大类型:技术职能能力型、管理能力型、安全型、自主型和创造型。

(1)技术职能能力型。这样的员工以技术职能能力为职业定位,有特有的职业工作追求、需要和价值观,强调实际技术或某项职能业务工作。

(2)管理能力型。这样的员工愿意担负管理责任,且责任越大越好。管理权力是此类型员工的追逐目标,他们倾心于全面管理,掌握更大权力,肩负重大责任。

(3)安全型。工作的稳定和安全,是这一类雇员的追求、驱动力和价值观。他们的安全取向有两类:一种追求职业安稳,这种稳定和安全感主要源自于既定组织中稳定的成员资格,例如大企业组织安全性高,其成员的稳定系数也高;另一种注重情感的安全稳定,例如使自己融入团队而获得的安全感。

(4)自主型。这种员工通常会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约束,追求能施展个人职业能力的工作环境为目的。而且他们会认为,组织生活是非理性的,太限制个人,甚至侵犯个人私生活。他们追求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或少受约束的工作环境。

(5)创造型。这是很独特的一种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型职业定位与其他类型的职业定位有重叠。追求创造型定位的员工要求有自主权和管理能力,能施展自己的才干。

以上五种职业定位作为一个职场人士是应该认清的,这是自己以后工作的基础和平台。有了这个基础和平台,工作才有可能做好。当然,在认清自己位置的同时,还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是要到位,即工作到位,执行到位。作为企业的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范围,你首先必须保证工作到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责任边界总是会有交叉的地方,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在责任边界上会经常存在模糊地带。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自己积极主动,多承担一些责任,不能留出责任的空白区,这是到位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到位其实还是一种工作态度的表现。积极主动的工作往往能够使你的工作成绩更加突出;相反,如果不积极主动去工作,许多工作都做不到位。

其次是不要越位,即在工作时不要超出自己的管理权限。如果没有上级的授权,超越了管理权限也会导致权责不清。尤其是针对管理能力型,该是你管的事情,就一定要管住管好;不该你管的事情,则要根据实际情况,主动配合主管人员把事情处理好。

再次,适当的时候要补位。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领导不在或者其他员工不在,可是这个人的岗位上有事急需他处理,此时,如果经理没有授权,作为岗位上的员工当然可以对此置之不理,这可以保证员工自己没有越位。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及时补位,就有可能造成公司利益的损失。所以在工作中,你还要在适当的时候补位,这体现的是一种自动自发、主动执行的精神,这种做法不仅保全了公司的利益,还体现了你个人的价值。

总之,工作中的你,必须认清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样,你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

12.找准位置做对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你在人生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你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公司的员工,无论你是干什么的,是清洁工、前台接待者、专业技术人员,还是做中层管理工作,不论职位高与低、责任轻与重,你成功的关键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对事,并且让你的上司知道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