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10891100000031

第31章 称兄道弟志在谋权

传世故事

北齐高祖神武帝高欢,字贺六浑,渤海蓚(tiáo)人。先仕后魏朝为臣。魏孝庄帝时,朝政大权执掌在尔朱荣手中,高欢战功不错被授为第三镇人酋长。尔朱荣很赏识高欢的才干,一次曾问帐下诸将:“万一我不在,谁可统领军队。”诸将都回答说其侄尔朱兆可当重任,而尔朱荣却道:“尔朱兆只能统率三千人马,能够代替我统领全军的惟有贺六浑哪!”他又苦心告戒尔朱兆道:“你不是他的对手,早晚有一天会听命于他。”于是,任命高欢为晋州刺史。

魏永安三年(530),魏孝庄帝诛杀了权臣尔朱荣。尔朱兆一怒之下,兴兵进攻洛阳。行前,派人召高欢相助。高欢见他以下犯上,不敢贸然相助,但又怕得罪了他,便借口蜀中未平,不便撤军,待平蜀后与他隔河成犄角之势云云,派长史孙腾婉言拒绝了他。尔朱兆攻破洛阳,囚禁并杀害了孝庄帝,又与尔朱世隆等立魏长广王元晔为帝,高欢被封为平阳郡公。很快,河西人纥豆陵步藩起兵进攻尔朱兆的后路,尔朱兆征调高欢迎击,高欢却拖延时间,等尔朱兆军被纥豆陵步藩击败后,才挥军进击,帮助尔朱兆杀掉了纥豆陵步藩。尔朱兆非常感激,与他立誓结为兄弟。

然而,高欢却在一直暗中寻找机会诛除尔朱兆这个把兄弟。当时,魏国政局混乱,反乱此起彼伏,尔朱兆不遑镇压,大为头痛。高欢乘机进言道:“六镇反叛作乱者,你不可能把他们斩尽杀绝。大王不如选派一位心腹,统领六镇兵众。如有叛乱,大王问罪他一个就可以了。”在座的贺拔允即插话道:“可以委高欢以重任。”高欢装作勃然大怒的样子,一拳打掉了贺拔允的一颗牙齿,骂他道:“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在时,你不过是个听候驱使的鹰犬。如今天下,全由大王安排,你小子竟敢胡乱插嘴,信口开河!”已有醉意的尔朱兆见高欢如此尊重和忠实自己,当即委派他去统领六镇之兵。高欢恐怕尔朱兆酒醒后心生怀疑,便立即出去宣布自己受命执掌统军大权。

高欢兵权在手后,又以粮食紧张为由,要求移军山东。尔朱兆的长史慕容绍宗劝阻尔朱兆不要答应:“不能让高欢率军赴山东。如今天下骚乱,人心各怀异志,高欢又有雄才大略,手握重兵。如让他去山东,无异于放虎归山,将来无法收拾。”尔朱兆却不以为然地说:“他是我拜把子的兄弟,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慕容绍宗说道:“亲兄弟都靠不住,更何况拜把子了。”尔朱兆的左右早就收了高欢的贿赂,都说慕容绍宗想公报私仇,尔朱兆便囚禁了慕容绍宗,催促高欢立即移军山东。

途中,高欢遇上了尔朱荣妻北乡长公主的三百匹马,就命人全部夺为己有。尔朱兆闻讯后,放出慕容绍宗,请教如何采取对策,慕容绍宗劝他立即追回高欢。他追到襄垣时正碰到漳水暴涨,冲断了桥梁,大军一时无法过河。高欢隔河向尔朱兆拜道:“我借公主的马匹,是为了防备山东盗贼。大王听信公主的话,亲自追我,您渡过河,我虽死不辞,然而这些兵众恐怕会哗变啊。”尔朱兆生怕大军倒戈,忙说并非想捉拿他,又单人匹马渡过漳水,向高欢表示歉意。尔朱兆还把刀送向高欢,说不相信他就请他砍下自己的脑袋。高欢大哭道:“天柱大将军死后,我惟愿大家千秋万代戮力同心,如今小人挑拨离间,您何苦口出此言!”尔朱兆于是把刀扔在地上,杀掉一匹白马,与高欢歃血为盟,誓为生死与共的兄弟。是夜,尔朱兆就留宿在高欢的军营内,高欢手下的尉景埋伏下壮士,准备逮捕尔朱兆,高欢劝阻道:“要是现在杀掉他,他的党羽必定跑回去集合人马。我方兵饥马瘦,无法对付。而且万一有野心家乘乱崛起,就更不好收拾。不如先留着他,他是骁勇凶恶,但缺谋少断,抓不抓他,无足轻重。”

第二天一早,尔朱兆过河回营,又召高欢前去。高欢上马欲行,长史孙腾拉着他的衣服,不让他过河,对岸的尔朱兆看到后,破口大骂了孙腾一顿,便无可奈何地率军返回了晋阳。

高欢移军山东,养精蓄锐了一段时间后,于魏晋泰元年(531)六月,正式树起了征讨尔朱氏的大旗。永熙二年(533),尔朱兆终于被把兄弟高欢追得无路可走,自缢而死。

(《北齐书·神武帝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