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10891100000018

第18章 折箭教子一场空

北魏时,我国西北部有个少数民族部落,叫做吐谷浑。大约在公元405年前后,阿豺被立为吐谷浑的国主。

阿豺是个有才能的国君,他自号骠骑将军;又因境内有沙洲数百里,更自号沙洲刺史。在位期间,阿豺兼并羌氐数千里疆域,一时号称强国。后来,阿豺又主动派遣使者到南朝刘宋朝廷,表示愿意依附刘义隆。公元424年冬天,刘义隆还没有来得及接受他的依附,阿豺便忽然得了重病。

阿豺卧病在床,自知性命难保,便准备料理后事。他一共有二十个儿子,阿豺将他们全都叫到自己床边,嘱咐儿子们,他死以后,应当奉叔父慕为国主,儿子们均答应了。阿豺深知,自己死后,二十个儿子如果能团结一致,一定可保国泰民安;但如二十个儿子互相你争我斗,那部落就难免会走向衰亡。于是,想要趁自己尚在人间,教育儿子们一番。略略思考后,阿豺对儿子们说:“你们各自都拿出一支箭来,将它折断。”儿子们遵照父命,各自拿出一支箭,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它一折两断,丢弃一旁。这时候,阿豺又叫在他旁边侍候他的弟弟慕利延拿出二十支箭来,对弟弟说:“你也拿一支箭,将它折断。”慕利延轻而易举地照办了。阿豺再对慕利延说:“你将其余的十九支箭放在一起,一道折断。”这一次,慕利延使出浑身的力气,累得脸红脖子粗,却再也无法将手中的这把箭一齐折断了。阿豺这才对他的弟弟和儿子们说:“你们刚才都看见了,单独一支箭很容易折断,但当所有的箭都束集在一起时,却再也折不断了。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你们二十个人如果能像二十支箭合在一起那样,协力同心,紧紧集结在一起,我们的部落才能够稳固安定。希望你们同心同德,集结一致!”刚来得及说完这些话,阿豺便去世了。

阿豺死后,慕继位为国主。他稍有才略,收服了众多流民,部落得以强盛。待慕死后,阿豺的弟弟慕利延继立为国主。十分遗憾的是,慕利延和阿豺的二十个儿子并没有将阿豺临死前对他们的谆谆教诲放在心上。这时候,阿豺诸子和慕利延逐渐产生了矛盾,慕利延杀了阿豺的长子纬代等多人,最后,终于搞得国势不可收拾。阿豺如地下有知,当痛其弟弟及诸子的不遵教诲。

(《魏书·吐谷浑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