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10860500000008

第8章 中国古代各家从生死论自性

(与美国人体潜能基金会主席琼斯谈话记录的修改稿,1990年9月)

美国近几年成立了一个心灵学会和一个人体潜能基金会,宗旨是要求研究人类生命如何优质化;其中重要的问题是:生与死的界线,死亡过程,无疾而终,以及生死与人类自性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两个学会的主席琼斯(Jones)博士,对中国人文哲学很感兴趣;为了探索这些问题,两次来北京访问。

关于生与死、烦恼即涅槃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内经》、《中庸》、《易经》、《道德经》、《华严经》中,各从不同角度早有精、辟的论述。在人类历史转折的今天,科学概念在不断更新,重新认识这些问题,对于人类生命如何优质化,如何通过对意识状态的修持,在生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可能是有帮助的。本文的重点是从生死讨论人类自性问题;生死变化无常,自性则不生不灭。

(一)寿敞天地

《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曾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形与神并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表明人寿百岁的养生之道是:顺春气使少阳生,其神志徐生而肝气舒;从夏气使太阳长,其神志旺盛而心气畅;适秋气使太阴收,其神志安宁而肺气清;应冬气使少阴藏,其神志伏匿而肾气安。

阴阳升降,四时术数控制了人的生死。阴者藏精而起用;阴之所生,源于五味,故阴成形。阳者卫外而为固;阳之所生,本在四时,故阳化气。所以长寿的关键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就是从根本上着手,以便能与万物共存于生长之门。对于天地来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对于人来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同样,阴气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古往今来,效法天地阴阳四时之序,度百岁以去的老寿星大有人在。当他们的形、气分离时,不仅毫无痛苦,而且神志清明;甚至事前都有所准备,到时安然而去。从这一点来说,生与死的界限就不太明显了。

除了上面的情况以外,根据中国历史记载,还有水平更高的人。他们中间有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故能寿敞(同)天地,无有终时”;又有至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荒之外。此盖其寿命而强者,亦归于真人”。

后面这两种情况,从科学上来看,显然是一种理想化的说法;但按科学前沿理论分析,虽不能寿敞天地,但数百岁也是可能的。他们借用自己的形体,摄取山川之清气与动植物之精英,转化成为自己体内的生机能量,同时开发大脑深层次的智能。他们认为生机能量只不过是一个载体,而是以高层次的智能为自己的生命;因此,生与死的观念就改变了。当然,要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不单纯是个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光能)的问题,必须修持天地的大德;因为“长生之道”与德行的修持是不能分离的。

人类为什么不能减少疾病与死亡的痛苦呢?为什么不能无疾而终、度百岁以去?为什么不能独立守神,开显大智呢?为什么不能返观自性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中国医学哲学中早有记载。例如《内经·素问》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中庸》又说:“天命之谓性。”《灵枢经》也说:“天之在我者德,地之在我者气;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然德者道之用,气者生之母。”看来人类是由德性与精气相合而赋以性命。常人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百忧感心,万事劳形。故德性日失,精气不继;导致疾病丛生,不能寿享天年。

关于德、气与性、命的关系,在《养生论》中有正反两方面的说明:“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世人不察,唯五谷是见,声色是耽;目惑元黄,耳务淫声;喜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身非木石,其能久乎。”“善养生者,则不然矣,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纯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

看来气与命相关,德与性相连。为了养生长寿,开显自性,经常阅读《内经》的一些基本观点,结合自己的情况,参照而力行之,肯定是有益的。

(二)悠久无疆

关于生死问题,孔子在《易经》系辞上传有一段精辟的说明,值得重新认识。那就是:“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原始意味生之明,反终涉及死之幽。

孔子在50岁以前,着重建立人伦哲学,不谈生死、性命问题。所以《论语》中明确指出:“子不语怪、力、乱、神。”樊迟问“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问“仁”,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之;夫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谈到“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

《易经》这部著作早已揭示了物性与人性形成的自然演化之道,并认为此二者的形成遵循阴阳两态互相作用的统一原理。孔子在50岁研究《易经》,认识了这一理论,故在《中庸》中指出:人类的大德、大智是高明配天,博厚配地,悠久无疆。为此,又在《易经》系辞上卷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宋明理学家认为:阴阳迭运谓之气,其理则谓之道。道隐无名,只能以真空为喻。真空寂静为阴,自振波动为阳。阴阳迭运,用于脑外,即产生粒子而成物质;用于脑内则演化意识而成八识。

粒子与意识不断有序演化,意味渐变与突变之善,以及物性与人性之成。在此二性形成的同时,脑内的原来真空可能演化出映照的大智。这就可以比喻为真空本体之大用,从而说明人类自性的由来。

上面提到德为道之用,故开显自性大智之道,必须潜心修持大德。积德导致心灵纯净,神志清明,自性开朗,谓之阳,意味生;失德促使心灵混浊,物欲蔽空,自性陷溺,谓之阴,走向死。看来原始反终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

关于自性与德行的关系,在《易经》中比作天地的恒久之道。孔子在《系辞上传》中谈到“既成之性”与“天地之德”的关系,例如。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这一段说明:圣人知崇而效天,礼卑而法地。崇卑象征天地万事万物之位,其中的变化就是“易”。人居天地之中,那就有既成之性:即良知以效天,良能以法地。效天是因为“乾以易知”,法地是由于“坤以简能”。自性的存而复存,指出了天地之道的义理之门。

看来人类既有同天大智,又有同地简能,人类自性就可以像天地那样久存。所以《易经》下卷指出:“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天地与人类自性为什么能久恒其道?因为具有至德;否则不能久恒。所以《易经》下卷又说:“不恒其德,无所容也。”看来大德之人,自性无所不容,也就无所谓生死的界线了。

关于人类自性与天道的关系,在《中庸》中也所有论述。那就是首先指出什么是天道,接着讲什么是人道。例如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看来“诚者”意味天道,是永远平衡的中道;“诚之者”则是人道,就是择善修持天德,永远坚守中道。这里的中道是中和之道、中庸之道,虽然不是大乘佛学的非空非有之中道,但却涉及到“不见而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的内涵;所以《中庸》的中道与佛学的中道是相通的。

天道涉及到自性,人道则要求教化。通过教化,由明而诚,可以返回自性。所以《中庸》又说:“自诚明(由精诚而明智),谓之性(天命之谓性);自明诚(由明白而精诚),谓之教(修道之谓教)。”结果是“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明就是大智。由此导出至诚与自性的关系,那就是“唯天下至诚(自心完全纯真、不妄不二),为能尽其性(完全开显自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指出,从参赞天地的大德与大智,达到“悠久无疆”的境界。

(三)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对于人类自性问题,没有明确表示;但《道德经》指出:通过修持大德可以复命而归根,以致契合大道。这就涉及到对自性的透视,因为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观,属于本体论。下面先从人类的生命谈起,直到对道的认识,来体验人的自性。当然,老子关于道的概念涉及的范围很广,例如宇宙观、世界观、生命观、人生观、社会、国家等都包括在其中;但是通过生命现象,可能更易于认识“万物之奥”的道。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为什么身为人之大患,他又说:“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皆之死地,亦有十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人身外有四肢与九窍共十三;内有七情六欲,也是十三。对于这十三途如果导养得好,可以长生;反之死亡。人人都希望养生长寿,但其所作所为都是导向死亡之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希望长生,而生活享受过于丰厚,反而不能长生。所以老子又从正面指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看来从肉体及物质方面来长生,是不可能的。所以《道德经》另辟途径,那就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学家河上公注:谷就是养,神就是五脏之神。神可以看成是炼五气而化成的生物光能。玄为天,在人为鼻;牝为地,在人为口;口鼻是人通天地之气的门户。这种“光能”得养而不死就在于口鼻。这个门户是人与天地相通的根源;所以养生的呼吸应当是若存若亡,似有似无,运用自然,而不勤于执著。

关于谷神不死这一章的意义,上面按河上公的养生观点,谈了一点认识;当然,历代还有很多看法。但从本体论来说,老子的哲学思想离不开宇宙与生命,或天地与人生的道德观;这就涉及到天地阴阳、四时寒暑,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变化之道。因此,谷也可以理解为虚空无形,神是阴阳不测的变化作用;玄代表阳,象征天,牝代表阴,象征地。于是这一章又可以体会为:虚空无形的作用永不停止,是阴阳之道。阴阳阖辟之门产生万物,就是天地的根本。阴阳之道似存似亡,似有似无,运用自然,而不勤劳。人要想长寿就应遵守这个自然之道。

虚空无形的阴阳阖辟是一种自然作用,实际上暗含了现代物理学中的真空波动;这种波动的能量作用,逐渐产生了宇宙与生命。这也就涉及到大乘佛学的人类自性问题。

看来人要长生,首先必须认识这些大道;从而不丧失天地赋予人的精气;借此而存心养性,最后达到“死而不亡者寿”的境界。这里的死是生物化学代谢结束,不亡意味自性光明的开发;寂而恒照,照而恒寂,这是真正的寿。

这种崇高境界就是归根复命,所以老子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明与常类似于“灵明洞澈,湛寂常恒”的大智;这就涉及到自性无量光、无量寿的境界。

归根复命的明与常,实际上也是道的一种体现;在此基础上,再来认识道,可能更为深刻。什么是道呢?从本体来说,那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看来道是天地的“母亲”,天地万物、人类生命就是道的“子孙”。所以我们应该“既知其母,复识其子,既保其子,复守其母”;再从悟证来看,那就是“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惚恍是个什么样子呢?那就是:“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问),故混而为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四)无量光与无量寿

大乘佛学哲理专门从大智之有无,讨论涅槃与生死问题。涅槃意味无量光、无量寿,自性展现;生死意味无始无明,障碍重重,自性陷溺。为了讨论无量光与无量寿,我们先谈生死,再看涅檠。

什么是生死?从唯识论来说,有念即生死。意念是八识之内的产物;如果八识不能转成正智与大智,那么它们就对生死起作用。所以从意识状态来说,凡有物欲,就导致生死。第八识染分非常精微,由于漫长的世代遗传,以致根深蒂固,很难转化;即使转化成为净分,有时是藕断丝连,这就表示仍有业相。既有一丝业相,则能(主观)所(客观)分离,意味我执未尽,仍然未达完全纯净的空明状态。

如果八识能转成正智、大智,则进入涅檠。涅檠是梵语,译成中文则为圆寂;所谓真无不圆(满),妄无不寂(灭)。或言灭度,就是灭除烦恼、所知二障,度脱“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对各种生命而说的;根据业因不同,故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都由见惑与思惑之烦恼助缘而成。变易生死主要对断见、思二惑的行者而言。按天台宗看法,变易者,去形色之胜劣,寿期之长短;迷想渐断,悟证渐增。由迷到悟的迁移,谓之变易。如果此变易中断,仍不免于生死。涅有四种:

一、自性净涅槃:人人自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修证即不无,污染则不得。

二、有余依涅槃:身为人之所依;业因已死,但身果仍在,谓之有余依。《法华经信解品》:“我等长夜修习空法,解脱各种苦恼,最后身住,是有余涅檠。”既脱三界烦恼,必然光寿交融,只是暂时寄居最后幻身而已。

三、无余依涅檠:三界烦恼既尽,最后幻身亦灭,一丝不挂,进入无余依涅檠。

四、无住处涅粱:光寿交融,悲智双运,对于生死涅檠,既无欢欣,亦不厌恶。因有大智,故不住于生死;又有大悲,故不住于涅檠。为了利人利物,仍有生死。当然,到此境界,生死与涅檠无有分别。

既证涅檠,则心华灿发,清净光明之体,当下即是。同时心包法界,亿万刹外之华光,不离寸步;又法界在心,亿万刹外之树色,不出户庭。至此,正报与依报都是自心本觉:宝池就是自心之汪洋冲融,行树则为自心之众善荣发。净土依、正既是一心,则一心不再分能、所。

以上的讨论说明:无量光无量寿的境界正是从此岸到彼岸,出生死入涅檠。关于这方面的渐修、渐悟过程,天台宗有六方面的深切体验。

一、理体:人人本具自性之理体,只因缺少大智,故不能觉悟。所以古人说:“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转,杳杳不知归。”

二、文字:千经万卷,目的在于教人亲证自心无量光、无量寿;也就是从文字般若去认识观照般若与实相般若,然后修观照般若去亲证实相般若。古人说:“乍听无生曲,才闻不死歌;方知当体是,悔恨自蹉跎。”

三、观行:宇宙万类,究其终极,不离真空,所谓“以空为性”;只有净心观照、行深至极,才能有所认识。古人说:“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非假亦非真。”

四、相似:在观行过程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真证其理,但却近似真证。古人说:“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四住是:三界之一切见惑,欲界之一切思惑,色界之一切思惑,无色界之一切思惑。

五、分证:无明惑业有四十二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自性。古人说:“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六、究竟:五住二死,尽净无余。根本烦恼能生枝末烦恼,故称为住地。住地之烦恼有五种:除去上面的四住外,再加上三界一切未尽之无明,合而为五。识灭名死,识起名生。二死就是上面所说的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究竟”意味终极实体,就是人类自性。古人说:“昔年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旧时物,更无一法新。

以上六方面的体验证明:要想见性,首先必须从理论认识自性,坚信自性;然后发心、加强修持,逐步悟证;最终定能心光朗耀,见到自性。

上面我们从理论上讨论了无量光、无量寿。人类历史上,虔诚修持止观、禅定的各宗,实证到光寿交融的圣者,大有人在,例如明心见性的禅宗六祖,人尽皆知。下面介绍密宗圣者密勒日巴大师的殊胜成就。

密师享寿84岁(1053—1135),比六祖多8年,比爱因斯坦也多8年。他在7岁的时候,父亲就去逝;亲戚们乘机曾夺走他家的财产,留下母亲与稚妹,生活非常困难。密师长大成人后,先学法术,害死了许多亲戚与仇人,并伤害了很多庄稼。

不久,他对自己的罪行感到后悔,于是决心寻求正法,以期消除罪业而能见性;结果找到马尔巴上师。上师了解到密师的罪过,就设法磨炼他的身心,让他一个人在山上盖房子,盖了又拆,拆了又盖,一共四五次。上师认为他必须承受九次的大痛苦、大折磨,他才能灭罪而解脱;不尽此蕴,不能即身见性。由于他经历了这些考验,上师就给他传授光明定,让他一人到崖洞中去修持。他在洞中昼夜修定,一直不下座,经历11个月。最后他悟证到的自性是无思虑、无言说、无分别、遍满虚空的一片光明。这是开始的觉受,以后他又到尼泊尔与西藏交界的20个山窟、8个大洞、无数的小山洞中去修持,长年服食山中荨麻,全身都变成了绿色。由于他这样刻苦修持,终于开显心光恒明的大智。

光明定与参禅极为相似,认为一切妄念最终都可以归为空性,如同海舟中的飞鸽,力尽仍返回舟中;又认为烦恼与业障越大,越能开显自性。所谓蜡烛小火,遇风则灭;森林大火,遇风则炽。同时强调在平常日用中修持,密师说:“行住坐卧观自心,光明禅定无出入。”根据密宗典籍,光明定的成就过程一般是:

一、自心空明,勿使间断;逐渐觉受到空明更加清晰,更为显露。达到此现量证境后,如果继续用功,会产生很多殊胜觉受。虽然进入如此境界,但能执、所执未除,所见之空明心体(自性),极不稳定。

二、继续用功,会觉受到自心是无生空性;离却有无、是非等对待之言说戏论;渐断能、所二执,进入毕竟空之境界。

三、再继续修持,能亲证到:诸法本来平等,无二无别;举凡空、有,生死、涅檠,以及此岸、彼岸,都是一体。至此,因即是果,事即是理。

上面前两步着重断除能所二执,摄有入空;至第三步则会空入有,不仅于空性得自在,而且于色法得自在。

四、在第三步的基础上,自心进入究竟圆满境界,得大智慧。

以上四种觉受与天台宗六种体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无论是显宗或是密宗,看来终极实体都是自性真空。

光明定与参禅尚有不同之处,就是兼修气脉、明点、拙火。明点主要包含自性与物性两种。自性明点代表自心之大智,其本体空,其智光明,其功用大。物性明点代表自身之精与血,以及脉与气。人体内最初生成者为中脉,它是有情者之命脉,寄存人之自性。渐次生出左右二脉,与中脉相联结于心轮。中脉的顶轮内有第八识;此识的净分为第七识所执,以致第七识用事,不显光明。

中脉的脐轮部位汇积腹腔血液之热量,称为“拙火”。修中脉时,由鼻吸气使之下行,收肛提气使之上行;二者会于脐轮,如盖扣瓶,称为“宝瓶气”。由意念导引宝瓶气对拙火鼓“风”,使热量增强。功底深厚者可令全身脉结打开,使地水火风四大业气逐渐消融,开显自性光明。这一生理现象,值得从辐射生物学进行探索。

(五)问题讨论

一、关于人类的自性问题,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宗教家、哲学家等等都在研究;近几年来,西方有远见的科学家提出终极实体,似乎涉及到自性。关于自性问题,各家根据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所研究。例如儒家着重养性立命,道家着重归根复命,佛家着重见性慧命。科学家可能会从基因伦理学与终极实体研究生命优质化的问题。上面把各家的观点并列出来,加以比较,只是为了深入而全面地探索人类自性这个终极实体。

各家在方法论与认识论上有些相似之处,但不能混为一谈。清代初年研习丹道的柳华阳,初习佛学,后来学炼丹写慧命经,认为通过炼丹就能见性。当时印光大师即指出:柳华阳运用佛学理论去证炼丹方法,是极大错误。事实上,真正见性,必须断见、思之惑,转八识成四智;到此以智慧为自身之寿命,才谓之慧命。烧丹炼汞并不能有大智作为慧命。

二、人类的最大希望就是开显智能,健康长寿,无疾而终。过去300年内,西方的科学技术着重发展物质文明,很少涉及人类自身的性命问题。后来量子波动力学家薛定锷,注意到这方面,写出了《生命是什么》一书,引起西方科技界的重视。然而该书主要是把物理学有关方法用于生物学的研究,由此激发美国生物学家华生,与英国的克里克研究出生命的遗传密码。这是生命科学中的一大突破,因为人类生命的自性问题也涉及到遗传基因。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有远见的科学界人士开始注意到人类的智能、死亡过程等重大问题。例如日本有的学术研究会计划用人工方法激发人脑智能。人脑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蕴藏巨大潜能;然而人脑的潜能不同于物质的潜能,用人为的科学方法能否把人脑的真正智能激发出来,这一问题值得仔细研究。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主要是专心致志,积学而悟;同时也注意德行的修持,对事物的观察。至于修光、修定的大德则在于修平等之德,歇尽妄念,让自心圆明。虽然自性智光与科学智能不同,目的也不一样,但都是从自心用功,非靠人为的外力激发。

三、作为终极实体的对象,可能涉及到人类自性或真如之心。自性虽然抽象,但却是在五常之性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个实体;古人用无量光与无量寿来刻画。无量光是什么?很难用科学理论说明。根据古人经验,认真修持的行者达到一定阶段,即感心光朗耀,智能提高;即使年老,也不昏聩糊涂。如果进入更高的境界,常觉心量广大,照见有关现象。关于这方面的机理,在未来的脑科学中,也许能给以一些说明。

四、未证入无量光与无量寿的境界时,从肉体生命来看,生与死是分开的;证入此大智境界后,两岸则无分别。当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时,那就意味着自性无量寿;当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时,那就意味着自性无量光。这里的光与寿并未离开人性五常中的智与仁,但却又超越了它们。所以智光与仁寿标志着人类生命的崇高德性。要使这个德性变为现实,只有去修戒定慧,开显平等清净心;平等心导致仁寿,清净心闪现智光。二者相辅相成,而不偏颇。试想人类生命的真正价值除了仁寿与智光之外,还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