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10860500000007

第7章 真空非空与人类自性

(在北京人体潜能研究所学术会议上的报告,1990年4月)

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用直觉方法悟证到宇宙与生命都来自真空。关于真空的概念,在《楞严经》中早已论及,所谓“非空之空为真空”。又说“虚无形质,空无障碍……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徧,相则随色”。

这里的“体”表示空真本体没有形质,空无障碍,周徧四维上下,无边无际;这里的“相”意味真空波动,产生粒子与意识,粒子又结合成为物质而具有形色,各种各样的形色又可在意识场中留下形象。这些形象反复叠加,又遮盖了人脑内的真空系统。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自性与真空的关系。中国先哲认为自性可以从真空进行体会;今天的物理学指出: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而是电磁波的最低能量态。这就意味着:真空可能是物质与意识的源泉。因此,人类自性可以看一个抽象系统,其结构是真空,其功能是大智;此智由人脑八识转化而来,如同日月的照明功能。故人类自性可以由具有映照功能的大智来表示。

唯识论指出:意识有八重状态,其中第八状态包括“寂净分”与“波动分”。寂净分属于自性净光,波动分涉及到六尘、六根、六识与第七、八两识。前五识偏重于知觉与感性认识;第六识主要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第七识则为第六识的意根,又控制第八识的波动部分,与前六识共鸣。

所有的意识活动,包括思维、感觉、心理活动在内,都是六尘刺激六根的结果。六尘侧重无机物,六根涉及有机。从中国古代哲学结合科学前沿来看,不论是有机物或无机物,推至终极,都离不开真空。华严学派早已说过:“穷尽法界之事相,无有一自尔之别性,皆归于平等之空,故以空为性。”楞严学派也说:“有漏微尘国皆因空所生。”这些基本论点也隐含了今天物理学对真空理论的重新认识。

从以上的论点可以导出以下的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包括宇宙与人类在内,从西方科学界今天提出的终极实体来看,都离不开真空;真空是真正的平等,没有形相的差别,可以称为终极之性。至于世间事物是千差万别,包括人类在内,各有个性,可以说是有漏之因;什么是有漏,简单说来,就是有成、住、坏、空的生灭之漏。

有漏的对立面,自然是无漏;无漏境界则以平等之真空为性。这种空性,人人自己本具,不必外求,只有自修自悟,可以自证,故称为人的自性。因此,自性并非虚构,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平等的、无漏的净光境界,从探索终极实体来看,也值得研究。

(一)真空理论简介

近几年来,很多物理学家为了研究四种力场的统一,重新探索真空涨落(flucuation of vacuum);认为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而是“零点能”(zero-point energy)的源泉。从数学上来说,对于物理、化学、生物学中的振动,跃迁等现象的定量描述,是从与零点有关的微分或变分出发的;而且任何空间的坐标系的原点都与零点有关。

物理学指出:原子本身的大部分是真空,其中的电子以每秒600公里左右的速度绕原子核旋转。电子群的高速旋转使原子看起来像一个固体球,正如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看起来像一个圆盘。在原子核内的粒子,以高速每小时400、1000公里左右的速度运动。至于电子与核子是怎样产生的,是否与真空有关,是当前粒子物理学正在研究的大问题。爱因斯坦早已说过:“各种物质是由当初有关空间构成的,其中各自包括有高强度的振动能。”这也就说明了物质的形成与真空的起伏有关。

真空是无处不在,无物不包的;即使人为的真空体,它的管壁也是由原子组成的。因此,包括一切物质结构在内的整个自然真空,从数学上来说,是一个物理场的无限扩张。“无限大”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不能用一个极大极大的数字来描述的;如果我们能说出一个极大的数字来代表无限大,那么它本身就不是无限大。整个宇宙自然真空既是在那里开拓而不封闭,那么它按相反的方向收缩,达到什么状态呢,显然可以达到无限小。无限小的极限就是零点,这就意味着静止状态。因此,整个宇宙自然真空可以看成是无限零点起伏的波动态;它的自性就是涨落,产生了零点能量。看来零点能是真空自性静止而又波动的产物。当然这样分析零点能产生的原因是不严格的,却也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对立统一法则。因为真空如果只呈现静态,而无动态作为参照系,那么它也就显不出静态来;反之亦然。当然这个参照系不是别的东西,而又是真空自己本身。

在零点涨落的现象中,电磁波的零点涨落最容易被推断。电磁波有“驻波”与“行波”;它们像绳子一样振动,呈现各种波形。每一“波组”有它自己特殊的“节点”与“峰值”。尽管电磁场的零点能量是很小的,但它的波型可能是无限的;也就是它有很多的振动频率与方向。如果把所有可能的波型叠加起来,零点能是很大的。尽管电磁场的零点能很大,但它的密度是非常均匀的,故在真空中的任何零点只能作平衡的颤动,而不显能量。

事实证明:原子中的真空是自性涨落的,产生的零点能量使电子轨道作轻微的抖动。这就是物理学上的“蓝姆位移”(Lamb Shift)。看来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时的位置与动量不能同时被测准的原因,可能与此有关。1940年蓝姆利用雷达所发展的技术,发现了电子轨道跃迁的频率在1000兆左右;这也就是原子中的量子能级之所以跃迁的原因。又如在最新的微波接收器中,不管技术如何完善,仍然有一定的噪音出现。这种干扰也可能是由于真空零点能造成的。在另一些情况下,真空能的随机涨落是很强的,可以使局部真空自发地形成“虚粒子”(virture particles),它们暂时的形成,似于湍流瀑布近旁的喷雾。至于更重要的例子则是“卡斯米效应”(ccasimir effect)或“卡斯米力”。这就是预测到:在真空中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块自由金属板,能够自动合拢。两平板之间的真空涨落,正像两端固定的绳子震动所形成的波形;但是两平板外的真空涨落有更大的数值,因为有更大的空间。所以两平板外的真空波型总量,大大超过它们之间的波型数值,从而能迫使两平板使之自动合拢。

零点涨落使我们对引力产生的原因,也能得到一些答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于引力场描述得很精确,但是引力的基本性质,我们仍然不清楚。近几年来,很多物理学家如沙克哈罗夫(A。Sakharor)认为:引力不是单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尚有其他非引力场的“次级效应”或“剩余效应”(secondary or residual effects)。引力可能是由于物质的出现,使真空零点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一些效应。当有两个或更多个粒子出现时,它们每一个不仅受到“背境零点场”涨落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其他粒子生成的各个场的影响。由于各个粒子之间的这些场的联合作用,因而产生了引力;所以引力可以理解为一种“长程的卡斯米力”。这种新的探索,初步说明了引力产生的基本原因,也说明了引力为什么是如此之弱,质量为什么是正的而不是负的,以及引力无法屏避的原因。

如果对于物理世界引力产生的原因有所认识,那么对于研究意识世界“业力”产生的机理,会有一些启发;因为业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物质与意识场的作用,逐渐形成“业力场”。又由于业力场的次级效应,辗转相因,导致业力根深蒂固,而不易拔除。虽然意识世界的业力场与物理世界的引力场,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却引起一些有远见的物理家,从量子哲学进行研究。

(二)真空能量与物质结构

关于宇宙与物质结构,在粒子物理学中提出以下层次:

亚夸克→夸克→核子→原子→分子→星体→银河系→宇宙。

我们知道:已经发现6个夸克,分成三代,每代两个,每个各含3种;三个夸克可以构成原子核中的重子,一个夸克与一个反夸克可以构成原子核中的介子。重子与介子合称为强子,因为它们参加原子核中心的强力作用;电子、电中微子等这一类的粒子称为轻子。夸克与轻子属于同一层次,故统称为层子。现已发现宇宙中至少有24种层子,这些层子的质量在0一10千兆电子伏特之间,线度为10-17厘米,结合能大于103千兆电子伏特。

近几年来,有些粒子物理学家认为:夸克与轻子还不是基本砖块,于是又提出了亚夸克。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帕提(J。C。Pati)模型,它是由两个亚夸克带三种不同的结合能组成的8个三联体(即23=8):其中有6个三联体组成第一代的6种夸克,有2个三联体分别组成电子与电中微子;这个模型与中国的八卦完全相似。理论研究指出:亚夸克的线度远小于夸克,但结合能却大大超过夸克。至于它的质量则有这样一些看法:在微观世界中,真空的禁闭(Confinement)作用是很重要的,在极小的空间中可以禁闭质量极小或无质量的粒子;而且根据测不准原理分析,这类粒子的动能是很大的。关于真空的禁闭作用,很多物理学家有所论证;他们认为:真空是一种最低的能量态,能把“胶子场”禁闭在强子之内。胶子场是传递夸克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力场,正像光子场是传播电磁作用的力场一样。胶子场能被真空禁闭在强子之内,因而夸克也就被禁闭在强子之内,而不停地振动,成为原子结构的核心部分;这就说明原子核的内部也是真空在起作用。

通过以上的简单讨论,可以初步了解到:物质结构的形成与真空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夸克由亚夸克组成,那么亚夸克又由什么更小的层子构成,最小的层子是否就是零点能。这些问题是非常艰深复杂的,一直是理论物理学家感兴趣的,到下一世纪可能会有一些答案。

因此,整个自然界的各种物质,从本体上来看,可以说是大自然的局部真空态在不同区域中被禁闭的各种振动波型。于是有些粒子物理学家就把基本粒子称为特殊的振动态(Specific Viberational States)。这也许是更符合实际的看法,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佛学中关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论。

(三)真空波动与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或意识场是否能纳入量子力学的框架进行类比的说明,有些人正在探索。爱因斯坦早就说过:“相信意识、心理现象,以及他们的关系,最终也可以归结为神经系统中进行的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近几年来很多物理学家意识到:人类认识大自然所具有的智能,与大自然生化万物所具有的功能是平行的。因此,物理学家Wigner认为:人类既有智能用数学方法精确地描述了,大自然赋予物质以精细的结构及功能,那么人类就有能力用数学方法模拟自己大脑,如何认识这些问题的过程。这显然是21世纪的尖端课题。因此近10年来脑神经生理学家D。H。Hubel等人建立了神经细胞传递信号的脉冲网络,数学家R。C。Zeeman用动力系统模拟了神经脉冲的机制,T。Kohonen用统计方法模拟了人脑联想记忆的过程,P。Smolensky提出了认知科学的协调理论,生物学家C。Crick则认为人脑能思考问题,肯定有全面的控制系统。所有这些研究成果,都是科学智能的高度体现。

上述一系列研究虽然只是模拟脑功能的脉冲波,毕竟涉及到意识波动,因为这两种波动是密切相关的。近几年来,Schweitzer等人的工作就指出:五个感觉器官接收内、外界信号所具有的灵敏性,以及与之有关的意识反应,类似于量子力学中所描述的波动性。Wigner与Josephson等人一致认为:观察者的意识活动在观测电子运动的过程中,就对电子的波动性产生了干扰。所有这些看法不仅揭示了意识状态的物质性,也揭示了它的波动性。但是具体说来,意识波能否被测得,到底怎样干扰了电子,干扰的量级有多大,还是待研究的大课题。至于意识状态的物质性与波动性,可能要从脑细胞内被活化的真空态来研究,因为当意识活动时,脑细胞要发生脉冲波,从而可能激活此系统内的真空态进行波动。

关于意识状态为什么可能与量子力学框架相对应的问题,再补充两点。首先,量子力学在数学上是用无穷维空间描述的。无穷维空间是客观存在,然而非常抽象,只能靠人脑的智力去体会。包括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在内的一切意识活动,可以假设说是无穷维的,因为意识活动的方向之多,是不能用有限数字描述的。其次,任何人都可以体会到:他自己的意识活动经常是从一种状态,跳到另一种状态;所有这些状态都是较高的激发态,具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内容。这也是人脑功能长期演化的结果与生存的需要。所以意识状态的变化,类似于量子力学的能级跃迁。看来意识状态,借用量子场论及其超弦振动理论,结合真空波动,进行模比的描述,不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

(四)真空寂照与人类自性

以上的讨论对于探索意识场的基态与人类自性是有启发的。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人脑自己所能感知的,因为人脑天天在活动,脑细胞在传递信号,意识场处于较高的激发态。那么这个场是否还有一个最小的自振态,与电磁波的基态(ground state)类似呢?根据生物反馈理论,脑神经系统能调节意识波动返回到它自己的基态。此时脑细胞只作固有的惯性脉冲,不受外界的影响;因而不另外附加脉冲,也就停止意识活动,是一种寂静状态。但是这种寂静并非昏沉,而是高度的清醒;这里所说的清醒意味着:意识场本身原来就是一个抽象的最小自振态(Self-Vibrational State),其对应的真空系统潜在有映照等功能。物理学指出,电磁波的基态是真空态,其中有日光传播。按心物进化统一的观点,故假设意识场的基态是脑内真空态,能自感心光。孔子曾谓“与日月合其明”;这虽然是一种比喻,但却符合自然哲理。

事实证明:在意识基态上有时自发反应出来的智力是很高的,因为它没有一切干扰;古往今来的大思想家的悟性与灵感,大仁与大智,都与此有关。另外心理学家Davies认为:人的内心道德力量也与意识基态有关。中国哲学提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里的“隐”意味着基态寂静,“恻”意味着基态清醒。因此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来研究意识场的基态,对于开发人脑的固有悟性与道德力量是有帮助的。

意识基态的存在除了借用“真空映照”探索外,还可以从有关科学理论进行分析。生物控制论的微振动理论指出:生物系统的任何部分,如细胞等都有它们自己固有的振动(Proper Vibration);脑神经系统也不例外,当它不接收、不传递外界信号时,就处于最小自振态,其静息电位为负70毫伏;这相当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振动。这种自振动(Self Vibration)是生命系统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的产物。随着脑神经系统的固有最小振动,意识场也就处于最小自振态,演化出潜在的净、染种子;这种染分种子是意识活动的内因。试想如果没有这个染分自振态作为意识活动的内因,那么单有外因刺激意识活动不会那么灵敏。人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是意识、欲望起作用;这样一来,潜在的“净分种子”就容易被覆盖而难显露。

上面的讨论说明:人脑的意识场如果返回基态,可以呈现潜在的道德力量与固有悟性。这实际上是人类长期进化出来的本能,中国古代哲学则简称为人类自性。这种本性可能与人脑里的真空系统的映照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当人脑的意识活动及一切杂念停止时,脑内的真空系统则无波动,处于寂静状态;在此状态下,原来潜在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悟性就容易展现出来。

人类的这种本能或自性,在漫长的进化道路上为什么能保留下来。这当然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可能与基因伦理的遗传有关。哈佛大学威尔逊学派认为:人的下丘脑边缘复合系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种良知良能随着世代遗传,就是“基因伦理学”。看来基因伦理问题的研究对于人类生命优质化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涉及到对人伦与人性问题的重新认识,深入研究涉及自性问题。

关于人性与自性进化的原理,人类学家从生态学角度有一些沦述。人类的进化可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是“人类化”,人类在六千万年前是在小型树上生活的哺乳类,以后发育用臂在树上扒行;为了求食,就下地学会用脚走路,逐渐直立起来,手脚并用。第二是人性化,婴儿出胎后,通过双亲抚养,长达十多年,这是任何灵长类动物所没有的。由于父母对子女是无条件的利它主义,所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显然,以上二者是人性与自性进化的“必要条件”。此外人类通过劳动进化出很大的脑量,从而产生思想与语言,有利于集体生活,逐渐诞生了文化。这些可以说是人性、人智、人伦、自性的“充分条件”。

总之道德与智能是人类生命进化的产物,人类的合作与互助是人性自然产生的前提。人类世代遗传,道德规范也在遗传,当然基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基因伦理学值得研究。

自性与“实相”密切相关。什么是自性?性的根本意义是“本体”,就有情(生物)世界来说,称为“自性”;从无情(物理)世界来说,叫做“法相”。其所以名为自性,是因为此性的本体为空,故无生灭,亦无增减;从进化来看,则有映照功能。又因为此性就是自己,不涉其他;所以《智度论》说:“性名自有,不待因缘。”关于自性的表象,明代莲池大师则说:“灵明洞澈(光透障碍)湛极常恒(永远寂照);非浊非清(超越物质),去背去向(超越时空)。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自性欤?”

什么是实相?其基本含义是“无相、无不相”,也就是《涅槃经》所说的“无相之相”。因为是“实”,就不能虚妄,凡所有相就有生灭,属于虚妄,故说无相。但若只是无相,则落顽空,又非真实,故又说无不相。实相既是无相无不相,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状态呢?中国古代哲人借用真空非空为喻,也就是真空与妙有同时并时并存。若说有,则又没有;若说没有,则又有。今天的物理学指出:真空是一个最低的能量态,它本身静止,但却又在波动。故实相也可以比作一个真空非空的终极实体。

中国古代哲学有性、相两宗:自性是从心说,实相则从法说。心量广大,万法可以摄于一心之中;一心不乱,返回真空,开显自性,呈现悟性,即达空而不空的实相境界。实际上,“自”与“实”相关,“性”与“相”同体;二者都属于“中道”,故统称为“自性真空”,六祖《坛经》说:“自性真空,空不空”,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