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10848000000034

第34章 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新思路——中西医贵在结合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过多的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内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证,属于慢性胃炎的特殊类型。约占慢性胃炎的22.6%。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临床发现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由于幽门部切除,易发生十二指肠液反流。此外,幽门管、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愈合所致的幽门关闭不全、胃动力障碍所致的幽门松弛等均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据调查表明,患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病人胃镜检查结果80%合并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消化道症状者,检查结果40%伴有胆汁反流性胃炎;无胃部手术史的胃炎病人,因幽门功能不全而致胆汁反流的占1.5%。所以,开展对本病的研究很有必要。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胆汁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胃引起胃炎,并发现胃炎的范围和严重性与胆汁回流程度有线性关系,与反流物成分有关。此外,十二指肠液反其道而行之有以下因素:①胆汁在碱性介质中,特别在缺血条件下对胃黏膜损害加重;②胆汁加胰液和含有溶血卵磷脂的十二指肠液对胃黏膜的破坏作用最大;③胃溃疡患者,胃内胆汁较高者,胃肠吸引液中革兰氏阴性霉氧菌的生长增多;④胃排空迟缓,延长了胆汁和胃黏膜接触的时间。目前本病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些病情重的病人,内科治疗往往无效,必须手术治疗。因此采用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结合多年的临床研究,总结出以下治法。

1.利胆和胃

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所以使胆汁回归常道,是为治本之法。本病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的范畴,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早在中医古籍中已有记载。如《黄帝内经》中说:“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沈氏尊生方》说:“胃痛,邪干胃脘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从病理上概括了胆汁反流的主要原因是肝胆邪气逆乱。《医话拾零》说得更加明确:“西人谓:胆汁渗入十二指肠,能助小肠消化食物。此理《内经》未尝言之,似为中医疏忽之处,不知后世名医曾言之矣。”对此病的治疗吴鞠通在《医医病书》曰:“胆无出路,借小肠以为出路。此非谓胆汁能入小肠乎?”至于胆汁能化食之说,中医书中亦早寓其理。《神农本草经》之论“柴胡也,谓能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柴胡为少阳胆经之主药,而其功效多见于肠胃者,为其善理肝胆,使胆汁流通无滞,自能入于肠中消化食物积聚,以成推陈致新之功也。至于徐灵胎注《神农本草经》则以“木能疏土”解之,是谓肝胆属木,脾胃属土。徐氏既云:“木能疏土。”是明谓肝胆能助肠胃化食,而胆汁能助小肠化食之理,即在其中矣。说明木郁肝气逆之于土。邪在胆,或“胆胃上逆”,胆汁也,是产生胆汁反流入胃的主要原因。其病机主要在于太阳、阳明合病,腑气不通,肝胆郁热犯逆脾胃,使脾胃升降失常,胆汁循胃气下行肠腑以助消化,随胃气上逆,虽表现于胃,实在肝胆与肠腑之气不通,所以治本之法,即疏利肝胆,通腑泻浊,使胆汁回归于肠。历代医家虽然创立了许多疗法,但都与本病病机不相吻合,作者认为大柴胡汤当为首选之方,柴胡、黄芩疏利肝胆,半夏、生姜降逆止呕,枳实行气下气,大黄通腑便出,使胆汁归流于肠,诸药共用,胆汁回归肠道,消化自然增强,腑气通畅,胃气增强,反流消失,胃与食道免受胆汁损害,则自然恢复正常。

2.酸肝和胃

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十二指肠胃反流,其反流液中的主要成分为胆汁酸、胆盐和溶血性卵磷脂,这些都是损害胃黏膜的主要成分。胆汁酸和胆盐主要通过清除胃黏膜表面的黏液,抑制胃蛋白保护酶活性,损害胃黏膜屏障,使H+反向弥散增加,H+释放组胺,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炎性渗出物增多,并使毛细血管瘀血,血流量减少,溶血性卵磷脂则会增加胆酸对黏膜的损害作用。究其实质,反流液呈碱性,导致革兰阴性需氧菌的过度生长,是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所以,使用酸性药物,生津益胃,补充胃酸缺乏,中和反流液的碱性,减轻其对胃黏膜的损害,是为治本之法。另外,酸可入肝,补肝之体,还可平肝,如白芍,既可增强肝的疏泄功能,使木能克土,发挥肝与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又能提高胃肠活力,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典型病例”

李某,女,35岁,汉族,2002年11月17日初诊。主诉:上腹部胀满疼痛一月余。伴有善惊易怒,纳差,食后胀作,连及后背,口苦,呃逆。睡眠时好时坏,上脘部疼痛以左侧为著,心慌胸闷气短,早起颜面及下肢浮肿,时时咳痰,大便色青绿且不爽,小便正常。月经忽前忽后,量少不畅。白带多,腰酸困。脉象寸弱关尺弦,舌红苔薄黄。检查:心肺(-),上腹部无压痛。胃镜:胆汁反流性胃炎,伴隆起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肝胃不和,气血瘀滞。治以酸收疏肝,平肝和胃,行气和血。药用白芍15g,焦乌梅12g,柴胡、五味子、半夏、石菖蒲、木防己、桂枝、旋覆花(包)、代赭石、枳实各10g,甘草6g。六副,每日1剂,每次药煎150ml,分四次服完。药至六剂,上腹部胀满疼痛逐渐减轻,心慌胸闷气短及颜面浮肿均消失。继服四剂,诸证消失。改汤为散,连服一月,至今未见发作。

本方用白芍、焦乌梅、五味子酸收疏肝、平肝,柴胡疏肝利胆,半夏、石菖蒲降逆和胃,木防己、桂枝温通心阳而利水,并可平冲降逆,旋覆花、代赭石一升一降,调理中焦气机,枳实、甘草辅助柴胡、白芍以行肝气。诸药合用,平肝疏肝、利胆和胃、降逆利水,则诸证自除。

3.化浊排邪和胃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失调所致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有关,十二指肠液所含胆酸和溶血性卵磷脂是损害黏膜的主要成分。所以,要治愈本病就要消除这些治病因素。在临床中采用化浊排邪之法,清化郁热,排出毒邪,减少炎性刺激,药用半夏、代赭石、降香、木香以理气降逆和胃,加柴胡、枳壳等疏利之品,补中有通,加杏仁、郁李仁、大腹皮行气下气,加半枝莲、蒲公英以清热解毒,诸药合用既可疏肝利胆,又可清热解毒,排出浊邪。

“典型病例”

陈某,男,54岁,2004年12月16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满不适20年,伴有胸闷、气短、口苦、咽干、头晕、肩背酸疼、纳呆、食后加重、失眠、多梦、大便时干时稀、便而不爽,舌淡苔稍黄,脉沉弦有力。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中度浅表性胃窦炎。药用半夏12g,代赭石、木香、柴胡、郁李仁、大腹皮、蒲公英各10g,降香、杏仁各6g,枳壳30g,半莲15g,每日一剂,水煎服。十余剂后诸证悉除。

4.化瘀通络和胃

近年来,中医对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研究,证实BRG的病位在胃,涉及肝胆脾。病机特点概括为虚、瘀、痰,虚即脾胃气虚、胃阴不足,痰瘀乃标实,为湿聚成痰,气滞血瘀。这亦和现代医学的认识相吻合,据国外资料显示,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黏膜异型增生、胃黏膜恶变显著相关。因此采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改善局部循环,增加组织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促其病理改变逆转。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药用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丹参、赤芍活血补血,元胡、枳壳行气止痛,柴胡、黄芩清肝利胆,加少量穿山甲可以通络止痛。

“典型病例”

段某,男,58岁,汉族,2005年3月14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痛多年,加重1月,伴有口苦、胸闷、气短、乏力,以上腹(剑突)部胀满为著,多从右胁部开始,自感有气呈走串样,且善饥,食后呃逆,睡眠较差,多梦,大便时干时稀,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有力。2005年2月2日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窦隆起性糜烂;胆汁反流性胃炎。病检:胃黏膜中度萎缩伴肠化。药用蒲黄、五灵脂、丹参、砂仁(后下)、赤芍、元胡、莪术、黄芩各10g,檀香、柴胡各6g,枳壳30g,半夏12g。出入十余剂,痛胀渐减,改汤为散,每次3g,每日3次,调成糊状服用半年,诸证消失。

5.健脾升阳和胃

胆汁反流性胃炎除了以上致病因素外,还与幽门松弛,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引起胃黏膜炎症及胃黏膜屏障的损害,幽门机能不全,胃排空障碍,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失调有关。因此健脾和胃,益气升阳,提高胃肠道功能,增强肠道的和谐运动,不失为特效疗法。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石菖蒲、枳壳、升麻、生牡蛎等,一方面可提高胃肠蠕动;另一方面可升降相依,补泻相合,补中有泻,升中有降,使胃肠协调运动。

“典型病例”

王某,男,42岁,汉族,2000年3月20日初诊。自诉近两年来胃脘时痛,时发时止,食后胀闷,纳呆,泛吐清水,便溏,胃脘部胀满疼痛,胸闷不舒,近一周嘈杂吞酸,甚则呕吐口水,大便溏而不爽,舌淡苔边黄,脉沉弦。胃镜检查:胃窦部局部充血水肿,黏膜上附有黄绿色胆汁凝块,大量胆汁经幽门口逆流于胃。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辨证:脾胃不足,肝胆之气犯胃,治以健脾益气,疏利肝胆,以上方加四逆散,连服10剂,症状明显好转。再服10剂,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且食欲大增,多年的溏泄已止,复查胃镜显示胃黏膜无充血、水肿及胆汁粘附,胃内无胆汁反流。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只要我们认真准确的辨证论治,本病还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但是,如果忽略了胆汁这一致病因素,盲目治胃,可能会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