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10845300000005

第5章 反应(1)

第一节 反应第一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

若犹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

重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

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

会:聚集的意思。

道合其事:这里的“事”,与上文“钓语合事”的事,均指对方的心事。陶弘景注:“道合其事,被理自出。理既彰,圣贤斯辨,虽欲自隐,其道无由。”

此钓人之网也:象比方法是诱动人心的置网。

常持其网驱之:经常把握象比的方法诱动对方。

其言无比,乃为之变:言谈难作喻譬,就要变化。

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用类比法去触动对方,以合其心意,发现对方的情思所在,慢慢地就可以驾驭对方了。

定基:把握基本观点。重之,袭之,反之,覆之:指反复推敲琢磨,语言不致失误。

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圣人用象比的方法去诱动愚者或智者,事情都不会有疑误,陶弘景注:“圣人诱愚则闭藏之,以知其诚;诱智则拨动之,以尽其情。咸得其实,故事皆不疑也。”

变鬼神:如鬼神之灵活多变,善于调整自己。

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意谓恰当地调整自己,审慎地引导对方。变,策略调整。审,审慎。

定基不审:确定自己的基本观点不周密。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此句陶弘景注为:“谓言者于象比有变,必有反辞以难之,令其先说,我乃还静以听之。”

欲闻其声……欲取反与:这是“反听”的具体办法,目的在于“得情”。睑,本作“敛”,通假。

或因此,或因被,或以事上,或以牧下:因此、因彼,是讲言谈起点相异;事上、牧下,是讲言谈对象不同。

情诈:真情为伪诈。

动作言默,与此出人:意谓或动或止,或言或默,都应以反听之道来调整。

【译文】

古代教化众生的圣人,是同无形无影的天地一起产生的。回首观看过去,返回来验证未来;返回去考察历史,返回来了解认识现在。回首了解知道对方,返回以后认识自己。

动静、虚实的道理,如果与现在的情形不符合,那么就要返回到古代的历史中去寻求答案。对事情的考察,要返回过去,再来验证现在。这是圣人的思考方法,对事物不可不详细审察。

别人的讲话为动,自己的沉默为静。因此根据对方的话探知他的主张、意图,假如发现他的言辞有不合理、前后矛盾的地方,马上反问他而探求其真意,对方的反应必然出现。

言语有法相,事情有类比,既然有法相和类比,就可以从对方的谈话中了解法相和类比,然后才可以观察其它的东西。所谓象是指言谈中某类事物的象征。比是指比照言辞中的同类事物,是借助无形的道来求得有声的言论。引诱对方说话,把对方所说的话与做的事相对照,就能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

这种情况就好像张网捕捉野兽一样,尤其要在野兽密集的地方多张网等候。一旦引导方法得当,对方必然会吐露真情,这种用语言诱导的方法也是一张“钓人之网”。

可以用这种钓人的网去引诱对方谈话。假如对方有所察觉而不再说真话,就要改变方法。做出某些表象而用语言去打动他,去迎合他的心意,从而了解他的真情,控制住他。自己又回去检查自己,对方一定会再来,所说的话有了法相和类比,因此就有了基础。

如此多次重复它、因袭它、反复验证它,再三审察不使谬妄存在,那么任何事物的真实情况都可以从对方言辞中察知。

圣人用不同的方法诱导愚者和智者,所得到的任何事情全是真实可靠的。善于从反面观察判断的人,能够通过运用变化来探得事物的真实面目。如果所运用的变通方法得当,那么就能掌握事物而加以审察。不能明察对方真情,得到的情形就不真实,就不能明了对方的真实意图,基础就不稳定。

因此,一定要用手法使对方言辞中的法象、比类信息改变,而后顺着他的变换言辞去反问他,让他回答,然后静默地看对方的反应并加以分析。在谈论中,要想听对方讲话,自己反倒要保持沉默;想要使对方张口讲,自己就要收敛闭口不语;想要升高,反而要先使自己低下;要想从对方那里得到好处,自己反而要先给予对方一些实惠;想要打开对方心扉,就要自己先设表象比对去引动对方,待他情志启动,想要发表意见时,便认真去体会对方的言辞。主张相同就会彼此呼应,道理真实就会彼此接受。谈话中,或者从这件事谈起,或者从那件事谈起;所谈之事可以是侍奉君主的事,也可以是教化百姓的事。

在这些谈论中,要辨别真伪,分析了解性质同异,分辩真情与欺诈。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流露出一定的感情,喜、怒、哀、乐也都以一定的形式显示出来。这一切都是考察他人的依据。

【感悟】

要想彻底了解一个人,就要从这个人的过去进行考察,进而探测他未来的发展倾向。其次,要从这个人的正反面去衡量。用言语和事物去刺激他,以探求他的反应和真实意图。

【故事】

一、力行改革的齐相

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齐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邱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宣王。邹忌辅佐齐威王,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使齐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他才智非凡,功勋卓著,为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元前357年,齐威王田因齐即位。齐威王继位之初,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把国政搞得一团糟,致使齐国国力十分衰弱。齐国屡遭三晋侵犯,甚至连弱小的鲁国和卫国也不把齐国放在眼里。邹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直想找机会劝谏国君奋发有为,富国安民。他先是以精湛的琴艺受到了威王的赏识,作为乐师被留在宫中,然后以琴道作喻,成功地劝说威王痛改前非,努力振作起来。他认为,国君好比琴上的大弦,弹起来“浊以春温”;国相好比琴上的小弦,弹起来“廉折以清”;国家的政令好比弹琴的动作,“攫之深”而“释之舒”。大弦小弦五音协调有序,才能弹出悦耳的琴音;君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左右配合,上下沟通,才能保证国家政令的畅通。威王对邹忌的一番论述十分赞赏,三个月就破格提拔他做了国相。

邹忌由乐师一下子升任了国相,在齐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曾经用隐语劝说过威王一鸣惊人的稷下先生淳于髡,听到这个消息坐不住了,他出于对齐国利益的关心,便急急忙忙跑去见邹忌这位新上任的国相。淳于髡见到邹忌后,并没有直截了当的切入话题,而是用五个隐语对邹忌进行了试探。淳于髡说:“侍奉国君能周到无误,你的身名就都能兴盛;如果稍有不周或失误,身名都要毁灭。”邹忌说:“谨接指教,我要把您的话谨记在心。”淳于髡说:“用猪油涂抹棘木车轴,是为了使它润滑,然而,如果轴孔是方形的就无法转动。”邹忌说:“谨受指教,我要小心地在国君左右侍奉。”淳于髡说:“拿胶粘用久了的弓干,是为了粘合在一起,然而胶不可能把缝隙完全合起来。”邹忌说:“谨受指教,我要使自己依附于万民。”淳于髡说:“狐皮袄即使破了,也不能用黄狗皮去补。”邹忌说:“谨受指教,我要小心地挑选君子,不让小人混杂在其中。”淳于髡说:“大车如果不校正,就不能正常载重;琴瑟不把弦调好,就不能使五音和谐。”邹忌说:“谨受指教,我要认真制订法律并监督奸猾的官吏。”淳于髡对邹忌的回答十分满意,认为邹忌完全可以胜任相国的职务。邹忌在答话中提纲擎领的阐述了自己的施政纲领,如维护和加强国君的权威,实行中央集权,弥合君民之间的矛盾,重用人才,严格执法,整顿吏治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邹忌依法治国的主张。

邹忌升任齐国国相后,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富民强国的目标,使齐国最强于诸侯。齐威王对邹忌十分信任和赏识,一年之后就把邹忌封于下耶,号为成侯。

在整顿吏治方面,邹忌协助齐威王做了大计工作。他赏罚严明,注重调查,很快使齐国的吏治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当属齐威王赏即墨大夫、烹阿大夫的故事。即墨大夫治理即墨,由于工作勤勉,不喜欢阿谀奉承,所以一些人天天在齐威王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威王对即墨大夫印象很差。在邹忌的劝说下,威王没有听信一面之词,而是暗中派人到即墨进行了周密的调查。通过调查,得知那里田野得到开发,百姓生活富足,官府里没有积压的公事,齐国的东方因而得到安宁,从而证实了即墨大夫是个政绩卓著的清官。于是,威王封给他一万户食邑。而阿城大夫治理阿城,虽然朝廷里赞扬他的话每天都能听到,可是威王派人到阿城视察,却发现那里田野荒芜,百姓贫苦。原来是阿城大夫用财物贿赂了威王的左右,来求得赞扬。于是威王当天就烹杀了阿城大夫,并把左右曾经吹捧过他的人也都一起烹杀了。齐国全国震惊,官吏们人人都不敢文过饰非,努力表现出他们的忠诚,从而使齐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诸侯听到这个故事以后,不敢对齐国用兵有二十多年。

在举荐人才方面,邹忌唯才是举,大量提拔选用有才干的人出来为国家效力。他推荐田居子去守西河,结果使秦国、魏国不敢东进;他推荐田解子守南城,楚国人就吓得赶紧来齐国朝贡;他推荐黔涿子去守具州,燕国人、赵国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他派田种首子去治理即墨,结果政治清明,人民安定;他让北郭刁勃子担任大士的官职,齐国就出现了团结和谐、繁荣稳定的社会局面。由于邹忌知人善任,能使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再加上齐威王一向以人才为宝,所以齐国的国力日盛。

在广开言路方面,邹忌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劝谏威王,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广泛听取臣下和普通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在《战国策》里,记载着一则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脍炙人口,传为千古美谈。故事里面说邹忌身高八尺以上,体形容貌俊美。有一天早上,他穿着礼服戴上帽子对着镜子细看,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徐公谁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太自信,就再问他的侍妻:“我跟徐公哪个美?”侍妻说:“徐公哪能及得上您啊!”第二天,客人从外边来,一块儿坐着说话,又问客人说:“我跟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明明自己不如徐公美,可周围的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美,邹忌从这件事上悟出了治国的道理,那就是如果一个君主只是听左右的进言而不广开言路,广采博收,往往就会得不到事实的真相。于是他进朝廷见了威王说:“臣子确实不如徐公美,臣子的妻偏爱臣子,臣子的妾怕臣子,臣子的客人想对臣子有所求,都说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邑,国王的后官嫔妃左右亲信,没一个不偏爱王;满朝大臣,没一个不怕王;一国之内,没一个不有求于王。从这点看来,国王看清真相就很严重了!”威王说:“说得好。”就发布命令:“当官的、当差的、当老百姓的,能当面指责我国王过错的,得上等奖;呈上书信劝谏我国王的,得中等奖;能在公共场所指时我国王过错并传到我国王耳中的,得下等奖。”命令刚发下时,臣子和百姓们争先恐后的上朝进谏,从宫门到殿堂好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经常有人断断续续来进谏。一年以后,大家即使想说,也没什么可以向威王提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到这件事,都来朝拜威王。这就是所谓“战胜敌国于朝廷之内”。正是因为齐威王在邹忌的劝说下,能胸怀宽广,兼容并蓄,齐国才令顺民心,国力大增,一举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

一分为二的说,邹忌这个人在政治上确实很有才干,但在人格上却有些致命的缺陷,相比起齐国先贤管仲和晏婴来说,他显得嫉妒成性,心胸狭窄,缺乏容人的度量。邹忌与大将田忌关系不好,按理说应该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下,通过正常渠道解决两个人的矛盾,甚至应该互相包容,彼此理解。可邹忌没有这样做,而是利用种种不光彩的手段,欲置田忌干死地而后快。他采用了小人公孙阅的计策,阴谋除掉田忌。先是怂恿齐威王让田忌领兵去攻打当时的强国魏国,如果战胜有功,就去抢功,说自己的计谋正确;如果打不胜,就让田忌去白白送死或者回来治他的罪。可这条计策没有成功,大将田忌在著名军事家孙膑的帮助下南攻襄陵,攻克邯郸,并取得了桂陵之战的胜利。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因功获得了威王的更大信任。一计不成,公孙阅和邹忌又生一计。他们让人假扮田忌的仆从,拿若十斤黄金到街上去找人占卜,到处宣扬占卜的目的是“田忌想要做国君,想找人算算,是吉利还是不吉利?”当问卜的人一走,就派人逮捕为他占卜的先生,押着他到威王那里讲明情况。威王信以为真对田忌产生了怀疑。田忌听说这件事之后,非常气愤,就率领他的部下袭击临淄,捕捉邹忌,但没有取胜就逃跑了。后来,田忌被迫逃到了楚国。邹忌还不甘心,又使出阴谋诡计,让楚王扣田忌封到了遥远的江南。邹忌因私废公,制造莫须有的冤案来诬陷、迫害田忌,直至用阴诛诡计逼走了田忌,可谓是邹忌人生中的一大污点,也使齐国的人才外流,使齐国的利益遭受了损失。

害人者没有好下场,阴谋家不可能永远猖狂。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他对邹忌排除异己、专横跋扈的做法非常不满,继位次年就把田忌从国外召回,重新委以重任。此后不久,邹忌这个在齐国政治舞台上风光了很长时间的人物就郁郁而终了。

二、齐国田叔的计谋

齐国人田氏的后裔田叔,被人保举做了赵国国相征辟的官员,被任命为郎中。赵王觉得这个人很贤惠。

这个赵王就是汉楚相争时候的张敖。这一年,汉高祖刘邦平定了陈曦的叛乱,路过赵国。

天子驾幸,这对于一个番邦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赵王对于刘邦来说,不仅仅是臣子,还是受过刘邦救命之恩的人。而刘邦这个人向来是不讲究礼仪的。因此,在面对已经是王侯的张敖亲自递送食物,将自己降级成佣仆的情形下,刘邦对这个赵王还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尊重的。他任意地呼叫这个赵王的小名,把他当孩童一样唤来唤去。张敖本人到无所谓,但是张敖的国相可恼了。

“他对田叔说,我们赵王虽然是你的臣子,但是他也是我们赵国的国王啊,你这样把我们的国王都当成奴仆,那我们这些臣子的臣子在你眼睛里还是什么啊?我们干脆反了吧,乘这个刘三还在我们的一亩三分地里,我们就给他来一个一刀两断。然后,提兵进长安,我们也来一个称帝天下。”

“我只忠诚我的主上。”田叔简单地回答。

“那我就去给赵王说,今儿晚上就动手,怎么样啊?”

“哦,我不能决断,全凭相国。”田叔一幅不谋其政的架势。

在晚上,赵王张敖服侍刘邦睡下了,这才回到自己的王宫。而国相赵午已经等候在那里了。赵午一脸凶相,他已经准备好敢死队,要随时动手擒获只带了三十个亲兵来的刘邦。

“大王,我们不能忍受那个小小亭长的无礼。他这样侮辱大王就是侮辱我们这些弟兄。我们今天要为大王报仇,杀掉这个笑笑亭长,请大王去当天下的共主。”

“混蛋,你们!”赵王愤怒了,他怒吼道:“你们简直没有人性,我们赵国被秦国灭绝,要是没有当今天子,我们连当人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是做王爷了。你们只能当虫子,皇上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喜欢你才会这样不拘小节,他要是对你客客气气,就表明他疏远你,甚至可能杀掉你。你们糊涂啊、糊涂!”

“嘿嘿,大王,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我们的五千勇士已经集合,就等微臣的一个信号,他们就可以把刘三撕成碎片。大王,只好委屈你了,来人,请大王进后宫休息。”

几个武士,那只是是赵午的心腹,他们只听从赵午的话,二话不说,把正在挣扎的张敖强行绑架进入了后宫,交给赵午早就找好的几个强健的仆妇看管了起来。张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相要造反,他已经无力扭转了。

而这个时候,田叔悄悄地进入到张敖的后宫,他说:

“非常时期,臣不能顾礼仪了,臣将与大王共生死。”田叔拽出一口剑来,护在张敖的身边,而那几个健壮的仆妇还想过来继续控制张敖,履行赵午给她们的任务,可是田叔的宝剑已经出鞘,连续三下,三具尸体就横在后宫。赵王也吓得不轻。

“主公休怕,微臣在此护驾。”田叔须发俱张。

再说刘邦,他早就看见尽管赵王张敖对他是俯首帖耳,但是一旁的赵国的国相赵午却在暗自咬牙切齿。于是,他更加变本加厉地折腾赵王。他知道,这个赵午和汉朝不是一条心,他要努力使得这个可能的隐患暴露出来,他就只能委屈这个赵王了。

在假意喝醉后,在看赵王离开后,这个刘邦是一声不响地从后门带上他的三十来个亲兵,悄悄地溜之乎也。而刘邦行宫的人是一个也不知道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在行宫里了。自然,诺大的行宫人员很多,分散走掉三十来人,是谁也不知道的。

赵午的五千人马在刘邦走了半个时辰后包围了行宫。而他们强行冲进去后发现,里面居然没有一个来自长安的人。更别说刘邦了。

赵午知道,汉皇回到长安后自己的下场,他当时就抹脖子自杀了。而张敖,在脱险后,在汉兵还没有进入赵国前就自我绑缚上,来到长安请罪。而刘邦把这个赵王麻肩头拢二臂,给五花大绑起来,同时还放出话来:

“哪个敢于说自己是赵王臣僚的人立即夷灭三族!”

圣旨传到了赵国,田叔和一干群臣都知道了。赵王的臣僚顿时作鸟兽散。而还是有田叔等十多人,把自己的胡须给刮掉,自称自己是赵王的家奴,要求见赵王。

这一下,长安的狱卒自然报告给了天子刘邦,而刘邦就亲自把这十多个人带到了未央宫。他要问这些人不怕死吗。

“回禀陛下,我们赵王对陛下忠心耿耿,要做乱谋反只是相国赵午,要说罪过,赵王是有失察之罪,不至于被杀。要说我们认了是赵王的臣僚就要诛灭三族,我们是赵王的臣僚,也是大汉的臣僚,难道陛下要把大汉的臣僚都给诛杀了不成。”田叔在未央宫振振有词。

“霍,你,哈哈,哈哈哈!来人,放了张敖,废掉他的赵王的王位,封为宣平侯,留在长安不归。”刘邦大声说,他接着又是一阵儿大笑:

“我们大汉不乏耿介之士啊。田叔,我知道你是齐国宗室后裔,也算是贵胄之后,现在居然可以充作家奴来保全不的主子,我很欣赏你,你去齐国给我刘肥做相国,不委屈你吧?”

“臣只忠于我的主子,我的主子最高就是您陛下。微臣自然愿意。”

田叔就这样做了齐国的国相。而刘邦也活到他生命的尽头了。

三、近悦远来

人们用“近悦远来”形容附近的人得到恩泽而感到高兴,远方的人也闻风前来归附。

此典出自《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诸国,宣扬其政治主张,希望各诸侯国的君主能够采纳和运用他的主张。一次,孔子来到楚国,叶公向他请教如何管理政事。孔子回答说:“要使那些在你统治下的老百姓感到高兴,使那些不在你统治下的老百姓前来投靠你。”

四、鲍鱼之肆

“鲍鱼之肆”是指小人集聚的地方。

此典出自《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春秋时,孔子说:“不了解某人,就看他结交的朋友;不了解某个君主,就看他作用的臣子。”孔子又说:“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有兰草白芷的房间,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气,与它同化了。与坏人相处,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臭味,也与它同化了。所以说,朱砂埋藏的地方是红的,煤炭埋藏的地方是黑的。君子应该慎重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五、变易是非

“变易是非”这则寓言讽喻了封建权贵的炙手可热,以及趋炎附势者的卑鄙可憎。

此典出自《龙门子凝道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洛阳的平民申屠敦,从长安的深河底下得到一尊汉代鼎器,鼎上雕刻着一条腾跃在云空里的黄龙,倾斜的身躯涂着金饰,花纹光彩夺目。西边的邻居鲁生看见了非常喜爱,就让铜匠按照那条黄龙的样子也铸造了一个,用特殊的药品淬它,在地下挖坑里藏了三年,土和药物交互侵蚀,铜质已经锈化,便和申屠敦那尊鼎的模样基本上一样了。一天,鲁生把他的鼎献给一位有权势的贵族,贵族非常珍惜它,摆设宴席招待宾客共同玩赏。这时候,申屠敦也正好地场,他心里清楚这是鲁生家的那个假鼎,便说:“我也有一尊鼎,它的形状与这一尊鼎极其想像,但不知谁的是真货罢了!”那个贵族请求拿来观看,端详了好久说:“这不是真的!”宾客们也纷纷说:“这尊鼎确不是真的呀!”

申屠敦心中不平,据理争辩不止。众宾客都一起反对他,共同羞辱他。申屠敦不敢再作声,回到家里叹息着说:“我从今天起才知道,权势的威严是足以改变事物的是非曲直呀!”

龙门子听说这件事笑了笑说:“申屠敦怎么觉察得这么晚呢!读书人对于文章的评论,也同样是这个样子呀!”

六、藏垢纳污

“藏垢纳污”比喻包藏容纳种种坏人坏事。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公元前594年,楚庄王带兵攻打宋国,宋国非常害怕,就派出一个有影响的人——宋戴公的五世孙乐婴齐,到晋国去求救。晋国该不该去救宋国呢?战前,楚国曾派使臣路经宋国到齐国去,按当时的外交礼节,应公开向宋国要求借路而行。但楚国自恃强大,根本不把宋国放在眼里,根本就没提借路的事,而是派使者大摇大摆地路过宋国,连个招呼也不打。宋国一怒之下,抓获楚国的使者,并把他杀了。当时宋国与晋国相好,楚国藐视宋国,就想欺负宋国,也有向晋国挑衅之意。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晋景公准备援救宋国。但是,晋国大夫伯宗却持反对意见,他连忙劝阻说:“不可去救!古人曾经说过:‘马鞭再长,也不能打到马肚子上。’现在正是老天爷让楚国强盛的时候,不能与它相抗争。虽然晋国也很强大,但是怎么能够违背天的意志呢?正像俗话所说的:‘能屈能伸,心中有数,相机而行。’江河湖泊能够容纳污泥浊水,山林草莽可以隐藏毒蛇猛兽,华美的玉石也会有瑕疵斑点。当国君的也应该忍受一时的耻辱,这是自然的道理。你还是忍耐一下吧!”晋景公觉得伯宗说的很有道理,就打消了援救宋国的念头。

七、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是一首燃情千古的悲情之作。因为它是在七步之内作成的,所以叫《七步诗》。这首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宋大文豪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不过,这首诗原是这样的: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据宋朝的《漫叟诗话》记载,今天我们见到的《七步诗》,是经后人修改过的。到底是谁修改的,已无从考证。当然,修改后的《七步诗》更凝练、简洁、集中。

这首诗从表面看,说的是豆子和豆萁相燃相煎,隐喻的却是兄弟手足相残。说起这首诗呀,还有一段故事呢!

这首诗的故事出自于三国时期。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的正月曹操病死洛阳后,他的儿子们便开始争夺王位。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王后卞夫人亲生的有四个:他们是老大曹丕、老二曹彰、老三曹植、老四曹熊。由于曹熊早早就死了,因此,王位争夺基本上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之间展开。而三兄弟中,最有心计和手腕的是曹丕。

曹丕虽然文才、本领都不如三弟曹植,但他贿赂了一大批重臣,曹操一死,曹丕赶紧把先王的灵柩运到自己坐镇的邺城,急着以卞王后的名义,立自己为魏王。等曹彰带着兵马从长安赶到后,为时已晚。

曹丕掌权后,最惧怕的人就是三弟曹植,因为曹植文韬武略都在自己之上,老二曹彰只不过是一介武夫。当时,前往邺城奔丧的兄弟都到了,惟独曹植没去。曹丕终于找到了杀人的借口,他立即下令猛将许褚带兵到临淄,将曹植捉到邺城,质问曹植为何不来奔丧。

曹植暗想:“你早有杀我之心,来是死,不来也是死,我又何必送上门来?”不过,他嘴里还是说:“臣罪该万死!”

卞夫人在一旁直落泪,她一向疼爱曹植,就求曹丕念在兄弟情分上,饶他一命。曹丕见母亲反对,也不敢硬来,就心生一计说:“先王在世时,你不是常炫耀自己的才华吗?限你在七步之内,吟诵一首诗出来。我和你是兄弟,就以我们兄弟为题赋诗,但诗中不准出现兄弟的字样。”

曹植战战兢兢地从地上爬起来,未到七步,诗已作成。曹丕一听,泪水夺眶而出。曹植明明是把哥哥比做豆萁,把自己比做豆子,燃萁煮豆,这不正说明哥哥要杀弟弟吗?曹丕幡然省悟:我能容得天下,如何容不下一个亲弟弟呢!当场赦免了曹植。虽然对曹植的封地进行了削减,但仍然将曹植封了个安乡侯。

《七步诗》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皖南事变”时,周恩来总理面对蒋介石的背信弃义,愤然作下了《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一诗: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这首诗被登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举国震惊,由此掀起了反对蒋介石破坏国共合作的高潮。

八、言过其实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上面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说话夸张失实,不可相信,不可委以重任,一定要慎重。”这就是“言过其实”典故的由来。

马谡是三国时襄阳宜城人,与他的哥哥马良同在蜀中做官。马良被刘备任为侍中,马谡由于喜欢谈论军事,很受丞相诸葛亮的看重。但刘备对他并无好感。

公元222年,刘备为报孙权袭取荆州、杀死关羽的大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亲率大军伐吴。吴将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大破刘备,马良也死在乱军之中。刘备遭此失败,忧郁成疾,临终前召诸葛亮嘱咐后事。当时,马谡经诸葛亮推荐,做了成都令,得知刘备病危,也赶到白帝城。

马谡在场,刘备没说什么。等到只剩诸葛亮一人时,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丞相您要留意呀!”诸葛亮虽然当面点头称是,可心里有不同的看法。

刘备死后,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出师伐魏。他屯兵汉中,西出祁山,第二年接连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明帝曹睿发兵五万,派右将军张邰西御蜀军,并调司马懿从东路会师,共同对付诸葛亮。

诸葛亮料定张邰必定争夺汉中要地街亭(今甘肃清水东北)。当时,不少人建议让魏延、吴壹两位名将作先锋,诸葛亮却看中了马谡。他交给马谡两万人马,去守街亭。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要在山下设营寨,多架栅栏,加强壁垒,还另派行事谨慎的王平为偏将军做马谡的助手;派魏延驻阳平关,遥应马谡。

马谡到街亭后,决定在山上扎营。王平劝阻不过,请马谡让他带一部分人马在山下另立营寨,与大军互为犄角,以便彼此接应。马谡只拨给王平一千人马。

王平在离山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当即画了地图,连夜派人送到大营,交诸葛亮验看。

诸葛亮接到布阵图后,大惊失色,正要设法补救,街亭失守的消息随之传来。

原来,就在当天晚上,张邰、司马懿两军会合后,立即把马谡所驻扎的山头团团围住,切断水源,导致蜀军不战自乱。由于王平只有一千人马,被张邰挡住,只能死守营寨,却无法前来救援。无奈,马谡只好孤军突围,两万人马突围后已所剩无几。幸亏王平沉着撤退,魏延及时接应,才杀退追兵,救下马谡。

街亭失守,全军退到阳平关。诸葛亮按军法挥泪将马谡治罪。马谡留给诸葛亮一封绝命书后就自杀了,死时39岁。诸葛亮也请求后主刘禅免去其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后主准奏。诸葛亮流着泪说:“孙武所以战无不胜,在于纪律严明。如今四海分裂,北伐才开始,要是废了纪律,如何治军?先帝临终时曾叮嘱我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在用人方面,我确实不如先帝英明啊!”看来,智者千虑,总有一失,在识人、用人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典例。

九、饮醇自醉

此典出自裴松之注引《三国志》:“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引的这段话,原意是指喝着醇厚的美酒,自己不知不觉醉了。比喻同淳朴忠厚的朋友相交,会使自己的品德受到良好的影响和熏陶。这就是“饮醇自醉”这个成语的由来。表面看来这个成语跟军事没有多大的联系,其实不仅有联系,说的还是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将领,这个人就是一代名将周瑜。

周瑜生于公元175年,死于公元210年。他仪表不凡,才华出众,24岁时就辅佐孙策东征西讨,对于孙氏政权在江东的建立和巩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策对周瑜非常依赖和器重,任命周瑜为建威中郎将。安徽潜山名士乔公有两个聪明美丽的女儿大乔和小乔,孙策自己娶了大乔,让周瑜娶了小乔,由此可见孙策对周瑜的宠信。

公元200年,孙策中箭身亡,周瑜尽心竭力地辅佐孙策的弟弟孙权,巩固东吴政权,在朝臣中获得了很高的声望。

除了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以外,周瑜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胸襟开阔,气量很大,无论谁冒犯了他,他从不计较。这种宽厚谦和的品德,使他深得人心。演义和野史中,传说周瑜气量小,并不是史实。

当时,周瑜在东吴威望极高,只有老将程普对他不满。程普是当时东吴的一位功勋卓著的勇将,在朝臣中年纪最大,资历最深,同僚们都尊称他为程公。程普看到周瑜年轻得势,地位在自己之上,心里很不服气,想找个机会煞煞周瑜的威风,以提高自己的身价。这很有点像战国时期的廉颇老将军。

周瑜看在眼里,便处处注意谦让程普,避免将帅失和。有一次,周瑜乘车外出,迎面碰上程普的车子,周瑜忙让车夫把车闪到一边,让程普的车子过去,程普很是得意。

赤壁之战中,周瑜和程普分别担任左右都督,但东吴对敌斗争的策略主要是周瑜制订的。战后,程普经常夸耀自己,贬低周瑜。周瑜知道后,不但不生气,反而说:“我那时还年轻,没有程公的帮助,是打不了胜仗的。”

周瑜谦逊忍让的态度,传到程普耳中,对程普有所触动。为消除隔阂,周瑜又多次到程普府上探望老将军,程普深受感动。他终于抛开积怨,和周瑜结成了至交。后来,程普逢人便深有感触地说:“与周公瑾相交,真是如饮醇醪,不觉自醉。”“饮醇自醉”这个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的。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周总理与许世友将军喝酒的故事。许世友将军平时好喝点酒,偶尔难免误事。许多老战友劝他,但他却不以为然。一次,周总理特意邀许世友将军喝酒,一人一瓶。结果,许世友将军喝醉了,周总理仍十分清醒。至此,许世友将军才知道,周总理的酒量也很大,但平时又很难见到周总理喝酒,他明白了周总理的用意,并为周总理的人格所深深折服。

一〇、静待其变

此典出自《晋书·晋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令帝持重,以候其变。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兵以迎之,毗节立军门,帝乃止。”

“以静制动,以稳待变”,是军事谋略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静待其变”,或者是“静观其变”。它的典源,即出之上面这段文字记载。

这里的亮是指诸葛亮,帝指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温县人,曾任过曹操的主簿,魏明帝时任大将军。他的孙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宣帝。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十余万出斜谷,准备与魏国的军队在渭水一带决战。当时魏国认为,诸葛亮远道而来,长途行军,急于速战速决。所以,朝廷命令魏军统帅司马懿坚守不出,不急于与蜀军决战,静观形势的变化。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按兵不动。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用的东西,羞辱讥讽司马懿胆小怯懦,以激怒司马懿。司马懿果然大怒,上表请求决战。朝廷不同意,并派遣一个名叫辛毗的钦差大臣,带着象征着王命的符节充当军师,以监督司马懿。后来诸葛亮又来挑战,司马懿忍无可忍,要出兵应战,辛毗带着符节站立在军帐外,司马懿无法出兵。

其实,司马懿在这里用了一个计谋。他原本就不打算与蜀军决战,所以佯装大怒上表请战,实际是做给别人看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若真想打,何必不远千里向天子请战呢?这样一来,既保全了不甘受污辱的面子,又达到了“以静制动”、“以稳待变”的军事目的。毛泽东后来读史,曾说司马懿的这一手确实高明。

结果,蜀、魏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蜀军不战自退。司马懿静待其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情况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在此之前,诸葛亮的使者来到司马懿军营,司马懿看似不经意地问道:“诸葛亮先生身体可好?每天能吃多少饭?”使者答:“每天能吃三四升米。”又问处理政事情况,回答说:“二十杖以上的罪犯都归他亲自处理。”司马懿事后对人说:“进食已是如此,每件事无论大小事必躬亲,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结果,真被他说中了。所以“静观其变”也是有一定条件的,能否实现,取决于将帅不仅要有良好的修养,而且要具有丰富的智慧。

正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司马懿虽然算准了诸葛亮不久于人世,但当诸葛亮真的病重逝世后,蜀军秘不发丧,烧掉营盘退走。司马懿率军追赶,蜀军按诸葛亮临终部署,突然掉头列阵,鼓钟齐鸣,好像要回兵相拒,这倒把司马懿吓了一跳,赶紧收兵停止追赶。直到两天后,搞清诸葛亮真的不在人世了,才再派兵追赶,可已经是为时晚矣,蜀军早已撤走。这就是“死诸葛走生仲达”的典故,意思是死去的诸葛亮吓跑了活着的司马懿。尽管如此,司马懿仍然不愧为一代帅才。

一一、两人一心

越国的甲父石与公石师交往很深。甲父石善于出谋划策,但不善于决断;公石师遇事善于决断却不太善于谋略。他们两人把各自的长处结合在一起,办起事来,无往而不胜。他们人虽然是两个,而心却是一条。

但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一点分歧,彼此言语顶撞起来,导致两人分道扬镳,结果国家政事就一天坏似一天。

密须奋流着眼泪劝谏他们两人说:“你们没听说过大海里的水母吗?水母没有眼睛,要靠着虾行走,而虾也要靠着水母觅食,两者谁也不能离开谁。”

两人听了,低头不语,密须奋又说:“你们没有听说过琐吗?琐的肚子里藏着寄生蟹,当它饿的时候,寄生蟹就出来寻找食物,寄生蟹回来后琐才能吃饱,否则,就会饿死,而琐一死,寄生蟹也就失去了栖身之处,这两者也就彼此谁也不能离开谁。”

甲父石与公石师听到此,相互看了一眼。密须奋继续说:“你们没有听说过夏屋的蟨鼠吗?蟨鼠与邓邓蚷虚一起谋生,为邓邓蚷虚咬取甘草,一旦有了危险,邛邛蚷虚背起蟨鼠就跑,它们两个也是彼此谁也不能离开谁。”密须奋说到此,发现他俩已面露一丝后悔神情,又接着说:“你们没听说过西域有一种共命鸟吗?共命鸟一个身子两个头,生性又好嫉妒。饿的时候两个头互相争啄,抢夺食物。等到一个头睡着了,另一个头就衔来毒草毒害它,等到毒草咽进喉咙,两个头都死了。这两个头也是一个不能离开另一个。’”甲父石、公石师此时有些如坐针毡了。密须奋又讲起来;“以上说的都是山兽海虫之辈,它们出现这种情况还不足为怪。然而人也有这类问题。北方有一个连体人,他们轮流吃饭,轮流张望,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会马上死去,这也是两者谁也不能离开谁呀。现在你们两人的事情和我所说的这些情况非常相似。所不同的,就是它们在身体上彼此分不开,而你们是在处理事情上彼此离不开,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分开呢?”

甲父石与公石师再也无法沉默。面带愧色地说:“假如没有密须奋的这一番话,我们的事情将会越办越坏。”

从此,二人和好如初,合作得更加愉快了!

一二、上行下效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认为女子穿男子的服饰好看,就让内宫中的妇女都象男子一样穿戴。于是,全国女子跟着学,都穿走男服来。

久而久之,灵公觉得全国都如此,宫中的女子就没有特色了,他又让官吏禁止女扮男装,下令说:“凡是看到女扮男装的人,一律撕破她的衣服,扯断所系的带子。”然而,尽管人们看到裂衣断带的惩罚,女扮男装之风仍然煞不住。

齐灵公很为此事忧心忡忡。恰巧一天,齐国宰相晏子来见国君。齐灵公问他说:“我下令禁止女扮男装,还用撕破衣裳,扯断衣带来惩罚那此违令的人,人们都亲眼见到了这么严重的惩罚。可是女扮男装之风,却依然禁止不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晏子回答说:“您允许宫廷内女扮男装,却在外面禁止,这就如同在肉店门口高悬牛头,而里面却卖的是马肉。人们当然会怀疑不是真的。如果您是真心地要禁止国人去掉女扮男装的风气,就应该首先命令您的宫女们把男装改换成女装,那样的话,外面的人就不敢犯禁令了。”齐灵公听了,说:“你说得对。”

于是,齐灵公下令宫中禁止女扮男装。不到一个月,果然全国便没人再敢女扮男装了。

一三、优孟哭马

楚庄王十分爱马,特别是他最心爱的那几匹马,过着你想像不到的优裕生活。那几匹马住在豪华的厅堂里,身上披着美丽的锦缎,晚上睡在非常考究的床上,它们吃的是富有营养的枣肉,伺候那些马的人数竟是马的3倍。由于这些马养尊处优,又不出去运动,因此其中有一匹马因为长得太肥而死去了。这一下可真让庄王伤心极了。他要为这匹马举行隆重的葬札。一是命令全体大臣向死马致哀,二是用高级的棺椁以安葬大夫的标准来葬马。大臣们实在难以接受楚庄王这些过分的决定,他们纷纷劝阻庄王不要这么做。可是楚庄王完全听不进去,还生气地传下命令说:“谁要是再敢来劝阻我葬马,一律斩首不饶。”

优孟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听说这件事后,他径直闯进宫去,见到楚庄王便大哭起来。楚庄王吃惊地问他说:“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

优孟回答说:“大王心爱的马死了,实在让人伤心,要知道那可是大王所钟爱的马呀,怎么能只用大夫的葬礼来办理马的丧事呢?这实在太轻视了。应该用国君的葬礼才对啊。”

楚庄王问道:“那你认为应怎样安排呢?”

优孟回答说:“依我看,应该用美玉做马的棺材,再调动大批军队,发动全城百姓,为马建造高贵华丽的坟墓。到出丧那天,要让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面开路;让韩国、魏国的使节护送灵柩。然后,还要追封死去的马为万户侯,为它建造祠庙,让马的灵魂长年接受封地百姓的供奉。这样,天下所有的人才会知道,原来大王是真正爱马胜过一切的。”

楚庄王顿时明白过来,非常惭愧地说:“我是这样地重马轻人吗?我的过错可真的是不小呀!你看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优孟心中高兴了,趁着楚庄王省悟过来的机会,他俏皮地回答说:“太好办了。我建议,以炉灶为停,大铜锅为棺,放进花椒佐料、生姜桂皮,把火烧得旺旺的,让马肉煮得香喷喷的,然后全部填进大家的肚子里就是了。”

一席话说得楚庄王也哈哈大笑起来。从此他也改变了原来爱马的方式,把那些养在厅堂里的马全都交给将士们使用,那些马也得以经风雨、见世面,锻炼得强壮矫健。

一四、马车夫的得意

春秋时,晏子(名晏婴)先后担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的宰相,政绩显赫,名满天下。然而,晏子并不居功自傲,他为人谦和,生活朴素。有一次,晏子出使晋国。齐景公觉得晏子的住宅低矮潮湿,又临近街市,很喧闹,就在晏子不在的时候为他建了一座新住宅。晏子回来后,先拜谢了景公,接下来叫人将新房子拆掉,恢复到原来房子的样子,并把老住户请了回来,屋归原主。他还说:“君子不该做那种毁人居所的非礼之事。”

晏子有个马车夫,他认为自己为宰相赶车,就很了不起。他在大街上驱赶着四匹快马,站在宽大的车盖下,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一天,马车夫的妻子在家中往外看时,恰巧看到了丈夫那副样子,觉得十分恶心。马车夫回家后,妻子对他说:“你现在是个大人物了,我配不上你,请求离去。”丈夫非常惊奇地说;“你今天怎么了,说出这种话来?”

妻子趁机劝谏他说:“晏子高不过六尺,但身为齐国宰相,从而名扬诸侯。但我看他坐在车上的时候,样子谦和谨慎。你身高八尺,不过是个马车夫罢了,却做出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样子。我看不惯你的行为,因此要求离去。”马车夫听了,马上认错道:“你不要再说了,我改了就是。”

从那以后,马车夫时刻注意保持谦恭的样子。晏子很奇怪,问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赞赏他知错能改,后来他推荐这马车夫做了大夫。

一五、斗伯比的意图

春秋时期,楚国的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去攻打罗国。楚国大夫斗伯比为他送行。回来的路上他对驾车人说:“你瞧屈瑕走路把脚抬得高高的,有多神气。他太骄傲了,不把敌人放在心上,这次打仗他一定要失败!”

回来之后,斗伯比立刻去见楚武王。他对武王说:“请您派援军快去支援屈瑕吧!”

武王说:“那怎么行呢?我们已经没有军队可派了!”

武王没有听取斗伯比的意见,回到宫中对他的夫人邓曼说:“你看斗伯比这人真有意思,他明知我手上已经没兵可用了,却还让我派兵去支援屈瑕!”邓曼想了一会儿,对楚武王说:

“我看斗伯比的意思并不是要派援军,而是说屈瑕自以为是,不听人言,太贪于前线的战功,以为这次攻打罗国必然获胜,因而轻敌。你应该教训、告诫屈瑕。”

“哦,原来是这样!”楚武王终于明白了斗伯比的用意,马上派人去追回屈瑕,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屈瑕将军队带到鄢水岸边,由于他没有一点防备,又没有认真组织兵士渡河,最后在楚军过河的时候、遭到罗国军队的左右夹击,大败而逃。屈瑕一个人跑到山谷里上吊自杀了,其他的将领逃回楚国,向楚武王请罪。楚武王沉痛地说:“这是我的过错,我没有听取大家的意见,就派了屈瑕为将,才酿成今天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