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美元的诡计
10833300000009

第9章  金融飓风下的华尔街

华尔街孤狼的哀歌

在2008年的3月,拥有85年历史的贝尔斯登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致力于为全世界的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机构股票和债券、固定收益、投资银行业务、全球清算服务、资产管理以及个人银行服务。,没有摆脱被收购的命运,凄凉地走完了自己最后的征程。很显然,它成了次债危机中最惨烈的牺牲品……

2008年3月13日下午7:30,贝尔斯登的总裁艾伦·施瓦茨感受到了彻头彻尾的绝望。来自四面八方的抽走资金的要求不断增加,让这位总裁的意志一点点地趋向瓦解。而这位在两个月前刚刚上任的CEO不得不拨通了美联储的电话,他现在已经不得不承认,年迈的贝尔斯登“需要被美联储拯救”,不然,最终的命运只能是破产。

在打这个电话的前一天早上,这位总裁还在接受CNBC访问的时候表示:贝尔斯登运行状况良好,不存在任何危机。可以断定的是,对于迫在眉睫的灾难,这家公司的高层反应终归有些迟钝。

就在贝尔斯登陷入灭顶之灾的周末,公司的董事长凯恩正在底特律参加一场桥牌比赛。而在2007年7月,这家公司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清盘的时候,前总裁兼证券业务主管斯佩克特同样也在参加桥牌比赛。

贝尔斯登办公大楼虽然这家公司的高管都极力地热衷于桥牌这种讲究预估风险的游戏,但是并没有为自己增加实际的预估风险的能力。对于贝尔斯登所面临的灾难,这家公司的高管表现得过于迟钝。而这场华尔街风暴的起点,正是贝尔斯登两只基金的倒闭。

当花旗和美林先后更换CEO的时候,贝尔斯登的总裁詹姆斯·凯恩还是在各界责难声中将CEO之职坚持到了2008年。在期间,他曾一度地吹嘘:贝尔斯登只在一种情况下被出售,那就是当出价达到其账面价值4倍的时候。

2008年3月初,贝尔斯登的高管仍然感觉高枕无忧:他们拥有170亿美元的本金,第一季度的报表也将被发布,而这将会为贝尔斯登赢得更多的尊敬。

然而,一切都超出了这些高管们的预料,贝尔斯登这只大骆驼被一根稻草压死了,这根稻草来自于做空者的流言。很多做空者瞄准了贝尔斯登,于是便在市面上传播贝尔斯登即将面临流动性危机的谣言,这些负面新闻致使贝尔斯登的股价大跌。

这家主要从事经纪业务、管理客户资金超过2000亿美元的华尔街第五大投行,其生存下去的根本就是信用。正如商业银行生存的根本是客户不会同时“挤兑”一样,投行生存的根本也是客户们不会同时抽走资金。关于贝尔斯登的负面新闻从华尔街流传到了全世界,如果贝尔斯登申请破产保护,那么它的资金都会被冻结。这时,客户们坐不住了……

2008年3月4日,贝尔斯登接到了欧洲银行停止与其进行业务往来的通知,而过了不足10天,美国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接到了不许再与贝尔斯登进行交易的指令。这时,客户们终于按捺不住了,纷纷地抽走自己的资金,有的甚至直接撤销账户。

2008年3月13日至14日,仅两天时间,贝尔斯登账面上的170亿美元就被全部提取,这几乎就是瞬间发生的事情。很显然,接下来的命运就是被清算。

决定贝尔斯登命运的有3个人:美联储、华盛顿和摩根大通。

这三者只用了一个周末就决定了贝尔斯登的未来,尽管原本定位24亿美元的售价在股东们的顽强抵抗下被大幅提升至20亿美元,但要知道的是,就在一年前,贝尔斯登的市值为200亿美元,在短短的一年内,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公司的股东们叹息着,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虽然他们到目前为止仍然不知道是什么搞垮了贝尔斯登。他们猜测,也许是2007年两只对冲基金的崩溃让公司开始萎靡不振,但是很显然,公司高管所表现出的轻佻、漠视的态度也是原因之一。

人们开始纷纷地猜测导致贝尔斯登遭受这样命运的原因。沃富好证券公司创始人基斯·沃富好指出:“据分析,贝尔斯登此前曾经与遭受巨额损失的凯雷进行了保证金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贝尔斯登为其所累。”

在这段最为艰难的日子(即将被收购)中,贝尔斯登的员工仍然能看到前任董事长——艾伦·格林伯格。这位80岁的老人照常来公司上班,然而谁都可以看出,他已经被现实深深地震撼了,这位老人也无法理解是什么原因让这家被员工评价为“具有草根精神和游击队习气”的老牌投行上演了崩溃的一幕,他无法接受人们称这家公司为“华尔街孤狼”、“华尔街的斯巴达”。

现实摆在了贝尔斯登所有工作人员的面前,美联储、华盛顿和摩根大通的拯救行动非常迅速,他们在短时期内便将借贷对象扩展到了所有美国财政部的主要交易商,人们关于金融系统崩溃的恐惧已经排山倒海。

美联储之所以出手救助贝尔斯登,是因为在高达数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交易数额中,贝尔斯登一直扮演着核心角色,为了防止金融市场发生剧变,就必须扶住贝尔斯登这张“多米诺骨牌”。

贝尔斯登在2008年3月14日早晨的7∶30必须返还数十亿美元的回购借款,这是因为如果公司不能如期还款,那么贝尔斯登的债权人将有权利出售贝尔斯登的资产,这将令拯救计划变得艰难。当这些债权人质疑回购市场贷款的安全性时,他们就可以从美国的其他投行中扣押资金。因此,贝尔斯登所面临的风险是前所未有的,它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市场恐慌。于是在2008年3月15日,美联储便立即向贝尔斯登提供了一笔为期28天的300亿美元资金借贷。

自美国爆发1929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向贝尔斯登这一金融机构提供援助还属于首次。但因为贝尔斯登不是一个可以与美联储直接进行交易的一级交易商,所以,这一收购计划最终由摩根大通银行来完成。在这场拯救计划实施之后,保尔森坚信这一举动能让市场得到安抚。

然而,市场并不如美国财长所预期的那样。很多投资者对这家投行存在的潜在风险感到担忧,股市仍然呈下跌的趋势。此时,美联储发现,收购贝尔斯登仿佛是唯一的出路。此时摩根大通的处境显得较为乐观,虽然它也有37亿美元的损失,但与损失上百亿的花旗和瑞银相比,摩根大通的未来显得乐观得多。

2008年3月15日下午,摩根大通的团队展开了调查,其投资银行联合负责人史蒂夫·布莱克也提早结束了他在加勒比海的休假,与他在伦敦的同事比尔·温特斯共同充当起这场交易的先锋。

尽管谈判还没有展开,美国官员的生活也不清闲。16日的早上,美国财长保尔森就被无数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电话吵醒。他们纷纷表示,发生在贝尔斯登身上的挤兑可能蔓延。这时,保尔森也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那就是贝尔斯登不仅必须被卖掉,而且必须在周末之前就被卖掉。

当这个消息传到了贝尔斯登的时候,给内部上上下下的员工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们原本认为美联储和银行们会给自己的公司28天的时间,但是最终的结果表明,它们只给了24个小时。

就这样,在3月17日早上8点,摩根大通的高管们全部被召集到公司总部,他们开始了对贝尔斯登的终极拯救。所有人都很惊慌,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就连见惯了大场面的摩根大通CEO戴蒙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和慌乱,对所有人说:“请大家先做深呼吸吧!”

显然,没有人能如此神速地在两天的时间内掌握贝尔斯登的真实情况。

3月18日清晨,戴蒙、史蒂夫·布莱克和比尔·温特斯之间展开的讨论变成了焦虑的汇集。他们所考虑的是,在贝尔斯登负债表的背后是否还存在着其他问题,在金融市场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的现在,收购贝尔斯登这一举措是不是正确的?显然,摩根大通在收购贝尔斯登这一问题上抱有极大的顾虑,他们当然不愿意冒险,毕竟目前人们都在纷纷寻路自保。最终,这三位举足轻重的收购人物达成了一致:不单独购买贝尔斯登,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帮助,或者挑选部分业务来收购。

显然,这是一个保尔森无法接受的提议。

经过了多次的协商,最终,政策制定者的意志说服了摩根大通,他们同意采取换股的方式,以2008年3月14日的收盘价为基准,每一股贝尔斯登的股票交换005473股摩根大通的股票。当日摩根大通股票报收3654美元,也就是说摩根大通将以每股2美元,总价24亿美元的超低价格收购贝尔斯登。

很多人对此表示庆幸,在摩根大通宣布收购贝尔斯登之后的第三天,中信证券便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中称“鉴于中信和贝尔斯登在此前确立的战略合作基础和前提都已经不复存在,中信决定终止原来所拟定的相互投资和合作计划”。在中信发布的公告中还特别强调,由于之前与贝尔斯登并未签署协议,也没有支付价款,因而不存在投资风险和损失。

显然,当初贝尔斯登与中信草草地签署了协议是因为贝尔斯登内部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现金流可能出现问题,而当时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注入新的资金。贝尔斯登在当时之所以选择交叉持股,说明它认为自己的现金流问题只是暂时的。

中信在这场危机中全身而退,贝尔斯登的股东们却不得不继续努力想办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其中高价增持贝尔斯登股票的亿万富翁乔·刘易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达了自己对收购计划的强烈不满,他还在自己所提交的报告中称“自己将采取行动来保护投资的价值”。

在贝尔斯登股东们的强烈抗议下,摩根大通最终让步,将收购价从每股2美元提高到了10美元。摩根大通的这一举动消除了收购计划翻盘的最后一丝可能。

人们都应该明白,在摩根大通收购了贝尔斯登之后,就不会再保留其原有的品牌,而作为华尔街第五大投行的贝尔斯登就此谢幕了。

2008年3月20日,戴蒙亲自前往贝尔斯登的办公室,他在那里发表了45分钟的演说。这是一个入侵者恳请一群束手待俘的落难者接纳自己,同时,戴蒙还表示自己将在完成收购之后展开裁员行动。

束手的房贷巨头

在华尔街,“贝尔斯登”飓风刚刮过,新的飓风又来袭。而在这次新飓风中瑟瑟发抖的却是美国两家房贷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成立于1938年和1970年,属于由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投资者。两家公司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所经手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万亿美元,几乎占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

由于涉嫌虚增资产,称霸一时的“两房”开始面对被政府接管的命运。而这一次的接管是政府自3月援助贝尔斯登之后的又一次救援计划,而这次也是美国金融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救援”。

自从雷曼雷曼兄弟公司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其由设于全球48座城市之办事处组成的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资本市场,这一网络由设于纽约的世界总部和设于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统筹管理。

1850年,雷曼兄弟公司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成立。2008年9月15日,由于受次贷危机影响,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申请破产保护。打出报告,向美联储披露自己的资金困境之后,“两房”一直以来都饱受资金的困扰,而市面上关于这两家机构即将破产的报道也接连不断。虽然“两房”始终向外界声称自己公司内部运营良好、资金充足,但是“两房”的实际困境在美国财政部委托摩根士丹利的调查中显露了出来。在调查中,美国财政部发现“两房”使用了“会计方法”来夸大自己的资产价值。得出这一结论之后,美国财长保尔森便积极地使用了国会的授权,着手于进行对“两房”的接管工作。

不久之后,美国财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洛克哈特、房利美CEO穆德和房地美CEO塞隆等人于华盛顿召开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中,穆德极力地表示自己的公司运行状况好于房地美,他还向美联储及美国财政部承诺筹集所需的资金。但是,穆德的这一举动并没有阻止接管计划的推出。在这次会议的第二天,房利美和房地美便同意了政府提出的接管援助计划。

金融风暴前的华尔街在布什政府推出这一援助计划之前,美国财长保尔森便已经与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等就此事进行磋商,这两位总统候选人对于政府出面接管的计划表示支持。尽管关于接管的洽谈工作是秘密进行的,但市面上早已经开始流传出“两房”将被政府接管的消息,于是房利美的股价跳水32%,而房地美股价跳水27%。

事实上,就“两房”自身的运行状况而言,接管工作展开得似乎为期过早。在8月下旬,花旗、美林及高盛等投行纷纷公布了关于“两房”运行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两房”运营资金充足,能成功为到期债券融资。

但是美国财务部的出发点在于:市场的信心危机推动了“两房”借贷的成本,而抵押贷款利率也随之提高。在这种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很多外资大股东都呈现出减持其债券的趋势。而且,“两房”股价大跌,市值也迅速缩水。2008年6月底,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价分别下滑66%和69%。而自2007年年底,房利美市值由389亿美元下滑至76亿美元,跌幅为805%;房地美市值由220亿美元下滑至33亿美元,跌幅为85%。此后连续一年的亏损,致使两家机构的资金被吞噬一空,从以上数据分析,接管工作是势在必行的。

对于美国政府开展的接管计划而言,“两房”的股东所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

很显然,如果美国政府采取注资的方式,“两房”股东的股份将被大量稀释,这会使很多持有两家股票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而且,在“两房”的内部,只有一部分债券持有者和优先股的股东才会得到一定的保护。

政府的这项援助计划,事实上就是将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美元花费在金融巨头的身上,而且,这一次的救助计划很可能比上一次拯救贝尔斯登的花费更高。

美联储对于美国市面上发出的各种声音并没有太多的顾虑。2008年的9月7日,美国财长保尔森宣布,政府接管陷入困境的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当这一消息传出时,还附带着保尔森财长痛下决心的场面,美国媒体称:保尔森向“两房”的高层直接下达了接管的命令,没有给对方留任何说“不”的机会。

事实上,在考虑是否接管“两房”的这一问题上,保尔森也陷入了重重的矛盾之中,如接管措施的实施以及放任自流后的美国处境等具体的问题。根据国会授权,财务部有权利动用政府资金来实施救援计划,但是对保尔森来说,他宁愿永远不动用这一权利。让保尔森痛下决心的,正是摩根士丹利调查发现的“两房”会计问题。

在援助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保尔森最为担忧的是房地美对“缓冲资本”的记录和处理方式。虽然,之前管理者是允许“两房”持有“缓冲资本”的,因为这些“缓冲资本”可以在关键时刻弥补经营上的损失。但是,房地美高层为了扩大“缓冲资本”,而用这些钱购买了不少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证券。而直至援助计划实施,房地美仍然未在企业账目中写下“缓冲资本”的损失一项。显然,“两房”的会计制度存在着漏洞,这是保尔森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在美国财政部援助“两房”的计划实施之后,输赢已经写在了美国人的心中。

第一个赢家——债券天王格罗斯。格罗斯麾下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持有“两房”的债券多达5000亿美元,而当“两房”陷入了危机的时候,他就警告美国财政部:如果不注资援助“两房”,金融海啸即将席卷美国甚至全球。

第二个赢家——中资银行。自2007年发生了次贷危机后,虽然中资银行开始减持“两房”债券,但是,直至2008年6月末,它仍然持有240亿美元的“两房”债券。当美国财政部接管“两房”之后,便极大地减少了这些债券的不确定性。

第三个赢家——被罢黜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执行长。对于这两位执行长而言,虽然他们被扫地出门,但是聘用合同仍然要延续到2008年11月4日。即使到了那时他们要丢掉饭碗,仍然可以分别获得900万和1400万美元的“分手费”。

第四个赢家——华尔街证券机构。美国财政部为了让“两房”继续运作下去,会向华尔街证券公司提供15亿美元手续费,以此来保证证券公司为这两家公司发行证券。

在罗列了此次接管背后的赢家之后,输家很显然是美国的纳税人和屋主。美国纳税人为这一接管行动损失了8000亿美元,而且,在今后,美国财政部究竟要花费多少美元才能完成接管任务还是一个讳莫如深的未知数。而对于美国的屋主而言,政府的接管会直接降低房屋的贷款利率,而且近30%正在支付房贷的购房屋主的实际消费远远超过了房屋的实际价值。因此,数以百万计的房屋被银行没收和投卖,房价大跌。很显然,政府花费纳税人的钱,所做的事情却对屋主毫无裨益。

雷曼的“死亡证书”

在美国金融业遭受危机的时候,关于雷曼将要破产的谣言也遍布各大报纸。然而,就在雷曼岌岌可危的时候,却没有任何一桩交易能够挽救这家公司,投资者们已经失去了耐心。此时的华尔街,陷入了历史性的恐慌时刻,人们战战兢兢地行走在这条世界金融中心的马路上。

雷曼兄弟办公大楼在每个人都陷入了恐慌的时刻,雷曼兄弟也迎来了自己最后的时光。2008年9月11日,雷曼股价再次下跌了40%。这一天,股市收盘时,雷曼兄弟的每股股价为422美元,就在一周前,它的价格为1762美元,而一年前,股价为66美元。

在这一天,雷曼兄弟悲惨的命运将被宣告,华尔街都在盛传,这家拥有158年历史的公司就要倒闭了。

美国很多记者都来到了纽约曼哈顿岛上的雷曼兄弟总部大楼,他们在这家公司门口已经驻扎了几天了。卫星转播车停在了马路的对面,几台大的摄像机则对准雷曼兄弟的大门,这些被拍摄下来的画面将记录历史性的时刻。除了这些记者之外,很多到美国观光的游客也纷纷从时代广场上赶过来,捕捉这一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最后时光中的点滴。很显然,人们都在拭目以待,看看“雷曼公司是怎么倒下的”。

雷曼公司的员工对公司的命运并不乐观,很多人在下班时间就会三五成群地讨论,大家争论纷纷。有些员工不时地在与外人通话的过程中重复“一切都完了”,还有一位刚刚从大楼中走出的员工对同事说“放松些”……而此时的记者也在旁边迅速地做着记录,这是因为美国的商业报纸每天都会开辟出版面来对这家公司进行专门的报道。

当危机继续深化的时候,公司的股价跌到了4美元左右,此时雷曼的24000名员工已经损失了100亿美元的财富。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如果雷曼还不能迅速地稳住投资者的信心的话,它的股价还将进一步下跌。

作为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危机所打击的并不仅是雷曼自身,整个华尔街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很多人在雷曼的身上回想起了前不久被收购的贝尔斯登,然而,如果雷曼步贝尔斯登的后尘,那么它所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贝尔斯登。在规模上,雷曼是贝尔斯登的4~5倍,很多金融专家都认为,这是一家与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非常类似的公司。

雷曼一直在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安危维系着市场的稳定。例如,雷曼是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市场上最大的承销商,在美国市场上交易的抵押贷款证券多为雷曼发行,所以,如果雷曼突然倒闭,那么抵押贷款市场的前景将变得难以预测。

雷曼陷入危机就在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个房贷巨头后不久,在接管的过程中,政府购买了两房的抵押贷款证券以支撑房市,并试图以此种方式来挽救美国经济。然而,雷曼危机使美国政府的这一举措变得劳而无功,如果雷曼倒闭,美国房市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2008年9月11日晚,金融公司的交易员们聚集在曼哈顿岛上,他们开始召开紧急会议,以讨论雷曼的现状和市场动向,人们开始互相交换信息……

在这一天早市开盘前,美国3家大公司:高盛、美林美林证券是世界领先的财务管理和顾问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里响叮当名字里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在曼哈顿四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整个34层楼。总资产接近14万亿美元。在36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管理的资产达11万亿美元。作为一家投资银行,美林证券为世界各地的公司、政府、研究机构和个人提供债务股票安全保险和战略咨询,在业界居领导地位,是全球最大的金融资产管理者之一。和花旗的分析师们分别下调了雷曼的评级。美林的分析师将雷曼的评级由原来的“中性”调整到“没有意见”,这让整个华尔街无言以对。交易员们只能说:“见鬼的!‘没有意见’到底是什么意思?”结果,“没有意见”的信用评级造成了当天雷曼股价的再次巨幅下跌。

雷曼股价在两天前第一次巨幅下跌(9月9日)后,韩国产业银行与雷曼兄弟的谈判宣告破裂的消息传出,雷曼的股价再次暴跌了近45%,创造了该公司历史上的单日跌幅纪录。在这场谈判失败后,雷曼于第二天(9月10日)采取了一系列的自救措施:大量减持抵押贷款、商业房产等不稳定资产;计划于明年(2009年)将商业房产资产从公司剥离,将其注入另外一家新公司,并出售其资产管理部门的大部分股份等。但是,这一天雷曼的股价继续下跌了693%,很显然,这场自救宣告失败。

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开始警告雷曼,让他们迅速找到买家,否则雷曼的信用评级将被降低。而就在不久前,另一家评级机构“标普”也将雷曼列入了监控名单之中。

交易员们在分析雷曼的时候,称是雷曼的过度自信毁了自己。除了韩国的投资者之外,雷曼还联系过中国的中信证券以及美国几家大的私募基金,但是,它过高的报价让这几场谈判最终宣告失败。

9月11日雷曼股价的巨幅下跌使得雷曼命悬一线,很显然,此时只有高盛有能力收购雷曼,因为只有高盛的看得懂雷曼的账本,但是,这两家最初由犹太人创立的公司曾经有过君子协定——不向对方下手。如果此时的高盛收购雷曼,就等同于谋杀了它,因此只有雷曼主动提出请求才能将这一可能变为现实。

就在此时,雷曼的内部员工也表示,如果在48小时之内找不到买主,雷曼将要走向破产。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的文员们一直在研究帮助雷曼摆脱困境的方案。与贝尔斯登和“两房”的形势不同,美联储以及美国财政部对接管雷曼显得不那么用心。

美国财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身陷困境的雷曼兄弟可以从美联储的贴现窗口中获得资金,这一方式可使其偿还短期债务。而聚焦众多雷曼兄弟的潜在买家,美国银行占有优势,此外著名的英国巴克莱银行、汇丰控股等也都是雷曼兄弟的席上“嘉宾”。但是,政府不直接援助雷曼的情况下,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轻易地向雷曼兄弟伸出援手。

雷曼等待着出售,其方案公布期间,人们开始回顾它的辉煌历程。经历了158年的岁月打磨,雷曼成为美国第四大投行,是历史上的知名企业。然而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雷曼走入了下坡路,公司亏损严重,股价的跌幅也超过了93%。

9月12日,美联储下属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就雷曼的问题迅速召开了紧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财长保尔森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一起出席。保尔森在这次会议中称自己反对动用政府资金来解决雷曼兄弟的财务危机,很显然,过了半年之后,雷曼与贝尔斯登的命运将截然不同。此外,保尔森还称,金融市场已经能够接受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现实,并有时间为此而作出准备。同时,美联储允许雷曼兄弟直接向中央银行贷款。

在美国财长的这一决定传出后,百年老店黯然宣布破产,它的倒闭触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一轮抛售潮兴起,而这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成为了波及全世界的大海啸。

在风雨飘摇中谢幕的雷曼相信自己不是这场海啸中最后一个不幸者,一定会有更多的金融巨头步雷曼后尘,走上破产末路。果然不久后,美林陷入了危机,而全球最大的保险商AIG也处在了岌岌可危的境地。金融市场上前景未卜,美国正经历着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雷电部落”遭海啸

美林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沮丧地从纽约联储的大门走了出来,他知道,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他将亲手将这家拥有着94年历史的投资银行写入历史书。结果不出所料,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约翰·塞恩就完成了这项任务,美林的命运走向了终结。

约翰·塞恩以500亿美元的价格将美林集团卖给了美国银行,这个名列第三的美国投行就这样终结了自己的生命。而约翰·塞恩很清楚,这个价格只有美林一年前市值的2/3左右。不过美林算是幸运的,因为同样作为投行巨头的雷曼兄弟即使愿意出售,却没有人愿意购买。

48小时内幕

在美国银行收购美林的过程中,其成交的速度令人咋舌。

在美林的CEO约翰·塞恩看到一周内美林的股价大跌后,便立即联系了美国银行的CEO刘易斯,希望他能收购美林。

显然塞恩找对了人,刘易斯向来都以收购而闻名华尔街,他之前收购的对象,有很多都是比美国银行更大的公司。此时,塞恩遇上了好对手。塞恩的请求使得美国银行改变了原本的策略,在一天前刘易斯还考虑收购雷曼兄弟,但是在塞恩提出了请求之后,刘易斯便把视角转向了美林。刘易斯分析了种种情况,发现收购美林是一个更好的决定。

两位金融巨头的洽谈进行得非常顺利,一切似乎水到渠成。

在与刘易斯洽谈之后,塞恩随后便前往纽约联储,他将在那里举行一个为期3天的碰头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都是美联储各个银行的高管,而讨论的是关于雷曼兄弟的出售方案。这次会议进展得并不顺利,很显然,雷曼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没有人敢接手。这次会议却推动了美国银行与美林的交易进程,刘易斯对于收购美林这一桩生意下定了决心。

在会后,塞恩很快便接到了刘易斯的电话,他想商议关于收购的细节。于是塞恩便取消了自己所有的行程,开始与美国银行进行深入的、密切的洽谈工作。很快,美国银行宣布彻底退出竞购雷曼兄弟。

事实上,塞恩在与美国银行洽谈的过程中,也考虑了其他的大买主,如摩根士丹利。但是摩根士丹利需要很长时间做相应的分析和调查,而因为美林急于出售,所以,两者的合作以失败告终。

除了摩根士丹利之外,美林还与欧洲、美国的商业银行加紧了谈判。但是,与他们的谈判也没有取得令塞恩满意的成果。很显然,双方没有达成共识,美林在等待最后一刻可能出现的竞购者。当然,这个让美林最为满意的竞购者非美国银行莫属。

当雷曼兄弟的下场让所有人感到恐慌的时候,美林的好消息让人们稍微镇定了一些,毕竟命运不是未卜的。美国银行收购美林的这项交易得到了美联储很多高管的支持,他们鼓励出售美林。

很显然,如果没有之前雷曼兄弟的悲惨一幕,华尔街上的这次“联姻”看起来是十分完美的。就在美林与美国银行达成一致的前48小时,美国银行的高管还在推动收购雷曼兄弟这一项交易。

在过去的一年内,美林和雷曼都是一家拥有数百亿美元资产,具有高风险、不稳定等特性的投行,它们的资产表上债台高筑。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美林和雷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据统计,在2008年的第二季度,美林净损失高达47亿美元。很显然,在贝尔斯登被收购之后,人们就预料到了美林和雷曼的最终命运。当时,《华尔街日报》中引述了著名分析师大卫·特罗恩的话:“对自己的命运始料未及的是贝尔斯登,然而雷曼兄弟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会栽进去,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我想美林管理层当然不会在危机面前坐以待毙,他们会积极地想办法在彻底落败之前为股东们捞回点什么。”

被很多分析师言中的不仅是美林所采取的行动,而且还有美林糟糕的业绩,在2007年,美林便出现了一系列的亏损,这年年底,当时的美林CEO斯坦利奥尼尔引咎辞职,于是塞恩接替了这一职位,成为了受命于危难时刻的CEO。

塞恩在上任之后曾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拯救美林,比如,他曾在亚洲和中东筹集了巨额资本,并且积极地清除了问题资产,出售了所持的大笔股权资产。但是自雷曼将要倒闭的时候,美林便开始积极地寻找买家,希望能将自己卖个好价钱。

而就美国银行而言,在购买下了美林之后,它便成为美国最大的金融集团。据统计,美国银行会将近60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业务注入美林旗下BlackRock公司所管理的14兆亿美元的资产中。刘易斯接管下了美林,就成为华尔街最大的金融霸主。

“落跑”的高盛和摩根

美国的《纽约时报》网络版于2008年9月17日报道称,摩根士丹利为了防患于未然,开始考虑与美联银行或其他资本充实的商业银行进行合并。

金融风暴已经严重伤及了“美国心脏”——华尔街,美国政府在努力为银行“排毒”,然而当雷曼轰然倒下之后,华尔街也迎来了几十年内最为恐慌的时刻。

当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之后,雷曼便开始申请破产保护,不久美林也将自己火速“贱卖”,华尔街5大投行在半年内就只剩下了两家。而这幸存的两者——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也感到了丝丝凉意,他们是最后的幸运者吗?

在3家大的投行纷纷“倒下”或“贱卖”之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开始努力地向世人证明他们的运行状况是良好的。高盛的CEO布兰克费表示公司的运行良好,他们能够满足顾客需要,他们仍然有能力在市场机会出现时抓住它。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的CEO麦晋桁也在员工备忘录中称:“我们一定能够度过这段最为困难的时期,雷曼兄弟的不幸不会发生在摩根士丹利的身上,也不会给摩根士丹利带来实质性的影响。”随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分别公布了2008年第三季度的财政报告。在报告中显示,高盛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下降了70%,然而要比市场预期的高一点;摩根士丹利第三季度净利润下降了7%,显然这一业绩轻松超过华尔街之前的预期。

英国《金融时报》评价说:“就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两家华尔街仅存的独立投行而言,其未来的走势至今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高盛之所以得以幸存,并不是因为它与贝尔斯登、雷曼和美林之间存在根本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高盛的押注成功率更高一些。”与此同时,《华尔街日报》也说:“投行、商行和保险商等都误认为住房的价格会保持坚挺,因此他们大胆地做出投资。但雷曼兄弟、美林和贝尔斯登是采取不惜血本大举投资方式,因此,其投资次级贷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水平。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则必须采取重大举措才能避免遭受同样的命运。在数据上人们可以看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次级贷的投资比例分别为24%和25%,显然这一比例是高于商业银行的,但是它远远低于雷曼兄弟的32%和贝尔斯登的33%。”

尽管如此,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前景也不容乐观,它们很可能也要步雷曼等公司的后尘。为了转危为安,并入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可能会是条较安全的生存之道。

当得出这一结论之后,摩根士丹利开始悄悄地行动,它开始与处于困境的地区性银行进行洽谈,显然,摩根士丹利开始寻求其他潜在交易的可能性,这远远要比成为次贷危机受害者的结局要好得多。

正当这两家投行纷纷寻找出路的时候,美联储宣布:“为防止华尔街危机继续蔓延到两大重要的金融机构,批准两大投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

就这样,身份改变后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不仅能够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来吸收存款,还可以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终生享受美联储所提供的紧急贷款。当然这样的身份改变又向世人宣布了一个新的变化,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将有助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公司组织自己的资产,显然,他们也会被收购、合并。这次两家投资银行的转型,在向世人昭示着一个弦外之音:华尔街上独立的经纪公司已经宣告终结,传统华尔街亦已走向终结。

他们,决定华尔街的存亡

在2008年9月,华尔街遭受了一场自1929之后最为严重的金融海啸。一时间,这里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而在这场海啸面前,历史的重任压在了少数几个人的肩头。他们必须做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金融系统进行最为彻底的一次整顿,这样的努力或许可以平息这场海啸,并减少这场金融海啸的破坏程度。

这些肩负重任的人物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一位是伦敦的金融高管,一位是北卡罗来纳州的银行家,还有一位是曾经掌管华尔街一家金融巨头的美国财政部长。他们与其他骨干力量一道苦苦地支撑着华尔街的基石。在这场金融海啸中,他们决定着华尔街的存亡。

他们行动迅速而果断,美林和雷曼的最终交易是他们一手促成的。在此之后,政府接管AIG(全球最大保险公司之一)也是由他们促成的。这些迅速果断的行动能否遏制这场危机的蔓延还没有人能够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上万亿美元的交易就是在他们的推动下完成的。很显然,政府还会推出新的措施来遏制这场金融海啸,如,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可能会建立一套将不良资产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的机制。

无论政府做什么样的决定,以上这几位必然是促使这套机制安全运行的助推手。

亨利·保尔森:不可或缺的金融管家

自从美国有了财政部长这一职位之后,在这个职位上的政府要员的主要任务便是向政府提供经济和财政政策方面的建议。然而在金融海啸爆发后的几个月内,美国财长保尔森就改写了这一职位的职务内容。

保尔森也发现自己拥有前几任领导人所没有的权力,那就是决定华尔街金融巨头们生死存亡的大权。他可以凭借政府的财政实力来决定在华尔街上垂死挣扎的金融巨头们哪些荣归胜利者之列,很显然,保尔森的这一权利得益于布什政府的放任主义做法。保尔森在整理这个“烂摊子”的时候,便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今年62岁的保尔森大权在握,他曾推动了多个交易的达成,改变了华尔街上的金融格局。如,促成政府对于美国国际公司AIG、抵押贷款巨头“两房”的接管。而在这两次交易之前,他还曾在2008年的3月份对贝尔斯登出手相救。

在救助贝尔斯登的一项协议中提到,如果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那么美国联邦储备局将接收贝尔斯登300亿美元的资产。在这几次的接管中,股东们蒙受的损失是巨大的,而且,这些决定带来了所谓的“道德风险”的难题。政府鼓励救援必须冒这些风险,金融机构以后才能高枕无忧。

在救助过程中,政府一般都会考虑到这家公司的规模。政府不敢让它倒闭,越大的公司就会越受到政府的保护。

在美国接管工作展开的过程中,AIG就出现了一道谜题。这家巨无霸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共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产,其公司的业务广泛,遍及了130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保尔森对政府救助这项计划并没有多少好感。他曾经担任美国自由市场上当之无愧的象征——高盛集团的首席执行长官。但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保尔森不得不重新审视政府救助计划,落实到行动中时,人们能看出他所作出的艰难的平衡。

雷曼的倒闭是保尔森陷入矛盾中的写照。当雷曼兄弟的股票暴跌的时候,保尔森便连续接到了许多华尔街高管们的电话,他们都声称正在考虑收购这家公司,但是前提是得到类似于救助贝尔斯登时的交易条件。这些电话让保尔森接近于崩溃,他已经受够了这些投机家。于是在白宫的办公室中与顾问召开会议时,保尔森最终坚持了自由市场的立场,决定不对雷曼兄弟实施救助行动。

就在保尔森前往纽约后,他在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大楼宽敞的会议室中明白地传达了自己的意思,他觉得自己一定要让华尔街的这些高管们明白一点,政府没有义务拯救雷曼兄弟,这显然不是政府的职责。保尔森明确地对这些巨头们说:“你们对市场负有责任。”

就在这次会后的第二天上午,也是在同一个房间内,保尔森和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盖纳向这些华尔街巨头们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分为3组,自行研究解决方案。

在这3组中,第1组是来自于摩根士丹利、美林和花旗集团的高管,这一组被称为“LTCM组”,他们被分配到的任务是提出同1998年救援“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类似的方案。在1998年的援助中,华尔街机构曾经出资36亿美元来救援这家对冲基金。

第2组的组员有高盛和花旗的高管,这一组被分配到的任务是研究雷曼兄弟出现巨大亏损的商业房地产业务,并清算出这部分资产的实际价值。

第3组被分配到的任务是估算雷曼兄弟破产后将出现的后果,被称作“LightsOut组”。显然,保尔森对于雷曼兄弟并没有投入过多地关注,在将这些巨头们分组之后,他便开始考虑AIG的问题。保尔森在结束了会议后,便单独与高盛、摩根大通的高层们进行了谈话,试图了解他们能否帮助AIG。

受保尔森冷落的雷曼倒了,其产生的影响超出了保尔森的预料,他开始加紧对于AIG的救援步伐。固执的AIG首席执行长维尔伦斯坦德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在进行一场交易,而绝非别人口中的救助。他向保尔森和盖纳表示,自己的公司还没有到想象中的严重地步。但是,当保尔森与高盛、摩根大通的高层们的谈话以失败告终的时候,维尔伦斯坦德才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保尔森也渐渐明白,这一次一定要动用政府的资金了。

很显然,AIG如果倒闭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这家公司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全球各个角落。最让保尔森担忧的是AIG的危机会扩散到数百万美国人持有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中,因为在此之前,AIG为这类基金提供保险。

正当保尔森准备实施救援的时候,AIG的信用评级被下调,一时间,公司出现了850亿美元的大漏洞,它需要同样数额的贷款来平息倒闭风波,显然,自身也陷入了困境的高盛和摩根大通是无法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这么多的资金的。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保尔森毅然决定支持其向政府贷款。美联储称,如果放任AIG的无序倒闭,将会加剧本已饱经风霜的金融市场上的危机,它的倒闭会直接导致借款的成本上升,家庭财富减少,这将严重地削弱美国的经济。

在金融海啸中,金融巨头们的生死已然系在了保尔森的身上……

约翰·塞恩:走在海啸之前

当美林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忙于研究雷曼兄弟的问题时,这位金融巨头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公司所存在问题。很显然,如果美林不迅速采取行动,也将会步雷曼的后尘。而塞恩的这一念头闪现在雷曼兄弟总裁麦克达德冷静地介绍自己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之时,这个不祥的念头困扰着塞恩,他开始急于寻找买家,因为下一个雷曼很可能就是美林。

对于刚刚出任美林首席执行长官不足一年的塞恩来说,下这一决定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塞恩最清楚美林的运行现状,由于在地产和其他抵押贷款相关证券方面投资失误,美林公司在2007年已经损失了460亿美元的资产。在解决雷曼兄弟的会议召开期间,美林的股价也正在下跌。

这位年过半百的首席执行长官是悄悄离席的,他在离席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美国银行首席执行长刘易斯打电话,并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想要出售美林的想法。就在两位金融巨头通话后两个小时,他们便在纽约进行了一次面谈,而此后,他们又进行了长达36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

塞恩派了美林公司总裁弗莱明来会见美国银行的谈判小组,他们主要的议题是梳理美林的账务。

在24小时后,美林公司和美国银行就每股29美元的收购价达成了一致,此后美林的高管们又匆忙地召开了一次特别董事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便是批准这次交易。塞恩对股东们说:“我在上任的时候没想到最终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是很显然,这是对公司股东们最为有利的结局。”

就这样,在美林完全陷入泥沼之前,塞恩毅然将其出售。

肯尼思·刘易斯:登顶华尔街

作为美国银行的首席执行长,刘易斯自接到了塞恩的电话起便开始了一场巨大的赌博,而赌注便是自己的职业生涯。

刘易斯知道,自己要想在这次危机中成功登顶华尔街,这无疑是最好的机会。在很多金融巨头纷纷落水的时候,刘易斯却要在此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此前,刘易斯率领的美国银行享誉银行业,他是一位赢得华尔街尊敬的人物。

美国银行是刘易斯唯一效力过的公司。在1969年,当时的美国银行叫做北卡罗来纳州国民银行,而年纪轻轻的刘易斯成为了这家知名银行的信贷分析师。过了30多年后,刘易斯于2001年出任美国银行首席执行长。在那之后,他的业绩惊人,开始不断地收购公司,其中包括很多比美国银行更大的金融机构。而不久之后,他便完成了总规模超过162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在他的带领下,美国银行也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银行。

在2008年初,美国银行便一举收购了陷入困境的抵押贷款巨头“CountrywideFinancialCorp”,而这笔交易被一度视为刘易斯的巅峰之作。显然,在接到了塞恩的电话后,刘易斯将迎来新的挑战。因为,这次收购的是以“将华尔街带给美国大众”为口号的金融巨头——美林公司。

在接到塞恩电话之前,刘易斯正在考虑收购雷曼,但是令他遗憾的是美国财长保尔森的态度。在保尔森的冷酷之下,刘易斯失去了收购雷曼的信心。而就在刘易斯准备带着精疲力竭的谈判小组返回夏洛特的时候,塞恩的电话来了。

就这样,这个小组迅速到达了纽约,而这项交易有了一个充满着诡异气息的代号:“A计划”。就在接到了塞恩电话的下午,他们就在纽约举行了一次秘密的会谈。而就在谈判宣告胜利结束的晚上,刘易斯收到了一封来自于传奇人物休·麦科尔的贺电。

小罗伯特·E·戴蒙德:第二次机会

在伦敦飞往纽约的途中,戴蒙德睡了4个小时,因为他知道在到达纽约后将没有时间睡觉了。57岁的戴蒙德是英国第三大的银行巴克莱集团的总裁,他前往纽约是为了竞购雷曼。对于英国银行而言,这是入住华尔街的绝佳时机。这位外来的商业巨头曾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帮助巴克莱银行从一家中等银行发展成为一个分支广泛的欧洲投行。

戴蒙德知道,如果没有美国政府或者华尔街大公司的支持,收购雷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戴蒙德与雷曼的首席执行长理查德·富尔德见面后,提出了自己的交易结构,那就是获得其他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和美国政府为雷曼兄弟的资产作出担保。但是很快,戴蒙德的这一计划受阻,他的提议是不可能的,保尔森已经完全否决掉了这样的提议,雷曼只能走向破产。

就在戴蒙德准备返回伦敦的时候,形势发生了一些改变。在戴蒙德走向曼哈顿中城的一家牛排餐厅时,他的手机响了,电话是雷曼兄弟总裁麦克达德打来的,他提出了与戴蒙德交易的请求。麦克达德问戴蒙德:“如果雷曼兄弟被接管,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做点什么?”就这样,在雷曼宣告破产之时,戴蒙德开始研究破产法,他希望能够尽快地达成一笔交易以不枉此行。

在破产后的第二天,巴克莱同意收购雷曼在北美的大部分业务,其中不包括这家公司的风险和债务。这项收购花费了175亿美元,就这样,戴蒙德满载而归。

小理查德·富尔德:困兽之斗

在雷曼兄弟中闻名一时的富尔德,长久以来都备受同事们的信赖,人们常说,“如果富尔德排在你的前面买彩票,那么你一定要给他2美元让他帮你买,你一定会中奖。”

但不幸的是,富尔德的好运气用完了。尽管在雷曼倒闭之前他对外界宣称自己不会将这拥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卖掉,但是,最后他还是走上了这条绝路。到雷曼兄弟倒闭的那天,富尔德已经在此工作了41年之久。

在雷曼陷入困境的大部分时间内,这位已经62岁的巨头都窝在31层那套俯瞰曼哈顿中城的办公室里。因为很多雷曼兄弟的员工对于公司的现状感觉到极端地愤怒,所以公司增加了对富尔德的保护。

当富尔德与雷曼的其他高管商量对策的时候,他说:“我只是想让我的人能幸存下来。”事实上,人们对于富尔德也寄予了厚望。

在雷曼倒闭的前几天,富尔德一如既往地来到办公室,他穿着蓝色的套装,打着领带。雷曼身陷困境,使他感到精疲力竭,当他想休息片刻的时候,保尔森打来了电话,询问他关于收购事宜的进展情况。

事实上,富尔德已经给刘易斯打了几通电话了,但是刘易斯都没有回复。此时的刘易斯正忙于收购美林。

富尔德暗自纳罕,当时与美国银行的交易谈判已经取得了深入的进展了,为什么此时又杳无音讯?

在刘易斯不回话的情况下,富尔德只好做最后一搏,他打电话给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长麦晋桁,问他是否愿意收购雷曼兄弟,但是对方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一切都已成定局。

就这样,雷曼兄弟申请了破产保护。对于富尔德而言,这次失败仿佛太大了,他向来是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强势人物。在富尔德的时间中,从来都没有休息日,他永远穿着着崭新的白衬衣,而员工们都会称他为“董事长”。

就这样,富尔德以每股约20美分的价格卖掉了雷曼公司200多万股的股份。这次变卖让他收获了525万美元,而就在半年前,这些股份的市值为145亿美元。

在此之后,巴克莱突然决定要收购雷曼兄弟旗下的美国经纪业务,这对于雷曼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它至少能拯救这家证券公司的一部分。

在雷曼最终谢幕的时候,富尔德向员工发布了一封信,他写到:“很显然,这件事情对这里的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而对于我而言,无论是私人感情上还是财务上,都是非常糟糕的。”

未来在哪里?

随着高盛与摩根士丹利这两家华尔街巨头的纷纷“变性”,投资银行的改制也意味着两家公司告别了以往“高风险、高收益”的运作模式,晋身为普通商业银行。此后,这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将是储蓄,并且它们将接受来自于美联储等监管机构的严密监管。

华尔街五大投行纷纷谢幕,要么倒闭,要么出售,要么改制,此前华尔街引以为傲的独立投行业务模式走到了尽头,显然,华尔街的一个时代已经宣告结束。

当人们询问未来在哪里的时候,第一个回答便是瑞士。

与美国一样,瑞士是一个只有几家银业巨头的国家,这些公司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的成败,它们的规模和经济地位对国家是举足轻重的,这些瑞士的巨头们对经济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政府机构。

瑞士信贷集团和瑞士银行主导着整个国家的金融事务。显然,在不久的将来,这也会是美国经济的命运。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如今在美国都代表了一种永恒,这些屹立不倒的巨头必将掌控美国的经济命脉。

在乱世之中,人们尚未看到全面的整合,然而这一历史趋势终将成为一种必然,垄断时代早已到来,然而垄断的任务尚未完成。

这些任务的完成将对这个金融体系带来新的变化,如资本来源减少、借贷利率缺乏竞争力等,这些变化必将促使一个集中的银行决策结构的诞生。显然,这是一个更为健康的金融体系,但是这一变革的代价是经济上的衰退。

过不了多久,人们将忘记这段历史,诸如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成为历史等事件。在金融领域,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作用受到了全世界的质疑。现在,美国已经开始放眼海外,到中东和亚洲去筹集资金。显然,随着资金而来的是新的金融机构和新的规则。

纽约已经成为了历史,华尔街已经落下帷幕。如果有一家在未来几周要筹集更多资金的公司,它也许会考虑纽约,但是新加坡、迪拜、北京和伦敦等城市也会吸引它的眼球。

这次金融变故促使人们在展望未来之时学会了面对现实。在美国,仅仅纽约州就有大约206万名证券从业人员。在以后,数万名银行家、交易员和后勤员工也将很快地加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这给聪明的美国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谋取财富不一定非要去华尔街。

这是一个积极的转变,人们开始意识到“创造”、“建设”这些词汇的意义。那些被一再追捧的利用纸上的东西来回交易的事务已经开始让人们敬而远之了。更多的美国人开始考虑实际的结构问题,无论是在投资还是在开创的过程中,人们都开始着眼于实际,毕竟脚踏实地才会让人感到安全。

因为市场已经向人们开口说话了,它告诉人们:现在已经到了回去脚踏实地工作的时候了。

图书信息

*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