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10829800000006

第6章 多情湘女,美丽湘女

提到湖南,那就不能不提起湖南的女人,自古以来,“湘女多情”便成了概括湖南女人最常用的四个字。湘女除了多情,她的另一个特点便是漂亮,湘女的漂亮,大概只有四川妹子和苏杭美女可以媲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南的三湘四水养育了美丽多情的湘女,也为湖湘大地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1.湘女多情:最美的是湘女的情

湘女多情的源头,是从传说中二妃殉情开始的。相传古时舜帝南巡许久未归,他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挂念南巡的夫君就结伴四处找寻,来到洞庭湖中的君山时,不料忽闻舜帝染上重疾驾崩苍梧山,望着云水一色的浩渺洞庭,姊妹俩不禁悲从心起肝肠寸段,挥泪染竹成斑,忧伤成疾,最终投身洞庭殉情。这段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传说,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三湘大地之间,引得古今无数人感慨和唏嘘。

唐代诗仙李白,在游历洞庭时曾经赋诗一首:“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湘妃香消玉殒,而今只留下君山湘妃墓前一幅哀婉的对联记录着这段流传千古、传为佳话的忠贞爱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娥皇、女英对爱情的执著与忠诚,感染了千百年来的三湘大地,构成了今天“湘女多情”的精神源头。虽然娥皇、女英是为了寻找舜帝而驻足于湘水之滨,她们本不是湘女,但那二妃墓、湘妃寺,还有那泪痕点点的斑竹可以作证,这里一草一木含妃泪,一山一水已多情,湘女的多情,从遥远的三皇五帝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岁月悠悠,时光流逝,湘女的多情在历经几千年的风霜洗礼后,不但没有失去原来的味道,反而在一位伟大作家的笔下让世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位作家就是写出了美丽的湘西,美丽的《边城》,美丽翠翠的沈从文。

沈从文的《边城》把湘女的柔情、痴情描述得令人感动不已,她们的性格中一半是暴风骤雨般的激情,一半是桃花潭水般的宁静。故事中把湘女的用情浓烈、痴情专一、相约主动、善良多梦编织到了一起,使这些不朽的故事中流淌着浪漫与肃穆,交织着美丽与哀婉,成为了湘女多情的文字见证。《边城》中美丽的翠翠,还在如梦如幻的湘西等待着梦中的情郎回来,这种对爱情的执著和热烈,痴迷和痴情,构成了湘女多情的文化基调。

关于翠翠,《边城》中有过这样一段描写:

“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儿责。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说到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茶峒人的歌声,缠绵处她已领略得出。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天空一起云一颗星凝眸。祖父若问:‘翠翠,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儿害羞情绪,轻轻的说:‘在看水鸭子打架!’照当地习惯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却同时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是自己也在心里答着:‘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不知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湘西,在边城,在湖南,爱情的美妙超越中国所有传统经典情诗小说的描绘——湘女的爱情在翠绿的山野之间萌动和流传。

山野的翠翠有着湘西女子特有的淳朴和素洁,而今天的湘女更加多了点现代的味道。

今天的湘女继承了湘妃的文化血脉,赋予了更多现时代的精神。今天的湘女一旦爱上了一个人,便不会再等着梦中的白马王子来送花,她们会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倾心相爱。她们表达爱情的方式往往很婉转,很别致,一般不会太直露。湘女似乎天生地具有一种素质,能把从暗恋到初恋的这段过程处理得很有情趣,很有色彩。这种素质的形成,大约跟湖南的地理环境是很有关系的。湖南多青山,多绿水。每条溪水都要流经无数座山头,曲曲折折,逶迤蜿蜒,总有说不尽的缠绵悱恻。

湖南多山,起起伏伏;湖南多水,弯弯曲曲。很多年前,一个湘妹子甜美的嗓音唱遍了大江南北:“哥你把船儿向西划,十八湾的水路到我家。”蜿蜒的河水要绕过多少座大山,才汇到湖心里;湘女的感情要经过多少回试探,才放在心坎里。和山有关,和水有关,湘女的爱情往往是曲折迂回,千回百转;湘女的心思常常是细腻丰富,明媚感伤的。到柳暗花明的时候,她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然后安安心心,扎扎实实地为她的心上人付出,不惜一切代价。

所以有人说,男人能够娶到湘女,便是一辈子的幸福。湘女是最顾家的,也是最体贴人心的。她拥有温和而善良的心灵,总是用一双清澈诚实的眼睛和你对话。她在爱人面前,喜欢和风细雨,喜欢温柔顺从,心里能够体会到真情的温暖与可贵,一贯的宽容,一贯的忍让,一贯的谦卑。她常常用景仰而崇拜的眼神望着她的爱人,在湘女的心中,自己的爱人便是世上最好最完满的。

女人如水,湘女便是水中之水。微风吹来时,她的心湖里会荡漾起小小的涟漪。她也许会用婉约含蓄的语言告诉你她的秘密,她也许会直接看着你的眼睛,说她喜欢你。有一点儿害羞,有一点儿期待,也有一点儿忐忑。脸蛋会红,却不会用手捂住。心里怎么想,口上就怎么说了。爱得勇敢,也不乏如水的缠绵。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湘西女儿美丽得让人心醉,善良得令人心疼。翠翠一时成了多少来湘旅游人心中神往的浪漫化身。穿上民族服饰,跳一曲摆手舞,或者对上几句山歌,湘西女儿的独特风情会迷醉多少身在都市为生计奔波为名利所累的现代人。湘西女儿不刁蛮,不显贵,苗族姑娘,土家姑娘,似乎天生就是为绣花针黹而来。一针一线,缠缠绵绵;千针万线,柔情缱绻。湘女常常把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寄托在一封书信里,寄托在一双绣花鞋垫上,寄托在悠远的山歌中,寄托在吊脚楼上倚门眺望的等待中。

湘女出了很多才女,也出了很多美女。而且往往是才女的气质很美,美女又很多艺多才。真得感谢三湘四水的滋润,湖湘文化的熏陶。造化钟神秀,湘女更多情。这一方美丽的山水,培育了一方出色的人群。

2.湖南桃江是个美人窝

“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桃花江是美人巢,桃花颜色好,比不上美人娇。”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曲家黎锦辉先生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使桃江美女的名声蜚声海内外。

这首歌曲的来历,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说黎先生当年在长沙就读时,班上有位来自桃江县的女同学,天生丽质,非常漂亮。一次,黎应邀去这位女同学的家乡观光游玩,整日美女作陪,流连于桃花盛开的江岸,好一派旖旎风光。1928年,黎先生与中华明月歌舞团赴马来西亚演出时,他即根据女同学家乡的曲调和当时留下的美好印象,创作了这首《桃花江是美人窝》的歌曲。

由此传开的桃江美女,成为了海内外向往的地方,“到张家界看山、湘西去看水、桃花江去看美人”,这早已为许多中外游客所熟知。

桃江美女多,与桃江的竹海有关,与桃江的山有关,更与桃江的水有关。

桃花江秀丽的竹林景色,遍布桃花江大地,特别是桃花江竹海森林公园,更是欣赏竹林景观的最佳去处,5万多亩竹林逶迤起伏,竹涛阵阵,鸟语花香,被中外游人誉为竹的海洋、竹的王国。

桃江的竹子美,桃江的江水清。桃花江发源于宁乡县的龙塘,进入桃江县境内后才称桃花江,虽然只有不到30公里长,但因为迷人的歌曲、秀美的风景,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神河”。桃花江水汇集而成的桃花湖,方圆万余亩,一湖碧水,满湖秀色,四周古木叠翠,30万亩林木构成一座天然植物园,还有“石门坎”、“飞瀑流泉”等自然景观。遇上小雨天气,青翠的山峦披上了一条细软的纱巾,无语凝视着桃花湖水,像极了一个羞涩的桃花江女子。

桃江出美女,还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有关。

距桃江县城15公里,位于资江北岸的修山镇,有一座山叫羞女山。羞女山的临江一面,大小有七个山头,主峰高375米,山形活像一位浴后出水的美女,仰卧在江边小憩。她一丝不挂的玉体,线条优美而分明,高高翘起的下颌,软软飘垂的秀发,舒展的双臂,匀称的长腿,隆起的小腹,迷人的乳峰,真像是雕塑在桃江大地上的一尊“维纳斯”。

相传羞女是位住在江边的漂亮村姑,她和一位勤劳的后生悄悄相爱,正准备洞房花烛,可异族入侵中原,后生毅然应征上了前线。临别前,两人山盟海誓,相约凯旋归来再结良缘。后生从军后,村姑十分想念,经常站在村口桃树下了望,希望情人早日凯旋归来。一天,贪色的县官路过此地,见有如此美貌的女子,于是上前调戏,村姑吓得转身就跑,县官拔腿就追,追到资江边,县官的爪子一把扯掉了村姑的衣裙,村姑一身赤裸羞得跳入江中。刹时,地上狂风大作,天上电闪雷鸣,在震天的雷声中,村姑化成了一座青山立在江边,县官则变成了蛤蟆石,跪在江中。为纪念不畏强暴忠于爱情的羞女,人们便把江边的青山,取名为羞女山,还在山顶建了一座羞女娘娘庙。

美丽的羞女成了桃江美女的化身,在她的身下,清澈的桃花江水日夜流淌,哺育着是世世代代的桃江人民,也美丽着千千万万的桃江女子。

桃江女子美,美得自然,美得脱俗,美得纯净透明。桃江女子皮肤白嫩、细腻,好似吹弹即破;桃江女子秀发如云,电视中的广告效果,在桃江美女面前也不过如此,在清澈的桃花江里,不用任何洗涤用品,桃花江水也能将美女的头发洗得乌黑发亮。

美丽的神话传说当然是传说,桃江出美女的原因,据专家考证,竟然与桃江的水有关。桃花江水有含氡的矿泉,氡泉能使女性表皮所长的褐斑消退,使皮肤变得白皙细腻,色若桃花。桃江出美人,桃花江的氡泉功不可没。

桃江美女的名声已经传遍神州大地,桃江美女也逐渐走出了美丽的桃江,走向了全国甚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