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10825000000008

第8章 再也不要“总结教训”了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要寄希望于下一次。“吃一堑,长一智”只不过是一种失败后的安慰法。做事就应该追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高效率地做事是走向成功的捷径,做事情时,不可逞匹夫之勇,找到正确的方法,争取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1.不逞匹夫之勇

有只迷路的蜻蜓在房间里拼命地飞向玻璃窗,打算到那海阔天空的地方去。它看准了透过玻璃窗照进来的那一片光明,百折不挠地飞过去,但每次都碰到玻璃上。必须在上面挣扎好久,才恢复神智,然后它在房间里绕上一圈,再鼓起勇气,仍然朝玻璃窗上飞去,当然,它还是“碰壁而回”。

其实,旁边的门是开着的,只因那边看起来没有这边亮,它就不想去试试那个门。办事要量力而行,对自己做不到的事,要说明情况,不要勉为其难。乱逞英雄、匹夫之勇都是不可取的行为,这样做和一个没有理智的莽夫没有区别。

匹夫之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一书中。“匹夫”这个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专指普通平民男子,而匹夫之勇这个成语带有贬义的色彩,意思是逞强斗狠、不计后果地蛮干。据《孟子·梁惠王下》记载,有一次齐宣王对孟子说:“我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勇’”。孟子听了这话后心想:“人君不可无勇”。“勇”并不是坏毛病,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地看待“勇”,于是便回答说:“勇,有小勇、大勇之别,希望大王不要好小勇,而要养大勇。”

那么,什么是小勇,什么是大勇呢?孟子说,像一个人手握利剑,瞪大眼睛,高声吼道:“谁敢抵挡我!”这就是匹夫之勇,是只能对付一人的小勇。而当国家而临强敌和霸权时,像周文王周武王敢于一怒而率众奋起抵抗,救民于水火之中,所谓“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这就是大勇。

从孟子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匹夫之勇,是无原则的冲动,是只凭拳头和武力的血气之勇。而大勇则是孔子所说的义理之勇,也就是基于正义的勇敢;只要正义存于我方,对方即使有千军万马,也会勇往直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留侯论》一文中,进一步发挥了孟子的这个观点。文中写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面临侮辱和冒犯时,一般人往往会一怒之下,便拔剑相斗。这其实谈不上是勇敢。真正勇敢的人,在突然面临侵犯时,总是镇定不惊。而且即使是遇到无端的侮辱,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愤怒。这是因为他的胸怀博大,修养深厚。

匹夫之勇,既是血气之勇,表现出来的就是,无容人之量,易怒。易怒,也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怒,对于同学、同志、同事、朋友来说,是割断友谊纽带的利刃;对家庭亲人来说,是毒化亲情血缘的砒霜。

怒,对于手握军政大权的官员来说,往往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甚至有时就意味着战争和动乱。

打仗不能光凭个人的勇敢,要用智谋,要靠集体的力量。

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在吴国囚禁三年,受尽了耻辱。回国后,他决心自励图强,立志复国。

十年过去了,越国国富民强,兵马强壮,将士们又一次向勾践来请战:“君王,越国的四方民众,敬爱您就像敬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现在,儿子要替父母报仇,臣子要替君主报仇。请您再下命令,与吴国决一死战。”

勾践答应了将士们的请战要求,把军士们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表示决心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为士兵少而忧愁,只是忧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我不希望你们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敢,而希望你们步调一致,同进同退。前进的时候要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的时候要想到会受到处罚。这样,就会得到应有的赏赐。进不听令,退不知耻,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到了出征的时候,越国的人都互相勉励。大家都说,这样的国君,谁能不为他效死呢?由于全体将士斗志十分高涨,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灭掉了吴国。

我们知道,项羽虽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是司马迁却称赞他说:“当年秦国政治腐败,百姓纷纷起来反抗,项羽在陈涉这个地方领军对抗,前后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把秦国灭掉,然后将得来的天下分封给各王侯贵族,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虽然最后他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是他的功绩伟业,近古以来还没有人能做到。”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在洛阳宫摆设筵席宴请群臣的时候说:“我之所以能成功,顺利取得天下,是因为能够知道每个人的特长,并且也懂得如何让他发挥长处。”然后他问韩信对自己的看法。韩信回答说:“大王您很清楚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与长处,因此您其实心里明白,说到机智与才华,其实是不如项王。不过我曾经当过他的部下一段时间,对于他的性情、作风、才能,了解得比较清楚。项王虽然勇猛善战,一人可以压倒几千人,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用人,因此一些优秀杰出的贤臣良将虽然在他手下,可惜都没能好好发挥各自的专长。所以项王虽然很勇猛,却只是匹夫之勇,做事不懂得深谋远虑、三思而行。而大王任用贤人勇将,把天下分封给有功劳的将士,使人人心悦诚服,所以天下终将成为大人您的。”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逞匹夫之勇,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革命导师列宁在上班途中碰到劫匪,不假思索地把钱交给了匪徒,全身而走。伟人们遇到“屋檐”,还知道暂时低头,我们这些俗人何必为逞匹夫之勇而遭罪呢?水往低处流,那是一种迂回和策略,正因为水肯于在大山的阻隔下改道,最终才会赢得“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胜利。先发制人固然快意,后发制人则更加有力。“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大谋,就要忍得眼前的羞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自古以来,一气之下,不自量力,做出傻事、铸成败局的事例不计其数,韬光养晦才是出奇制胜的良策。看过电视剧《汉武大帝》的人都知道,匈奴之患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梦魇,西汉初期国弱民贫,面对匈奴步步进逼和挑衅,暂且忍气吞声,以和亲等安抚政策与之周旋,同时加紧富国强兵,直到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的强盛已是如日中天,终于到了出兵时机,卫青、霍去病率大军穿草原、跨沙漠,万里征战十余年,将匈奴剿杀得元气尽丧,至此,匈奴之患基本从中国历史上消失。如果汉初就与匈奴硬拼,恐怕灭掉的不是匈奴而是大汉了。

匹夫之勇是一种盲动冒进;英雄之忍是一种战术迂回。避其锋芒,韬光养晦,才能积蓄力量,把握战机,后发制人。英雄之忍可以铸成大事,匹夫之勇只可以贻笑大方。面对无端的责难,面对百般的嘲讽,面对不平的待遇,面对一切我们难以忍受的苦楚,让我发扬流水不争先之隐忍精神,多一些理智,少一些鲁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走稳人生的每一招,步步为营,招招制胜!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量体裁衣,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要勇敢地鼓起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让对方有个了解的空间,对自己也有一个缓和的余地。要勇于说“不”。试想一下,如果硬撑着答应,将来误了事儿,那才不好收场。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会办事的人。否则,在能力之外的事情还勉强地答应,那么将来丢脸的肯定是自己。在工作中,领导让你做某事儿时,你要认真地考虑好,这件事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把自己的能力与事情的难易程度以及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结合起来考虑,然后再决定是否去做。

张强刚到某中学任教,正巧赶上市教委到该校抽人,拟对全市中学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因张强还没有安排授课,就抽了他去。起初,他感觉为难,心想自己不仅对本市中学教育情况不熟悉,就是对教育工作本身,自己刚刚走出校门,又能知道多少呢?他本不想参加,无奈校长已经开口,实在不好拒绝,只好勉强服从。

转眼间,一个半月过去了,别人都按分工交了调查报告,唯有他一个人,由于不熟悉情况,又缺乏经验,对自己分工调查的三个中学连情况都没摸清,更不用说分析了。市教委主任很恼火,责备该校校长,怎么推荐这么一个人。张强面子受不了,又气又羞愧,一下子病倒了,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

张强由于当初不好意思拒绝,最终面子难保,身心都受到了伤害。作为下级,往往在领导提出要求时,虽然不乐意,但又不好意思拒绝,但是你没有考虑到,如果为了一时的情面接受自己根本无法做到的事,一旦失败了,领导就不会考虑到你当初的热忱,只会以这次失败的结果对你进行评价。如果你认为对上级拜托你的事儿不好拒绝,或者害怕因拒绝会引起领导不高兴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更艰难。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极限的,我们并不是万事皆能的全才,覆水难收,话一出口就没有挽回的余地,后果就需要自己去承担。一旦失利,失去的不仅是做成这件事的机会,还有他人对你的信任。试想一下,一个只会说不会做的人,谁会喜欢。因此,当遇到他人的请求时,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要给自己一个回旋的余地。

逞匹夫之勇的人往往又是不会拒绝别人的人。拒绝别人的要求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有体会。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的话,也是叫人头痛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难以说出拒绝的话了。不过,当你经过深思熟虑,倘若答应对方的要求将会给你或他带来伤害,那么,就应该拒绝,而不要为了面子问题,做出违心的事来,结果对双方都没有益处。逞匹夫之勇的害处无非就是费力却不讨好,因此在我们做事的时候,就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可鲁莽从事。

做任何事都要克服匹夫之勇,自然要“制怒”,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远大的志向、宏伟的抱负、冷静的头脑、豁达的胸怀、容人的雅量。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如孟子和苏轼所说的有“大勇”的人。

2.不要寄希望于“下次做对”

一流人才,第一次出手就要有赢的准备与打算。每次出手不是给自己练习机会,而是完成使命必达的任务。二流人才永远相信学校有义务教他,企业或主管有责任栽培他,因此误以为每一次都是在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以下的对话:

考试失利时:“没关系,还有下次呢!”

做错事时:“这次错了,下次一定改!”

错过精彩节目时:“好可惜,下次有机会再看吧!”

找工作时:“我这次面试没通过,下次一定要通过!”

与恋人分手时:“这次没找到好的对象,下次一定要找到比他(她)更好的对象!”

业绩没达成时:“我这个月没有达到业绩目标,下个月我会认真达成!”

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下一次、再下一次,却忽视了当下应该如何做。要知道,许多时候,上帝并不总是那么眷顾你,你只有一次机会。这次未成功,就没有下一次了;这次失败,你只有抱憾终身;这次出现过错,就可能横遭灭顶之灾……这绝非危言耸听,不要以为机会很多,反正这次没了,还有下一次。即使是世界知名音乐家或是艺术表演者,每一次上台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事前不断地排练,务求在观众面前呈现最完美的一面。因为对他们而言,每一场演出,都是全新的第一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

凡事总有规律可循。有了上一次“下一次”,就一定会有这一次“下一次”。如果一个人永远沉浸在这种“下一次”中,那他是不会有所提高的。正如李大钊所言:“世间最可宝贵的是‘今’,最难把握的也是‘今’。”所以,我们必须牢牢地把握住这一次,而不是去把握那虚无缥缈的“下一次”,因为每个人,包括你、我都无法预料明天将会怎样。我们要坚决杜绝“下一次”的思想。

当然,我们也不能老是埋怨“上一次”。“上一次”并不可怕,“上一次”在强者眼里是整衣镜,通过“上一次”与“这一次”的对比,可以显现出“这一次”的变化。只要能够正确地总结上一次失败或成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个人就能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更成功。

“这一次”是最为宝贵的,“上一次”是值得回忆的,“下一次”是值得展望的。一个人不要老是沉浸在“上一次”和“下一次”的失落中,而是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一次,并且得出“下一次”的努力方向。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人生在世七、八十年,我们不知道还有没有下辈子。所以,任何大小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完美演出,不要寄希望于“下次做”,好好把握当下的每一次机会、每一个不起眼的小事吧!

然而,人犯了错,会很快地原谅了自己,过不久,再犯同样的错,又自为谅解,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一生的光阴很快过去了,结果一事无成悔之晚矣!

一位老者对少年说:“人生要是再来一次,我一定会过得更好!因为此生的种种遗憾可以消除掉。”

少年说:“要是真有第二次人生,那第一次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下一次人生可以弥补上一次人生的种种不足啊!”老者说。

少年说:“有了下一次,你会盼着第三次,有了第三次,你会盼着第四次。”

“我不会那么贪心的!”老者信誓旦旦地说。

少年说:生命的意义与尊严,正是生命的一次性所给予的。在它的这种不可挽回中,人生的每一次成功与失败,每一个微笑和每一次哭泣,就都有了珍贵的记忆与神圣的意义。

假如再来一次人生,我相信你此生过得更糟。

生命只有一次,千万要努力把握。不会有重来的岁月让你重新检视。把握每一个机会,不要寄望于下一次!因为“下次”是一种侥幸心理,是一种堂而皇之的托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借口,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诓语,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下次”充斥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耳熟能详,使用频率极高,泛滥成灾的一个词语。

学生说:“这次没准备好,下一次我一定会考好!”员工说:“这次工作没做好,下一次我会努力干好!”没有达到业绩时说:“这个月没能完成目标值,下一个月我会认真达成!”订单流失时说:“这个订单跟丢了,下一次我保管会拿到一个更大的订单!”项目拖延时说:“这个项目未按期完工,下一次我们一定准时交付任务。”投资失败后说:“这次投资损失了一大笔,下一次我能找到更好的项目,把钱赚回来。”比赛失利后说:“这次未取得理想成绩,下一次我们一定会争取胜利!”……许多人在当下的事没有做好后,不是反省自己的过失,而是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下一次我会怎样……”

“下一次”好像无处不在,我们也非常乐意用下一次来欺骗自己,安慰自己。时间和勇气往往也就在这样的自我欺骗里消失。然而,人的一生中到底有多少个“下一次”?有多少个可以让你尽情发挥的“下一次”?又有多少个可以侥幸达成目标的“下一次”?有多少以“下一次”宽慰自己的人,在下一次中重蹈覆辙,甚至每况愈下。

上帝不会永远眷顾着你,好运更不会经常陪伴你。不要认为机会太多,失去几个也无所谓;不要认为做错了事,总有悔改的机会。曾有一位著名演员因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当场死亡。其家人向社会发表的公开信中称:“他做错了!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的错误,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了终身遗憾!我们为他的这一次不负责任的行为向大家道歉!也希望所有的司机能以他为鉴!”唯一的错误,就置人于死命,让你想悔改、想争辩都没有机会,这不能不算是一种极度残酷的惩罚。对于这位演员而言,根本没有下一次,下一次只是个永远的休止符!有多少人期盼找寻下一个机会,然而,下一个机会来到时,他们又随意处置它、轻视它、不把它当一回事,结果机会越多错误越多,最终陷入错误接踵而至的怪状中。

不要相信下一次,好好把握这一次最重要。也许你选择这一次不一定有美好的结局,没有令你满意的结果,但是你的生命也就会因为果断、勇敢的选择而增辉。

甲、乙、丙三家软件公司同时瞄准了一家大客户,谁若是赢得了这家客户,不仅意味着500万的大订单,或许将来还能获得更大的销售机会。于是,三家公司展开了激烈角逐,从产品演示、需求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到价格比拼、售后服务承诺等,三家公司各有优势,互不相让,把那个客户都搞得犯晕了,不知到底该选择哪家公司的产品为好,最后客户想了一个绝招。在一个星期天晚十二时,该客户突然打电话给三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希望他们在一小时之内赶到客户公司,再给他们做一次产品演示。甲公司项目负责人接到电话后,感到非常奇怪,心想:“这个客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深更半夜要看产品演示,会不会有其它企图?不管怎样,客户提出了要求,总有他的理由,还是应尽力去满足。”于是,他赶回公司带上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叫了一辆出租车,又匆匆向客户公司奔去……乙公司项目负责人听到客户的这一要求后,心中大为不悦,问客户为何这么晚要看产品演示,是否能改在明日白天,客户回答得很肯定“不能!”,乙公司项目负责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极不情愿地对客户说:“那好吧,我过一会儿就会赶到。”

然后,乙公司项目负责人又磨磨蹭蹭地换上衣服,带上笔记本电脑,才驾着车向客户公司开去……丙公司项目负责人一听客户这一要求,就客气地拒绝了对方,并谎称自己身体不舒服,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下面的事态发展不用说,大家一定猜到客户最后选择了哪家公司。对,就是甲公司!虽然三家公司在规模、实力、产品性能、价格、服务承诺等硬指标上,不相上下,难分伯仲,但在软指标上却分出了高下。实际上,客户购买产品,尤其是上一套软件系统,项目成败与否,人的因素占了主导作用。如果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强,不能以客户为中心,不能视客户的需要为最大需要,不能满腔热忱地服务于客户。很难想象,当客户真的有困难,产品真的出现故障,需要帮助时,他能毫无怨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客户排忧解难。在这方面,乙公司与丙公司显然做得不够好,与客户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它们的出局没有什么可遗憾的。那么,这两家公司还有扳回败局的下一次吗?恐怕客户不会给它们第二次机会,也就是说,要挽回此客户,它们根本没有下一次!

“下次”并不是一个完全确定的东西。即便目标和任务相同,你做事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了,还有许多不确定和难以控制的因素使你在达成目标时遇到一些困难,譬如:时间——情境——工作伙伴——竞争对手——自我心境、状态——评判标准(指标)等,你又怎能确保下次一定能做好,一定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把握每一次机会,做好当下每件事,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总是想着还有下一次、再下一次,而对当下的工作漫不经心,得过且过,不以十二分的热诚,全力以赴,认真踏实地去完成,“下一次”永远只是自我安慰的阿Q之词。海军陆战队员的脑海中只有“这一次”,没有“下一次”!他们从来不敢抱着侥幸心理,掉以轻心,也不会天真地期望奇迹在下一次出现。他们清楚,没有这一次,就没有下一次,这一次不能获胜,就会死在敌人的枪炮和屠刀下,根本就不会有“下次”机会。

不管你从事任何行业,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从饭店的门房、厨师、美容师、歌手、演员乃至专业经理人,唯有抱持下列的精进态度,才能成为各行各业优秀的专业大师:

立志成功,锻炼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随时向成功者学经验、练功夫。

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看,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

充分准备,机会总是给有心而且努力的人。

第一次就决心要把事情做对、做好。

比尔·盖茨曾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一个人一生的成功往往只有一次。”所以,“不要寄希望于下一次”。只有这样,才能第一次就赢得成功的结果。

3.“长一智”不一定需要“吃一堑”

俗语说: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经历过一次失败,就要吸取失败的教训,免得再吃同样的亏。对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因此从失败中找寻原因,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然而,吃一堑未必就长一智,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人大有人在,而且这第二次未必是最后一次。其实,长一智不必非要吃一堑,吃一堑未必使所有人长一智。

“吃一堑,长一智”,这句话忽略了当中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吃一堑之后,有没有进行好好的反思,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人一直在原地“摔倒”,而且很多时候是以同一种方式。这种人并非傻子、弱智,而是太过固执和自信。在他的眼里,他从来就不认为自己之所以“摔倒”是因为这里面出了什么问题:要么这条“路”本身就走不通,要么就是自己走的技术、姿势不正确!而是觉得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还是照样的坚持原来的走法,而这又怎么不会让他摔得鼻青脸肿呢?

很多人之所以屡次犯错,不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从“摔倒”中去进行好好的反思,吸取教训吗?对于这些人来说,吃一堑,并未长一智,而是继续的在歧途上走下去,并且越陷越深,这样的人最终能有什么好下场——绝对不止是鼻青脸肿!

要吃一堑,长一智,就必须在吃一堑之后,好好地进行一番的反思,并且在反思中,认真的吸取经验教训,绝不能再重蹈覆辙。许多科学家,在科研失败后,他们都是先进行好好的反思、总结,而后改进,才取得最后的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并不是每次实验都成功,他同样也经历过失败:1964年,他在学校的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长势良好的水稻,他精心培育了一年,希望第二代会有更好的收获,但是一年后那株水稻的第二代却出乎袁隆平的意料——高的高矮的矮。而正是从几千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成就了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因此,要想吃一堑,长一智,最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只有认真吸取教训后才能够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再以同样的方式“摔倒”。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迷途中深陷的人来说,更应该好好地反省:自己为何老是在原地“摔倒”而无法走出迷途呢?

当然,我们也不必因为吃了一堑之后,就丧失了继续前行的勇气,从此坐以待毙。只要你敢于面对失败,敢于从失败中去反思,去寻找教训,并且修正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经验,我们又何愁无法走出生命的低谷呢?只有吃了一堑之后,而又不好好地反思的人才是可怕的,才是不可救药的,对于这种人来说,吃几堑,也未必长一智!

然而,如果说凡事都要靠“吃一堑”,才能“长一智”,那我们的进步就太慢了。我们的经验有很多是前人传给我们的,还有是通过别人的经历获得的,只有极少一部分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而自己亲身经历的有很多是无用的,真正能够丰富自己经验的只占极少的一部分。

其实,不必付出“吃一堑”的代价,就可以收获“长一智”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经验,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

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要从吃亏中积累经验代价未免太大了。比如,大家都知道触电很危险,没有几个人会是真正触过电的,但他们同样知道电很危险,知道不能在没有绝缘的情况下去接触。这样的经验完全没必要靠“吃一堑”去完成。

反过来说,如果只有不断地吃堑才可以长智能,那无异于长跑冠军必须产自瘸子,长寿者得益于抽烟喝酒搓麻将,强健的身体必须有过吸毒的经历……这样比喻也许你会说我荒唐,其实,荒唐的恰恰是我们潜意识里的自以为是。

吃堑并不是补钙,所以,《辞海》也只是把“堑”解释为“壕沟”并引伸成“挫折”而不是维生素什么的。因为谁都明白,强大的身体绝不能依靠维生素的堆积。像做菜一样,有的东西适合于清蒸,有的东西可以挂芡。所以说,生活中的挂“堑”,也得适可而止,更重要的是因人而异。有一种椿树,成长过程中,必须把它的皮肤不停地划开,它才会长得更快,如果拿这方法对付别的树,只会成为变态的伤害。人生来不是为了吃堑的。

当你迷信于吃一堑长一智,其实,对自己又何尝不是某种开脱与逃避?就像打碎了一件瓷器,我们不是心疼得要命,而是很洒脱地以一句“岁岁(碎碎)平安”了之,那个把瓷器打碎的人,有没有吸取教训,就不得而知了。生活中,不停吃堑的人不少,可是他们也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奇智大慧。如果不能认真地汲取教训,再多的堑,怕也只是白吃。至于那些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之类的豪情壮志,何尝不是他们刚愎自用式的愚昧?

有一个贪官,因受贿、渎职、杀人等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在狱中悔恨地写下了“自己因贪小利开始,逐渐跌入犯罪的深渊,招致今天的杀身之祸,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值得。如果有机会重生,我一定……”可惜迟了,他已经没有那个“如果”了,他长的这一“智”为时已晚矣。

“吃一堑”换来的“长一智”,代价实在太大了,也太不值得了。由此联想到日常工作生活中,有的人对自己的过失不以为然,反而把“吃一堑长一智”挂在嘴边,着实令人为其捏一把汗。

一个人犯了一次错误或吃了一次亏、上了一次当后,就会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句话也有劝勉人不要因一时的过失而气馁,应振作起来重新努力的意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不能等吃了“堑”后再长“智”的,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

“长一智”不能等“吃一堑”,而应“以他人之堑,长自己之智”,从“看一堑”、“听一堑”中警醒自己、丰富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学习有关政策和规定,时刻绷紧法纪这根弦,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掌握用“听堑”、“看堑”代替“吃堑”的本领。也就是说,要掌握正确认识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从他人的错误和过失中吸取教训。我们可以从书本里得到前人传授的经验知识,我们可以从他人身上学习已得的智能,我们也可以从组织经验里汲取我们自身所缺乏的,只要我们睁大眼睛,并且用心地去看去观察,把别人的经验转为自己的经验,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避免了“吃一堑”的发生,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时间上的浪费等等,是非常有效,又明智的办法。

另外,要自觉防微杜渐、把握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自己出现过失时,是认真反思及时改正,还是寻找种种借口加以掩饰,足以反映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左右着自己的人生方向。把握自己就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小之处改起,防止小病拖久了成大病,大病演变成绝症。果能如此,我们不用“吃一堑”就能“长一智”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别人的失败当财富,无疑是善战之举。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认真分析研究了美军空袭伊拉克的特点规律,多次派人到伊拉克“探经取宝”,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战法,一举击落了包括F-117在内的60多架战机和300多枚巡航导弹,其不菲的战绩至今仍令世人叹服。

之所以在一些人或单位出现相同的或类似的事故现象,是因为这些人和单位认为事出在别人身上,与己无关,存在“只扫自家门前雪”的现象。然而,正是因为没有把别人“吃堑”作为自己“防堑”的手段,或自己单位出现了一些事故和隐患仅仅是处理当事人,而不去深究事故的起因、经过,教育大家严格防范,导致了相同或类似事故的反复出现。

借“堑”长“智”就是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能从他人的失败中找出一定的规律以防止自己“吃堑”。

当代世界,还想用“吃一堑”来“长一智”的话,恐怕就很难有“长智”的机会了。真正的聪明之举应当是善借别人之“堑”,长己之“智”。如果我们经常分析别人工作失败和违纪的教训,寻找自己工作之中的不足,将他们“吃堑”的教训变成自己“防堑”的财富,这样既能少付代价,又可免交学费,还能消除失败隐患,何乐而不为呢?

4.成功不需要总结教训

生活或者工作中,有很多人都喜欢开会、检讨和总结。总结得越多,说明你犯的错误越多,你的缺点也就越多。难道你就想一生活在总结之中,然后总结完了发现自己也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了?既然成天总是在事后总结,那为什么一开始就不把事情做对?在一个重大的损失之后,马后炮式的总结虽然比不总结好,但对于已经造成的损失,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于事无补。

总结教训可以,但更为重要的是:请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也许有人要这样说,有些事情因为你没有经验,以前没有遇到过,所以犯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情况下记住一个教训也是很好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一开始在做事情的时候就抱着“要一次性把事情做对”、“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不要给自己任何总结教训的机会”这样的意识,那么事情做出来的效果会不一样,总结教训的机会也会变少。

为什么?因为你怀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意识,你必定会周全的去考虑事情的方方面面,去分析事情的成功因素,去分析事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制定出应急方案,总之,你会很细致认真地去考虑部署整个事情运作的全过程。所以说,成功不需要总结教训,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某人问精神病院院长,问他怎样确定病人已经治愈,可以出院。

院长说:“很简单,把浴缸注满水,旁边放一把汤匙一把舀勺,要求把浴缸腾空。”

那人说:“哦,明白了,正常的会使用舀勺。”

院长说:“不,正常的会把浴缸的塞子拔掉……”

不讲方法的傻干只会徒劳无功,仅仅靠拼命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由于事物都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因此必须找到做事的窍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几年,有人卖一块铜,喊价竟然高达28万美元。一些记者很好奇,后来得知,原来出价的这个人是个艺术家。不过,不管怎样,对于一块只值9美元的破铜块,他的要价无疑是个天价。为此,他被请进了电视台,向人们讲述了他的道理。他认为:一块铜,价值9美元;如果做成门柄,价值就增加为21美元;如果制成纪念碑,价值就应该增加为28万美元。他的创意打动了华尔街的一位金融家,结果那块只值9美元的铜,被制成了一尊优美的铜像,成为一位成功人士的纪念碑,最后的价值增加为30万美元。从9美元到30万美元之间的差距,可以归结为思考的结晶,创造力的体现,或者说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思维的价值、创造力的价值。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思维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多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善于思考问题,善于改变思路的人,总能给自己赢得让人们发现自己才华的机遇,在成功无望的时候创造出柳暗花明的奇迹。

在现实生活中,聪明人未必就是一个高效能的成功者;再聪明的人,要是缺乏好的思路,也容易和成功失之交臂。只有那些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智能,懂得思考问题的人才能成为出色的高效能人士。因为如果思路不对的话,再聪明也是徒劳,因为此时他脑筋转得越快,往往也死得越快。只有善于思考的人,一生才会充满光明,而一种好的思维方式就是引导你走向成功的快捷之路。

有这么个故事:4个营销员接受任务,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

第一个营销员回来了,但一把梳子也没推销出去。他解释道:他到了庙里之后,一个劲地向庙里的和尚解释,梳子可以梳理头发,让仪态更加美观。但庙里的和尚说他们没有头发,不需要梳子,最终他一把梳子都没销掉,只好空手而归。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销了10多把。他介绍经验说,我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可以止痒;头不痒也要梳,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念经念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这样,庙里的和尚每人买了一把梳子。第三个营销员回来了,销了100多把。他说,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讲,您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站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您在每个庙堂的前面放一些梳子,他们磕完头烧完香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这一来就销掉100多把。第四个营销员回来了,说他销掉好几千把,而且还有订货。他说,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庙里经常接受人家的捐赠,得有回报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您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积善梳”三个字,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就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这一下就销掉好几千把。

思路有多广,市场就有多宽,财路就有多宽。市场可以挖掘,财富可以创造。如果一味地停留在前人对事物的认识之上,不懂得进行创造性思维,只知道梳子可以用来梳头,总想着“和尚要什么梳子呀”,工作就没法做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遇到障碍,经过了努力仍然没有进展的时候,就要想想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正确的做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绝对不应该一味下蛮力去干,要多动些脑筋,看看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正确。

一家公司招聘一名业务代表。进入决赛的甲、乙两名应聘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被通知前来面试。

甲在面试期间,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就在他自我感觉良好之际,负责面试的考官忽然递给他一把钥匙,并随手指了指室内的一扇小门,笑吟吟地说:“请你帮我到那间屋里拿只茶杯来。”

甲接过钥匙就去开那扇小门,钥匙很容易就插进了锁孔,可就是拧不动、打不开。甲非常耐心地鼓捣了好一阵子,才回过头来,很礼貌地问那位翻看材料的考官:“请问,是这把钥匙吗?”

“是的,”考官抬头看了看甲,又补充一句,“错不了,就是那把钥匙。”然后接着看他的材料。

甲打不开门,就转身走回考官的面前,很为难地说:“门打不开,我也不渴……”

考官打断他的话:“那好吧,你回去等通知吧,一个星期之内如果接不到通知,就不用等了。”

乙在回答问题时尽管不太流畅,可他很快就凭着那把钥匙在那间屋里取来一只茶杯。考官为他倒了一杯水,高兴地告诉他:“喝杯水,然后签个协议,你被录用了。”

原来,那间屋不止一扇门,除考官房间的那扇内门外,还有一扇与考官房门相邻的外门。乙打开了外边的那扇门,取出求职成功的那只茶杯来。

在工作中,我们花费了很大的工夫,却始终不愿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考虑些其它的方式,考虑其它捷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就是转换角度后的另一扇洞开的门。

有这样一句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埋头做好领导交办的事情本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要想迅速攀到职业“顶峰”,这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人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常常加班加点工作。这些人错误地认为惟有这样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其实工作效率与工作业绩才是最重要的,不能盲目地为忙而忙,也不能为做表面文章而假忙,结果却没有任何成绩。

李维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刚进入投资公司时,他看起来才智平平,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每次进入到一个新的单位时,他的发展总比其它员工顺利一些。李维自己也清楚,有时候,勇气和耐心会比埋头苦干更有效。

从参加第一天的员工会议开始,他就勇于发言,给领导留下了初步印象。当其它新员工埋头苦干、还分不清单位里谁是谁的时候,李维已经掌握了老员工的大致情况。

进入公司不到一年,他就成了办公室的副主任。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埋头苦干不如巧干。要是没有特殊的专业技能,我们完全可以去做一个像李维那样的有心人。若没有超群的能力,请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这样也能迅速攀登上职业高峰。

工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任务,处置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因时因地制宜,做出不同的决策。做事时,需要一种求实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按科学规律办事,自觉用理智战胜冲动,用巧干代替蛮干。这才是职场成功的捷径,不能深刻理解这一点,将事倍功半。

做对的事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要成功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