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宋代管理思想: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研究
10795700000008

第8章 反对官府垄断经营,主张私商

自由竞争经营思想一、私商自由竞争能提高生产者积极性和商品质量,增加销售量和税收宋代,一些有识之士已初步认识到,在官榷制下,生产者积极性不高,责任心差,效率低下,对社会经济造成破坏。只有罢除官榷,才能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张洎认为:“官榷茶山,利归公室,衣食之源日削……所以出茶之处,郡县凋残,民不聊生,职由于此。”如能“罢榷山行放法”,“造茶之户既专物产,必能经营地利,爱养茶园,封殖窠条,防护山泽。十年之内,茶货大兴,通商惠农,王赋增集”《宋代诸臣奏议》卷108《上太宗乞罢榷山行放法》。。王安石也反对榷茶,而且还反对大商人的包卖制度。他认为:如实行榷茶或由巨商包卖,则会导致层层盗窃损耗,积压变质,“皆以非己而致货不善也”。如采用小商品经营方式,经营者就会直接关心商品质量,质佳则容易销售。这就是“货利己则精心,精心则货善,货善则易集”《临川先生文集》卷70《茶商十二说》。。

宋代,不少人都意识到垄断经营必然造成管理不善,损耗浪费严重,经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高成本;官营之下的粗制滥造、掺杂造假,使产品质量低劣。李觏认为,当时官盐在储运上耗损和管理费用甚大,成本高,“舟有坏,仓有堕,官有俸,卒有粮,费已多矣”。而且经办官盐的军吏营私掺假使盐质次价高,“公盐常失其半,而半它物焉”,“以倍价取半盐矣”③《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九》。。公茶也是如此,掺杂太多,“草邪,木邪,唯恐器之不盈也;尘邪,煤邪,唯恐衡之不昂也”。其结果是盐、茶都因质量太差而滞销,造成大量积压,“仓储之久,或腐败也,则水火乘之矣”,最终因无法出售只好毁掉,“息未收而本或丧矣”④《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十》。,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垄断经营的弊端,李觏主张私商经营茶、盐。他认为:“夫商人众而务售,则盐不淆杂。所至之地又以贳于市人,则列肆多得斥卖。卖者多而务售,则盐亦不淆杂。昔啖粪土者今皆食盐,昔喜窃贩者,今皆公行。盐之用益广,是以无滞也。公利不减而盐无滞,财用以足。”③《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九》。这里,李觏揭示了小商品经济市场上的自由竞争,使盐的质量高,销路好。他还建议如果封建官府“藉茶山之租,科商人之税”,放弃专卖政策,让茶通商,由“商人自市,则所择必精;所择精,则价之必售;价之售,则商人众;商人众,则入税多矣”。总之,李觏反对专卖政策,坚持私商自由竞争经营,“今日之宜,亦莫如一切通商,官勿买卖,听其自为”④《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十》。。这样,就可以通过商业的自由竞争,提高商品质量,扩大商品的销售量。而且商人多了,国家的税收也会增多,这对朝廷也是有利的。

二、私商自由竞争能廉洁吏治和稳定社会

宋代,还有一些人认识到榷卖、官营会导致官吏营私舞弊、贪污盗窃和权力寻租。宋太宗时,张洎指出:茶叶“般运尽出公家……风涛没溺,官吏奸偷,陷失茶纲,比岁常有。若行放法,此患自除”《宋代诸臣奏议》卷108《上太宗乞罢榷山行放法》。。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批评市易法设置大量官吏,政府必须为此付出数额巨大的管理与监督费用,加上官吏的贪污受贿、营私舞弊,使官营商业高成本运作,亏本是必然的。他指出:“今官买是物,必先设官置吏,簿书廪禄,为费已厚,非良不售,非贿不行,是以官买之价,比民必贵,及其卖也,弊复如前,商贾之利,何缘而得。”《苏轼文集》卷25《上神宗皇帝书》。不言而喻,市易法行不通,必须废罢。

宋代不少有识之士,从社会稳定的广阔视角,考察专卖制度使民众动辄触禁,违法私产、私贩,社会矛盾尖锐,甚至发生武装对抗。因此,纷纷主张弛禁通商,还利于民,缓和社会矛盾。张洎指出:“禁榷之地,法令斯严,铢两之茶,即该宪网,公私追扰,狱讼繁兴。大则破族亡家,小则身填牢户。州县公事,太半为茶;朝禁夕刑,系缧相继。户口由兹减耗,田野为之汙莱。蠢尔蒸民,坠于无告。狱连祸结,莫甚于斯。”有鉴于此,他主张:“榷山既放,密网减除。爱人而义在必行,画象而民将不犯。普天之下,实省刑章。利用厚生,莫先于此。”《宋代诸臣奏议》卷108《上太宗乞罢榷山行放法》。范仲淹在庆历四年(1044年)任参知政事时,曾向仁宗皇帝奏言:“天下茶盐,出于山海,是天地之利,以养万民也。近古以来,官禁其源,人多犯法。今又绝商旅之路,官自行贩,困于运置。其民庶私贩者,徒、流;兵稍盗取者,绞、配,岁有千万人罹此刑祸。是有司与民争利,作为此制,皆非先王之法也。及以官贩之利,较其商旅,则增息非多。”其结果是盐茶榷酤,对私对公都不利。因此,他请求朝廷:“诏天下茶盐之法,尽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运置之劳,以取长久之利。”《范文正奏议》卷上《奏灾异后合行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