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级”是一个网络新词,本是说一个人对某一领域的贡献比较多、年龄比较大、资格比较老,理应得到所有人的尊重,甚至无人能及。一次,有位年轻的80后记者用“骨灰级教练”这个词来形容当今篮球界重量级人物——地位资深的蒋兴权教练,却激怒了蒋教练,他认为这个年轻人在骂人!
可见,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会造成沟通上的误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如今的80后思想比较超前,管理者想要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首先要把自己纳入到与他们相同的语境中,并重新考虑表达的内容、沟通的方式,甚至运用新的交流工具。
如今在很多企业或公司里,一些管理者提起80后,总是一脸无奈,可谓爱恨交加。万科有高层曾感叹:“遇到80后,我十几年的管理经验要清零了!”之所以发出这种感叹,是由于一直以来80后备受争议,在很多人眼里,他们不按常规做事;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玩世不恭对事情漠不关心;心理脆弱无法经受困难、挫折,非常容易走极端……但是在如今的企业里,一批80后占据了中坚力量,作为管理者的“80前”们该如何行动呢?是继续固执己见,让这些小年轻们去适应自己,以捍卫得之不易的权威,还是敞开胸怀,忘记过去的一切,试着去理解一个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还是……腾讯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沟通平台提供商之一,其用户超过两亿,同时在线人数有数千万,且绝大多数为80后。腾讯公司在8年的时间里发展到了3000人的规模,从2002年开始,员工人数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在这3000人中,有近一半是80后。
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确实给腾讯公司带来了管理上的挑战。他们知道,对这类年轻的80后管理者不能过于政治化和教条化,于是建立了内部便捷的电子化沟通平台:腾讯公司的企业版即时通信产品、公司内部的BBS。在BBS上,大家可以把各种问题在各个分论坛上抛出,总裁办公室成员或者公司某一领域的专家会进行答疑,从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用户申诉到咖啡厅饮料味道不好等问题都有。公司还聘请专门的健康顾问,不仅能解决员工平日里的头疼脑热问题,还可与员工进行心理咨询、交流谈心。
不仅如此,公司还设有两周一次的“总办午餐交流日”,员工可自由报名,通过抽签选其中12人和总裁办公室成员代表一起吃饭。在腾讯公司办公室的每层楼里,都设有一个“总办信箱”,接受对越过公司规定的“高压线”的行为的检举和投诉。
腾讯公司深知自己的团队成员中有着一群个性鲜明的80后,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与他们建立沟通,让员工在保持激情的同时,成为可以胜任工作的职业人。他们甚至还抓住80后年轻活泼的特点,在前台、过道两侧,甚至大厦的电梯等公共空间进行宣传。比如,在电梯里张贴一组漫画,提醒员工注意不要逆向乘坐,出电梯时要向前面的人说“对不起”等细节。漫画的主角是只可爱的小企鹅。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比直接张贴规章制度要有效。
凭着公司的良苦用心,这批80后更加认同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在相互的协调中沟通更加顺畅,一步步实现腾讯公司的腾飞。80后多为独生子女,习惯于自我生活与追求个性,但同时,80后也脱离不了人类的共性:80后也需要朋友、需要他人的关怀与理解、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领导80后的你,该如何对话这群“个性鲜明”的员工呢?
拿去他们身上的“标签”
80后固然叛逆,固然有自私自利者,固然有以自我为中心者,但不能因此就给他们贴上不好的标签,认为他们不能胜任工作。要知道,他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80后的这代人,正是赶在了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候出生的。80后的一代,经历了在这个时代下中国的巨大变迁与深刻改革。可以说,也正是中国的发展,才把80后这一代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加之现在信息的多元化,他们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人生观念的变化极为迅速,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也因此,80后这代人不能很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但他们并未放弃,也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地寻找自我。80后需要的,正是过来人的指引、领路。
管理者要主动拿去80后身上这些不好的标签,用不带任何偏见的眼光去看待并重用他们,激起他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管理者还可放下身段,少谈工作、多谈心;少做领导、多为兄长,80后的一代是极容易接受和认可这样的管理者的。
旧话新说沟通法,唤起他们工作的热情
管理者要明白,80后这群人是改变不了的,企业需要选择一个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比如,你可把“艰苦奋斗”说成是“为了理想”,这样更易让他们接受。这种旧话新说的沟通方法,有时会让他们担负起需要连续熬夜奋战才能完成工作的重任。Feedsky公司副总裁邢勃深谙与年轻员工的沟通之道,他认为旧东西一定要用新说法,才容易被年轻员工们接受。所以,企业可以考虑把企业文化、管理规定转变成他们能接受的东西,以满足年轻员工的需要,唤起他们的潜能和热情。
不可忽视通信工具的重要性
作为曾经驰骋各种场合的“80前”管理者的你,该如何管理这样一群娇生惯养、不能吃苦、心理脆弱、玩世不恭的“80后”?你,真的束手无策了吗?他们,真的无药可救了吗?比起其他的沟通方式来,80后更愿意接受用陪伴他们一起成长的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沟通,这不仅是因为沟通工具的多样性有利于选择使用,更让他们觉得沟通起来十分融洽,没有障碍。而且,利用通信工具可以打通时空间隔,省去很多顾虑和不便,完全可以引入企业的管理沟通中。在Feedsky,公司不作强行的作息规定,员工们关于工作进度的沟通以及其他方面的交流都依靠Twitter,如今Twitter已经成为公司内部的主要通信工具之一,同事间的沟通非常方便。在百度,每个员工的邮箱里都有许多同事的邮件,内容各异。在邮箱的抄送栏,你可以点击任何一位员工和领导的邮箱,员工们借助这种形式来回反馈,并将话题抄送给更多的人。当一个话题引起很多人共鸣时,大家就会通过邮件相约到一起,原本陌路的同事增加了交流的机会,发现与自己有共同喜好的朋友。对于技术难题经常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体的智慧可以迅速解决很多问题,促进了团队的合作。
硬原则软表达,给他们留足面子
由于80后比较单纯,自尊心非常强,如果领导的表达方式不当,就会使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因此,不妨采取温柔的表达方式向他们传达你的意愿。有位管理者经常邀请他们的80后员工一起去泡吧或者吃饭,然后在合适的时机点到为止。这样,他们就能马上心领神会。这样的方式,比把他们单独叫到公司办公室的方式要好得多。
管理者不要硬性改变80后员工,也不可过度地迁就他们,而是要采取灵活的沟通方法,走进他们,倾听他们,了解他们,要知道,“80”只是一个转折点、分水岭。80后,只是成长的环境不同于80前而已,不是不融于社会、不融于企业文化的另类群体。抱着这种想法去沟通,必能使沟通的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