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引爆员工潜能
10768900000012

第12章 激励员工的关键

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土教授曾经发现,员工一般仅需发挥出20%~30%的个人能力,就足以保住饭碗而不被解雇,但如果得到充分、有效的激励,其工作能力能发挥出80%~90%,这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由此可见,激励的作用是何等的惊人!领导者如果要掌握这50%~60%的差距,就必须发现员工的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把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达成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也必将引爆员工的巨大潜能!三国时曹操征张绣,行军时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水喝,在大军军心动摇、疲惫不堪之时,曹操告诉他的军队,在前方不远处有一片梅林,到那就可以吃梅子止渴了。大家一听,士气为之一振,结果既找到了水源,又完成了行军任务!这是由于曹操抓住了大家口干舌燥、渴望饮水解渴的心理,并适时运用这一心理,从而使激励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也因此被后人铭记和推崇。

激励员工应遵循的原则

激励政策与其他人力资源政策的不同之处在于:激励政策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它不给公司带来正面的影响,就很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制订和实施激励政策时,一定要谨慎并掌握一定的原则。那么,如何让激励达到最佳状态,激励又有哪些关键性的原则呢?

(1)发问式激励原则。这一原则尤其适合在布置任务时使用,以发问式布置工作,可以使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拉近,能够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2)参与式激励原则。领导者在决策时,要养成民主作风,争取让更多的人出主意、想办法,这是激发员工的责任心、荣誉激励员工的六大原则:

(1)发问式激励原则。

(2)参与式激励原则。

(3)期望式激励原则。

(4)宽容式激励原则。

(5)层次式激励原则。

(6)影响式激励原则。感和团结、合作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给员工创造献计献策的机会,诱发他们的创见和有价值的建议,从而使决策更为科学,目标更切合实际。

(3)期望式激励原则。员工在取得成绩后,总会期望得到领导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一旦发生某种过失,总会惧怕遭到领导的批评,此时管理者若能给予及时、适当的鼓励和热心的帮助,对其提升业绩或改正缺点,则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宽容式激励原则。作为领导者,当员工触犯自己而又未自觉时,要宽容,而不是生气、计较、报复;当员工发觉触犯了你但又不便启齿时,领导者应主动沟通,宽宏大量。当然,在原则问题上则不能迁就,要指出其错误或缺点,找到问题症结,从而使员工心服口服。

(5)层次式激励原则。由于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不再是激励的因素,此时就会有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出现,成为一个新的激励起点。所以领导者要摸清这一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当需求层次的满足度越来越高时,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越来越大。

(6)影响式激励原则。这一原则说的是,凡是领导者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凡要求员工遵守的,自己必须首先遵守。这也就是“打铁首先本身硬”的真实写照。GE公司的杰克·韦尔奇曾经这样说过:“一名成功的团队领导者,他之所以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其关键在于领导者99%的行为魅力以及1%的权力行使。好的领导行为能给员工带来信心和示范力量,激励员工,使其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向着目标前进。”影响式激励就是通过自我的标兵作用、暗示作用、模仿作用等心理机制激发员工的热情,让员工和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激励员工前的必备常识

领导者在激励员工前,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加以激励的,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对员工进行盲目激励,必会出现很多漏洞。因此,在激励开始前一定要了解以下的几个常识。

(1)让员工有被尊重感。让员工感到有被尊重的感觉,说的是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建议、要求、言行以及价值观等。如此会让员工自如地在领导者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由于每个人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各自的背景,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会不尽相同。只有尊重员工的价值观,才有可能让他们融入公司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中。“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这样告诉他的高层领导者:“要想很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那么你们就要拿出激励的武器——尊重。”

他自己就是这样说并且这样做的人。每次看见辛勤工作的员工,他就会端上一杯亲手沏的茶水递给员工,并说:“你辛苦了,喝口水吧!”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让员工心里暖潮涌动,不知让多少员工感到了被尊重、被重视。

的确,尊重激励,尤其要尊重企业的小人物和普通员工的创造性建议,激发出他们想做事、想创新、想创造的积极性。(2)减少对员工的随意评价。由于领导者的评价往往代表着公司的评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有些无意识的评价由于缺乏严密的调查和思考,有时会失真,这种不正确的评价如果被当事人了解到,可能会产生抱怨的心理,并对公司及领导者产生不信任感。如果领导者对几位员工作了不正确的比较,不仅达不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而且还会引起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最好尽量减少对员工的随意评价。

(3)激励时的态度。有这样一个公式:感情表达=语言(7%)+声音(38%)+表情(55%)。可见,表情在传达信息时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因此,切不可幻想依仗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让员工更加尊重你,虽然员工不会当面对你进行评价,但员工私下里对每位领导者都会有自己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取决于你对员工的态度和你的能力。

(4)激励前,要看情境。由于员工个性差异的客观性,各人对受奖励和惩罚的时间、方式和环境要求都不一样。并且,由于受奖励和惩罚的原因各不一样,个人对情境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组织在实施激励措施时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制宜,选择适当的机会和环境。

具体说来,情境由五个方面的因素组成:一是来自员工方面的,如员工的性格特征、情绪状态、所要求的奖惩方式等;二是来自领导者方面的,包括实施如何把握住奖惩时所持的态度、艺术和技巧等;三是实施奖惩的时机,其时机要选在最能对激励对象起作用的那一时刻;四是实施奖惩的地点,即要选在对激励对象起有效作用的地点;五是事件本身的性质,也就是奖惩的原因。五方面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起到最佳的激励作用。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乐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安德鲁·卡耐基甚至在他的墓碑上也不忘称赞、激励他的下属,他为自己撰写的碑文是:“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知道怎样跟他那些比他更聪明的属下相处的人。”

对一个企业来说,不能缺少激励员工的机制,它是激活员工的硬件措施。当我们完善了企业的激励机制及其配套措施之后,还要进一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把激励机制运用到位,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激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