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093

第93章 懂进退,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战国时期,梁、楚两国相邻。梁国边境县的县令一职由梁国的大夫宋就担任。

两国边境的老百姓各自种了一块瓜田。梁国边境的百姓十分勤劳,肯于吃苦,多次给瓜田浇水灌溉,他们种的瓜长势很好。而楚国边境的百姓比较懒惰,给瓜田浇水灌溉的次数少,他们种的瓜长势不好。

楚国边境的百姓看到梁国的瓜田长得绿油油的,比自己的瓜田长势好,十分妒忌,就在夜间偷偷去扯断梁国的瓜秧,使梁国的瓜秧不少枯干而死。

不久,梁国边境的百姓发觉这件事,就向县尉请求:允许他们也偷偷到楚国的瓜田,扯断瓜秧,进行报复。

因为这件事可能造成两国边境事端,事态严重,县尉没敢擅自做主,使去请示县令宋就。

宋就知道了以后,说:“唉!这是什么话!这是结怨招祸的办法,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让我教给你处理这件事的办法,你必须每天夜晚派人前去,偷偷地给对方浇灌瓜田,还不要让他们知道。”

县尉听了,感到很为难,但是这是县令的意思,他不敢违抗,只好把县令的话转告给了老百姓。百姓们更不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但既然这是县令的命令,他们不敢不照县令的意思去做。

于是,梁国边境的百姓就在每天夜里前去,偷偷地浇灌楚国边境的百姓的瓜田。楚国边境的百姓早晨到瓜田里一看,发现已经浇灌过了。就这样,在梁国边境的百姓的帮助下,楚国边境的瓜田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楚国边境的百姓感到奇怪,在暗中察访后,知道原来是梁国边境的百姓干的。

楚国边境的百姓大受震撼,便把这件事向县令报告了,县令听后委实高兴,就把这件事报告给楚国朝廷。

楚王听了这件事,感到很惭愧,知道自己的百姓糊涂,做了错事,就对官吏说:“你们的边境人员除了扯断人家的瓜秧,能没有其他罪过吗?”楚王的言外之意是要求官吏严格地约束部下,检查有没有其他向对方挑衅的事件。同时,楚王对梁国人能暗中忍让感到非常高兴,便派人带着丰厚的礼品向梁国边境的百姓道歉,并请求与梁王交往。楚王时常称赞梁王最讲究信义。楚国与梁国关系融洽,是从宋就妥善处理边境瓜田事件开始的。

在有矛盾纠纷时,退让能够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带来双方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但还是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执意不退,当然只有自食其果了。

尼克松是个优秀的政治家,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前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位睿智的大人物,却因在一个小错误上不肯退让,最终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很得民心,而他的对手的阅历和声望都很难与他相匹敌,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他会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十分不自信,曾经的失败给他造成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他极度害怕万一出现的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做出了令他后悔终生的事情。

他指派手下人潜入竞选对手的总部——水门饭店,在对方的办公室里安装窃听器。事发后尼克松阻碍调查,推卸责任,终于在选举胜利后不久被迫辞职。

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只因为不肯退让一步,承认自己的错误,向众人道歉,而将到手的胜利拱手送出,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如果因为躲避风雨,或者不小心走到人家的矮屋檐之下,为什么不低个头呢?低头避过风雨是非,而后再昂首挺胸而去,岂不是更好?暂时低个头,才不至于碰个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