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092

第92章 遇强则迂,遇弱则攻

人生如战场,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要想成为强者,就必须奋勇前进,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而且最好还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但人生的战场远非像战斗那么简单,它是靠人的智慧作战的,是需要糊涂与聪明皆具的。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周瑜是东吴的大将,他聪明过人,才智超群。然而,他却对蜀相诸葛亮一直耿耿于怀,几次想除掉诸葛亮,却未能得逞。赤壁之战,周瑜损兵折将,费了不少钱粮打仗,却让诸葛亮从中得了大便宜,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后来,周瑜用美人计,骗刘备去东吴成亲,被诸葛亮将计就计,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周瑜又“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最后,周瑜用“假途灭虢”之计,想谋取荆州,被诸葛亮识破,四路兵马围攻周瑜,并写信规劝他,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命。

周瑜的失败不因为他在人生这场战斗中没有采取积极的战术,而是他没有难得糊涂的心态,把成败得失看得太重。其实,如果一个人在与对手的实力对比中处于下风的话,那么“保住自己”是当务之急,虽然弱者也可利用矛盾,利用强者之弱获得“生存之地”,但也必须时时面对强者的压力,因此“保住自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你面对强大于自己的对手时,绝不可为了摆脱压力而主动求战,因为如果这样固然不能排除获胜的可能,但也肯定是胜得凄惨,至于灭亡的可能性那可就太大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战”是上策,否则就是拿胳膊去和大腿较劲,结果只会是自取其辱。

所以,在与对手势均力敌之时,不战,自然可以降低损伤,可以和对手维持和谐的关系,也可以透过冷静的观察,掌握对手的动向,以便做到“知彼知己”,那时即使对手先出手,自己也可以镇定迎战。

而如果对手弱于自己,那么即使他百般挑衅,也不要受骗上当,要坚决不与之一般见识,因为与能力低下甚至是跳梁小丑式的人物“交战”,不仅是白白消耗了自己的精力,还会令自己变得鄙俗起来,即便赢了也不光彩。

和一个德才兼备、光明磊落的人做对手,竞争中因对手的出色,可以带动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从而获得竞争的快感,而和一个能力比自己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对手“交火”,只会使自己在离成功目标越来越远的同时,给世人留下耻笑的把柄。所以面对“弱”于自己的人,我们应一概挂出“免战”牌。

一个人活着,遭遇对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如何面对对手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更要有一种糊涂而不失睿智的手段来处理进退难题。

弱者“不战”,可以避免损失,可以避免失去“生存之地”,只有“生存”下去,才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成为“强者”,在态势上取得“胜利”。因此“进则败、退则胜”这一策略对“弱者”显得格外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