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10756500000119

第119章 吃亏忍怒,得来幸福

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段极富哲理的话:“福祸两个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两个字相互牵连着。所以说,凡遇好事的时候别张狂,张狂过了头后边就有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候也别乱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跟着就来了。”

张经理和一家酒店联系了一笔业务,该酒店要购买一套地毯清洗设备,价值6000多元。各项手续办好后,张经理把设备寄往兰州。但酒店收到设备后,称该设备在运输途中损坏了,要求退货。张经理派人查看后得知,设备是在酒店组装时,操作不当而损坏的,维修费用约需700多元,酒店不愿意承担才要求退货,公司没有任何责任,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张经理表示,“吃点小亏”无所谓,维修费用由他来承担,并让人把设备修好,让客户满意。这件事过后不久,该酒店要更新其他清洗设备,首先想到的就是与甘愿“吃亏”的张经理合作,一次性订了7万多元的货。张经理虽然在第一次合作时吃了小亏,却因此而换取了更大的合作项目,真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能说吃亏反而是福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吃点亏,一是内心平静,不七上八下;二是落个好人缘;三是这次虽吃点亏,但因获得了道义上的支持,下次可能会得到的更多,何亏之有?反之,占了他人的便宜,发点不义之财的人心理上能安稳吗?而且还会失去人缘,落个坏名声。因为占一次便宜而堵住自己以后的路,得不偿失。所以,吃亏表面上是祸,其实是福;占便宜表面上是福,其实是祸。

不怕吃亏的人一般平安无事,而且终究不会吃大亏,所谓善有善报。相反地,总爱贪便宜的人最终得不到真正的便宜,而且还会留下骂名,甚至因贪小便宜而毁了自己,所谓恶有恶报。要做到不计较吃亏,甚至主动吃亏,就需要忍让,需要装糊涂。既然认识到吃亏是福,就不要斤斤计较和眼里不揉沙子。在得失上装装糊涂就能更好地体会出吃亏是福的深刻含义了。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哈里逊,小时候家里很穷,由于他沉默寡言,人们甚至认为他是个傻孩子。家乡的人常常拿他开玩笑。

比如拿一枚五分的硬币和一枚一角的银币放在他面前,然后告诉他只准拿其中的一枚。每次,哈里逊都是拿那枚五分的,而不拿一角的银币。

有一次,一位妇女看他这样可怜,就问他:“孩子,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哪个更值钱吗?”

哈里逊回答说:“当然知道,夫人,可要是我拿了那枚一角的银币,他们就再不会把硬币摆在我面前,那么,我就连五分也拿不到了。”

当你只拿五分钱的硬币时,你得到的可能是以后许多个“五分钱”。“傻”孩子的智谋绝不是小聪明的表现,里面蕴含着上等的智慧。

这就是会变通为人处世的表现,吃一些小亏反而能占很大的便宜。

斯未尔诺夫伏特加酒厂的经理休布兰是一位踌躇满志的企业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了沃尔夫施密特酿酒厂全力以赴的进攻。这种进攻,以价格来决定胜负。沃尔夫施密特酒每瓶价格比斯未尔诺夫伏特加便宜一美元。很明显,市场霸主在受到挑战后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如果降价,就会损失大量的利润;如果不降价,那么它原有的销售份额就会被降价的对手逐渐夺去,结果也是利润下降。

怎么办呢?休布兰对沃尔夫施密特酿酒厂的进攻佯装不知,反而把斯未尔诺夫酒的价格提高了一美元,使它每瓶比沃尔夫施密特酒贵二美元,以“显示”他卖的酒确实是一种“更好的”伏特加,让对手任意降价抛售。然后,休布兰又推出了两种新牌子酒:一种伏特加的价格和沃尔夫一样,另一种则比它便宜一美元。

这样,休布兰很快扭转了局势,继续控制着市场,而且销路增加很快,1982年出售733万箱。而沃尔夫施密特仅卖出126万箱,只是前者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