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创造进化论
10756100000010

第10章 对实例的考察

不过,还是让我们举例说明吧。这里,首先在总体上比较一下植物和动物,将会很有意思。这两者在性别方向上完成了平行

的进化,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在高等植物和动物当中,受精作用本身是相同的,因为它在两者那里都是两个细胞核的结合。

在结合之前,它们的特征和构造不同,而一旦结合,就立即变成彼此相同的了。不仅如此,双方性元素的准备也是在相似的条件下进行的:其本质都在于染色体数目的减少和一定量染色物质的排出。a然而,植物和动物在不同的线路上进化,受益于不同的环境,也面临不同的障碍。进化的路线上分化出两个大系列。每一条线路上,都有千千万万的原因联合起来决定着形态和功能的进化。然而,在两个系列中,这些无限复杂的原因却分别造就了同样的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几乎不能被称为一种适应现象,那么,适应在哪里?外部环境的压力又在哪里?性别的发生没有明确的用途,学者们对此的解释千差万别,一些十分敏锐的研究者甚至将植物的性别看做(至少是)自然分配给植物的一种奢侈品。b不过,我们并不打算讨论这些莫衷一是的情况。一些较为简单的事例就能较为清晰地强调“适应”这个词的模糊性,强调超越机械因果论观点和拟人目的性的必要性。目的性学说始终强调感觉器官所具有的奇妙结构,把大自然的造化比喻为能工巧匠的杰作。现在,人们发现,这些器官以一种初级的形式出现在低a 盖兰,《显花植物授精过程的实际知识》,巴黎,1904年,第144~148页。

参见德拉日,《遗传学》第二版,1903年,第104页以后。

b 缪比乌斯,《植物繁殖学说概述》,耶拿,1897年,尤其是第203~206页。

参看哈陶“论繁殖现象”,《生物学年鉴》,1895年,第707~709页。

等动物身上,由于在最简单有机体的色素斑和脊椎动物无比复杂的眼睛之间,大自然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处于中间状态的形式,因此,或许得出这样的结论更好:自然选择自动完善了这个器官,并因此带来了这样的结果。总之,如果存在一种情况,似乎被证明能够引发适应,那这个特殊的情况就是自然选择。因为尽管对于性别发生此类过程的功能及意义,其发生条件的相关方面会引起种种讨论,但是眼睛和光的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适应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自己在说什么。于是,如果我们能够表明在这个特殊情况中,这两个学说援引的原理都不充分,那么,我们的论证即刻就能获得高度的概括性。

让我们考察一个目的论者一直使用的例子吧,这就是诸如人眼此类器官的构造。目的论者轻而易举地证明了,在人眼这种极其复杂的器官里,所有组成元素都奇迹般地协调合作。在一部讨论终极原因的名著中,作者指出,为了行使视觉功能,“巩膜组织必须使其表面的一点变为透明,这样光线才能穿透它……角膜精确配合眼窝开口……这个透明的开口后面,必须有折射介质……暗室底端必须有一个视网膜a……必须有无数个透明圆锥体垂直于视网膜,只允许光线沿着轴线到达视神经膜”,b等等。

作为回答,终极原因论者喜欢使用进化论者的假设。确实,如果a 保罗·雅奈,《终极原因》,巴黎,1876年,第83页。

b 同上,第80页。

谁去考察人类的眼睛,发现单是一种功能就包含了数千个元素的协调运作,他肯定会认为一切都是奇迹。然而,看看这个功能的原始状态吧:在纤毛虫身上,这个功能被简化为纯粹是色素斑的可感光性(这几乎是纯化学的反应)。这个功能,起初或许仅仅是一个偶然事件,或许是由器官稍加复杂化造成的,而这种复杂化又引起了功能的改进。这个过程既有可能是通过某种未知的机制直接完成的,也有可能只是通过给生物带来有益影响,因而在自然选择中得以坚持下来。这样,对于和人眼一样的这种眼睛的发展成型,就可以这样解释:在功能与器官之间,有着数不清的作用和反作用,除了机械原因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原因的介入。

的确,如果像目的性学说和机械论自身的做法那样,把这个问题直接摆在功能和器官之间,它便很难得到解决。这是因为,器官和功能这两个术语的性质不同,并且它们紧密地互为前提。

因此不可能先验地说,在表达他们的关系时,我们是应该像机械论那样从一个术语出发,还是应该像目的论要求的那样从另一个出发。不过,我们认为,如果我们从比较两个性质相同的术语入手,来比较器官与器官,而不是比较器官和功能,那么,这个讨论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这样的话,就有可能使讨论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得出越来越有说服力的结论,而我们越是坚决坚持进化论的假设,就越有机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让我们把脊椎动物的眼睛和软体动物的(比如普通的扇贝)眼睛放在一起比较。在两种眼睛上,我们都发现了相同的基本组

成部分,是由相似的元素构成。扇贝的眼睛具有视网膜、角膜,以及类似于人眼细胞结构的晶状体。扇贝的视网膜元素甚至还有特殊的倒置现象,这和一般的非脊椎动物并不一样。软体动物的起源目前或许还是个有争议性的问题,但是,不论我们持有哪种观点,我们都会一致认为在扇贝这样复杂的眼睛出现以前很久,软体动物和脊椎动物就已经从它们共同祖先的主系上分开了。那么,它们眼睛的结构又怎么会类似呢?

关于这一点,让我们针对进化论解释中两个对立的体系来分别提问:其中一个假设纯粹的偶然变异,另外一个则假设受外部条件影响的定向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