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员金口才全书
10748800000076

第76章 坦然自若地说话

无论是在什么行业,职员的作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优秀销售员的魅力,很重要的方面是来自于其内在的良好的心理品格。要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和卓有成效的销售员,要努力做到:有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胜任销售工作,相信自己能够说服顾客购买商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销售活动中的各种闲难,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始终能坦然面对,并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念。

请先看下面的故事:

一个销售员敲开了一家公司的门。

秘书恭谨地把名片交给董事长,一如预期,董事长不厌其烦地把名片丢回去,很无奈地,秘书把名片退回去给立在门外看尽尴尬的销售员,销售员不以为忤地再把名片递给秘书。

“没关系,我下次再来拜访,所以还是请董事长留下名片。”拗不过销售员的坚持,秘书硬着头皮,再进办公室,董事长火大了,将名片一撕两半,丢回给秘书。

秘书不知所措地愣在当场,董事长更气,从口袋拿卅十块钱,“十块钱买他一张名片,够了吧!”岂知当秘书递还给销售员名片与钞票后,销售员很开心地高声说:

“请你跟董事长说,十块钱可以买二张我的名片,我还欠他一张。”随即再掏出一张名片交给秘书。

突然,办公室里传来一阵大笑,董事长走了出来,“这样的销售员不跟他淡生意,我还找谁谈?”拒绝是销售员经常会碰到的场面,通常,需要推销的商品或产晶,潜在的顾客只占总人数的l%左右。在茫茫的人海中去寻找这l%的“,赳l音”,碰到拒绝的次数可能是99次。你说,遭到拒绝的次数哪能会不多呢?

没有拒绝的销售不叫“推销”,换句话说,是“推销”就必遭拒绝;

“推销”与“拒绝”有天生的亲缘关系;“被拒绝”是推销生涯的一部分,不管你是否愿意,它将永远与你同行。

没有遭受过“拒绝”的推销员,绝对成不了优秀的推销员。优秀的推销员就是通过无数次“拒绝”的锻炼,在“战火”中成长的。正因为像上述故事中的推销员具备坚韧毅志,坦然面对失败的人太少了,所以,成功的总是那些具备优良品格的少数人。

销售工作中,失败、错误和挫折都是难免的,我们无法拒绝它们的发生。成功者常以达观的态度来看待失败和错误,他们知道已经发生过的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哪怕是刚过了一分钟,惟有去勇敢地面对它,冷静地分析过去的失误和原因,吸取有用的教训,重新投入到新的事情中去,避免再f{{现类似的错误。

世界级的推销大师哥特曼曾经说过:“推销从被拒绝开始。”你不接受拒绝是不可能学会做推销的。曾经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就是调查美国、日本、韩国、巴西4个国家,推销人员在30分钟的谈判过程当中,客户或潜在客户说“不”的次数,也就是遭到拒绝的次数结果为:日本人是2次,美国人5次,韩国人7次,巴西人最多,42次。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对待拒绝。

简而言之,就是要以平和之心消除对方的浮怨之气,坦然自若地说话,达到真诚互感的境界。

(1)忽略过激言行人很容易屈从于情绪的左右。特别是客户作为甲方的优势心态降低了其对自身情绪的约束力,更易产生一些过激言行。在这样的时候,销售人员就会有很大的屈辱感。现在,有点规模的公司其销售队伍的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都较高,特别是电信、IT、咨询等新兴行业,即使是老板都对这些知识员工礼待有加,所以,销售人员的自尊需求普遍比十几年前要强得多,相应地更容易产生挫伤感和受侮辱感觉进而表现为不冷静的回应。这显然容易激化和恶化双方的合作关系。

因此,销售人员需要努力从心里忽略这些过激言行,尽量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刺激对方,从心理上为化解不愉快的局面做好准备。

(2)换位思考“想了解别人,想想自己;想了解自己,看看别人”。换位思考被经常地提及,但做到它并不容易。在一个销售进程中,能把话说得很明确的情况实在是少之又少。不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思考,而仅凭自己的猜测去推断对方的意图,往往轻则有偏,重则相反。

换位思考,一方面是发现客户不满的深层原因和言外之意,从而和其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另一方面,换位产生理解,理解客户的难处,从表面的消极言行中挖掘出积极的善意,体会客户的善良本意。

如果你自认和对方在人生阅历、人情练达方面存在差距,无法与其换位思考,那么你就需要找到一个帮你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导师。这个导师有时候是你年长的同事,更多的时候是你的上级,这时候就显得一个“好为人师,体恤下级”的领导是多么重要。

(3)迎合人通常是非理性的,没有人喜欢别人对自己说“不”,即使明知或事后认识到你是对的,但你留下的是惹人讨厌的形象和让人难堪的感受。这对进一步开展销售活动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当噪音来临时,你切记不可直接反驳,即使知道你无法达到对方的要求,甚至客户的观点可能带来不良的后果。

迎合主要是针对客户无理要求和指责予以拖延和淡化,它和认可不同,侧重于对客户的理解,是一种沟通技巧。同时,你需要从心中把它和阿谀奉承严格区分开来,你没有拍谁的马屁,而是善意地缓解矛盾,给对方自省的时间,所以,没必要感到羞愧,相反在心理上要感到真诚和坦然,因为你宽容了对方的无知和无理。

其实,当客户愿意当面指出你的不足时,正说明他对你还是基本认可的,对你们公司还抱有进一步合作的愿望,愿意为你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你与客户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只能说明你们的沟通才刚刚开始,彼此需要建立沟通的方式和渠道以及建立信任的基础。迎合,正是为了让客户对你产生亲切感,愿意和你沟通。

而且,你应该相信,随着客户相关工作的展开和接触人员的增多,他们的想法会趋于更加务实,你完全没必要去纠正那些本身会改正的东西。毕竟,人在经历深思熟虑之后总要归于理性。

(4)说出真实感受虽然迎合可以产生亲切感,但对于建立真正的信任无能为力。这时候,说出你的真实感受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此之前,你显然需要表明对客户的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明白无误地指出对方的善良本意,这来源于换位思考时对客户的真心体会。客户会因为你的理解而平息大部分怨气。而后你可以得到充足的时间和机会陈述你的合理原因和解释。例如,回应客户对质量问题的激烈指责时,你可以首先指出其积极的一面:“忠言逆耳,王处长,我知道您这样是为我们公司好,希望我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通常,客户会因为你说出了他自己都未意识到的善意所感动。然后,你真诚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坦言自己的难处和苦衷,“其实每个公司的产品都有一定的故障率,我只有尽量减少这一可能性并保证出现问题时尽快更换和维修”。相信此时,客户也能换位思考他的主张和异议是否合适,其情绪化的举动也就告一段落。

通过以上的步骤,“忽略过激言行”做好心理准备,“倾听”收集信息,“换位思考”理解客户、发掘其善良本意,“迎合”创造良好沟通气氛,“说出真实感受”指出善良本意、呈献真诚并说明真实情况,一个灭噪过程就基本完成了。但要指出,这不是金科玉律,不过在销售实践中是值得一用的最简单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