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员金口才全书
10748800000047

第47章 针锋相对、讨价还价的技巧

买卖双方在谈判一笔生意时,并不是一方的报价立即会得到另一方的接受,往往要经过数轮的讨价还价阶段,一笔生意才能敲定下来。

那么,如何进行讨价还价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该笔生意是否能够达成,通常谈判双方在讨价还价阶段都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唇枪舌剑,想方设法地使谈判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一时间谈判桌上风起云涌,异彩纷呈,有时还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

在异常激烈的争夺中,也是谁要具备拿山核桃的谈判中,谈判双方很容易感情冲动,一不留心,就会形成谈判人员的个人冲突,生意也因此而告吹。因此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谈判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合情合理地进行讨价还价的工作,这是谈判人员应该解决的问题。

要保证谈判人员在激烈的谈判中不迷失方向,双方的谈判态度就必须是心平气和的,而要保证心平气和,谈判双方需较高的个人修养外,会谈外的审时度势,巧妙安排也是必不可少的。谈判人员只有充分预见、分析谈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制定好应付措施,做到胸中有数,才能II缶阵不乱,在千变万化的形势面前从容镇定,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

讨价还价常用如下一些技巧:

(1)火力侦察法先主动抛出一些带有挑衅性的话题,刺激对方表态,然后,再根据对方的反应,判断其虚实。例如,在价格阶段讨论中,想要试探对方对价格有无回旋的余地,就可提议:“如果我方增加购买数额,贵方可否考虑优惠价格呢?”然后,可根据对方的开价,进行选择比较,讨价还价。再如,甲买乙卖,甲向乙提出了几种不同的交易品种,并询问这些品种各自的价格。乙一时搞不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甲这样问,既像是打听行情,又像是在谈交易条件;既像是个大买主,又不敢肯定。面对甲的期待,乙心里很矛盾,如果据实回答,万一对方果真是来摸自己底的,那自己岂不被动?但是自己如果敷衍应付,有可能会错过一笔好的买卖,说不定对方还可能是位可以长期合作的伙伴呢。在情急之中,乙想:我何不探探对方的虚实呢?于是,他急中生智地说:“我是货真价实,就怕你一味贪图便宜。”我们知道,商界中奉行着这样的准则:

“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无好货”。乙的回答,暗含着对甲的挑衅意味。

除此而外,这个回答的妙处还在于,只要甲一接话,乙就会很容易地把握甲的实力情况,如果甲在乎货的质量,就不怕出高价,回答时的口气也就大;如果甲在乎货源的紧俏,就急于成交,口气也就显得较为迫切。在此基础上,乙就会很容易确定出自己的方案和策略了。

(2)旁敲侧击询问法通过迂回,使对方松懈,然后乘其不备,巧妙探得对方的底牌。

一位供货商在与某厂采购经理的谈判中,想提高产品的价格,但他并没有直接探询对方的反应,而是聊了一些似乎不着边际的话。

“我们想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想知道你们厂对我们的产品有什么意见,最好能帮助我们提供一些数据,我们好及时改进。”“嗯,你们的产品质量还是不错,至于数据吗,我可以在谈判后替你收集一些。不过据实验人员反应,你们产品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我们曾用过的产品。”“噢,非常感谢。据说你们厂这两年的效益非常好,规模越来越大,产品几乎没有任何积压。”“可不是,几十条生产线昼夜不停,产品、原料都是供不应求,可忙坏我了。”供货商听到这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其一,本方提供的产品在该厂的信誉非常好。其二,对方的库存原料已经供不应求,存料马上就要用光。工厂正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希望尽早结束谈判以使生产不致因为原材料的缺乏而受到影响。不知不觉间,对方自亮了“底牌”。供货商要想提高产品价格,就必须知道对方的弱点所在,并在此基础上给对方制造压力,让对方不得不让步。

这是旁敲侧击,迂回作战,探测对方虚实的成功例子,这些技巧对这次谈判的成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再如,东道主一方为了探得对方的时限,就极力表现出自己的热情好客,除了将对方的生活做周到的安排外,还盛情地邀请客人参观本地的山水风光,领略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往往会在客人感到十分惬意之时,就会有人提出帮你订购返程机票或车船票。这时客方往往会随口就将自己的返程日期告诉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对方的圈套里。至于对方的时限,他却一无所知,这样,在正式的谈判中,自己受制于他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3)聚焦深入法先把某方面的问题做扫描式的提问,在探知对方的隐情所在之后,再进行深入,从而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例如,一笔交易(甲卖乙买)

双方谈得都比较满意,但乙还是迟迟不肯签约,甲感到不解,于是他就采用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首先,甲证实了乙的购买意图。在此基础上,甲分别就对方对自己的信誉、对甲本人、对甲的产品质量、包装装潢、交货期、适销期等逐项进行探问,乙的回答表明,上述方面都不存在问题。最后,甲又问到货款的支付方面,乙表示目前的贷款利率较高。甲得知对方这一症结所在之后,随即又进一步深入,他从当前市场的销势分析,指出乙照目前的进价成本,在市场上销售,即使扣除贷款利率,也还有较大的利润。这一分析得到了乙的肯定,但是乙又担心,销售期太长,利息负担可能过重,这将会影响最终的利润。针对乙的这点隐忧,甲又从风险的大小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即使那样,风险依然很小,最终促成了签约。

(4)示错印证法探测方有意通过犯一些错误,比如念错字、用错词语,或把价格报错等种种示错的方法,诱导对方表态,然后探测方再借题发挥,最后达到目的。例如,在某时装区,当某一位顾客在摊前驻足,并对某件商品多看上几眼时,早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摊主就会前来搭话说:“看得出你是诚心来买的,这件衣服很合你的意,是不是?”察觉到顾客无任何反对意见时,他又会继续说:“这衣服标价150元,对你优惠,120元要不要?”如果对方没有表态,他可能又说:“你今天身上带的钱可能不多,我也想开个张,打本卖给你,100元,怎么样?”顾客此时会有些犹豫,摊主又会接着说:“好啦,你不要对别人说,我就以120元卖给你。”早已留心的顾客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说:“你刚才不是说卖100元吗?怎么又涨了?”此时,摊主通常会煞有介事地说:“是吗?我刚才说了这个价吗?啊,这个价我可没什么赚啦。”稍做停顿,又说,“好吧,就算是我错了,那我也讲个信用,除了你以外,不会再有这个价了,你也不要告诉别人,100元,你拿去好了!”话说到此,绝大多数顾客都会成交。这里,摊主假装口误将价涨了上去,诱使顾客做出反应,巧妙地探测并验证了顾客的购买需求,收到引蛇出洞的效果。在此之后,摊主再将涨上来的价让出去,就会很容易地促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