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10742500000023

第23章 小塞尔采蓝莓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949 年美国凯迪克奖银奖

1949 年美国《号角书》杂志年度好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

入选美国《出版者周刊》“所有时代最畅销童书”第324 名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获奖及推荐记录

那么一点邋遢——绝大多数的画面上,小塞尔吊带裤右面的吊带都是挂在胳膊上的。

有一位读者妈妈说她不到两岁的女儿整天缠

着她讲小塞尔的故事,连临睡前也要重复三遍。

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他们自己就离不开妈妈,他们太理解跟丢了妈妈的小塞尔和小熊的心情了。这个互相跟错了妈妈的喜剧让他们百听不厌。幼儿喜欢这个故事,还因为书里有他们喜欢的拟声词,像蓝莓扔到小铁桶里发出的“啪咚!

噼咚!嘭咚!”;有他们喜欢的重复,像小塞尔跟错了妈妈,小熊也跟错了妈妈。

在绘画技法上,罗伯特· 麦克洛斯基也有所

突破,没有像《让路给小鸭子》那样把画面画满,而是大量地留白,营造出一种山丘空气清澄的感觉。尽管它没有上颜色,还是有人赞美道:画出蓝莓,一种美丽的浆果。《让路给小鸭子》的

作者罗伯特· 麦克洛斯基,用如同蓝莓一般美丽的蓝墨水,画了一本美丽的图画书。

日本女作家江国香织写过一本名叫《抱着图

画书去房间的一角》的书,书里说的都是她喜欢的图画书。她说如果你要是问我最喜欢的图画书是哪一本,我一定会回答是《小塞尔采蓝莓》。喜欢它什么地方呢,她说她喜欢它那清清爽爽的白色和深蓝色的色调。她还特别强调,说自己小时候,这本书的环衬怎么看也看不够。

是什么样的画面让江国香织如此迷恋呢?是

厨房,你看,这是一个长长的画面。妈妈在往罐头瓶子里头装留着冬天吃的蓝莓,小塞尔站在椅子上往调羹上套瓶子的橡胶密封圈。两扇窗都开着,微风吹了进来,一扇看得见隔壁人家,一扇看得见山丘和森林。旧式的火炉上有两只锅子冒着热气,桌子上放着砂糖袋,拉开的抽屉里瞥得见罐头起子。地上一只黑猫一只花猫,窗台上还有一个缝纫机线圈……大人或许会对这样日常生活的风景无动于衷,但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一定会有一种亲切感。

罗伯特· 麦克洛斯基开始画这本书时,已经

举家搬到了缅因州的一个海岛上,这时他的女儿Sally(比本书的主人公Sal 多了“ly”)正在蹒跚学步吧?不知为什么,尽管这本书讲的是两对母女的故事,但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了从画面之外穿透过来的一个父亲的慈爱目光。这绝对是出自一个父亲之笔,不然,他怎么会把一个亲情主题

写得那么动人?不知道Sal 的原型是

不是Sally,但是他把小塞

尔画得让人爱怜极

了,好奇,贪吃,

还稍稍有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你不是小比尔!天啊,我的小比尔哪儿去了?”熊妈妈叫道。

世界图画书 阅读与经典

96

了一个充满了色彩、海的味道和松树覆盖的缅因州的乡村。

如果你留心,还会发现作者非常注意方向——

小塞尔跟着妈妈上山时,是从左面爬上去的;而小熊跟着熊妈妈上山时,是从右面爬上去的。但爬着爬着,小塞尔和小熊就稀里糊涂地掉换了位置,小塞尔跑到右面,小熊跑到左边。就有这样一幅画面,是一个远景,山丘兀立,左边的山坡上是小塞尔妈妈和小熊,右边的山坡上是小熊妈妈和小塞尔。孩子们看到这里,一定会叫出声来:

看,小塞尔和小熊跟错了妈妈!

最让人哑然失笑的是两个画面,一幅是当小

熊妈妈回过头来发现了小塞尔,说“你不是小比尔!天啊,我的小比尔哪儿去了?”时,你看她惊诧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还有一幅是小塞尔妈妈回过头来发现了小熊,说“天哪!你不是小塞尔。哎哟哟,我的小塞尔哪儿去了?”时,你看她抓狂得都快要摔倒了。与此相反的是,两个小家伙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态,一个给小熊妈妈看铁桶里的三粒蓝莓,一个对着小塞尔妈妈大嚼大咽。加了括号的文字也写得幽默,写小熊妈妈的那段是:“(她是一只大熊,知道要躲着人,哪怕是小塞尔这样的小孩。)”写小塞尔妈妈的那段是:“(她是一个大人,知道要躲着熊,即使是小比尔这样的小熊。)”

在罗伯特· 麦克洛斯基创作这本书的年代,美国的许多地方种族隔离仍然是合法的,不同的种族还相互对立、相互仇视。罗伯特· 麦克洛斯基试图通过这样一个人与熊和睦相处的故事,表达战后的一代对寻找和平共处的生活方式的渴望。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使我们再也看不出来它的时代背景了,它仍然还是一本紧贴孩子心灵的好书。

罗伯特·麦克洛斯基

详见84 页《让路给小鸭子》的“关于作者的故事”。

关于作者的故事

小塞尔和妈妈一起做蓝莓果酱。

[ 美] 路易丝· 法蒂奥(Louise Fatio)/ 文[ 美] 罗杰· 迪瓦森(Roger Duvoisin)/ 图The Happy Lion

Whittlesey House 1954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任溶溶/ 译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