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慈星密码
10741300000004

第4章 小小少年,意气风发

创业者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精神——公司刚刚起步,一切都没有定数,创业者每一天都会感觉到焦虑不安、孤独无助,有时还会听到无数反对的声音。因而创业者必须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不仅因为需要有灵活的头脑来洞察用户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计划可能随时改变——几乎所有创业者都会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他们的想法。成功的创业者都会从这一过程中获得财富,但他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金钱。

地处东海之滨的浙江宁波,是中国最早开放的贸易口岸之一。宁波众多的优良港湾,成就了我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从秦代开始宁波的商贸活动就已相当活跃。“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多地少,生存空间狭窄迫使众多的宁波人开始了闯天下的创业之路。

闻名中外的“宁波帮”,源于滨海,面临大洋的挑战,艰险的环境养成他们开阔的视野,坚强的意志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其创新精神的灵魂深藏在“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心态之中,并成为宁波人勇往直前的内在驱动力。

在“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中,“创新”可以说是宁波精神的本质之所在。宁波在文明架构中处于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结合点,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才孕育、培植并不断锤炼着宁波人民勇于进取、敢作敢为的创新精神。江南靖士《宁波帮》诗:“多俊生东浙,去来天下通。帮帮经济竞,代代绩荣隆。捐献酬孙总,称扬忆邓公。综先览陈展,志作岂人同!”

近代宁波商人,善于不断接受新事物,更新观念,推进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而其创业的动因往往很简单,就是摆脱贫困。因此,他们的成长总体上有一条清晰的共性的路径:白手起家,敢冒风险,从事贸易和家庭作坊式生产。他们中的许多人首先是“打工仔”,依靠自己的人力,积累经验和资本,小本起家,开办企业,逐步发展,逐渐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宁波发展起来的众多的专业市场中,宁波慈溪的白沙镇是不能不说的一个市场。白沙镇原是杭州湾南岸潮汛冲积形成的海涂。宋庆历七年(1047年),大古塘兴筑时,在今白沙镇西街沙井头小村两侧发现有白沙层,故名“白沙路”。无地少地的贫苦乡民纷纷迁来,沿塘而居,垒灶煮盐,兼捕海鲜。后海涂延伸,土质含盐量渐少,遂开荒植棉。至明洪武年间建造浒山所设施时,已经是村落俨然,商贩兴隆。

远在明代种植棉花以后,白沙人民就逐渐有了纺纱织布的技能和习惯。不但织白平板布,而且织色彩鲜艳有图案的方生布、斜纹布,加入蚕丝后成为熠熠闪光的高质量丝纬布,可与当时的“洋布”媲美。外地客商纷纷前来采购,统称之为“二丈布”。抗日战争时期,沪甬沦陷,纱厂倒闭,从嵊县、新昌、温州、台州直到江西、安徽的客商成批来到白沙贩运土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东游击纵队的部分军服,也在这里订购。闻名遐迩的“余姚土布”,实源于白沙镇。

白沙镇是慈溪市市郊的新兴城镇,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针织之乡”,20世纪50年代,在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私营大生米厂改名为“白沙跃进厂”。该厂扩大经营范围,利用全国厂商废弃的零星布角、下脚料,经过铁制梳棉机轧成棉絮,散发给群众纺成纱、织成布,再集中制成再生纱劳保手套和服装,向全国厂矿推销,由于产销对路,各村争相仿效,纷纷办起废花厂。

“文革”期间,规定每户的土纺车最多只能纺35管,其余纱管一律封存,土纺土织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78年以后,积极发展商品经济。先由个别农户开始用铁制横机生产再生纱线裤,受到各地顾客欢迎。左邻右舍竞相投资,针织机迅速增多,到1982年已发展到3600台。1988年,针织机数量发展到5118台,品种也大大增加,有横机、圆筒机、棉毛机,其型号有113小型提花机,185、186的大型提花机,还有配套成衣的高速平机、曲牙机、绷缝机。其中有国产的,也有从日本等地进口的。针织原料也从原来的再生纱发展为开司米、弹力丝、锦纶、腈纶、丙纶、涤纶、涤棉交织、涤麻交织等等。在针织的方法上有平板、间隔,还有提花、拉毛。产品式样繁多,有对衫、开衫、紧身衫、印花衫、运动衫、骑士衫等300多个品种。各类针织品均按市场的需求而不断创新。1988年,以针织为主的镇办、村办、个体联户企业达186家,从事针织业的家庭有56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70%,从业人员已占总劳力的45%;创产值达6631多万元,占工农业产值的39%,占乡镇工业产值的60%。

彼时,在针织机械生产过程中,率先带领当地农户用铁质横机生产纱线库的,就是孙平范的父亲孙仲华先生。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为保证人人能买到基本生活用品,政府采取了对紧俏物资采用发票证的办法。买东西时,人民币加票证,二者缺一不可。粗加分类,用来购买基本生活用品的有粮、布、油、煤票等;用来购买日用品的有肥皂、卫生纸、火柴票等;用来购买副食品的有鱼、肉、蛋、豆制品票等;用来购买大件的有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票等。

“无粮票没饭吃、无布票没衣穿”,票证在那个年月,是非同小可的,但也是十分紧张和有限的,也正是有感于当时的现实环境,孙仲华和其弟弟,以及当地合作社的队长一起,凑了300多元钱,开始进行纱线裤的生产。

由于经营得当,孙仲华的纱线裤生产有声有色,很快就小有名气,很多外地的客商也纷纷前来与孙仲华进行合作,为了扩大经营,也为了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孙仲华发动当地群众一起进行针织机的生产,产业逐渐做大后,当地群众有的从事针织原料的制造,有的从事漂染与定型,有的从事针织的纺织,而有人专门从事针织机械的组装与制造,逐渐形成了慈溪完善的针织产业链,而孙仲华,也因此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声望和人气。

就在白沙镇浓浓的针织生意氛围中,孙平范到来了,而当时,孙平范的父亲孙仲华的针织生意有声有色,其外祖父也在组装传统的手摇式针织横机,孙平范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成人。

孙平范成长的道路充满艰辛,但这也磨炼了他的意志。

在浙江浓厚的经商氛围中,孙平范从记事起就知道家里是做衣服的。父亲的针织生意在当地有口皆碑,母亲也几乎天天都与针织品打交道。乡里乡亲有需要做衣服的总是来找孙平范父母帮忙,父母也是二话不说能帮就帮。随着本地外乡人的增多,父母开始做起了家庭针织服装生意,但在平时还是对老乡们有求必应。孙平范从几岁起就在家里帮着父母做事情。

年幼的孙平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成长。因为家人好客,服装手艺出众,价格又公道,孙家的产业在村子里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远近闻名。家里经常寄住着外乡前来收购服装的商贩,有时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孙平范的父亲从小就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而他也从未让父亲失望过。在学生时期,孙平范的数学成绩尤为突出,这种先天性的优势似乎也预示了日后他在机械上的惊人造诣。懂事的他每当放学就回家帮助家里制作针织服装,虽说是男孩,但他心灵手巧,聪慧过人,无论工作多么辛苦,也从无怨言。

孙平范自幼就不怕生,常和寄住在家里的服装客户谈天,这也让他既增长了见识,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孙平范有一个姨父远在四川养蜂,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从姨父口中传出的故事充满着冒险与神奇,孙平范渐渐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出去闯一闯。

终于,1983年初,年仅15岁的孙平范离开生活了15年的村子,背井离乡,跟着姨父走上了养蜂之路。

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对于养蜂人来说,他们是追赶春天、追赶花香的人,哪儿有花,他们就到哪里去,一年12个月他们就有11个月是在外面度过的。在这一年里,孙平范可以说是四季与花相伴。但因他们四海为家,居无定所,许多苦楚不能言说。因为养蜂,少年的孙平范跑遍了四川、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几近大半个中国。当时他的双手皮肤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被蜜蜂叮咬的伤口,但年少的孙平范对这些从不在意。

谈到昔日养蜂生涯,孙平范感慨地说:“养蜂就要吃苦,还要耐得住寂寞。”这是孙平范年轻时期最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砺了他敢于迎接挑战的性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孙平范始终坚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