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消费创富
10732300000023

第23章 思考的力量

财富是一种观念,财富是一种思想!有能力的人辛辛苦苦追逐财富,有智慧的人却让财富勤勤恳恳追逐自己。要得到赚钱的智慧,要学会改变传统思维,首先要学会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你经常在思考着什么?你的思想清晰吗?正确吗?一只昆虫可能被蛛网捉住。昆虫一旦陷入困境,它就不能解放自己。然而,每个人都可以绝对地控制一样东西,这东西就是心态。我们能够避免心理上结蛛网,也能够清除这种蛛网。当我们一旦陷入网中时,我们仍然能从中解脱,获得自由。

我们的思想蛛网之一便是:认定我们的行动只是根据推理,而实际上每种意识的行动都不过是我们在做我们想要的事。请注意:我们不能只凭推理就采取行动。这对投资来说是尤其危险的。要在行动前与行动中不断提示自己,辨识事情进行的性质与状态。行动有多大胆,你的反思也要有多大胆。

任何一个想要获得财富的人都离不开思考,金融天才乔治·索罗斯这样说过:“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思考的人,我愿意去了解一些未曾接触过的事物,甚至在年轻的时候还迷上了哲学。后来,我发现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要比单纯的思考效果更快,于是我的思考开始为实践服务,并在行动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我的思考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更加进步,二者相辅相成。”

乔治·索罗斯于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父母都是犹太人。虽然战争早已结束,但因为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追捕犹太人的影响,小乔治心中依然有挥不去的阴影,他开始感受到生活的束缚。于是索罗斯决定独自去英国,当时他只有17岁。

索罗斯在英国伦敦一待就是8年。在此期间,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完成了学业,还换过无数次工作。最终他做出了影响其一生的决定:去美国发展!当他一路辛劳,辗转到达美国之后,他坎坷的生活从此展现出一幅新的篇章。

从索罗斯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几个不同的国家生活过,对当地的情况非常了解。从某种角度而言,索罗斯从小便具有了国际眼光,无论是决定去英国还是去美国,他都表现出了某种超前意识。在英国工作学习的8年,让他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了欧洲的情况,极大地开阔了视野。而到了美国,他又比只关心本土情况的美国人更胜一筹。他天生爱思考,总能把看似不同的事情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

坦白地说,索罗斯最初的思考曾有些偏离他的投资生涯,因为他一直梦想成为一个哲学家。他也曾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但最终搁浅,原因是他根本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想法很贴切地表达出来。后来他为阐述自己的投资理论而写了《金融炼金术》,但其艰涩难懂令众多渴望探究其投资精髓的人望而却步。

尽管如此,但是他依然我行我素,丝毫没有因为沮丧而放弃思索。事实上,他一直在思索,在考虑一些很宏观的事情。他不经意间冒出的一句话,就足以令其他人绞尽脑汁地思索半天仍不解其意。尽管如此,他依然专注于自己的思考。在众多投资者一心想着某一行业或股票的时候,正是这样一个“词不达意”的人,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将思维放在对整个世界综合情况的考虑上,他时时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透过现象来认清本质。

索罗斯的本领固然让人羡慕,但普普通通的我们是不是就只能落得“望洋兴叹”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先天的力量再伟大,终究敌不过后天的熏陶与学习。索罗斯时常不在办公室,他觉得远离办公室的嘈杂将更有利于他进行思索。试想,如果索罗斯根本不去思考全球金融市场的错综复杂,不去考虑股票的走势和影响因素,纵使他有再强的天赋又能如何呢?终究也只会被时间消磨得一干二净。事实上,正是索罗斯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特长,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将其发扬光大,他才会拥有如此超凡的本领。

当然,仅仅思考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怎样思考。索罗斯在思考过程中常常将自己放在思考内容之外,他自诩为“思考型的行动者”,因为他善于从外部观察事情,包括剖析他自己。

不仅如此,索罗斯进行思考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擅长独立思考。

1970年,已经小有成就的他和吉米·罗杰斯联手,并肩作战。而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安侯公司做分析员的时候便有十分出色的表现。安侯公司是美国一家从事外国证券交易的公司。在这里,大多数美国交易员思想守旧,不懂得去思考,而索罗斯却敢于尝试新业务。他一旦思考成熟,就马上付诸行动。当时人们这样评价他:“他很能干,思路很清晰。但他又很低调,喜欢独立思考,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显然,索罗斯和罗杰斯的合作是相当成功的。在他们合作之前罗杰斯在索罗斯手下做事,具有很强的融资天赋。两人的强强联手使他们迅速成为华尔街上最好的团队之一。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擅长独立思考,经过各自的透彻思考之后,他们往往会形成某种共识。虽然罗杰斯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最后的决定往往由索罗斯来做。索罗斯自称“从不让他扣动扳机”。虽然两人因为都太擅长独立思考而最终分手,但不可否认,在他们合作期间,一直配合得天衣无缝。

长时间的思考让年迈的索罗斯看起来更加睿智。经过风霜的洗礼,他脸上每一道岁月留下的痕迹里无不散发出智慧的光芒,每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出色的思想家”。的确,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如果没有出色的思考,又怎么会有众多大手笔的运作呢?

相比之下,我们究竟拿多少时间进行思索了呢?我们在享受着打折购物时所带来的喜悦的同时,我们是否想到,这是在消费我们的金钱,而不是省钱呢?所以从这一秒开始,让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如何在下一秒做最有生产力的事情……

当我们以生产消费者、而不是消费者的思维来思考,会怎样呢?生产消费者不仅仅得到产品或者服务,而且,他们还得到一个机会去拥有自己的生意并获得财富!生产消费者也许会在开始的时候,要以贵一点的价格来购买产品或服务,但是他们得到的回报,远远超过支付的价钱,因为生产消费者有机会通过更明智的购物,并且教别人做同样的事情,赚到更多的财富,最后达到财务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