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心理辅导实务手册
10726900000074

第74章 给犯错的员工一个翻身的机会

假如向管理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会不会允许或者鼓励员工犯错误?”相信,大多数管理者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否定的回答。在他们看来,员工所犯的错误就像洪水猛兽一样可怕,躲都来不及,更不用说容忍和鼓励了。

员工的过失有时确实会对企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企业准备好了各种应对措施: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员工一旦犯错误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为了防微杜渐,管理者对员工所犯下的一个小小错误,比如送错文件、打错电话等也要教训一番。

长期处在这样的企业环境中,员工会形成谨小慎微、凡事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胆怯心理,或者凡事都追求完美的不良心理。这就像小时候,父母教育孩子时常说的:“乖,听话,千万不可犯错误啊。”等大点儿了,上学了,老师也同样这样教育孩子:“不要犯错误,否则你将受到重罚。”“犯错误的孩子可不是好孩子,一旦犯错误,就没有人再喜欢你了。”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乖宝宝、乖学生,但同时也会让他们产生害怕犯错误而过度追求完美的倾向。

这种员工容易引起人际关系危机,还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如懈怠、疲倦、抑郁等不良心理,甚至有自杀倾向。此外,完美主义者在工作中的负面表现,如害怕失败、工作效率低、情绪容易失控等,也可能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被放大。

为了避免以上不良心理的发生,企业管理者不应对员工求全责备,而应以包容的心态给犯错误的员工再来一次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还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在刚刚踏人营销领域时,急切想做成拉到的第一笔订单,竟违背这一行业款到发货的流程,在客户没有提前付款的情况下就将货物押送到了对方仓库里,被骗十几万。这十几万元在当时相当于这家公司1/4的年营业额。如此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年轻人一年半载所无力偿还的。

犯下如此大错,你可能认为公司一定不会饶恕这位年轻人,但是他所在公司的老板并没有对他过分指责,也没有将他扫地出门。老板知道这位犯错误的年轻人心里极度痛苦,总是深感内疚,如果公司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势必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对他没有任何好处。不管怎样,相信他会从受骗事件中汲取教训,把工作做好的。再说,损失已经发生了,无论怎样惩罚都是徒劳的。

这是怎样的度量和胸怀?假如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你会容忍这样一位酿下如此大错的员工吗?也许不会。但是这位老板的宽容却使企业获得了数倍的回报。这位年轻人从老板的宽恕中获得了积极的心理和奋发向上的力量,10多年后,这位犯下大错的年轻人成为了这家企业的二把手,并成为营销领域的有名人物,带领该企业打人了中国著名企业的行列。

日本索尼公司前总裁盛田昭夫曾经说,工作中员工犯错误是难免的,从长远来看,一个员工的错误并不会对整个公司造成致命性的打击,但是如果公司对每一个犯错误的员工都追究责任,则有可能对这个员工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是致命性的心理伤害。为了避免这种伤害,管理者就应以宽广的心胸接纳员工所犯下的错误。

鲍勃·胡佛是一名技术娴熟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进行空中特技表演。有一次在飞行中,飞机的两个引擎同时出现了故障,落地后飞机变得面目全非。胡佛检查飞机故障原因时,发现这个螺旋桨飞机用的竟然是喷射机用油。这是负责保养飞机的机械工犯下的愚蠢错误。你可能认为胡佛一定会因此大发雷霆。但是,胡佛在看到机械工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内疚不已、惶恐不安时,只是拍了拍这位机械工的肩膀,让这位机械工明天帮助他修护他的F-51飞机。这位机械工对胡佛的宽阔心胸感激不已,并很快摆脱了心理阴影,竭尽全力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为胡佛的试飞表演保驾护航,再也没有出现过一次事故。

给犯错误的员工一个翻盘的机会,让他们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就是给他们一个立功赎过的机会,使他们消除犯错误后产生的紧张不安、内疚感和负罪感等不良心理反应,从而感恩戴德地工作,增强责任意识,创造更好的成绩。

当然,对于员工所犯下的不合理的错误是要坚决摒弃的,这类错误是指违反法律和违背职业道德的错误,像这类错误只会使员工形成不良的心理习惯,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