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心理辅导实务手册
10726900000067

第67章 完善保障制度,解除员工心理后顾之忧

关心员工的心理变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是从员工最关心的具体事情抓起,努力改善员工的医疗、保健、住宅、休假、健康及各种福利设施。只有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措施和生活保障,用心呵护企业与员工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契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消除员工的不安心理,才能使员工乐业、敬业,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不仅要提高物质上的保障,而且还要给员工一个成长面的安全感。与以前有了工作就相当于有了铁饭碗的时代不一样了,员工在一个单位,需要考虑更长远的事情:能不能长期在公司干下去?万一有一天公司破产了或者自己被裁了,能怎样生存?经历过企业改制的员工更会敏感地考虑到这些事情。解除员工的顾虑、让员工安心工作的办法之一就是支持员工参加职业培训,如岗位培训或企业付费的各种学习班、研讨会等,使其掌握一技之长,不断获得成长,当本企业出现不测之灾时,员工到别处也能谋得饭碗。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对企业自身也是有益的:员工得到自我提高的机会,满足了自我发展的愿望的同时,企业也会赢得人才的聚集与忠诚。

最近,某出租车公司的司机总是闹事,如故意当“路盲”来变相拒载或绕路宰客,有的司机甚至对城市的几条最重要的线路也装作不熟悉,公司对司机的这些行为表示很是气氛,要认真对待,可是司机们根本没有改善。主要是因为开车成本上升、收入下降的局势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这些司机就没有心情好好的工作。但是在气愤之余,出租车公司是不是需要及时关注司机的心理变化,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呢?

这个出租车公司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员工最关心事情,导致最后的恶果,所以,管理者无论对员工如何奖励和表扬,一定要做员工的保障制度,解决好员工的后顾之忧,这样员工才能很好的为企业工作,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1929年美国爆发了一场长达5年之久的经济大危机,造成了大面积的失业、饥饿和贫困。1933年,哈理逊纺织公司不仅遭遇了这场经济危机的袭击,而且还遭遇了一场严重火灾,公司的所有财产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场火灾使公司员工感到极度恐慌和无助,只能等待着董事长宣布公司破产,然后加入失业大军的队伍忍受饥饿和贫困。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为了帮助员工渡过心理和生活上的危机,董事长哈理逊竟然拿出数十万美元向全公司员工发放一个月的薪金,同时宣布自己不会放弃企业的重建,这使员工热泪盈眶,感激不已。一个月后,当员工开始为下个月的生计忧心忡忡时,他们又惊喜地得到了公司支付的月薪。

当时,许多企业家都讥笑这位董事长愚蠢至极,等着看他破产。但是,他们看到的却是数千名员工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纷纷涌向公司,使出浑身的解数,不分昼夜地忙着清理废墟、擦洗修理机器、安装电线和电话线,恨不得一天干25小时。三个月后,哈理逊公司不仅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生产,而且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后来还成为了美国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公司。

其实,在火灾发生后,哈理逊公司董事长完全可以在领取保险公司巨额赔偿金后一走了之,但是他没有选择这种短视的做法,而是时刻把员工的生活放在心上,这不仅拉近了和普通员工间的距离,还感染了他的员工,使人们忘记了疲惫,忘记了工作重担,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抢救公司的行动之中,并推动了公司的发展。

国内外许多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足以说明,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不论企业支付多高的薪水也换取不来的,只有企业真正拿员工当回事儿,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员工才能拿企业当回事儿,才会心情舒畅地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