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心理辅导实务手册
10726900000005

第5章 没有健康的员工就没有健康的企业

现在的员工在私下谈的最多的不再是互相间彼此报酬的多少了,而是脱口一句话就是:“今天真郁闷,我什么都不想做。”还有的员工说:“今天我心情不好,真没有劲,别理我,烦着呢”。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员工之间相互竞争压力的增强,个性张扬心理需求的提升,导致企业员工心情郁闷等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们需要具备并保持健康的心理水平,以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保持对客观事物清晰正确的认知能力,以适宜的情绪表达自我真实情感,获得沟通与社会认同,不断调整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努力进取。

可是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严峻、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因素,使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亚健康、不健康现象越来越普遍。员工心理问题给企业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如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上升,人际冲突增加,员工难于相互合作,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下降等。因此,员工心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为生产部门的主管小刘,最近总是闷闷不乐,自从公司推出了业绩考核,他负责的那个部门总是最差,在员工的表现调查表上,几乎全是不好的评语,其中包括工作心不在焉,失误增多;工作效率降低,经常延误工期,需要更长时间完成一件任务;情绪不佳,常常容易和同事发生冲突;白天频繁去卫生间或外出;个人形象变得不修边幅;与世隔绝,对他人的关心表现冷漠等。可是面对这样的评语,小刘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利用频繁的加班来提高业绩,来弥补这些,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其实这些表现正说明小刘所在部门的员工处于心理状态不佳的边缘,并随时可能恶化。也正是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最后影响到了业绩。

现在,随着人才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压力加重。企业员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心理教育疏导十分必要。

有一次,松下电器公司要招聘10名基层管理人员,招聘启事一登出,就有数百人前来应聘。公司对这些应聘者经过一周的考试和面试之后,再通过电子计算机计分,评出前10名优胜者,并向他们寄发了录用通知书。当松下幸之助对这些佼佼者的简历进行一一过目时,发现有一个成绩特别优秀、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不再录取者之列,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神田三郎。于是,松下幸之助立刻让手下对考试结果进行复查。结果发现,神田三郎的综合成绩名列第二,只是因为计算机出了毛病,才导致排名出现错误,神田三郎不幸落选。松下幸之助立刻吩咐手下给神田三郎补发录用通知书。但出人意料的是,当录用通知书送到时,这位年轻人因经受不住落选的打击而跳楼自杀了,松下幸之助听了这个惊人的消息沉默许久。身边的一位助手惋惜地说:“公司没有招到这样优秀的人才,这是太可惜了!”松下幸之助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没有录用这位年轻人是我们的幸运。意志如此脆弱怎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不少著名企业存在着富有才干的员工因心理问题接连自杀的事件。他们有着很高的学历,较广的知识面,有着很高的自我期待,也曾为企业创下了很好的业绩,有的还是企业的核心人物,但是他们却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堪重负,走向了绝望轻生的道路。面对员工心理问题这一困扰企业健康发展的顽疾,许多企业的老板困惑不已:究竟怎样才能使员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生命体的顺利运转?这一困惑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共同面对并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所以,做好一线员工的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工作是基层领导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乎到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尽量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能自我调整,克服心理重负。同时,在充分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倾听访问者的心声,设身处地体验他们的情感,与员工共同分析探究产生心理压力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认识最终解脱心理上的困扰,做生活的强者。将员工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才能使他们和企业的利益要求保持一致,有旺盛的热情和激情,优质高效服务于企业。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其他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都要取决于员工潜能的发挥,企业通过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员工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包括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健康的心理就是生产力、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做好了员工的工作,解决了员工的问题,公司才能真正取得长久的成功。可以说,优秀的企业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更是企业成长的生力军和战斗队。同样,成功的企业也都非常重视吸收、培养企业优秀的人才。人才战略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