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心理辅导实务手册
10726900000004

第4章 粗暴式裁员伤害的不仅是员工

暴发的金融危机让国内企业着实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期,不少企业采取了裁员减薪等办法来度过寒冬。但是在裁员上要讲究方法,要从心理上说服员工。

有些企业将存在心理问题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视为企业的负担,恨不得马上解雇他们以减轻企业负担,保持企业机体的健康。这种粗暴的方式伤害的不仅是员工,企业自身也会因此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20世纪8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暴发加上日本汽车的大量涌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出现了60年来的第一次严重亏损。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新上任的总经理为减少成本做出了短见的决定——大规模裁员,结果招致了员工的普遍不满和强烈批评。总经理不但没有看到裁员给公司带来的希望,反而发现,由裁员造成的工人心理危机使得公司各方面的工作都受到了影响。有“世界第一CEO”之称的杰克·韦尔奇曾经一语中的地指出裁员的弊端:“解雇是对诚实的残忍,但真正残忍的不是炒鱿鱼,而是忠诚缺位后的社会心理负担。”

让我们回顾一下国内外企业裁员引起的让人触目惊心的危机事件:

2000年12月26日,美国发生了一起21世纪初全国最大的工作场所恶性枪杀案,一家互联网公司一名员工将7名同事枪杀,杀人动机是企业裁员给该员工造成了生存危机。

2005年5月23日,美国IBM员工开展罢工、游行示威以及发表联合声明等行动,抗议IBM全球裁员1万~1.3万人的计划。

在国内,2003年1月16日,福建某公司总经理在办公室办公时突然被开除的员工从侧后抱住,他的左后背等处被连捅4刀,鲜血直流被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

这些都是因为裁员造成的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和生命悲剧。一般来说,裁员会给员工和企业造成以下几方面的负面影响:

首先,企业和员工双方之间都没有安全感。企业都想引进其他企业花巨资培养的专业高手,而不愿意自己花巨资培养有可能几年后被其他企业挖走的高手,就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企业成为其他企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而对于员工来说,企业一旦决定裁员,就好像清扫垃圾一样,让他们立刻交出办公桌钥匙,规定几分钟内收拾好私人财物,还担心被裁者搞破坏,吩咐部门主管亲自将他们“押送”出公司大门。如此冷酷的雇佣关系,难免会使员工出现震惊、愤怒或悲伤自怜等一系列的负面心理,他们还会相信“企业是你温暖的家”之类的温暖人心的话吗?

其次,粗暴裁员会给企业的员工带来很多的不良反应。很多裁员后的企业不但没有增效,反而因士气低落而减效,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忽略了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企业不向员工说明裁员理由、不事先通知、不与员工沟通,突然举起裁员大刀,势必对目睹“悲剧”但又幸免的员工造成负面心理影响,使其出现紧张、焦虑与恐慌心理,还可能出现压力重重、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等情绪,从而影响到工作效率,这种现象被称为裁员的“幸存者综合征”。这就像一场地震、空难、海啸、战争等灾难过后,劫后余生的人们会因受到心理寒流的冲击产生心理后遗症一样。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裁员也是企业人力资源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要求。裁员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使用人性化的治理方式,用良好的沟通和完善的治理机制来获得员工的理解,为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