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心理辅导实务手册
10726900000035

第35章 让员工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员工虽然能接受与自己的理想不太适应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坦然接受了,这时就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否合理。让员工把话说出来是最好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如果管理者连员工在想什么都不知道,解决问题就没有针对性。所以应该为他们开条“绿色通道”,使他们的想法第一时间反映上来。

在莫正波所负责的工作中,有件需要绞尽脑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通过对各种相关方面和因素的分析研究,权衡了各方面的利弊,莫正波终于拿定主意拟定出一个解决方案,他自我感觉非常地好。

可是,有一天上司把莫正波叫去,不厌其烦地点拨了一番对自己那个课题的处理意见。莫正波听完之后发现,上司所说的同自己设想的解决办法完全一致,就连具体实施步骤也是大致差不多。莫正波感到十分惊讶。当时的心情,就好像是自己的主意被人偷走了一样难受。尽管他知道上司并没有偷走自己的想法,但还是忍不住冲着上司唱了一段小小的反调:“这个方案确实可以考虑,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问题。假如不从……角度再作进一步研究,要想顺利实施是不大可能的。”

上司默默地听完他的意见后说:“那么,你就再对这些存在着的问题和缺点仔细斟酌一下吧。”归根到底,上司所安排的与莫正波正在做的完全一样。

即使是用同一种方法去做同一件事情,照着别人的指示去做和自己主动想方设法去做,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完全照着上司的指令去做,手下员工是不可能有成就感的;相反,若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发自觉的去做,那么,员工不仅会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而且,也等于让员工完全处在一种自我实现的精神状态之中。

可是,我们看到在一些新上任的各级领导当中,他们的做法正好与上述的做法相反。其中,有不少人的确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办事雷厉风行过了头,恨不得手把手教员工去做每一件事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安排所有工作时,总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能耐,惟恐指示不尽详细——若是事出紧急也就罢了,可很多事情并非如此。结果弄的员工感觉好像是被领导当工具驱使一样,心情很是不快,态度自然消极。既不能让员工佩服,又错过一次培养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机会,真是吃力不讨好!

凡是在沟通过程中善于诱导员工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解决办法的管理者,肯定会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的能力也会得到日益增加。然而,能否施展沟通艺术,使员工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管理者在沟通中是不是真正站在员工的立场上看问题,是不是能够真正理解员工的心理感受。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道:“嗯……我要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道:“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道:“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会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们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一个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紧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这时,现场变得异常寂静。

所以,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

倾听不是“听见”,与“听见”不同,它反映了管理者对下属的态度。如果某个管理者认为自己听见了,就是在倾听,这是错误的,因为倾听不仅仅用得是耳朵,更要去用心。

1、要理解下属想说什么。管理者在倾听时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下属到底想说些什么,是对公司的建议,对某人的意见,还是对待遇的不满?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不同的员工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性格较内向的下属,在表述一些敏感的问题时可能会更加隐晦。这需要管理者在平时多与下属接触,多了解下属的动态,这些对正确理解下属的意图很有帮助。

2、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下属在谈述自己的想法时,可能会有一些看法与公司的利益或管理者的观点相违背。这时不要急于与下属争论,而应该认真地分析他的这些看法是如何得来的,是不是其他下属也有类似的看法?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情况,管理者不妨设身处地的站在下属的角度,为下属着想,这样做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3、要听完后再发表意见。在倾听结束之前,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你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下属的谈话,这种情况下妄下结论势必会影响下属的情绪,甚至会对你产生抱怨。管理者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要非常的谨慎。特别是在涉及到一些敏感的事件时,尤其要保持冷静,埋怨和牢骚决不能出自管理者之口。对员工而言,你的言论代表着公司的观点,所以你必须对你说出的每一句话负责。

4、要做记录,并且兑现承诺。在倾听员工的谈述时,最好做一些记录,一方面表明你对他谈话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记录一些重要的问题,以备遗忘。管理者对自己作出的承诺,最好也进行记录。做出的承诺,要及时进行兑现,如果暂时无法兑现,要向员工将明无法兑现的原因,及替代的其他措施。

当员工明白自己谈话的对象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等着做出判断的上司时,他们会不隐瞒地给出建议,分享情感。这样,上司和员工之间就能形成良好的沟通,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