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没有语言……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语言的话,那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很明显地,那人们将无法和周围的人交谈,更无法将内心的喜、怒、哀、乐传达给他人知道。
在一个完全没有语言的环境下,人类只能靠肢体语言传达意念,但没有语言,也就没有名称,如何在上商店时,清楚的告诉店员您所需要的物品?单就以上各点,您便能轻易感受到,一个没有语言的世界将是多么糟糕的生活环境。
除了人类有传达心思的语言能力外,动物也有其特殊的声调用以传达感情。
例如雌鸟在发现有敌人侵扰时,会发出尖锐的叫声以提醒幼鸟逃离。
虽然人类无法知道鸟类所欲表达的心思,但是其必然有统一的声调,这就是他们的语言。
其他诸如猫、狗等有声动物,他们也会发出不同的声调,这也是一种表达感情、传达意念的方式。
而语言除了能传达自己感情与意念之外,还有组织自己的思绪、稳定自己情绪的功能。
也许当您想把卧室重新布置,思考如何移动家具时,会不经意地自言自语:“如果把书柜移开,电话便可以摆在角落……”
“对了,窗帘也可以换上淡雅的颜色……”
每当您专注于某件事物时所产生的自言自语,都是语言的一种组织能力,它将您内心所想的转换成大脑可以接受的语言,如此大脑才能命令四肢去行动。如果我们无法对事物命名,没有语言可以抒发内在感情的话,那么可想而知,脑袋将会是一片空白。
2.语言需要教育
人类的语言和自然界里的动物发出的叫声是有所不同的。人类的语言,是必须依靠学习才能够被认同,并非与生俱来的本能。
人类的语言是高等动物的象征,也许是上帝对人类的恩宠所赐予的宝藏吧。所以千万别丧失了儿童时期的学习机会,而且,天底下每位母亲皆负有无可旁贷的责任:必须好好培养下一代的语言能力,使人类最重要的生存工具得以繁衍不断。
一定有些母亲为了使婴儿早日学会说话,在婴儿还不会开口说话时,就急着教他说“这是车车”等。虽然,我们可以理解这些母亲的良苦用心,但是,婴儿学习说话和成人学外国话毕竟是不同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要使婴儿感受到“说话的喜悦”,从而有想说话的意念。
因此,如果婴儿喃喃自语时,一定要回应他。大约在出生两个月后,婴儿就会开始发出“啊——啊——”或者“嗯嗯”等的声音。心情好的时候,甚至还会一个人自言自语,因为,开始懂得如何发出声音的婴儿非常喜欢做这件事。当然,这种喃喃自语和欲传达某种意思的说话是不一样的,但是,当婴儿对母亲发出声音时,就表示他正要告诉母亲什么事,所以,做母亲的一定要回答:“什么事啊?”或者“嗨,小宝贝!”由于母亲的反应,婴儿便会涌起再发出声音的意念。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再也没有一件事能像母亲微笑地回应一样能刺激婴儿感受到“说话的喜悦”了。
3.语言的最佳教师:母亲
母亲是孩子最佳的语言教师,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做母亲的便时常在其耳边说话:“宝宝好漂亮哦!”、“来、来吃奶奶”……等这些下意识的亲密语言,如此一来,等到孩子稍微懂事时,就很可能会自己发出“奶奶”,吃……”、“汽车跑跑”等儿语,虽然并非刻意的教导其说话的能力,但因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无形之中便会模仿起来。因此如何利用有效的方法,让孩子模仿正确的语言也是相当重要的。
有时并非一定要孩子听得懂才与他说话,单纯的发自内心的感情,以及与孩子的肌肤之亲等,都是帮助孩子学习的好方法。
越能利用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来教导语言的人,越是最成功的语言教师。
孩子会在无形之中,模仿母亲的话语和声调,慢慢地堆砌语言的基础。
当孩子3岁时,开始摆脱围绕在母亲身边的生活模式,此时,因为有了良好的语言基础,做母亲的也会放心地让孩子自己看电视,或者是和邻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也是孩子踏入语言世界的第一步,更是母亲验收成果的时候了。
但是,3岁对小孩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此时除了可以放心地让他去接触其他的语言外,母亲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举足轻重的,因为3岁的小孩,已经开始懂事了,母亲可以利用玩游戏和孩子一起思考,此时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教导小孩,最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①如果婴儿说话,就摸摸他的头,给予身体上的满足感。
要使婴儿的说话快速进步,最重要的,就是使婴儿具有自己想出声、想说话的意念。这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只要在婴儿想说什么时,即使不成一句话,也要给予具体的奖励就行了。至于奖励方式再也没有比一边说着“好、好”,一边抚摸他的头,或者把他抱进怀里等的肌肤接触更好的了。
和慈祥的母亲肌肤接触最能满足婴儿的心灵,使其心境平和。而这种满足感和平静的心情,就会使得婴儿产生再开口说话的意念。常常听到有人谈起,在医院之类的公众设施中长大的婴儿,开口说话的时期会比较迟,这或许是由于人手的不足,以致于婴儿无法获得满足感和平静的心情所致。
当然,语言的发展也因人而异,过了周岁还不会开口说话的人也比比皆是。但只要有母亲的爱包容着,婴儿说话的意念就会源源而至,所以,即使您的婴儿说话进度比别人稍迟,也不必惊惶失措,只要好好照顾他就行了。
②开始时,教婴儿说一些比较容易发音的词语,如“车车”。
曾经有人问过笔者,教婴儿说明确的用语是不是比说儿语要好?但是,有一个前提是,婴儿之所以使用儿语是因为为发音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所以,要他们说出正确的字词,那还有一大段的路要走。因此你要好不容易才开始说话的婴儿,说出“汽车”这么明确的词语,事实上是太勉强了些。
当然,如果为了将来着想,最好的方法便是及早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语言,但是,教导正确的语言从1岁半开始即已经足够了,所以,在开始学说话的前期阶段,教婴儿说“车车”、“狗狗”、“猫猫”等儿语是无所谓的。但是如果能从最初,就多教一些对婴儿来说发音比较简单的用语,更有助于婴儿语言的进步。
在此阶段要注意的是不要勉强婴儿说话,也不要纠正他们的错误。特别是勉强婴儿说他们讨厌的话时,反而会导致婴儿丧失学习说话的兴趣。
③要让婴儿睡觉时,就用沉稳的语调跟他说话。
要教导婴儿说话并不需要特别的“教育”,只要一边指示眼前的具体事物或动物,一边传达语言即可,例如:“看!好漂亮的花哦!”、“好热呀!我们把窗户打开吧!”等。这种方法比光靠教几个词更容易使婴儿学会用词。当然,大部分的母亲都很自然地会使用这种方法,但是,在许多把婴儿寄放在托儿所的母亲当中,一定也有人会担心因为和婴儿相处的时间太短,而使得婴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得较慢。
如果有这种情形,笔者建议母亲们,在晚上哄婴儿睡觉时,不妨以温馨的谈话代替摇篮曲。说话的内容不拘,但尽可能地选择较单纯的言词为佳。或许婴儿根本不懂谈话的内容,但是,这确是一个将语言深置于婴儿脑海中的机会。
此外,婴儿睡觉时若有母亲陪在一旁,便会感到很安心,所以,对联系母子之间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④经常叫婴儿的名字。
经常呼唤婴儿的名字,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助益相当大。相信有许多人会对为什么经常呼叫名字有助于语言的发展,感到很不可思议。
一般来说,婴儿听得懂自己的名字,只要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会转向声音的来处,这种情况是从七、八个月开始的,而婴儿知道自己的名字,同时还能促进语言的发展。当母亲或周围的人不断地叫“什么事?贝贝!”、“贝贝,我们到外面去吧!”,婴儿就会记住自己的名字,同时将眼光延伸到自己以外的世界去。
⑤和婴儿说话时,不要用婴儿式的语言。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母亲在跟婴儿说话时,完全采用婴儿式的儿语。她们的本意是希望婴儿能多听懂一些,但是,如果大人一直以这种方式和婴儿交谈,可能会造成孩子在长大之后,仍然使用儿语的后遗症。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由于婴儿的发音机能尚未成熟,所以,在满3岁之前,往往会使用奇怪的发音和儿语。虽然不必一一加以指出、纠正,但是,周围的人最好还是尽量用正确的发音方式来使用语言。
孩子是从周围的大人与自己交谈的语言中学习说话的。因此,要让孩子学得正确的发音,首先,大人就必须要用正确的发音来说话。如果一直以儿语来交谈,久而久之,儿语就成了固定的使用语言了。小孩子通常都会毫无选择地吸收所遥信息,如果听到尽是字正腔圆的发音,那么,即使不刻意去教他,他自然而然就会有正确的发音了。
4.语言游戏中的注意事项
在跟孩子游戏时,因为孩子在很多游戏中,可能学习到许多令您意想不到的东西,因此,对于任何细节与小动作,您都不可以掉以轻心,以下几点可以提供给您作参考:
①发音必须正确,语调要平稳。
孩子将来可能是母亲的翻版,在此并非是指外表的相似。孩子说话的方式和声调都是在此时定形的,所以必须用正确的发音来教导孩子,母亲字正腔圆,孩子才能够青出于蓝。
②仔细地听完孩子想说的话。
即使孩子说话吞吞吐吐,您也应该把他的话听完,切忌与孩子抢着说话,如果您在孩子话讲一半的时候打断,或者是帮孩子把话讲完,小孩子会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发表意见,再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语言了。
③利用会话提高学习效果。
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母亲对他所讲的话毫无反应,即使只是一句微不足道的儿语,母亲也应该耐心的把话听完,并且适时地给予回答,这也是鼓励孩子勇于发言的好方法。
④念画册和故事书给孩子听。
画册和故事书中的主角,是培养孩子将来个性的主要人物,您可以将小时候的回忆,利用稍微夸大的表达方式描述给孩子听,孩子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到语文的运用,更可以培养其日后的个性和习惯。
⑤培养与儿童相同的好奇心与情感。
不要以大人的立场去教导儿童,更不要以成人的观点去分析事物,在孩子的心目中,任何事物都是新鲜的,内心都充满了好奇,所以母亲必须培养和孩子们一样的好奇心,才能够发掘出真正适合孩子的好方法。
⑥要有耐心与爱心。
不要常常用“等一下”:“你不要唠叨”类的回答来制止孩子说话,因为孩子幼小的心灵非常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您必须要有耐心帮助孩子踏出迈入语言世界的第一步。
母亲温和亲切的语言是很重要的。
根据调查显示,第一次生儿育女的夫妇,其实际感受到身为“父母”的感觉,是在孩子刚诞生时,以及孩子第一次开口叫“妈妈、爸爸”时。由此可知,父母亲是非常注意婴儿语言的发展的。
婴儿从2~3月开始,便会喃喃自语或者发出“啊——”“唔——”“啊伊——”等声音,而这种喃喃儿语是全世界婴儿共通的语言。
结束了喃喃儿语阶段后,在中国生活的婴儿就说中国话,在英国生活的婴儿就说英语,这并不是刻意教导出来的,而是听母亲说话后模仿而来的。婴儿开始模仿的时期大至是在7~8月左右,所以,在这段时期,母亲要特别用心和婴儿说话。
5.教育孩子使用明确的语言
①将婴儿用单字传达的说话内容以完整的句子回答。
我们到国外去时,如果语文不通,常常会以组合单字的方式来沟通。比如说,不晓得到车站去该怎么走,只要说“车站”往往就行得通了。
婴儿的语言也一样。当肚子饿时也只会说“饿饿”。或者,当他说“出去”时,便表示他想到外面去看看。这时候,母亲不能只是默许,应该以完整的句子,例如:“吃饭时间到啦!”或者“想到外面去吗?”来回答。如此一来,婴儿自然会记住“吃饭时间到啦!”、“想到外面去吗?”的意思,同时也会想让自己能尽快使用这些句子。
尤其是婴儿在过了1岁半之后,就应该更正他的说话方式,如“吃吃”改说“吃饭”,“出去”改说“到外面玩”。这样不断地更正,“儿语”渐渐就会被淘汰掉了。但是,母亲绝对不能做“教导”婴儿的老师,只能扮演一个亲切的协助者。
②不要马上答应婴儿的要求有助于其语言的发展。
相信一定有母亲因为婴儿说话慢或者甚少说话,而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语言能力发展得太慢了?
只要婴儿一表现出似有所求的表情或动作时,母亲大致都能猜出孩子的意思。比如,如果还不到吃饭的时间,那一定是口渴了;或者,因为平常散步的时间快到了,所以想到外面等等。
遇有这种情形时,如果母亲光说“好,我知道了“就给水喝或带他到外面去,那么,婴儿就会觉得根本没有开口的必要。对婴儿来说,虽然拼命地想表示自己的意思,但那种意念也因此被削减了许多。也就是说,如果母亲太过于呵护,不但会变成保护过度,同时也会造成阻碍语言发展的反效果。
所以,当婴儿想表示某种意思时,母亲要保持沉默去观察。婴儿必定会拼命地表达,而借着这种不断的努力,婴儿也就学会了表达自己意思的语言和方法了。
有的人认为语言是不经学习就能够自然学会的。但是小孩子是一面学习一面记住语言的,如果身边没有学习语言的楷模,他们是无法学习的。
无论如何学习,在启蒙阶段如果不能给予集中的刺激作用,是无法提高学习效果的。人类在幼儿期,不断地接受刺激,如此就能逐渐记住语言。到了6岁,可说已记住了维持生存最低限度必备的语言。
6.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过程
①喃语期·语言基础的建立。
现在我们要对记住语言的几个过程作详细的说明。
当婴儿醒来的时候,会发出几种声音。如“爸爸”或“妈妈”等。当然,这些声音不具有任何意义,甚至算不得语言。所谓喃语,是指“哼”或“呢喃”的意思。
当婴儿和母亲接近,嘴里发出“妈妈”的声音时,是在回答妈妈的话。如果妈妈认为“这是偶然发出的声音,他不可能知道妈妈的。”因而置之不理,如此一来,婴儿当然不能学习到“妈妈”这句话就是“母亲”的意思。总之,和孩子说话是相当重要的。
不久,孩子喃语的数目会多起来,而且会开始模仿大人的话。他们的发音大人往往是无法了解的,接着,语言的发展便转移到下一个时期。
②片语期·说出较易发音的话。
由不知意思的发音开始,渐渐增加到发出有意思的话来。一个个增加,如由“妈妈”进展到“车车”“汪汪”,对自己身边有趣的东西一个个发音,且一个个记住,这是1岁前后的语言能力。
③一语期·开始理解大人的话。
不久,孩子能渐渐记住学来的话,并将它们当作沟通的工具。
虽然只是一句,但是却可能包含了多重的意思。例如他们说“车车”,可能象证着“车车来了”的意思,或“拿”的意思,这就是一语期。
到了一语期的后半,还是不能自己说话,但是对大人所说的话,大部分都可以理解。你只要说“拿玩具来”,他就能确实做出将玩具拿来的动作。
④二语期·可以沟通。
一语期大约持续半年,就会转入二语期。这时候将由“妈妈”的说法转变为“妈妈,车车”。
最初可能只是两个单纯的名词,但是不久便能混入动词,如“妈妈,拿车车”,也可能混入助词如“把车车拿来”,以传达自己的意思。
其后,他们可能经常自言自语,如果仔细去听,可以发现他们反复地在说着妈妈说过的话。
这种自言自语模仿别人说话的现象,绝对不算是异常。这点足以显示出将来他能用语言和别人沟通的能力。不久之后,他便能说:“走吧!”“等一下!”以语言显示统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便是以语言显示其思考的前兆。
⑤多语期·语言逐渐活泼。
由2岁到3~4岁的期间,语言能力急速地发展。
“妈妈、糖果、给我。”这大约是在2岁半到3岁左右的时期。“今天,我和爸爸,坐车车”这类三语、四语,包含着复杂文法的语言能力也已逐渐养成。
在他们的发音中,有时候会夹杂着一些不清楚的话,或巧妙地夹杂着文法性的短句。他们会用复杂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思,对于和日常生活有关的话几乎都已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