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10720400000031

第31章 提高商业银行科技水平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商业银行从服务到管理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金融服务与产品不断推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以信息系统为基础;商业银行对客户服务的形式正在逐步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子化服务模式;传统商业银行正在往电子商业银行转变;信息化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因素。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商业银行大幅度提高其竞争能力,并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结构重组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国外商业银行的电子化程度及发展趋势

由于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商业银行经营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顾客与银行打交道,人们既可以亲自到银行营业大厅接受传统的柜台式服务,也可以通过遍布商店、车站、码头和机场的 ATM进行存取、转账操作,还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电话、PC或 Internet办理存款、贷款、转账、付款、股票买卖等金融业务,接受金融服务,查询各种政治、经济、生活信息。更可以使用信用卡方便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旅游、购物等消费,人们可以使用电子货币在网上“漫游”,进入各种虚拟商店购物。美国美洲银行在 Internet上开通的小型企业贷款业务,5 万美元左右的贷款当天就可批复。安全、可靠、高效的金融信息化系统,可迅速查询贷款人的资信情况、借贷历史等,从而可迅速判断是否给予其贷款。

现在信息技术已不仅仅用于处理金融交易,而且还用于对传统银行业务进行改造。以前银行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不够重视银行内部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而较多注意交易处理的一般要求和输入输出格式,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银行经营方式从注重规模效益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深度效益的转化和“企业再造”的浪潮,用信息技术改造银行业务流程,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系统已进入了初期的演练阶段。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科技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科技水平发展很快。据有关统计资料,到 1999年底,银行系统已经配置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 多万台,自动柜员机(ATM)近 3 万台,销售点终端(POS)22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同时,电子支付工具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截至 1999 年底,银行卡发卡量已达2亿多张,并预定在2000年底前实现试点城市的网络互联与银行卡通用。全国15个以上城市建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北京建立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此外,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和支付网络已经开通,支持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商业银行还建立起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建成了涵盖对公、储蓄等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实现了主要城市的通存通兑。商业银行开发了面向客户的综合柜面业务处理系统,为实现客户管理、风险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企业银行等金融服务系统,推出了多种新型、快捷的金融服务。各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行长查询系统、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科技水平的主要措施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科技水平在服务水平、管理经验和资金实力等方面,都与国外大的商业银行有较大差距。加速我国金融信息化有助于与国外商业银行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平等竞争。金融信息化为我国商业银行达到或赶上世界先进商业银行,改造金融传统模式,建立经营、管理的新型企业,提供了契机。当然,这种机会的把握必须基于金融信息化的成功开展。

要迅速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科技水平,争取几年内在经营管理、信息咨询、支付清算、资金调拨、电子付款、网络银行、国际结算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参与投资一些与银行业务有关的高科技公司,加大银行高科技开发力度。加快信息技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应用步伐,将国内银行业计算机技术应用层次,从柜台交易处理层面提高到经营管理决策层面,实现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