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关键在于落实全集
10717700000020

第20章 答应了别人就要做到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故事,李嘉图的父亲是荷兰犹太人,后来加入了英国国籍,由于他在证券交易所里很讲信用,深得同行们的欣赏,事业上发展很顺利,不久就发了大财。

父亲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接班人,从小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品德教育,教育他们要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在作决定之前要认真考虑,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不能轻易放弃。

李嘉图9岁那年,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家百货商店的橱窗里摆着一双鞋口有皮毛的鞋子,式样很新,从没见有人穿过。李嘉图心想,要是穿上这双鞋同学们肯定会很羡慕。于是就想买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回到家里,他吵着要家里人把那双鞋买来。大人们说:“你没看清那双鞋的样子,不一定适合你穿。”

可是他说:“我就要那双鞋子,别的鞋子都让给弟弟妹妹们穿。”

于是父亲就答应给他买那一双鞋子,不过条件是买来一定要穿,直到穿不上为止,李嘉图爽快地答应了。

鞋子买回来了,他这才发现,这是一双木鞋,是专门用来做样品的。不但不舒服,而且当他穿着鞋子走在马路上时,所有人都会盯着他看,因为这双木鞋会发出很大的响声,每走一步就“咔嗒”一声。本来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结果让他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全校都认识穿木鞋的李嘉图。为了声音小一点,他走路时不得不尽量放轻脚步。

一个同学问他为什么不换一双舒服点的鞋子。他说:“我已经答应我爸爸,只有把这双鞋子穿不上,才能再换别的鞋子穿。再说我已经把我的几双鞋子都送给弟弟妹妹了,没有可换的鞋子了。”

那个同学说:“我可以借给你一双鞋子,你可以在学校里偷偷地穿,回家的时候再换上那双木鞋。”

李嘉图说:“谢谢你,可是我不能接受。我已经和爸爸有约在先,我爸爸已经按照约定给我买了这双鞋子,我也必须按照当初的约定一直穿着这双鞋子,不然就是不诚实,不守信用。我爸爸说,不讲诚信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有成就的。”

就这样,李嘉图一直到脚长得穿不进去这双木鞋的时候,才开始换别的鞋子。

这件童年的小事对李嘉图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敢于承担责任,一生都以诚信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后来,李嘉图成了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

我们想想,为什么李嘉图穿着木鞋那么难受还一定要坚持到底,答案很简单,因为他答应了别人就要做到,那么作为一个企业员工呢,如果你答应了你的老板、你的同事或者说你的客户,你应做该怎样呢?如果你想成功,那一定是兑现你的诺言了。

在生活中,我们做事情必须果断,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完成,这样,我们就不会出现一件事情要么人人都在做,要么没有一个人在做。这样做就显得劳而无功,多么的不划算。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对来自台湾的老人为了坚守一个承诺,在连续亏损7年的情况下,仍在坚持。那是在1997年前后,这对老人到东南亚某国去旅游的时候,当地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朋友告诉他们:当地居民很喜欢吃中国的一种天然食品“宜宾蘑芋”,但可惜当地没有人能开发出来,很难买到。这对老人听后心里一动,这不是一个绝好的商机吗?于是他们向朋友承若:“我们一定会想方设法让当地居民每天吃上中国宜宾的优质天然蘑芋”!朋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双方约定:由这对老人回四川宜宾投资,专门开发优质天然蘑芋,朋友负责在国外的销售。然后,这对老人马上赶到宜宾,很快就办起食品加工厂,并开发出优质的天然蘑芋。但由于成本太高,导致他们严重亏损。原因一是为保证蘑芋绿色、天然、无污染的特点,在种植过程中不能施用农药、化肥,故生产周期长,产量低,致使成本越来越高;其二是由于当地很多关系未协调好,致使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形成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局面……

可是为了信守当初的承诺,亏损再多他们也要坚持,这一坚持就整整坚持了7年,也亏了7年。现在这两位老人已70多岁了,当别人问他们:“老人家,这种亏本生意您难道还想做下去?”老人一脸严肃地说:“是的!为了遵守当初的承诺,亏本我们也一定要做下去。而且我们会让我们的后人继续做下去。我们坚信事情总会有转机的。”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震撼,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太难能可贵了!

当今商场上处处可见的是坑蒙拐骗尔虞我诈、见利忘义的不良商业行为,而这两位老人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为了一个小小的承诺,坚韧执着地坚守着……把做人的最高境界——诚信二字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

看到这个故事,使我想起发生在美国一件类似的故事。

说的是,一位叫森姆的人搬家时,准备换一张新的床垫。他去了一家:名为“蓝森林”的家具店买床垫。那天,他按规定先向家具店交付了200美元的定金,交完钱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森姆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不幸:路边一辆煤气车突然发生爆炸,森姆的车子被炸翻了。他被送到医院时,已经不省人世。几天后,他仍然没有脱离危险,而这时已经到了家具店给森姆送床垫的日子。当送到森姆的家里时,开门的人却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他说他从来没有订过什么床垫,对送床垫一事,他感到莫名奇妙。送货人对照定单上的地址,发现小区、门牌一点没有错,但房子的主人坚持说送错了,说他对于此事一无所知,还说这里根本没有一个叫森姆的人。

事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送货员只好将床垫拉回了店里。他想,如果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那个叫森姆的人一定会回来找的。殊不知,这时的森姆已经被医院诊断为植物人。“蓝森林”家具店是一家严守合同,为顾客着想的老店。他们不但没有因为这张床垫无人来取而感到捡了个便宜,反而在店门口张贴了广告,又在当地的报纸上发布了消息,寻找森姆,并希望知情者能提供有关森姆的线索,好让他将床垫领走,但仍未回音……

森姆订购的床垫放在家具店里一年了,依然没有人来认领。森姆的床垫在店里放置两年了……还是那个老样子。又过了两年,厂家已经不再生产这种床垫了,汤姆还没有来。这期间商店和厂家为这张床垫又交换过几次意见,双方商定还是留下这张床垫。就这样,这张没有人来认领的床垫被店家挪来挪去,虽然很占地方,却没有人说什么。这期间,家具店换过两次老板。接任时,前任都要领着接任者走到这张奇特的床垫前,说明几年前发生的事情。接任者也像他们的前任一样,信守诺言。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照样拿出一支粗笔,把床垫上那几个已经模糊了的大字再描上一遍:“订购人,森姆。”他们不仅耐心地等待森姆,而且把这件事作为信守合同的一种义务让自己履行。

谁也没想到,7年之后,奇迹发生了——植物人森姆苏醒了。森姆的苏醒是作为医学界的一个奇迹被媒体争相报道的。电视、报纸上都登出了有关森姆起死回生的消息。这时的森姆已经不记得从前的事了,毕竟已经过去了7年。但离他最近的一件事他还是想起来了,那就是7年前,他是在订购床垫回来的路上出了事的。家具店老板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惊讶,急忙派人去医院找森姆。原来,7年前汤姆把定货单上的地址写错了,把一区写成了七区。一区和七区相差了五里路,怪不得床垫永远送不到森姆家里。最后,家具店终于把森姆订购的床垫送到了森姆的家。店家是作森姆康复回家后的一个礼物,将床垫送去的。这件事在全美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森姆回家的那天,许多市民跑到街上,他们一定要抬一抬、摸一摸这张神奇的床垫。人们说,森姆的苏醒肯定与这张床垫有关,他们不但认为森姆的苏醒是一个奇迹,同时也认为,家具店7年来对森姆的神情召唤功不可没。是上苍不肯放走森姆,一定要让他睡一睡这张床垫!就连美国当时的总统里根,看了报道,也激动地跑到一家新闻中心大加赞扬,他肯定地说:“真诚,一定会感动上帝!”

这个美国故事与宜宾两位台湾老人坚守的“魔芋诺言”,可谓异曲同工。都是用了整整7年这一漫长的岁月来做一件事——即有诺必果。将自己答应过的事情和承诺过的服务,不管事情发生怎么变化和不计任何经营成本,哪怕为此而倾家荡产,也要把它坚持到底。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大商立于德”的商业气势!

我们的市场经济需要的正是这种“承诺是金”的诚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