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关键在于落实全集
10717700000018

第18章 落实即是一种诚信

落实不光体现了责任心、忠诚、敬业等优秀的品质,同时它还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落实,简单来说,就是接受上级的任务,并把任务做到位,做出色。在我们接受上级的任务时,我们已经给出了一个承诺,就是完成任务。那么落实与否,就是检验你是否实现这个承诺的标准,也就是判断你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如果你不是诚信的人,领导为什么要相信和重用你呢?

什么是诚信?“诚”为诚实,是语言和内心的一致,诚者,指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信”为信用,为语言和行为的一致,指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信于人。“诚信”,是诚实与信用的一致,即以诚待人,取信于人。提倡诚信,可以让人际关系融洽,减少纠纷,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尔虞我诈等丑恶现象,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的稳定;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与企业的品牌、顾客商誉价值紧密相关,失去顾客的信任,企业的经营将一落千丈。诚信是商品社会的社会契约之一,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诚信是人或组织的诚实性和信用程度,它体现在一个人(或组织)的个性、价值取向之中。传统上讲,诚信就是一个人的可靠程度和可信任程度,它是人品的核心部分。

哈尔滨啤酒集团是目前中国四大专业啤酒生产企业之一,超百万吨的生产能力奠定了其在中国啤酒市场上的地位,并以绝对优势占据了东北市场。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哈尔滨啤酒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独占鳌头呢?

秘诀只有两个字:诚信。

“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酿酒”,这是哈啤传承的“训诫”,也是哈啤立足市场潮头,搏击中国乃至国际啤酒市场的“利器”。质量是企业之本,也是哈啤对消费者诚信的根本。

“让每一瓶啤酒都使顾客满意”,这是每个哈啤人铭记于心的质量方针,更是哈啤人打造“哈尔滨啤酒”——这一中国名牌产品的理念。哈啤日产量达几百万瓶,虽然不合格率仅为几百万分之一,但到了消费者的手里却是百分之百的不合格。哈啤,之所以百年常青,就是奉顾客为上帝,时时考虑到顾客,注意诚信。

做到诚信并不难,只需你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把每一件事落到实处便好。

诚信不仅对于企业很重要,对一个人,一个员工也是如此。一位美国商人说: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一群美国中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时抄录了某网站提供的一些材料,竟在全美引发轩然大波。

据2月14日的《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堪萨斯城郊的一所名叫Piper的高中,118名二年级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其中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材料。此事被任课女教师苏姗发觉,判定为剽窃,于是28名学生的生物课得分为零,并面临留级危险。在一些当事人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校方要求女教师提高那些学生的得分,这位27岁的女教师愤而辞职。

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学校董事会不得不在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持女教师。该校近半数教师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满足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更加重要。苏姗则说,她在带学生的第一天,就和学生订下规矩并由家长签字认可。规矩称:“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课程失败。”

女教师每天都接到十几个支持她或打算聘用她的电话。一些公司已经传真给学校索要当事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今后永远不会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一所大学在当月上旬的入学考试中对一位身着Piper学校T恤衫的女孩子说:“不要欺骗啊。”当地一位女士对电视台记者忧心忡忡地表示,她非常担心今后本社区的人出去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

这里,我们无法笑话美国人的小题大做或杞人忧天,感觉到的只是“诚信”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这二字之于美国绝大多数民众,虽不能说重于生命,却是立足社会之根本。

20世纪初,在意大利有位名叫弗兰克的商人。他经过艰苦的努力,开办了一家小银行。可是,开业不久,他的银行就遭到了抢劫。这次抢劫使他彻底破了产。当然,储户的损失也很大。

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孩子重振家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落实银行的规定,偿还储户巨额存款的事宜。尽管这一规定是他自己制定的。

朋友们劝他说:“规定是规定,但这件事你没有直接责任,没有必要这样千辛万苦偿还。”

听了朋友的话,弗兰克回答说:“做人要讲信用,有规定就要落实。”

为了落实“规定”,弗兰克整整奋斗了39年。当他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如释重负地说道:“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为了落实“规定”,弗兰克付出了39年的艰辛,但是他收获了诚信,他的落实体现了他的诚信。

在新的世纪,更需要我们具有诚实守信的态度,来担负起这一“落实”的重任。

“落实”虽然仅仅是两个字,但这两个字却是字字重千钧。因为它一端连着党和政府,一端连着人民群众;一端连着组织的命运,一端连着组织成员的成败;一端连着企业的兴衰,一端连着企业员工的生活。因此,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每个人对此都必须有深刻的认识。

我们还记得,2001年,全国高考的语文试卷出了这样一道作文的题目: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

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梢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梢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可以肯定,这位年轻人错了。一个人的成功,有许多种条件和因素,但“诚信”是一种最重要的因素;一项政策的落实,有许多种途径,但诚信是一种最重要的途径。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明白这一道理。孔子说:“人无信不立。”商鞅还以广告的形式来展示他的诚信,来推动他的改革措施的落实。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表示他说话算数,他让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并当众许诺:“谁能将这根木杆搬到北门,奖赏十金。”围观的人很多,但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谁也不动手。

商鞅见没有人去搬它,就又宣布:“谁能将这根木杆搬到北门,奖赏50金。”这时,有个男人上前把这根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

正是商鞅落实了自己的诺言,使得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于是,他的新法在秦国推行了起来,我们看到落实体现了诚信,反过来也正是商鞅的诚实守信使秦国的新法得以落实。

你对别人失信,别人也会对你失信,最终你会为失信而遭灭顶之灾。一些人为了私利,忘记了守信的道德规范,言行不一,口是心非,阳奉阴违,食言而肥。这些不守信用者也许得意于一时,但最终会为自己的失信而付出代价。《郁离子》一书,就记载过一则因失信而丢命的故事:

在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因风大船翻而掉进了水里。他抓住一捆大麻秆,高声呼救。一位渔夫听到呼救声,赶忙过来救他。商人逃命心切,见有人来救,便许诺说:“我是济阳的富翁,你若能把我救上岸,我给你100两金子。”

渔夫把商人救上了岸,可商人只给了他10两金子。渔夫问他说:“你不是说给我100两金子吗,怎么只给我10两?”

商人听了他的问话,马上变了脸,回答他说:“你一个打渔的,一天能打几条鱼,能赚几个钱,突然得到10两金子还不知足?”

渔夫很不高兴地走了。过了些日子,那位商人乘船渡河时,船触了礁,慢慢地往下沉。正巧,先前救他的渔夫正在不远处,于是,他又大声呼救。渔夫一见是那位说话不算数的商人,就停住船,不理他。结果,商人掉进河里淹死了。

渔夫见死不救,自然应该受到谴责。但商人遭此恶果,也是自己不守信的缘故。

这个故事的结局无非是告诉人们,你一定要使你说的话得到落实,否则,你就失去诚信。看来你是否落实就表现了你是否有诚信,所以落实即是一种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