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零售管理创新
10717000000057

第57章 1 引言

本章将从顾客需求视角探讨零售创新理论与实践策略。考虑到超市、专业店、百货商店等不同业态的顾客需求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试图将研究聚焦于其中一个业态,以使研究结果更具针对性,创新策略建议更具实用性。在综合评价了不同业态对理论需求的紧迫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后,我们将研究问题落脚于基于顾客需求的中国百货商店创新策略。

在整体快速发展的中国零售行业中,百货商店所面临的形势却相当严峻,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来自于连锁超市、大卖场等现代流通业态的激烈竞争,造成了对百货业原有经营商品的分流、顾客的分流以及生存空间的挤压。1995年后,百货行业经营不景气,关门歇业者不断,经营状态大不如前(赵萍,2002),甚至有人提出,中国的百货商店已经进入衰退期的悲观论调;另一方面,入世后外资零售业的不断涌入,使百货业整体的经营理念、盈利模式面临转型,传统百货商店的管理水平、经营能力亟待改进与升级。2000年,全国零售企业50强的企业中,销售增长超过50%的共5家,均为超市企业,而负增长的10家零售企业中,有9家是百货公司。2000年后,形势略有好转。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3年我国大型百货商场的亏损面为10.2%,比2002年下降4个百分点,但前景仍不容乐观。

面对不利局面,企业界与学术界都已经认识到,创新是百货商店增强竞争力、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赵萍,2002;李飞等,2006)。有的企业从规模入手,采取兼并联合或连锁手段扩大规模,甚至开始尝试跨业态的发展。如大商集团已经从传统百货店发展为集百货、购物中心、综合超市以及电器家居专业店为一体的零售航母(洪涛、王桂根,2006);有的企业则试图进行经营创新,注重引入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设施,不断优化购物环境,从简单的商业售卖向休闲娱乐的综合体验服务转型。这些尝试,均有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无法形成有说服力的结论。有关中国的百货商店该如何创新,学术界还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