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零售管理创新
10717000000021

第21章 4 零售业态创新路线图

4.4.1 绘制零售业态创新路线图

我们把零售业态24个维度纵向排列,就可以描绘出零售业态创新路线图。由图可知:(1)从大的方面看,零售业态创新无非是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方面的创新;(2)从具体维度方面看,主要有24个方面的创新,而每个方面又有若干表现要素。这样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零售业态创新图谱。零售企业在业态创新过程中,可以通过填写这张图的方式进行决策,填写的方式是将相关零售业态24个维度的表现用直线纵向连接起来。具体步骤是:(1)画出本企业现有零售业态的路线图;(2)画出竞争对手零售业态的路线图;(3)画出本企业新的零售业态路线图,即根据决策结果,调整路线图中的24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构成要素的任何一个维度,这样就可以改变原有业态的面貌,或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零售业态,或是完善旧有的零售业态。

4.4.2 零售业态创新路线图应用举例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假设一个简单的背景:(1)某零售企业想进入一个社区的零售市场,仅有1家百货商店,1家大型超市两个竞争对手,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业态方面进行有效的差别化创新;(2)3家商店的目标顾客趋于一致,都是社区内的家庭主妇,且她们购物最重视的要素以重要程度排序是:商品价格,商品质量,优质服务,环境舒适,价格稳定,停车方便,容易到达等;(3)百货商店的定位点是“商品质量”,大型超市的定位点是“商品价格”,待规划的商店定位是“优质服务”。通过应用业态创新路线图,我们可以为待规划的商店提出多种被选方案。首先,我们在业态创新路线图中画上社区百货商店和大型超市的路线图,这家百货商店的业态组合特征为优质非食品,价格较高,环境幽雅,提供完全的顾问式服务,重视形象宣传,地点在社区商业中心;这家大型超市的业态组合特征为中等质量的食品,价格低廉,环境拥挤,提供理货服务,重视促销宣传,地点在社区边缘。其次,根据竞争对手的业态组合特征,进行差异化组合,比如在商品要素上组合百货商店和大型超市的商品种类,在价格和环境方面介于百货商店和大型超市之间,在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方面好于百货商店,重视形象宣传,店铺位置可以在社区商业中心。最后,将新的业态创新设想在路线图上描绘出来,就会形成一种新的零售业态———综合商店。如果继续改变组合要素的各个维度,还会形成其他新的零售业态。

4.4.3 应用零售业态创新路线图的补充说明

零售业态构成要素24个维度的调整,不是人们拿在手里的万花筒,随便一摇就会产生出一幅美丽的图景。这24个维度究竟应该如何调整,还需要将其纳入到一个规划系统当中。因为零售业态创新的内容,就是零售营销组合要素组合的过程,它们如何组合完全取决于零售企业的市场定位过程,也就是说,零售业态的创新过程就是零售企业市场定位的调整过程。所以零售业态内容的创新必须应用零售营销定位的理论框架,这个过程的有效工具是零售企业市场定位的综合钻石模型,首先,在市场研究的基础上,找到目标市场(目标顾客群),并了解他们对6要素(产品、服务、价格、便利、沟通和店铺环境)等方面的具体需求特征;其次,细分目标顾客利益并选择满足目标顾客的利益点,根据这个利益点确定属性定位和价值定位,定位选择的范围仍然包括6要素的全部内容;最后,通过进行营销6要素的组合实现已经确定的定位。

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零售业态的变化,在业态内部的调整属于已有业态的完善过程,如果变更了原有业态的本质特征(例如超级市场改变了自助服务方式,百货商店大量经营生鲜食品,专卖店增加了其他品牌的经营,便利商店缩短了营业时间等),就会发生新业态代替旧有业态的过程。因此,零售业态创新包括旧有零售业态的完善和新型业态的创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零售业态创新过程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常常不是事先计划好的,是定位的自然结果。零售企业常常不是有一个清晰的完善旧有业态或是创造新型业态的明确选择,而是根据目标顾客和市场定位的选择,组合各个营销要素的各个维度,最后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判定结果是否创造了一种新型业态,可以通过3个标准进行评价:(1)组合独特性,强调目标顾客的目标需求的独特性,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进行一系列的零售营销组合要素整合,以形成独特的店铺形式。例如,超级市场满足的是家庭主妇对日常生活用品一次购足的需求,其相应的组合要素为自我服务方式+以食品为主的日常用品+简洁的店铺装饰等。(2)广泛影响性,对旧有的零售业态产生巨大的冲击,同时地区分布也较为广泛。例如,百货商店首创了顾客自由出入、固定价格、可以退货的销售方式,其早期开业曾使附近诸多小商店破产,并成为遍及世界的店铺形式。(3)模仿流行性,世界上仅有一家或几家的店铺形式,不能称为一种零售业态,零售业态应该是可模仿、易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