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分策略 七分执行:中层管理者高效执行力的10项修炼
10715800000008

第8章 走流程不等于走形式

有一个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为什么这只蝴蝶会死去?原因是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

省去了过程看似为蝴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导致蝴蝶丢了性命。无论做什么事,有一个好的过程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仅仅是走形式,忽略过程,必然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

从上面两节我们知道流程对于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人虽然表面上是在按流程执行,但在内心里却把走流程看做走形式,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当我们用走形式的态度去执行流程时,就会对工作抱有“差不多就行”的思维。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虽然某些工作环节看似不重要,并且不会对工作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如果我们对每个工作环节都做不到位,其最后得到的工作效果,必然会是不合格的。

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很早就提出了追求卓越的理念。开始的时候,他也是只关注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后来他发现,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下属为了实现卓越的目标,会萌发一些冒险的念头,比如,把产品的价格降低到不可思议的水平等。这时候韦尔奇发现,不能光追求目标的卓越,过程也要卓越。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曾经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计算公式:90%×90%×90%×90%×90%=?答案让人惊讶,是5.049%。把这个公式运用到执行工作中,假如我们把每个工作流程都做到90%,经过5个工作环节,我们所得到的结果还是不合格。

实际工作中,每一项任务都是由流程中的每一个“零部件”组成,而这些“零部件”在执行过程中,并不是由某一个人负责,而是由执行团队中的具体某一个人负责,任何一个人在执行流程中自己负责的这一部分时出现1%的错误,最终都将导致执行结果不到位。如果每个人对自己负责的工作环节稍微不到位,最终执行结果就不再是不到位,而是不合格。所以,如果在执行中,对于流程仅仅是走形式,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我们不能把每个工作流程都做到完美,最后的结果,就一定不完美。这就是为什么公司一边对员工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一边却又严格要求员工按流程执行。因为只有按流程执行,把流程做到位,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我们要认识到,执行过程中的每个流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以不理解它,但是必须要严格执行它,而且要做到完美。有人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为某些流程并没有多大作用,只是增加了工作量而已。但站在流程设计者的角度来看,没有哪个流程会是多余的,所有的流程都是为了得到最佳的整体效果,实现完美的执行结果。

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流程,我们将无法保证执行目标的实现。而无论多么完美的工作流程,如果没有把流程执行到位,也必然无法实现高标准的工作目标。

流程执行是否到位,关键就在于对细节的执行能否到位。一个好的工作态度,能够保证我们把每一个流程都执行到位。反之,工作态度不端正,即使我们聪明绝顶,也难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只有能够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的工作态度,才能保证流程的完美执行,而不是走形式。

细节体现一个人的责任心。责任心强的人,会留心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会要求自己把每个细节做好,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他而言,工作不再是一种负累,而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精雕细刻才会赏心悦目。

细节体现一个人的能力。一个员工的能力如何,都可以从他工作的细节中体现出来,在流程中尤其如此。对于事先设置好的流程,注重细节的人会用100%的热情,认真对待流程中每一个细节,而不注重细节的人必然是仅仅走形式,无法把工作做到位。

细节产生效益,细致带来完美。看不到细节,不把细节当回事,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激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一旦有了具体的工作流程,他们就完全把走流程当作走形式。看看我们周围吧,对工作的每一个流程环节始终把握不到位、“熟不生巧”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工作中的细节抱着“差不多”和“想当然”的念头,做起事来敷衍塞责。结果,即使是第100次做同一件事,也不会比第一次做得更好。

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流程中的每一件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所以,对于工作流程我们必须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个细节,把流程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位,拒绝走形式。只有不放过流程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力求把每一件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执行才有可能达到完美的高度。

专家点拨

有很多公司制定的所谓流程,具体到执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从头到尾看完过。可见流程的制定是一方面,而执行是另一方面。企业花费很大精力,财力制定的流程,要么束之高阁,要么没有落实,有的即使落实了也仅仅是走形式而已。

对于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来说,要想在执行中避免出现对于执行流程只是走形式的问题,首先在具体制定流程时,执行时需要合作的每个部门选出一个人,加入编写流程的小组,这样比较容易使各个部门达成共识,而不是一个部门单独做出执行流程。另外对于个人,如果没利益关系的激励,流程的执行与制定也很成问题。有些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大部分收益来自奖金,与流程没关系,那么为什么要卖力参与?

其次,从整体上看。跨部门的流程执行起来压力很大,特别是来自那些属于公司核心业务部门的人,说服他们改变观念和做法非常难,但这个时候更要知难而上。必须要坚决执行,当然可以慢慢优化。最高层的全管,低下分层,层层有人负责,并与考核制度挂钩。

总之,从流程制定到执行中的每一步都加强管理与合作,对于避免走流程流于走形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