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分策略 七分执行:中层管理者高效执行力的10项修炼
10715800000036

第36章 挫折有多大,毅力有多大

一个农民有一大片桃花心木。他种下树苗后,总是不定期来浇水,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多,有时少。有人感到很奇怪,便询问原由。

他笑着说:“种树不同于种菜,几星期就可成熟。要想种出百年的树,只有让树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下雨。下雨是算不准的。所以,只有在这种不确定中,拼命扎根,找到水源才能长成百年大树。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就会枯萎。即使存活的树苗,一遇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

树不能活得太滋润,否则将无法成材。同样,在逆境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因为在逆境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不会依赖外界的条件。在逆境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逆境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卓越的人有一大优点: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科学研究认为,当成功到来的时候,人的心理承受力呈现出正向发展趋势;而当挫折到来的时候,人的心理承受力呈现出负向发展趋势。而作为现代社会领导者承受成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其承受能力体现也不会太充分;而承受挫折,才真正是对领导者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挫折程度越深,考验就越大,其能力强弱的反映也就越明显。

一个人对待挫折的态度决定了自己的成就,又决定了其他人对他的看法。做事遇到挫折就退缩,缺乏韧性和毅力的人,没有人愿意信任和支持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做事不可靠,随时都会面临失败。这样的人,永远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当然也无法赢得自己的尊重。

人们时刻都在寻找那些意志坚强的人。他们直觉地认为只有他们才是自己可以依靠的人。也正是因为他内在的这种意志力,使得他是适宜于领导他们的。这种所有优秀的领导者都不可缺少的意志力的主要原素是毅力,即对他所从事的事情坚定不移的坚持,遇到一切艰难困苦而不屈不挠的伟大气魄。

领导者如果没有毅力,便不成其为领导者。在执行任务时,所有有关于任务的思想、计划、行动都是需要毅力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在没有做之前就能肯定是百分之百的成功。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只有一个区别:是否有坚强的毅力坚持到底。坚强的毅力是行动的基础,是一个人走向成功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一个人只有心里充满必胜的信念,对自己所执行的任务充满责任感,并且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他才可能迈出坚定的步伐,产生克服困难的力量与智慧,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最后达到目标。

作为执行团队的领导者,在面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必须要具有昂扬的斗志和战斗的激情,抱定必胜的信心。最重要的还要有毅力,并用这种毅力感染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这才是确保团队完成执行任务的根本。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充满怀疑,那么他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能以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贯穿始终,遇到困难马上退缩,这样他所做的工作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而如果他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他在困难挫折面前丧失了信心和继续战斗的勇气,那等待这个团队的就只有灭亡。

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团队领导者顽强和坚韧的毅力,就像一面旗帜。有旗帜在前面引导,团队成员就会有明确的战斗方向,奋勇向前。若没有旗帜指导的话,这个团队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前进的方向,没有凝聚力,也很难取得成功。

当你带领团队执行任务的时候,执行目标以及执行计划本身不能带来成功,他们只有在你付诸实施时才有价值。锲而不舍这种内心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和最有趣的东西。日本著名企业家土光敏夫说过,一旦把要做的事情决定下来,就一定要以必胜为信念,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干到底。人没有努力的界限,所欠缺的往往是坚定不移的意志 面前遇到墙壁,就要决心穿过去,即使失败了,只要紧紧盯住目标,最终就不会倒下去。即使倒下去,爬也要往前爬。

顽强的毅力,是成大事立大业者的特征。在执行活动中,它可以帮助领导者在带领团队执行的过程中找准方向,排除内外因素干扰,义无反顾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逆商高的领导者会“咬定”目标不放松,用理性与不肯服输的心态,务实、拼搏地去实现追求。

一个人如果没有毅力,就会在困难面前退缩,在挫折中消沉。一个人让自己的心理处于“朝秦暮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在执行任务时就会浅尝辄止,必然因此失去拥有成功的机会。莎士比亚说得好:“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当你遭遇挫折时,你所要做的,就是拥有顽强和坚韧,用信心和毅力支撑自己继续朝前走。

专家点拨

毅力是领导者为了战胜挫折而必须培养的品质之一。世上没有绝境,只有内心的绝望。机遇到处都有,只要你有足够灵活的头脑、足够灵活的慧眼和灵活把握机会的意识。遭遇逆境时,将注意力集中于负面的方式是很危险的,这会强化人们对挫折的印象,加剧对困难的恐惧感,使自己陷入失败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逆境中往往正隐含着更大的成功因素,逆商高的领导者在事业上不会有“天花板”,他们想的就是对问题的解决,就是用“永不放弃”的毅力,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极限,使自己的潜能发挥至极致,把局限变成无限,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任务。

英国首相丘吉尔十分推崇面对逆境坚持不懈的精神。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讲是在一所大学的结业典礼上,演讲的全过程他只讲了两句话,而且都是相同的:“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执行不会无路可走,只有自我设限。任何一个团队要想达成执行目标,完成任务,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坚持,不断地向困难挑战,超越自我。处在挫折和困难中的人,只有具备锲而不舍的毅力,才能破局而出,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