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分策略 七分执行:中层管理者高效执行力的10项修炼
10715800000021

第21章 十个时间管理工具

农夫早上起来,对妻子说要去耕地了。可是当他走到要耕的那片地时,发现耕耘机需要加油了,农夫就准备去加油。可是刚想到机器加油,就想起家里的四五头猪早上还没喂。这机器没油就不工作,但是如果猪不加油,也就是没吃饱就要饿瘦了。于是,农夫决定回家先喂猪。而当他经过仓库的时候,农夫看到几只土豆,一下子想到自家的土豆地可能要发芽了,应该去看看。于是,农夫就朝土豆地走去。半路经过了木柴堆,农夫想起来妻子提醒了几次,家里的木柴要用完了,需要抱一些木柴回去。当他刚走近木柴堆,农夫发现有只鸡躺在地下,他认出来这是自己的鸡,原来是脚受伤了……

就这样,农夫一大早就出门了,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忙了一天,晕头转向,结果呢?猪也没喂,油也没加,最重要的是,地也没耕。

事有“本末”、“轻重”、“缓急”,耕地是本,喂猪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是抓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工作是无限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时间管理工具,计划再好,目标再高,能力再强,也是空的。时间是如此宝贵,但它又是最有伸缩性的,它可以一瞬即逝,也可以发挥最大的效力,时间就是潜在的资本。充分合理地利用每个可利用的时间,压缩时间的流程,使时间管理工具价值最大化。

工具一:计划管理

关于计划,时间管理工具的重点是待办单、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

待办单就是将你每日要做的一些工作事先列出一份清单,排出优先次序,确认完成时间,以突出工作重点。避免遗忘、未完事项留待明日。待办单主要包括非日常工作、特殊事项、行动计划中的工作、昨日未完成的事项等。

要每天坚持一上班就管理制定待办单,并且每天只制定一张待办单,然后完成一项工作划掉一项。待办单要为应付紧急情况留出时间。

另外,每年年末要作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每季季末要作出下季末工作规划;每月月末要作出下月工作计划;每周周末五要作出下周工作计划。

工具二:时间“四象限”法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即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时间管理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却又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在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

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一个好的方法是建立预约。建立了预约,自己的时间才不会被别人所占据,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工具三:记录自己的时间

要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到真正卓有成效,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时间实际上是怎么耗用的。分析自己的时间,也是系统地分析自己的工作,鉴别工作重要性的一种方法。

记录自己的时间,以认清时间耗在什么地方;管理自己的时间,设法减少非生产性工作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为连续性的时间段。

工具四:考虑不确定性

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还需应付意外的不确定事件,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规定时间表要留有一定的弹性。人们对时间表的最大恐惧来自于缺乏弹性。如果我严格按照时间表的规定去做,我就失去了自主能力,我也没有办法决定下一时刻要做什么。其实这是误解。只要你希望管理时间的方式是有弹性的,就一定能够做到。最佳的个人时间管理策略是“理”而不是一味的“管”。理顺什么时候做什么,什么时候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并不是“必须做什么”“一定不能做什么”,“必须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一定不可做”。这些问题是你的事务管理和价值判断问题,不是个人时间管理的核心问题。

介绍三个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方法:第一是为每项计划都留有多余的预备时间。第二是努力使自己在不留余地,又饱受干扰的情况下,完成预计的工作。这并非不可能,事实上,工作快的人通常比慢吞吞的人做事精确些。第三是另准备一套应变计划。迫使自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仔细分析将做的事,然后把它们分解成若干个单元,这是正确迅速完成它们的必要步骤。

工具五:划分工作时区

将一天的时间分成几块来处理某些同种性质的固定的事情,以免被其他事情所扰。比如,在特定的时间段阅读和回复邮件,在特定的时间段处理文件、答复客户的要求、打重要的电话等等。这样的安排,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完成工作。

工具六:把东西放回原处

每次用完东西把它们放回原处,能够使你很快地找到你要的东西。有关机构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做调查时发现,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六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此有一条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每次用完东西都放回原处。

工具七: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

工作一次就做好,避免时断时续地做工作造成的时间浪费。研究发现,造成职员浪费时间最多的是时断时续的工作方式。因为重新工作时,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下去做。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就不会出现返工或者停顿再继续的情况,使工作时间更有效。

工具八:有策略地安排开会的时间

如果是由你主持召开会议,将开会时间安排在上午11:00比较合适,告诉每一位与会人员会议将在中午12:00结束,这样就不太可能拖延。人们在肚子饿时,会比较迅速地切入正题。

工具九:充分利用零碎时间

实际工作中,你会发现有很多没有工作任务的小时间片段,时间长了,这些小的时间片段累计起来很可观。因此你要学会利用时间片段,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这样,在相同的时间内,可能你所做的事情比别人多很多。

工具十:注重劳逸结合

计划不要排得满满的,一是要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二是要留有一些余量,因为一项工作到底要多少时间你不一定能准确计算。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适当的休息反而有助于提高整个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差错。

专家点拨

时间管理要适当,不要期望过高。控制时间是一个逐渐优化的过程。不要指望采用时间管理方法刚一开始就会取得非常完美的效果。管理时间的优越性会随着你对时间的估算技巧和运筹水平的提高逐渐体现出来。刚一开始你会有一些失误,那是“失算”造成的。你必须有耐心,不断调整,很快就会有令人欣喜的效果出现。

有的事情需要大块的时间去做,有的事情用零碎的时间去做就可以了。你可以在你的时间规划中统筹考虑这些因素。有的人愿意把一件事情分成几次去做,中间穿插一些小事情或者有几次小休息。有的人喜欢连续作战几个小时,然后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来休息。哪种方法都无所谓对错,只要适合自己就行。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掌控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当你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将所有预定的工作全部做完而且井井有条,不再觉得有许多忙不完的事,不再觉得工作纷繁复杂,还需要经常加班加点,不再会遗忘某些重要事情,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有效地掌控了自己的时间,成了时间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