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鬼谷子与中国式管理
10710000000006

第6章

原典

安、徐、正、静,其被节无不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有主位。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有主明。

听之术曰:“勿望而许之,勿望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欤。有主听。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有主赏。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有主问。

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而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固能久长。因求而与,悦莫大焉。虽无玉帛,劝同赏矣。有主因。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有主周。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暗变更。有主参。

循名而为实,按而定。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有主名。

如果身居君位的人能做到安祥、从容、正派、沉静,既会顺又能节制,愿意给予并与世无争,这样就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天下纷争。以上讲善守其位。

对眼睛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明亮;对耳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灵敏;对心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智慧。人君如果能用全天下的眼睛去观看,就不会有什么看不见的;如果用全天下的耳朵去听,就不会有什么听不到的;如果用全天下的心去思考,就不会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全天下的人都以像车辐条集辏于毂上一样,齐心协力,就可明察一切,无可阻塞。以上讲督察之明。

听取情况的方法是:不要远远看见了就答应,也不要远远看见了就拒绝。如果能听信人言,就使自己多了一层保护,如果拒绝别人进言,就使自己受到了封闭。高山仰望可看到顶,深渊计量可测到底,而神明的心境既正派又深沉,是无法测到底的。以上讲虚心纳谏。

运用奖赏时,最重要的是守信用。运用刑罚时,贵在坚决。处罚与赏赐的信誉和坚决,应验证于臣民所见所闻的事情,这样对于那些没有亲眼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人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主的诚信如果能畅达天下,那么连神明也会来保护,又何惧那些奸邪之徒犯主君呢?以上讲赏罚必信。

一叫作天时,二叫作地利,三叫作人和。四面八方,上下左右、前后不清楚的地方在哪?以上讲多方咨询。

心是九窍的统治者,君是五官的首长。做好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赏赐;做坏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惩罚,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就不会劳民伤财。圣人要重用这些臣民,因此能很好地掌握他们,并且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才能长久。根据所求而予之,会使对方喜悦之至。虽无珍物,勉励与赏赐也是一样的。以上讲遵规循理。

作为人主必须广泛了解外界事物,如不通人情道理,那么就容易发生骚乱,世间鸦雀无声是不正常的,内外没有交往,怎么能知道世界的变化?开放和封闭不适当,就无法发现事物的根源。以上讲遍通事理。

一个叫作“长目”,一个叫作“飞耳”,一个叫作“树明”。在千里之外,隐隐约约、渺渺茫茫中有个“洞”。既使天下的奸邪都藏在“洞”里,也可洞察他们。以上讲洞察奸邪。

依照名分去考察实际,根据实际来确定名分。名分与实际互为产生的条件,反过来又互相表现。名分与实际相符就能得以治理,不相符则易产生动乱。名分产生于实际,实际产生于意愿,意愿产生于分析,分析产生于智慧,智慧则产生于适当。以上讲名实相符。

现代释用

“符言”是指言辞和事实像符契一般完全吻合,《符言》篇主要介绍身居要位者的执政原则及为政箴言,主张统治者在位必须信守约言。所谓“发言必验,故曰‘符言’”。如何能“言必行,行必果”?鬼谷子认为,执政者必须要信守九大准则,即“主位、主明、主听、主赏、主问、主因、主周、主参、主名”,这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呈现为连馈式的制约关系,对现代企业管理者仍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1)“主位”,是指身居要位的人,应以安、徐、正、静之态,面对天下纷争。这一“地位”决定了执政者必须眼观天下,是个心胸宽阔、遇事冷静、具有较强前瞻性并详和谦逊的智者。《三国演义》第56回记述,建安15年春,曹操大宴文武于铜雀台。这时,虽然赤壁兵败,但整个北方已经扫平。王郎、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官,在宴会上进献诗章,多称颂曹操“功德巍巍,合当受命”(即该当皇帝)。曹操逐一看了他们的诗章后,笑了笑,冷静地说了一段表明心迹的话。在这段话里,他一方面极力标榜自己毫无野心,只是顺应历史的潮流而起事,是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历史代表和中流砥柱,即所谓“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另一方面毫不含糊地表示,决不“慕虚名而处实祸”,而是放弃手中的兵权,回到所封的武平侯之国安享富贵。这些是多么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在曹操临死前几个月,孙权上书表示愿意归降,并劝曹操称帝。曹操并没有老而昏庸,却以清醒的政治头脑,一眼看穿这是孙权的阴谋,企图让自己激怒天下,陷于孤立。于是“观毕大笑”,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侍中陈群等进一步劝说:“殿下德功巍巍,生灵仰望。今孙权称臣归命,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殿下宜应天顺人,早正大位。”曹操表示,“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意思是说,即使做皇帝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成熟,自己也不去做。要做,让自己的后辈去做好了。具有强烈正统观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在曹操死时引用诗歌称赞曹操:“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第78回)曹操能够歼灭群雄,成其霸业,是与他政治家的胸怀和战略家的眼光分不开的。

曹操的所作所为,即是“主位”,对一个高层次的管理者来说很有启迪价值。由于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对外的开放系统,作为一个出色的高层管理者,就要能多维思考,立体构思,对问题的看法既有深度,也有广度,还有远度。因为,惟深度的思考才能了解根本,而不会执着于事物的枝节末端;惟广度的思考才能避免顾此失彼,各执一端;惟远度的思考,才能不盲目近视,斤斤计较。一个战略型的管理人才,借鉴鬼谷子“主位”的智慧,就是要在规划自己的战略目标时,自觉地把个人的事业、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统一起来。

(2)“主明”,指决策者观察外物时,要心明眼亮,明察万物,洞烛若明,了解下情得以把握纷纭变化的现状。通常情况下,身居要位者了解了下属的职责和特点之后,并不代表就能对自己的下属控制自如了,要想在这方面得心应手的话,还要洞烛若明,仔细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关心每一个人的细节,甚至要做到对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清楚的判断,这样才能运筹帷幄,百战百胜,防止内耗现象的发生。

(3)“主听”,指决策者要广开耳目,善于听取人言,从而在判断外界事物时,不失误,顺利施行合宜的策令。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倾听,最难得的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甚至反面意见。齐威王听取邹忌谏言,下令奖赏进谏者,以至“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唐太宗李世民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这些都说明了“主听”的重要性。

(4)“主赏”,指决策者实施奖赏、惩罚的原则。奖赏众人要守信用;而惩罚人时一定要公正。“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一旦有勇夫完成使命,必须及时给予重赏,而以此使众人心服。而惩罚于人必须公开、公正。随便就刑罚人,或是惩而不当,乱罚无辜;或是该罚而不罚,必然引起人群混乱,人心无主。所以赏罚必以诚信征服天下人。另外,赏罚标准要有明文,按章赏罚。诛与赏是对立的统一体,怎样诛和赏,体现了领导者的管理艺术。“诛大”是最大限度地体现惩罚的作用,“赏小”是为了实现激励效益的最大化,这两者可谓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实现了它们的价值最大化。“诛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诛大官,因为大官重权在握,一举一动能影响全局;二是指诛大失误。如果大的失误都不受到处罚,那就可能什么事也做不成。“赏小”,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奖赏小人物,如普通士兵、平民百姓;二是奖励小进步、小成就,对待个人或团体取得的小成绩,要注意及时给予奖励,使其再接再厉。另外,诛大赏小的计策只能在少数人身上实施,而对这少数人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局的成败,因此必须谨慎行动。

(5)“主问”,主要指管理者研究赏罚、决策时,要探究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关系,多方咨询,全方位地研究事物的诸多方面,以发现事物的规律。鬼谷子认为,身为管理者,除拥有大局意识之外,更需要广纳良言,多方咨询,做到兼听则明,化情绪为理性,避免误入歧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6)“主因”,是指管理者探索赏罚所应遵循的理数。所谓“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然而,“善”与“非”的客观标准是什么?是决策者“因其政之所以求”,意思是由于执政的需要。如果人们的所作所为能符合执政的需要,能被决策人“用之”就当然受赏,由此可知赏罚的准则就在于决策者需要。决策者在把握自我需要时,还要周密考虑,以防赏罚失误。因此,在实施赏罚计策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抓对典范,奖惩的对象必须有示范效应,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这样才能在全体部下面前树立你的威望;二、罚要罚首恶。“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先惩处为首的违纪者,其他部属才会有所收敛;三、赏要把重点放在第一线的工人,这样就能鼓舞士气,调动部属的工作积极性;四、除了赏罚之外,树立权威还有其他手段,比如加强领导,言传身教等手段都可以起辅助作用。

(7)“主周”,指决策者要广泛地了解外界事物以求周严,要通达人情,使人畅所欲言。此外所言“主周”,是指人君(决策者)要周知人情事理,以判断事之善恶。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退避三舍体现了晋文公“主周”的智慧,从人情事理出发,言而有信,报答了楚成王的恩德;而且,避开了楚军锋芒,骄纵了楚军;激励了晋军士气,赢得了诸侯同情;选择了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战场,是一种政治上争取主动、军事上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谋略,创造了一个以劣胜优的战例。

(8)“主参”,是指决策者要周知外物的情况,要达到周严,需要有丰富的参照系列。比如,要以“目”观察,有“千里眼”;要以“耳”广收信息,有“顺风耳”;要有明断能力,用“天下”之心思虑万物,有所谓“树明”。这样才能有丰富的参照物,于幽微之中,玄览万物之隐。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在具体管理中,必须了解现代企业所具备的基本职能,如人力资源、营销、战略、财务体系等及其上述各职能领域内部特定的、成熟的运作方式。因为这种成熟的职能模式实际上具有“参照物”的性质,任何不良的外部表现都可以该“参照物”为依据探索与这种成熟运作模式的差异及其内在原因,这种差异和内在原因就是“瓶颈”。比如对某企业离职率高、人浮于事的分析就可以对照该“参照物”,判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来自于哪方面:是企业战略规划问题、管理人员素质问题,还是人力资源体系的运作问题等。再考察哪些方面可能是瓶颈环节,或者哪些方面同时或先后是瓶颈环节。这样,在“参考物”下,企业决策者就极易发现管理中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决策,未雨绸缪,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9)“主名”,当把握事物运动的法则后,就要按照一定的名分区分事物,使事物的名与实相符。根据实际,决定事物之名称。所谓“循名而为实,按而定”。此处讲究一个“当”字,即是合度、真实、协调。鬼谷子在《符言》篇结语中道:“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可知“当”字是“符言”之本。在封建君权演变过程中,儒家使帝王“名正”,法家使帝王“言顺”。名正则言顺,理直则气壮。这就是帝王们战略上更重视儒家,战术上又时刻离不开法家的缘故。儒家的教化洗脑,做通了天下人的思想工作,使天下人相信服从帝王是“人”之本分,受帝王之管辖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然地,再运用法家谋略统治百姓便名正言顺了。

春秋时期,子路问孔子:“卫君想请你帮他理政,您将先做什么?”孔子说:“先正名分。”子路说:“老师,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孔子说:“你真鲁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教化不兴,教化不兴则刑罚不当,刑罚不当则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孔子的言论实际上包含着三个层次的概念:第一,名分;第二,在这个名分下所说的话;第三,在这个名分下所做的事。按照孔子的观点,如果你名分不正,说出来的话就没有人听;既然说出来的话没有人听,事情当然也就办不成了。至于下面继续推论的“礼后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等,实际上都是“事不成”的范畴。相反,如果你名分正,说出来的话就会有人听了;既然说出来的话有人听,事情也就可以办成,礼乐、刑罚等一系列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所以,名分不仅仅是一个“名”的问题。而是有实在的内容。名不正所导致的,往往是实不正。尤其是在政治舞台上,名分更是举足轻重:官位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而是实权。若不信,让你去领导一个单位而不给任何职务,你试试看!让你去率领一支军队而不给任何官街,你试试看!看你说话有没有人听,看你事情办不办得成。这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道理。奔走列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不被任用的孔子对此由衷感叹,而粗心鲁莽的子路哪里能够理解呢?所以,当听说孔子一旦做官首先就要正名分时,子路竟然认为老师是太过迂腐了。其实,老师才是深知个中味。名正言顺,事情才办得成。若你一旦坐到管理者的位置上,可千方不要忘了圣人的经验之谈。

总之,在《符言第十二》里面,鬼谷子详细地向身居要位者阐述了修身管人的准则,仔细领悟,当对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大有裨益。

《本经阴符七术篇》主要探讨人应如何正心诚意修身,才能充实智慧、明断事理、趋吉避凶,包括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实意法螣蛇、分威法伏熊、散势法鸷鸟、转圆法猛兽、损兑法灵蓍七种方法。前三篇是《盛神》、《养志》、《实意》,主要是讲修神养性,是鬼谷子养生学说的原典,主张利用宝贵时间加强内功的修炼,使自己意志坚定,精力集中,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从而内视、反听、定志,从而控制一切。后四篇里,鬼谷子在《分威》篇中主张要把自己的实力、神威隐藏起来,用实来取虚,以有来取无;《散势》篇则指出了善于用人,统御各种势力的问题;《转圆》篇中指出了要审时度势,相机而行,以速取胜的问题;《损兑》篇则指出了观察分析问题的原则,即知微见著,以小见大,从而迅速而果断地进行决策。

盛神法五龙

原典

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

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之谓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强化人的精、气、神,要效法五行之龙变化之法。精神旺盛的人,身体的五脏之气很强。其中在五脏之气——神、魂、魄、精、志中,神居主位。心是神的处所,品德是神外在表现形式,而养神之宝,归之于道。所谓“道”,是产生天地的本源。一切由“道”始,然后由一生二,由二生三,由三生万物。万物所成,皆由天地生,而包含万物化之为气。“气”先天地而生,看不见它的形象,叫不出它的名字,我们就称它为“神灵”。所说的“道”,是神明的本源,万物变化之始,由此修德、养五气,人就能专心致志,获得一定的道术。所谓“道术”,就是在“神气”出入身体时,人能自由运用它。

人的身体有九窍十二舍,即人的眼、耳、鼻、舌、身都是人与外界接触的门户,由心灵总管它们。人本受命于天,故称为真人。真人与天合为一体。其中,明白大道理的人,刻苦修炼内功,就称为“圣人”。所谓“圣人”,能掌握以此类推的方法,解决疑难。人生活在天地间,就在随环境而变化。接受外界知识,在于利用各种感觉器官;解释疑难,在于通过心灵进行综合分析。苦无心灵的思维,“道术”则有不通之处。要使“道术”通达,务必内养“五气”——神、魂、魄、精、志,而且要使“神道”归于自身。此一过程称之为“化”。亦万物自然运化的规律,内养“五气”。在“志”、“思”、“神”、“心”中,“神”最主要。要用“静和”之法养气,养气的目的是使上述“四者”平和。上述四者不衰,而且能呈现威势,就能无所不为,使气常存于身,使“神”气变化,归之于身,被称之为“真人”。所谓真人,就是能合天意,按万物产于一的自然规律养护万物,怀大志,施道德,养育万民,以无所不包的思想威行于世界的人。所谓士,一般能通达此理,也能精神旺盛,养气养志。

现代释用

鬼谷子在本篇指出了积蓄力量的问题。他认为,“盛神”,即积极努力,积蓄力量的过程。要利用宝贵时间,加强内功的修炼,积累经验,磨练意志,增强竞争能力,以保证在时机成熟时,似离弦之箭、下山之虎,迅速出击,锐不可当。在时机不成熟时要等待时机,从表面看,这似乎是缓慢和迟延的,而实际上是最快的。因为,时机未到,随意妄行,势必要吃亏上当,大大延缓事业的进程,此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西汉时期,陈平能屈能伸,深谙让自己暂时委屈是为了更好地伸的道理。刘邦生前,为防他姓危害刘家江山,与诸将及吕后立下誓约:若非刘姓而称王,天下共诛之。但刘邦一死,吕后掌权后,便想立吕家的叔伯兄弟为王。此举遭到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但却得到陈平的全力支持。王陵事后质问陈平:“当年和先帝歃血为盟,说若有异姓封王,天下共诛之,你陈平不在场么?”陈平笑而不答。吕后免去王陵右丞相职务,升之为徒有虚名的帝太傅,陈平为右丞相。古代“贤右亲左”,右丞相较左丞相位次要高一级。后来,吕后的妹妹吕须进谗言,“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吕后听后,非但没有怪罪陈平行政不作为,内心反而窃喜。陈平自此更加变本加厉了,因为他知道吕后要的就是他的颓废,而自己要的则是吕后对他的放松戒备。

在吕后死后,一直韬光养晦、佯狂作癫的陈平与周勃,看时机成熟,便联络刘邦宗亲旧臣僚属如刘襄、刘章、灌婴等人,举兵起事,里应外合,采取果断措施,诛杀吕氏兄弟子侄,一举扑灭吕党势力,并同时剪灭了孝惠帝及他的儿子、鲁元公主及其儿子张偃,抵制了齐哀王的势力,避免了外戚专权,重新夺回刘氏江山。

“盛神”之术在谋权揽权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谋权揽权,无论是什么层次、方式和规模,都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有些谋权揽权行为可能是经过经年累月的策划、准备、施行,有些则可能是借势而起,一蹴而就。但无论哪一种样式,它都是一个完整的谋划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谋权揽权之前,必须不露声色,韬光养晦,静待时机。谋权过程中的韬光养晦不是听天由命,逆来顺受,那种“忍受”是弱者的人生哲学。管理实战专家李朝曙在其著作《公司权力》中也详细地分析说过,韬光养晦是以坚强的意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等待时机。它与“忍受”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有所行动、有所作为。这种行动、作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暗中积蓄力量,一是伪装表面的行为;前者为忍,后者为诈。越王勾践可以说是最了不起的善于韬光养晦者。从一国之君而沦为执役之奴,没有非凡的忍耐力,是承受不了这么巨大的地位反差的;经羞辱而不怒,甚至自我作践,尝人粪便,没有巨大的忍耐力,是承受不了这么巨大的精神折磨的;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没有巨大的忍耐力,是经受不了这么漫长的岁月考验的。然而,勾践都忍耐下来了。正因为他有非凡的忍耐力,善于韬光养晦,才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复国雪耻,夺回了丧失的权利。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在政治斗争中尤其如此。善于保存自己、大智若愚、激流勇退,不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为了养精蓄锐,待机而动。韬光养晦便是明哲保身、以退为进的策略。

三国时代是个群雄竞起的时代,乱世出英雄,无数英雄豪杰为争夺天下而斗智斗勇。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在中途失败,不得不退出角逐,最后只有三个强者留了下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他们就是曹操、刘备、孙权。其中,刘备白手起家的经历最令人感兴趣。

刘备凭借一个破落皇族的称号,靠卖草席起家,本钱没法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文武都有盖世之能的曹操相提并论,就是和守父兄之业、多谋善断的孙权相比,似乎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他之所以能一步步登上帝位,三分天下居其一,就在于他善于“盛神”,深谙韬光养晦之术。

刘备从建安元年到建安二十年曾投靠过公孙瓒、吕布、曹操,也投靠过袁绍和刘表,最后还投靠孙权。在他近二十年的逐鹿生涯中,有一大半的生活都是在寄人篱下中度过。一般人在这样郁郁寡欢且不得志的日子中,很容易灰心丧气,然而,刘备却没有在挫败中失志,他反而愈挫愈勇。在曹操篱下时,虽然刘备知曹操对他防心甚重,而他对曹操亦无所谓的效忠之意,然寄人篱下,纵使曹操对他有不当之处,致使关羽有杀操之意,但他仍顾全大局,示意关羽忍耐,并以种菜为韬晦之计,这是他长于忍耐的表现。在投靠刘表的无聊日子中,虽不受重用,也不满腹牢骚,而是结羽毛作为消遣,在忍耐中等待机会。若非有此长于忍耐、韬光养晦之特质,刘备恐难有所成就。

另外,刘备还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于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寡言罕语的本事;他深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的道理,所以韬光养晦,从不示人大志;他虽不损栖身之木,但时时都在培植自己的力量,一旦羽翼成,则必振翅高飞。刘备为人最高明的地方,就是灵活,随机应变。在实力不足受到别人威胁时,他知道暂时去投靠一个大集团以求自保;而有时为了保存实力,获得发展,他又必须脱离这个大集团。他的这一特征,在投靠曹操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高势重,朝廷中正酝酿以董承为首准备推翻曹操的政变。刘备来到许都后,一直闷闷不乐,一心想脱离曹操,另立门户,不寄人篱下。于是,刘备也参与这项秘密活动。为了怕引起曹操怀疑,刘备闭门不接待宾客,整天在后院种菜,装作胸无大志、与世无争的样子。曹操好几次派人窥探刘备的动静,都看不出什么动静。关羽和张飞看刘备那样没志气,忍不住抗议。刘备告诉他们说:“我哪是真的在种菜?我是为了避曹操的耳目。曹操对我注意已久,此地不可久留。”

刘备每天小心翼翼,唯恐露出蛛丝马迹。一天,曹操叫人把他请来,青梅煮酒,两人在小亭里对饮。酒至半酣,天上忽然阴云密布,曹操见云有龙形,故意让刘备论天下英雄。刘备推辞不得,只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来应付他。曹操却都一一否认,刘备只好反问他。曹操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啊!”刘备吃了一惊,手中的筷子竟掉到了地下。这时正好雷声大作,刘备就拾起筷子说:“想不到雷声竟有这么厉害!”曹操笑着说:“大丈夫还会怕雷吗?”刘备回答:“我怎能不怕呢?古人说‘迅雷风烈必变’,此刻一震,便致于此。”就这样给掩饰过去了。

《论语·乡党篇》记载说,孔子遇疾雷暴风,必定改变容色,表示对上天之敬畏。刘备借用这句话的意思是,打雷的威力无穷,竟吓得他匙筷落地;他用这句话来掩饰内心的震惊和不安。果然连多心的曹操也不再怀疑他了。后来,刘备脱离曹操阵营的机会来了。刘备借口袁绍灭了公孙瓒,便主动请求带兵前去攻打他。曹操不知是计,就给了刘备五万兵马,派遣刘备和朱灵南下截击袁术。待刘备带兵离开许都,程昱、郭嘉等谋士知道后,紧急劝阻曹操说:“刘备是天下英雄,千万不可放他出去。”曹操后悔放出刘备,派人去追,为时已晚。刘备南下之后,果然抗命不回许都,驻军于下邳、小沛等地,打出反曹旗号,让曹操既羞又怒,悔恨莫及。

在曹操身边时,刘备“示拙”,一直装傻扮弱智,长于忍耐,沉住气韬光养晦以避人耳目,从而能保全性命,再伺机发展。这种“鸭子划水”式的谋略,为自己保住一线生机。从这点看,刘备心机是够深的,不像他的对手所认为的那样是省油的灯。纵虎归山,乃兵家大忌,曹操一时不察,又要刻意制造“容人纳才”的形象,让刘备觅得脱身之计,是曹操失策之处,也是刘备善于“盛神”的高明所在。

〇养志法灵龟

原典

养志法灵龟。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惶。欲不惶,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养其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志不养,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养志的方法要效法灵龟。思维不畅达的人要培养自己的志气。一个人心中有欲望,才会有一种想法,使欲望化为现实。所谓“志向”,不过是欲望的使者,欲望过多了,则心力分散,意志就会薄弱,就会思虑不畅达。如果心神专一,欲望就不会多,欲望不多,意志力就不会衰弱,意志力不衰弱,思想就会畅达。思想畅达则心气和顺;心气和顺,心中就不会烦乱。因此,人对内要养气;对外,要明察各种人物,修养自己“五气”,这样就心情舒畅。了解他人,才能知人善任。我们想要任用人,一定要先知道他养气的功夫,知道他心气的盛衰。知道他的心志状态,看其养气修志,观察他是否稳健,就知道他的能力。不修养心志,“五气”就不稳固;“五气”不稳固,思虑就不畅达;思虑不畅达,意志就不坚定;意志不坚定,反应就不快捷;反应不快捷,就会失掉信心,心气就会虚弱;如果心气虚弱就会失神丧志;如果失神丧志就会精神恍惚;精神恍惚,“志”、“心”、“神”三者就不协调了。修养心志之始,定要先安定自己。自己心志安定了,意志才坚定,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有神威。神威固守,才能调动一切。

现代释用

鬼谷子认为,心气得不到修养,心气就不会坚定,情绪就不愉快,思想就不通达,意志就不踏实,应付就不会周到,心气空虚,就等于丧失灵魂。养志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安定,意志坚定,精力集中。因此,他在《养志法灵龟》中阐述了培养意志力的重要性和方法。意志力,是人类最大的奇迹,它可以比钢铁还坚硬,帮助你超越挑战极限的伟大目标,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横逆,让你在绝对劣势下反败为胜。应对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着所执行的每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事实上,意志力并非是与生俱来或者不可能改变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深刻彰显出来的品质。意志力,对管理者的成长和成功有着非凡的意义。

唐代大诗人杜牧曾经诗云:“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谈的是对项羽垓下之战的看法,认为项羽应该忍辱负重,不应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应返回江东厉兵秣马,继续与刘邦争霸天下。但是项羽仍然自刎于乌江,令人扼腕叹息。

在心理学中,意志是指人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善于动员自身的力量去战胜客观困难。意志是人的心理活动,它反映在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上。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解决矛盾。矛盾伴随着困难。所以,困难在我们办事情、处理问题时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此,领导意志与其领导工作是寸步不离、形影相随的伙伴。那么,如何在工作中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力,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每一个领导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为免于亡国而甘受屈辱,为报仇雪耻而卧薪尝胆,最终采取正确的方略和计谋消灭了吴国。这一事例,就值得今天的管理者们借鉴学习。

勾践兵败后,范蠡出计让大夫文种贿赂吴太宰伯嚭,向夫差请求称臣纳贡。夫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但要勾践夫妇到吴国为他服役。任何一个帝王都是有自己的骄傲和自尊的,更多的时候,屈辱地活着比死亡更为可怕,这也是为什么项羽兵败自杀、崇祯自缢煤山……可勾践之所以能名留青史就在于他强悍的意志力。他决定忍帝王之所不能忍,来达到自己最终的胜利目标。于是,勾践将国内事情托付给文种等大臣,带着夫人和范蠡去吴国。大臣们见国君为保国复仇甘受屈辱,都哭着向他保证一定要治理好越国,百姓也都哭着为他送行。

勾践抵达吴都后,夫差果然有意羞辱他,要他住在阖间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骑马出门还故意要他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勾践忍辱负重,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夫差生病,勾践前去问候,还掀开马桶盖观察、品尝夫差刚拉的大便,体察夫差的病情……

有人将“忍耐力”解释成“控制人的冲动和行动的力量”,其中最关键的是“控制”和“力量”个词。“力量”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控制”它。而勾践就把他的复仇决心完美地控制起来,隐藏起来。勾践小心翼翼,以过人的忍耐力克制自己的一言一行,忍辱负重,谨言慎行。韬光养晦中,时间过去了三年,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伯嚭不时接受文种派人所送之礼而在夫差前为勾践说好话,使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决定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国。勾践成功地取得了夫差的信任,终于又重新站在了越国的国土上,挥手告别三年屈辱的生活。而正是他的忍辱负重,才使他后来的成功成为可能。不然,就会身死国丧,勾践只能成为历史上一个默默无闻的亡国之君。所以说,正是他的忍辱负重、坚毅的忍耐力成就了他的春秋霸业。

有人说:“政治的较量,就是意志的较量。”而意志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在勾践以强大的意志力克制自己的尊严和复仇的冲动从吴国回来后,便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也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人传诵的“卧薪尝胆”。他和夫人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吃饭没有鱼肉,穿衣不加修饰。自己经常同百姓下田耕种,夫人也自己养蚕织布。勾践以坚定的意志力,立志复仇,经过漫长的十年,通过诸多准备,终于大败了强大的吴国,报仇雪耻。自此,越军横行江淮一带,诸侯尽来朝贺,勾践的霸业至此得以完成。

清代文学大家蒲松龄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讲的就是项羽辉煌的前半生和勾践成功的后半生。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坚韧的耐力。虽说有志者事竟成,但假如没有坚韧的耐力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坚韧的耐力具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坚定的信念与决心,这是战胜困难所必需的;二是坚持不懈的恒心。成功者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坚持不懈的恒心,没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就不能战胜大小困难,而只能被困难阻挡在成功的大门之外;三是要有坚韧的品格。坚韧是解除困难的钥匙,坚韧的品格是成功者共有的特征;四是忍耐力。意志上的忍耐力能创造奇迹,它决不后退,从不放弃,在其他能力都屈服败走的时候,它还能助你打许多胜仗,这就是意志上的忍耐力。

人可以被击败,但不能被征服;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可以有成功或是失败,但是绝对不能够放弃自我而失去面对困难的忍耐力!要知道,在每一段人生旅程中,其实最耗力与最难面对的绝不是开始跨出的第一步,而是即将迈向终点的最后一步;也惟有坚持走到最后,才算是真的征服了自我的命运!

勾践在经历着亡国之痛、尊严之辱、身体之痛的时候,仍然能够忍帝王之不能忍,做帝王之不能做,凭借的就是他强大的忍耐力及永不放弃的精神。所以,今天的管理者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意志力有多强,成就就有多高。

〇实意法螣蛇

原典

实意法螣蛇。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计谋者,存亡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坚定意志之法要效法螣蛇。坚定意志就要会养气。心情安详,是思虑之本。心境需要平静,思虑需要高远。心境平静则精神愉快,思虑深远则计谋有成。心情愉快,思虑就不紊乱;计谋成功,则功业就不可抹杀。思虑稳定,则心境安详,心境安详,则所作所为就不会有多大差错,精神愉快就容易使神思集中。如果人的胆识、心气只是暂时寄住,那么奸邪就可能乘机而入,诈谋也可能乘机而行,所说的话也不会是用心思考的。所以说坚守心灵的术法,在于信守纯真而不变化,等待机会。待时机成熟,就可以根据上下交合的判断来解决问题。所谓“计谋”,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思虑不周,则听得不明,即使等待时机,其机会也不会来到。计谋失效则意志不坚定,就会变得虚幻而不切实际。作为“无为”思虑,要求人静思,五脏六腑都通畅,精神魂魄固守纯真,能够自我反省,听取外界消息,凝神安志,神游太虚,待神明往来归己。以此观天地之变化,悟解万物造化的规律,知阴阳之交替,懂得人间之政理。这样,不出门就可以知晓天下大事,不开窗就可以看见日月星辰等天体变化之道;不必见到民众,民众就能听命而行;不必推行政令,天下就可以大治。这就是所谓的“道”。以此可以与神明交往,应用于无限的世界,而使神明长存世间。

现代释用

一个人的意志、思虑安定,则心境就安详。心境安详则所作所为就不会有多少大的差错,精神愉快就能使精神集中,集中则精神清爽,思虑深远,计谋就有威力。所以鬼谷子说:要坚定意志,心境要平静,思虑要深远。能够舍弃安逸,克服惰性,做到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才能成就常人无法成就的事业。正是凭借着“闻鸡起舞”这种坚定的意志力,东晋名将祖逖才能够建立功勋,成为一个民族英雄,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英雄还是豪杰,他的成功都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曾面对艰难的困境或者强大的压力,祖逖也不例外。当时晋王室相互争斗,祖逖为诸王所重视,先后担任太子中舍人、豫章王从事中郎等。

建兴元年(313年)四月,愍帝即位,以司马睿为左丞相,让他率兵二十万直攻洛阳,六月复遣使催促。当时,司马睿致力于开拓江南地区,根本顾不上北伐。而祖逖出身北方大族,本可以在司马睿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里安享尊荣,步步高升的。但是,他不愿苟且偷安,不贪恋安定舒适的生活。在南北门阀士族热衷于新政权的权力再分配的时候,在他们热衷于求田问舍、进行新的兼并的时候,祖逖义正辞严地提出收复半壁河山、拯救中原同胞于水火中的强烈要求。祖逖向司马睿进言:“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籓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沈弱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晋书·祖逖传》)

祖逖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愿望,但无异于给司马睿出了一个难题。司马睿自移镇建邺,一心在拼凑江南小朝廷,他和拥戴他的门阀士族都无意北伐。从司马睿来说,虽然国土沦丧,他仍不失为偏安之主;如果北伐成功,这皇帝的宝座还不知究竟属谁呢?但面对祖逖大义凛然的请求,他又不愿落下阻止北伐的恶名,于是,便消极对待此事。为了敷衍天下人耳目,司马睿乃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前锋都督出师北伐,只拨给他一千人粮饷,三千匹布,不给铠甲兵器,不给一兵一卒,让他自募士众,自制刀枪。

司马睿的冷漠态度并没有动摇祖逖北伐中原的决心,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人,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船到中流,祖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未酬的愤懑,祖逖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晋书·祖逖传》)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祖逖“辞色壮烈”,部属为之慨叹,愿誓死相随。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祖逖领导的北伐军依靠群众的支援,同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苦战四年多,终于收复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北伐军也由小到大,越战越强,成为一支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晋书·祖逖传》)的劲旅。

祖逖北伐战争,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北伐。虽未有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和岳飞“直捣黄龙”的气势,也未能像朱元璋那样一统中华。但祖逖的北伐也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他白手起家,成就一番事业,凭借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说“我不行”的大无畏气概。毛泽东在《七律·洪都》中赞道:“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李嘉诚说:“好景时,决不过分乐观;不好时,也不过分悲观。”这才是一个真正想赢、最后一定会赢的大家风范。有这样的意志力,领导者就不会只为了短期利益而“杀鸡取卵”,也不会为了眼前的输赢而“拔苗助长”。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如何追逼,如何施压……领导者坚决不说“我不行”,只有这样,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做事的“根本态度”上,按事物发展的本身规律,按部就班地追求想要达成的结果。有这样的“平常心”,领导者才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稳健地迈向目标。

领导者要坚定“意志力”,既要练内功,也要练外功;要恰当地运用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树立权威使组织成员凝聚在自己周围;既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又要树立良好形象,加强管理。要注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领导魅力带动、影响、促进广大组织成员改进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应对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着所执行的每一个艰难的决定,领导者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事实上,意志力并非是与生俱来或者不可能改变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下面几点有助于坚定领导者的意志力,值得大家一试:

第一,积极主动。主动的意志力能让你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在遇到阻力时,想象自己在克服它之后的快乐;积极投身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实践中,你就能坚持到底。

第二,下定决心。美国罗得艾兰大学教授詹姆斯·普罗斯把实现某种转变分为四步:1.抵制——不愿意转变;2.考虑——权衡转变的得失;3.行动——培养意志力来实现转变;4.坚持——用意志力来保持转变。

第三,改变自我。光知道收获是不够的,最根本的动力产生于改变自己形象和把握自己生活的愿望。道理有时可以使人信服,但只有在感情激发起来时,自己才能真正加以响应。

第四,注重精神。法国17世纪的著名将领图朗瓦以身先士卒闻名,每次打仗他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在别人问及此事时,他直言不讳道:“我的行动看上去像一个勇敢的人,然而自始至终却害怕极了。我没有向胆怯屈服,而是对身体说——‘老伙计,你虽然在颤抖,可还是得往前冲啊!’”结果毅然地冲锋在前。大量的事实证明,有着顽强的意志,有助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顽强力的人。

第五,磨练意志。心理学家博伊德·巴雷特提出一套锻炼意志的方法,包括从椅子上起身和坐下30次,把一盒火柴全部倒出然后再一根一根地装回盒子里。他认为,这些练习可以增强意志力,以便日后去面对更严重更困难的挑战。巴雷特的具体建议似乎有些过时,但他的思路却给人以启发。

第六,坚持到底。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其中含有与困难作斗争并且将其克服的意思。

第七,实事求是。如果规定自己在3个月内减肥25斤,或者一天必须从事3个小时的体育锻炼,那么对这样一类无法实现的目标,最坚强的意志也无济于事。而且,失败的结果会将自己再试一次的愿望化为乌有。在许多情况下,将单一的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去实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第八,逐步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是一夜间突然产生的,而是逐渐积累的,其间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失败,必须找出使自己斗志涣散的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在今天,能否有坚定的意志力是体现领导者领导艺术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维持领导者威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