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10703000000044

第44章 黄庭坚的书法成就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省修水县人。在书法上,被《宋史》本传称为“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在书法宋四家中,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一位。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5岁能背诵五经,7岁写过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因此他父亲黄庶非常喜爱这个孩子。舅父有时亦来黄家,随便从书架上取书一本查问庭坚,他能对答如流。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宋神宗即位后,于熙宁三年(1070年),任王安石为宰相,开始实行新法。但是,新法一开始就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对。后来新旧两党斗争愈演愈烈,革新和保守的斗争逐渐蜕化成官僚集团之间的争权夺利,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在这场斗争中,黄庭坚站在旧党一边,他很尊敬司马光和苏轼兄弟。他虽然没有积极参加这场斗争,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斗争的旋涡里。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病逝于戍楼,终年61岁。

新奇是黄庭坚书法艺术的主要特点。他有句话“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说得恰到好处。黄书中最奇伟、成绩最突出的是草书。他得笔法于张旭、怀素,特点为用笔瘦劲婉美,雄放瑰奇;体势纵横开阖,奇姿危态百出。特别是狂草,他用笔圆转飞动,使用点子和断笔特多;不求每行的陡直,只求通盘的气势连贯。联绵飞舞中,又富有节奏之美。

家乡存有《上冢》、《咏清水岩》、《双井解嘲》、《云岩寺院记》、《王纯中墓志铭》及都昌南山《清隐禅院记》等诗文及《双井》、《钓矶》等石刻。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黄庭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