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10703000000038

第38章 王献之书法成就

王献之学书法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生于山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

王献之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亲那样勤学苦练,做一个大书法家。他每每见到古人的书法名迹,总要手不释卷,细心观看,待到把它的字体特征,笔画形态以及结构布局等方面有个通盘的考虑后,再动手下笔,临写数十百遍,直到心领神会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写得别有意趣。

但是他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流露了怕苦怕累的情绪,奢望有一条通向书法成功的捷径。

有一天,王献之走进父亲的书房,便问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诉他写字的秘诀。王羲之听了,就领着王献之来到后院,指着十八口大缸对儿子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缸水里,你只要把这十八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教导后,就再也不敢偷懒贪图捷径了,而是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练习。

王羲之想试试儿子的功力,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于是叹息着说:“这孩子前途无量啊!”在王羲之的谆谆教诲之下,王献之真的写完了十八缸水,进一步改变了当时的古拙书风,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著名书法作品《洛神赋》,传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称《玉版十三行》。另外,《鸭头丸帖》、《中秋帖》、《东山帖》等作品,也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中秋帖》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王献之行草书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洛神赋》是王献之的小楷作品,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止一本。共计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现藏首都博物馆。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洛神赋》(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