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外名人经典家教故事
10694400000043

第43章 胡适:温柔而又坚强的母亲

“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名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母亲的容忍和坚强

胡适的父亲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乃至台湾省任官职;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3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就是遵夫嘱毫不松懈地坚持让他读书,努力把胡适培养成材。

胡适3岁随母在老家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他在《四十自述》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和我的总是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作听不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我母亲耳中,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嫂嫂的“生气的脸”和妈妈的“格外容忍”,在小胡适的心坎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有涵养”的美誉,和母亲温柔而又坚强性格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母亲: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

冯顺弟对胡适小时候的学习更是重视。三岁前在台湾生活时,胡适父母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1000字。回到安徽家乡时,胡适才3岁零几个月,但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念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但胡适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当然这也是冯顺弟的良苦用心起到了莫大的作用。别的小孩去私塾的学费只有2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更希望胡适在小时候能有一个好的启蒙教育,故给先生的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6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20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懂得了书中的意思,就避免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9岁就能看《水浒传》,为他在“儿童生活史上打开了一个新鲜的世界”。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这种“讲”,逼他把文言文的故事翻成绩溪土话,使他更了解了古文的文理。

冯顺弟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胡适。但也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他一句,打他一下。胡适做错了事,冯顺弟只对他望一眼,胡适看见了母亲严厉的目光,就能领会到自己犯错了,并开始反思。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胡适睡醒时才教训他。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对胡适先责备,然后行罚。胡适在《自述》中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初秋的夜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答道:‘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来,我赶快把小衫穿上。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真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真用舌头舔我的眼翳。”胡适母亲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其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为他日后的不断上进和人格魅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胡适13岁时,母亲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徽州人固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的习惯。尽管胡适是他母亲年轻守寡朝夕相处的独子,但深明事理的母亲在送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赴美留学

到上海后,胡适初进梅溪学堂,后因其课程设置不完备,又进澄衷学堂,后转学中国公学。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的胡适,经过一番曲折,于清宣统二年(1910)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此时他年仅19岁。因行期由政府决定,他竟未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

胡适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初读农科,经过一年半后改读政治、经济,兼攻文学、哲学,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在美留学7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非但如此,母亲还借钱为儿子买书。胡适曾在《留学日记》中写道:“得家书,叙贫状,老母至以首饰抵借过年。不独此也,宋焕家有图书集成一部,今以家贫,愿减价出售,至减至八十元。吾母知余欲得此书,遂借贷为儿子购之。吾母遭此窘状,犹处处为儿子设想如此。”

与母亲情深义重

至1917年7月,胡适在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当年12月,奉母命回家乡与农村姑娘江冬秀完婚,次年7月,江冬秀即北上与胡适团聚,直至白头。1918年11月,胡适的母亲病逝。第二天胡适接到电讯,和夫人回家治丧。胡母辛劳一生,看到了儿子成才,也可瞑目了。但胡适心中的悲痛却是难以言表,在《先母行述》中,他写下这样36个字:“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后胡适又发表诗作《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纪念母亲:“依旧竹竿尖,依旧溪桥,只少了我的心头狂跳!何消说一世的深恩未报!何消说十年来的家庭梦想,都一一烟消云散!只今日到家时,更何处寻她那一声‘好呀!来了!’”一个普通的乡村女人却想尽办法让孩子去读书、学知识。胡适的成就离不开其母亲冯顺弟的默默支持,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默无声息的母爱。

“教育心得”

胡适一生秉性温和,对待世情“冷眼旁观”,这种个性的形成,与母亲的影响有非常大的关系。有些孩子急躁,有些孩子坚忍;有些孩子安静,有些孩子吵闹;孩子的个性特点与他的父母密切相关。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为人平和、忠厚,意志坚强,父母们应从自身做起,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