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习力是练出来的
10664300000061

第61章 十一岁的大学生

1966年5月2日,谢彦波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他的幼年是在益阳县的奶奶家度过的,那是一个稻花飘香的小村镇。

6岁半时,谢彦波回到父母的身边。父亲谢加平是湖南医学院的物理教师,他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法。一次,谢加平领着小彦波去看电影,当银幕上出现毛主席在书房里接见外宾的镜头时,他问彦波:“毛主席的书房里有什么特点?”小彦波回答:“到处堆满书。”他又因势利导地说:“毛主席已80高龄了,还天天坚持读书。他教导我们要认真看书学习,你可要记住啊!”

从此,小彦波给自己订了计划:早上6点15分起床,进行十几分钟的体育锻炼后开始学习。上午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后,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时间就出去玩一会儿。晚上自学2个小时,8点半睡觉。如果是星期天或节假日,每天的自学时间不少于5个小时。

小彦波天资聪明,自学能力极强。上小学三年级时他就把初中的数学攻了下来。四年级时,他又开始向高中的数理化进军。

小彦波喜欢动手做实验,把书本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有一次,他见物理课本上的一道习题:两根钢条其中一根有磁性,在没有任何仪器的情况下,怎样测出带磁性的钢条?小彦波根据掌握的知识马上找出答案:钢条的两端磁性强,中间弱,几乎没有磁性。用手拿一根钢条的一端接触另一条钢条的中间,如果吸引说明手里的钢条有磁性,不吸引则没有磁性。这个答案正确还是不正确?为了验证,他向父亲要了一分钱,买了两根针,把其中的一根磁化后,做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了答案的正确性。

他还用家里简易的设备,做光的折射,水面张力实验,还做蜡烛倒影和平行导线通过电流时的作用力的物理实验。

小学五年级时,他又攻读大学的解析几何、微积分。

小学毕业时,中国科技大学派专人对他进行面试,结果表明:谢彦波的数学水平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其它功课达到高中毕业水平。于是,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了他。那一年,他11岁,成了中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