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秋天,《芒种》杂志发表了一篇小说《我与小黑》,引起人们的注意,受到行家的称赞,而这篇小说的作者庞天舒,是个年仅15岁的初中生。
庞天舒出生在一个文艺工作者家庭。父母在她幼年时就给她讲故事。许多童话、寓言在她脑子里形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庞天舒7岁上了小学,自己识字,能读书了,她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啃书虫儿”,许多动人的故事被她记忆在大脑的深处,多彩优美的辞句溶进她的血液。14岁时,她已读完200多部文学名著。
庞天舒书读得多了,再加上她生来具有的文学天赋,使她写的作文深刻而生动。有一天,老师出了一个题目,让同学们描写一个老师的形象,让大家一读就知道写的是谁。
许多同学都被难住了,也有的同学虽然写出来了,但都是“浓眉毛,大眼睛”之类的描写,让人分不出写的是张老师还是刘老师。
庞天舒转动着灵活的眼睛,选择着要给哪个老师画像,作文写完了,庞天舒站起来朗诵:“上课了,一位神态端庄的女老师,夹着课本,捧着作业缓步走来。她那齐耳的短发,修长的身材,显示出淳朴、大方的风度;薄而红润的嘴唇和从琇琅架眼镜里透出的聪慧目光,表露出她的口才非凡和才华出众。这时,她正环视着起立的学生……”
文章还没有读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赵老师!”
庞天舒的聪明在于她能用心观察,也能用心使用学到的词汇,而不去套用现成的词语。庞天舒就这样走上了文学之路。年仅15岁,就发表了处女作,紧接着她又在《芒种》、《鸭绿江》、《解放军文艺》、《妇女》、《文学报》、《青年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10多篇。她成为文坛上的一颗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