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习力是练出来的
10664300000029

第29章 朱耷装疯习画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明朝灭亡后,隐姓埋名躲到深山寺庙当了和尚。他是明朝宁王朱权的后代,当和尚是为了逃避清朝官府的纠缠。

尽管如此,因为朱耷是个很有学问的人,还是经常有一些清朝官吏找上门来,让他去做官。为了让这些人不再来打扰,一天,朱耷突然大笑大哭起来。从此以后,朱耷总是穿着破烂衣衫时哭时笑,人们都以为朱耷疯了,那些清朝的官吏也不再来找他了。

时间长了,清朝统治者就把朱耷给忘了,于是朱耷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在寺庙里,朱耷每天总用写诗和作画来发泄自己的感情。每当他写好一首诗或画好一幅画时,都在诗和画的落款处题上“八大山人”四个字。这几个字的造型非常的奇怪,组合起来有点像“哭”和“笑”。

朱耷喜欢画鸟,他画出来的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呆头呆脑的。这些呆头呆脑的鸟要么站在枯死的树枝上,要么傻傻地蹲在孤立的石头上缩着头,翻着白眼看着茫茫的天空。那些呆鸟是多么的可怜啊!而他画出来的鱼却又是另一副样子,每条鱼的眼睛又大又黑,有的眼睛还成了方形。而且他常常把鱼的眼睛点在眼眶的正上角,一副高傲的样子。

你别看朱耷画的画很怪,人们都喜欢,知道他心情的人还觉得他画的就是自己。

朱耷的诗和画越来越好,他的画不仅受到老百姓的欢迎,那些达官贵人们也非常喜欢,所以向他求字要画的人络绎不绝。可是朱耷从来不给达官贵人们写字画画。这些人为了得到朱耷的画,常常从老百姓和和尚的手里去收买朱耷的画。

有一年,清朝的康熙皇帝到江南去巡视,康熙皇帝沿途要招见一些官吏,通知召见的时间是五更,但是有的人二更就在门口等侯了。朱耷为了讽刺这些阿谀奉承的官吏,特意画了一幅《牡丹孔雀图》,《牡丹孔雀图》的下半部分画着一块上大底小,看起来极不稳当的石头,石头上蹲着两只孔雀。本来十分美丽的孔雀,被朱耷画得十分丑陋——短而秃的嘴,本来应该最美丽的尾巴部分只有三根极其难看的翎毛留存着,发直的双眼贪婪地看着前方,一副恨不得把自己都卖出去的谄媚相。

在《牡丹孔雀图》的上半部分朱耷画着乱石,乱石堆里懒散地耷拉着几根竹子和几株开放的牡丹花;在空白处朱耷用刚劲有力的字体题诗一首,在诗中把奴颜媚骨的人称为“三耳”,因为只有奴才的耳朵最为灵敏,就像长了三只耳朵一样。而孔雀尾巴上的三根毛则象征着清朝大官头顶上那一顶带着三根翎的官帽。后来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看了朱耷的这一幅以后,评价道: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