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家教原则
10654200000019

第19章 倾听孩子心声,感化孩子心灵

倾听,是和孩子沟通的开始!美国心理学家娅玛图教授说:

从父母方面讲,帮助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应该是冷静地倾听孩子陈述事情的过程。

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大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因此有时,孩子的话常常让大人啼笑皆非。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话纯属无稽之谈,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不愿意和孩子交流沟通。这是不好的,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失去和家长沟通的欲望,从而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

要想和孩子有效的交流沟通,父母必须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先把自己变成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当孩子有了和你交流的欲望时,不管你多忙,不管孩子说什么,你都不能简单粗暴地扼杀孩子的这种欲望。

我们发现,有的家长对孩子敷衍了事,边听孩子说话边想其他事情,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有的家长常常这样,孩子有话要说,家长就对孩子说:“我很忙,一会我们再说好吗?”这也是不明智的表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喊:“走开!没看见我很忙吗?”这可以说是愚蠢的表现!

其实,孩子希望跟家长说话,这是一个既合理又简单的要求,只要家长认真倾听,不发表任何意见,就可以了,因为,家长的倾听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就能够满足孩子的需要。形成习惯之后,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断地告诉家长。如果家长能够放下手中的事情,很用心地倾听孩子的话,就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孩子说的事,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可能是孩子的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家长如果用心倾听孩子所说的每个细节,就可能发现事情的真相,及时纠正孩子认识上的不足。如果孩子说错了话,家长也不要大惊小怪,因为孩子哪有不说错话的。

娅玛图教授说:

父母应仔细地倾听孩子对考试成绩不佳的解释,孩子的心理感受,以及孩子的同学考试成绩如何,孩子对老师的评价等细节,然后加以冷静的分析和比较。同时,父母应该及时与教师取得联系,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娅玛图教授认为,家长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家长应该用倾听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对孩子在心理上和行动上的支持。

另外,家长倾听孩子的话,应该抱着一种平等的态度,不能让孩子感觉父母高高在上。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考虑,和孩子一起评价小朋友或老师对他的看法,以朋友的身份安慰孩子所受的委屈等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能够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就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把自己放在正确位置上,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果的教育。

正如娅玛图教授所说:

父母应该把倾听作为一只锚,固定住孩子自信心这只小船,避免他们驶向布满暗礁、丧失信心的险滩。

心理学家巴顿说:

父母在倾听孩子诉说之后,就要明白和采用孩子最喜欢的有利于他们产生自信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有一个孩子这样对我们说:

当父母认真听我的话时,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我们的观点是:孩子有把话说完的权利!家长有认真倾听孩子说话的义务!

然而,现在的许多父母,都缺乏倾听孩子说话的耐心和兴趣,比如,孩子在学校遇到一些新鲜事,回家之后想和父母说说,可是父母根本没心思听,他们还想安静地看电视呢。有些父母甚至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权利。比如,家里来了客人,父母就把小孩子赶到别的地方去玩,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孩子如果不愿意,还会遭到父母的训斥。

这些做法都是不合乎现代教育观念的,孩子会因此觉得受到冷落,幼小的心灵容易被伤害。

当孩子要求家长听自己诉说一件事时,家长千万不能说:“你小孩子家懂什么,自己玩去!”“净瞎说!你知道什么!不要胡说呀!”

家长不但要倾听孩子讲述自己的心里话,还要认真倾听,让孩子觉得父母真的把他“当回事儿”,让孩子有一种获得重视的感觉。有了被尊重的感觉,孩子就会产生成就感,从而按照家长设计的目标前进,因而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梦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正在熟睡的孩子忽然大哭起来!这可能是孩子做了噩梦。这时候,父母不能急于哄孩子入睡,要鼓励孩子把梦境说出来,然后诱导孩子说出自己做了什么梦,家长要认真倾听孩子讲述自己的梦。

不要以为小孩子不会讲述梦境,他们常常记得很清楚。

孩子做噩梦通常和心理压力有关,比如白天和小朋友吵架了,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或者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

心理学家指出: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噩梦,因为长期做噩梦会影响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孩子做噩梦会影响当晚的睡眠,导致第二天精神不集中。如果孩子经常做噩梦,甚至在白天也感到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表现为孩子不敢离开父母,不敢一个人呆在房间,不敢去学校等等。遇到这些情况,家长就应该注意了!如果家长没有好办法能帮助孩子走出噩梦的困扰,就应该求助于医生或者专家,帮助孩子摆脱噩梦的困扰。

下面推荐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摆脱噩梦的困扰,这种方法叫做“倾听法”。

要帮助孩子摆脱噩梦,倾听很重要。可能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被噩梦折磨得很厉害了,如果再叫孩子说自己的噩梦,是不是会更增加孩子的恐惧呢?于是不忍心再让孩子把噩梦讲出来。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不让孩子讲出梦境,家长永远无法知道孩子为什么做噩梦,孩子也不能很好地摆脱噩梦的困扰。

鼓励孩子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梦境,家长能够从孩子的讲述中找到孩子做噩梦的原因,帮助孩子走出噩梦的困扰。资料表明,孩子非常愿意说出自己的梦境,以便让家长帮助他们驱走噩梦。

如果孩子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梦境,家长可以建议孩子用绘画的方式,将梦境描绘出来,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他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噩梦。

当孩子讲述或者描绘了噩梦的梦境时,父母应该有所行动,下面这位父亲的做法值得借鉴:

晓英最近总是被噩梦困扰,几乎每天都会在睡梦中惊醒。我鼓励晓英把梦境讲出来。

晓英说:“在梦里,总有一个魔鬼在我的房间。”

我说:“别害怕,孩子,你相信爸爸吗?”

晓英说:“相信。”

我说:“那好,那就让我来帮助你赶走魔鬼吧!”

晚上,晓英睡觉之前,我来到晓英的房间,大喊三声:“魔鬼!魔鬼!快快离开晓英的房间!”

然后对晓英说:“孩子,快睡吧!爸爸已经把魔鬼赶跑了!”

果然,晓英这一晚睡得很好。

不要认为这位父亲的做法很可笑,因为孩子最信任父母了,他们相信父母能帮助自己解决许多困难。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做噩梦,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当然,孩子并不是只做噩梦,有时也做美梦。美梦能够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个性培养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家长必须关注孩子的梦。

科学研究表明,做梦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对白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并将它储存在脑海里,做梦就能帮助他领会这些情感。孩子梦中的景象通常是他白天生活时光的反映。比如,孩子白天在游乐园和爸爸一起玩碰碰车,兴奋的情绪会保留下来,这些情绪会在晚上进入孩子的梦境,让孩子仔细回味和整理白天的兴奋情绪。

观察发现,孩子在两岁多的时候,就开始用语言表达晚上所“见”到的景象,正是通过孩子的讲述,父母才知道孩子在晚上会梦见如此多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讲梦”的时候,父母会发现孩子语言能力有惊人的进步。不少孩子甚至可以完整流利地讲述自己梦中的情景,而且,在白天的交往当中,孩子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了。

科学研究还表明:梦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孩子可以在梦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梦可以帮助孩子获得进步。

下面是一些真实的事例:

三岁半的冬雪在梦里狂蹬小腿,第二天,她给了家人一个惊喜:可以摇摇晃晃地骑小三轮车了。

有关专家是这样解释的:当冬雪梦到自己骑着三轮车玩耍的时候,其实她的潜意识正在学习骑三轮车呢。在梦里的学习过程中,冬雪骑三轮车的能力得到锻炼,智力得到了培养。于是,第二天,冬雪就会骑小三轮车了。

好梦之所以重要,除了具有上述的学习功能以外,还能给孩子带来“好心情”:

一个美国孩子叫保罗,他爸爸对梦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深有感触,他说:

有一次,我3岁的儿子保罗在梦里大笑起来,我推醒他,他高兴地对我说:“我在玩姐姐的小汽车。好玩极了!”

通常我们禁止他玩他小表姐的汽车,但他在梦里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梦中,没有人再能阻止他,也没有人再训斥他。

保罗的爸爸听完孩子的叙述,开始的时候觉得非常可笑。其实正是这个梦,帮助保罗调节了被压抑的心理,排泄了消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