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家教原则
10654200000020

第20章 父母说话须谨慎,恶言最伤孩子心

很多家长都希望和孩子很好地交流沟通,可是往往由于方法不对,达不到沟通的效果。天冷时叮嘱孩子多穿衣服,你以为是关心孩子,可是孩子认为你太唠叨,根本不领情;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是如何如何困难,以便教育孩子珍惜现在的生活,可是孩子认为你跟不上时代,没兴趣听你的“怀旧”……

其实,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孩子小时候可能愿意听你讲过去的事情,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太多的经历,对什么事情都感到好奇。当孩子长大之后,知识增加了,眼界扩大了,见识也广了,自然就不愿意再听你说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更不愿意听你那些教训人的话了。

孩子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时候,家长和他说话,孩子会觉得非常开心,因为他觉得这是父母爱自己的表现。这时由于孩子除了哭几声之外,没什么让父母烦心的举动,所以,父母和孩子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是浓浓的爱。

当孩子会说话会走路时,不用父母一天24小时陪着了,可是他会不断闯祸,给家长添了很多麻烦。心情好时,父母和孩子说话比较温和;心情不好时,语气中就会含有责备、埋怨的成分。这一阶段,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对孩子的接纳已不是百分之百了。

孩子上幼儿园、上学之后,家长更关心的是孩子学习成绩如何,对孩子接纳的程度以成绩为标准,学习成绩是家长的晴雨表。家长最喜欢问孩子的问题都和学习有关:这次考试你是第一名吗?考试题目都会做吗?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做完了吗?你爸爸给你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吗?如果得到肯定回答,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就会很好,如果得不到孩子的肯定回答,态度可能一下子就冷下来了。

从家长与孩子谈话方式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与孩子沟通过程中,他们考虑比较多的是“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接受”,忽视了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容量、心理特点、生活经验等。

虽然家长一直和孩子沟通,但是由于交流的内容和方式不合孩子的口味,结果造成了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着“代沟”,孩子难管,父母心烦。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家长要研究自己的说话方式,应该选择孩子易于接受的说话方式和孩子沟通。

以下几种方式家长可以试试:

(1)关心的话简练说

天下没有不关心孩子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的关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饭时,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不要挑食,告诉孩子不要单吃肉,也要吃蔬菜;上学之前,絮絮叨叨地叮嘱孩子走路小心,上课好好听讲;放学了,喋喋不休地要求孩子快去做作业。

可是孩子呢?经常把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就喜欢吃肉,经常考试不及格,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似乎成心跟家长过不去!

所以,家长就郁闷了:我这么关心他,他为什么就不明白呢?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抚,但“小大人”意识又使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需要父母事事都操心了,于是对父母喋喋不休的说教感到厌烦,甚至表现出对立情绪。

聪明的家长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即使是关心孩子的话,也尽量说得简练点。比如,吃饭时可以提醒孩子:怎么样才能有个好身体?孩子会说:多吃蔬菜少吃肉;上学之前问问孩子:离开家以后应该怎么做?孩子会说:路上小心,专心听讲;放学后提醒孩子:要养成什么好习惯?孩子会说:先完成作业,再自由玩耍。

然后父母可以不无幽默地说:“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一定要做到呀!”孩子往往真能记住,真能做到。

对于关心的话,简练干脆比唠叨效果要好得多。

(2)知心的话带理说

当家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外面要努力工作,回到家还要教育孩子。工作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做出成绩总会得到上司的赏识。教育孩子可就不是简单的苦点累点的问题了,有时候苦也吃了,累也受了,可就不见有什么成绩。

比如,一位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为家里人做饭。这时,上幼儿园的女儿却让你和她做游戏,这位母亲心里正烦着呢,于是说:“你这孩子!我都累了一天了,现在还要给你们做饭,哪有时间陪你做游戏呀!自己去玩吧!”

虽然你说的都是实话,可是孩子不理解呀,感到委屈,难过得哭了。

那么这位母亲应该怎么说,才能既让孩子听话,又理解母亲的不易呢?

不妨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妈妈刚下班,还要做饭呢!暂时没时间和你做游戏。不如这样吧,你先干点别的,等妈妈做完晚饭,一定和你做游戏,好吗?”

如果能这样说,孩子就明白了妈妈不能和自己做游戏的道理了,相信孩子一定不会再缠着你和她做游戏,还会理解妈妈:妈妈这么辛苦,我怎么能给她添乱呢?还是我自己玩一会儿吧!

很多家长想和孩子说说知心话,结果却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孩子一点都不理解父母的辛苦!

其实,问题大都出在家长身上,父母和孩子说知心话时不肯放下架子,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把自己当成家里的功臣,孩子仿佛是累赘。这种“知心话”孩子怎么能接受呢?

(3)开心的话含情说

当孩子有进步时,家长感到很开心,自然愿意和孩子分享这种开心的情绪。

比如,8岁的女儿今天帮妈妈洗碗,妈妈很开心,于是拿出很多好吃的,递给孩子,说:“这是妈妈奖励你今天的表现的。”

可是孩子没有接东西,她的眼睛里还有期待。

这位母亲就不明白了:“平时你不是很喜欢吃零食吗?怎么今天给你,你倒不要了呢?”

本来想让孩子开心的,没想到弄巧成拙。原因在于母亲忽略了孩子精神方面的需要,就那么干巴巴的一句话,怎么能让孩子开心呢?父母应该明白,只有满含感情的奖励,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

这位母亲可以这样说:“我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帮妈妈洗碗了。妈妈好开心呀!”如果妈妈这样说,孩子一定会感到更开心,她的进步会越来越大。

(4)忧心的话变通说

孩子成绩不理想,父亲被老师请去谈话。老师要求父亲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找一找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回到家以后,父亲气急败坏地说:“你是怎么搞得?成绩那么差?你这样的成绩将来怎么考大学?怎么能有好出路?我看你是没救了。”

不难想像,这样的谈话方式孩子怎么能接受呢?孩子的成绩只能是继续下滑,越来越糟糕。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感到忧心,但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对孩子表现出失望和不耐烦,是不会改变孩子的成绩的。

家长应该做的是,和孩子坐在一起,冷静地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找出提高成绩的办法。

比如,这位父亲可以说:“今天,你们老师和我讨论了一下你的成绩,老师说你的成绩最近有些下滑,能和我说说是什么原因吗?我们一起找找提高成绩的办法好吗?”

只有这样,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才会有效,孩子才能进步。

总之,父母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说话方式,表扬也好,批评也罢,都要选择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专家认为,在教育孩子时,父母的语言对孩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以下几种语言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专横的话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一味追求严厉专横,孩子犯一点小错,父母就横加斥责,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在这种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形成胆小、畏惧、压抑、内向、倔强等性格。

(2)模糊的话

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即使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孩子时,也会说“这是我家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这样说,孩子会形成任性、娇气、不讲道理、讲究吃穿等不良习性。

(3)反话

小孩子辨别能力很差,听不懂父母的反话,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父母爱说反话批评孩子。比如孩子踢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父母批评孩子时可能会说:“你真是英雄!球踢得可真准!”父母说这句话的本意是批评孩子闯的祸,可是孩子不明白,会以为父母这是在表扬他呢!

所以,父母说话必须正话正说,给孩子正面讲道理。

父母要特别注意,说孩子能听懂的话,而不是说自己理解的话。

比如家长对孩子说,“要等到明天再……”或“我们下星期去儿童乐园”。但是孩子并不了解,为什么不是今天就去呢?于是坚持今天去,家长不答应,孩子就撒起娇来。

这往往会使父母感到生气,其中的原因就是,家长和孩子之间互不了解。

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必须交代清楚,让孩子真正理解父母为什么要求他这样做。如果父母说得不具体,孩子不明白,就不会按照父母说的去做。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传送爱的方式非常多,一个温柔的拥抱,一个柔和的眼神,一脸慈祥的微笑,一句适时的称赞,一句信任的话语或是一个问候的电话,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大多数母亲,只要孩子一哭,便用种种方法,试着让孩子不哭,但如能找出孩子哭闹的原因,不但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还可以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四天以后,哭泣的次数会越来越多。妈妈一定要细心,找出孩子哭的原因,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或心理需要,孩子就会停止哭闹,并对母亲产生信赖感。

即使孩子还不会说话,但是他能辨别出母亲说话的声音,甚至能辨别出母亲的脚步声。只要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或脚步声,孩子就会觉得安全,看到母亲的微笑,孩子会觉得开心和满足。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的需要也越来越多。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当的满足,就能保证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

孩子遇到困难时,需要父母的同情、理解和鼓励;孩子被人欺负时,需要父母的支持、安慰、信任;犯错时,需要父母的谅解、指导与安慰;欢乐与成功时,更是需要父母的赞赏与赏识。

有的孩子对爸爸很不满意,孩子回家向妈妈倾诉,比如当孩子走到妈妈面前说:“爸爸骂我,我讨厌爸爸!”

这时,妈妈利用情感反射的技巧,用自己的话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爸爸骂宝宝,宝宝一定不开心,所以宝宝不喜欢爸爸。”

这种情感反射,证明母亲已经明白了孩子的感受。